百度小说 www.bdxs.cc,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好了,到傍晚咱们再过来看。”韩彻笑着说道。
韩彻特意选的这个季节来制盐,就是想着天气越炎热,越有助于海水的蒸发,海盐的结晶速度越快。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下午便能带工具过来收海盐了。
尽管韩彻是这么说,但村民们如今的兴致可是十分的高。顶着个大太阳,一个个的也不嫌炎热,隔上一会功夫便要跑去瞧一眼。
上午的时候还瞧不出什么太大的变化,但等到中午,突然有一村民惊喜的喊道:“出盐了!真的出盐了!”
伴随着他这一声大喊,周围的村民忙围了过来。
果然,大家也都瞧见了这村民面前的那块火山岩石槽的最边缘地方,凝结着一圈细线一样的白色结晶。
不多久,便有村民欣喜若狂的跑到刘里正家中告知韩彻这事。
虽一早便预料到这事肯定能成,此刻韩彻听闻后,脸上还是不由得浮现了笑容:“走吧,都过去看看。”
到了地方后,亲自目睹过后的刘里正等其他人的高兴程度,比起韩彻来便更深许多。
等到傍晚的时候,海边的那些火山岩石槽里,便随处可见白花花的海盐结晶。刘家村的村民们纷纷欢喜的拿着工具,细心的把上面结晶了的盐巴刮下来。
这一步得到的海盐为粗盐,虽有一些杂质,但现在一些百姓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会直接食用粗盐。
不过在将粗盐加工成细盐这方面,时下早就已经有了较为先进又方便的技术。
分别为注水再溶解,清洗过滤,蒸发三步骤。
最后得到的食盐,虽比不上现代的工艺那么纯,但已经称得上是质量比较好的细盐了。
韩彻在交待刘里正继续带着乡民制盐,并留下韩老三和一名衙役看守。自己则带上另一名,拿着前一天晒制好的那一批海盐赶回了县衙。
这一次韩彻在刘家村一共待了五天,但实际晒盐只有一日,不过海水晒盐的效率之高,便使得韩彻这次带回来的海盐,需得要两辆牛车来拉运。
韩彻又被安南百姓都熟识,因此也就一小会的功夫,不少人都知道韩彻拉运两牛车海盐回县衙的事。
有那消息灵通的这时便言道:“莫不是大老爷之前说的海水晒盐法成功了?”
“什么海水晒盐法啊?”有那外地来的商贾便忙问。
“我们大老爷前些时日去了那刘家村,说是试试改进制盐的法子。言道不需要再煎煮,日晒便可得海盐!”托集市创办的福,每日都会有各村的百姓带着自己地里的农作物,拿到县城来售卖。
因此在消息流通这一块,也比过去要来得快捷迅速不少。
这下好了,韩彻用海水晒盐成功的事很快便安南县城内传开了。
隔日,裕州府城刺史府,唐刺史也收到了韩彻派人呈送过来,有关于海水晒盐的文书。
惊得唐刺史一看完文书,面色都变了,立即大喊道:“来人,驾车!”
“大人,您这是怎么了?可是安南出了大事?”心腹见状,忙问道。
唐刺史便把手中文书直接递了过去。
心腹一看,也惊了一大跳!
随后,心腹在快步跟上唐刺史的脚步时,心中也翻滚无数。
别小看这只是一张小小的制盐方子,要知晓食盐对于民生和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古以来,盐都是国之大宝。
同时,盐在时下也是财富的代名词。
第61章
契机
京城的这些党派争斗,韩彻原来以为他远在安南,只要自己不主动去参与,朝堂上争斗得再如何激烈,也影响不到他这里来。
他又不过是一小县令,要官职无官职,要靠山无靠山。
可这次周安的来信,给了韩彻一个很大的警醒。
是谁主导的这事,背后最终目的是什么,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除非最后登基的新帝是太子,否则韩彻便永远躲不开“戴罪”的身份。
但照眼下的局势来看,太子最后能顺利登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一旦太子最终不能登基,韩彻即便是靠才干引起新帝注意,可朝堂上不可能谁都会对韩彻变得友好,更不可能大家的利益都一致。那些人便绝对不可能放过这么好攻击韩彻的“罪行”,最终韩彻一旦真面临这事,处境只会比现在更艰难。
甚至这些人只需要用一句先帝言:“纵缝恩赦,亦不在量移之限”,便可将韩彻永远钉死在安南。
韩彻要想解决这道难题,便只能在老皇帝还在世时,就被调离安南,才能摆脱掉“戴罪”的身份。
制盐一事,对朝廷的财政影响是极其重大的。不过与盐税相关的那些人,起码暂时不会因这事来对韩彻出手。
一方面,盐是生活必需品,在古代,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财政税收主力之一。眼下朝廷对食盐采取的便是设立专门机构在监督和管理,实施的是垄断经营,政府定价,私人不得染指。
古代也没有什么专利保护法,即便是韩彻弄出来的可大幅度增长食盐产量的海水晒盐法,使得食盐产量增长后能带来的利润和影响,待到方子一交上去,便都与他毫无关系。
另一方面,眼下正面临党派争斗的最激烈时段。再加上老皇帝含糊不清的态度,使得各党派势力便处于一个很微妙又很紧张的状态。
制盐一事越是干系重大,那些党派才越不好轻易对韩彻动手。不过他们肯定也不可能由着韩彻因这事顺利冒头,到时候必然也会以“戴罪”身份,再度对韩彻实施攻击和打压。
可于韩彻而言,这就是最好的契机。
另一边,在接到韩彻送来文书的当天下午,唐刺史便带着心腹等一干人,快速到达安南县衙。
韩彻拜见完唐刺史后,便直接带他去看了之前制作好的海盐。
“这便是用海水日晒得来的盐?”唐刺史看着眼前雪白细绵的海盐,忍不住过去拿手捏了些许,放进嘴中品尝。
这一品尝,唐刺史眼睛更亮了。
海水煎煮法耗费时日过长,效率很低,所得盐的质量也... -->>
“好了,到傍晚咱们再过来看。”韩彻笑着说道。
韩彻特意选的这个季节来制盐,就是想着天气越炎热,越有助于海水的蒸发,海盐的结晶速度越快。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下午便能带工具过来收海盐了。
尽管韩彻是这么说,但村民们如今的兴致可是十分的高。顶着个大太阳,一个个的也不嫌炎热,隔上一会功夫便要跑去瞧一眼。
上午的时候还瞧不出什么太大的变化,但等到中午,突然有一村民惊喜的喊道:“出盐了!真的出盐了!”
伴随着他这一声大喊,周围的村民忙围了过来。
果然,大家也都瞧见了这村民面前的那块火山岩石槽的最边缘地方,凝结着一圈细线一样的白色结晶。
不多久,便有村民欣喜若狂的跑到刘里正家中告知韩彻这事。
虽一早便预料到这事肯定能成,此刻韩彻听闻后,脸上还是不由得浮现了笑容:“走吧,都过去看看。”
到了地方后,亲自目睹过后的刘里正等其他人的高兴程度,比起韩彻来便更深许多。
等到傍晚的时候,海边的那些火山岩石槽里,便随处可见白花花的海盐结晶。刘家村的村民们纷纷欢喜的拿着工具,细心的把上面结晶了的盐巴刮下来。
这一步得到的海盐为粗盐,虽有一些杂质,但现在一些百姓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会直接食用粗盐。
不过在将粗盐加工成细盐这方面,时下早就已经有了较为先进又方便的技术。
分别为注水再溶解,清洗过滤,蒸发三步骤。
最后得到的食盐,虽比不上现代的工艺那么纯,但已经称得上是质量比较好的细盐了。
韩彻在交待刘里正继续带着乡民制盐,并留下韩老三和一名衙役看守。自己则带上另一名,拿着前一天晒制好的那一批海盐赶回了县衙。
这一次韩彻在刘家村一共待了五天,但实际晒盐只有一日,不过海水晒盐的效率之高,便使得韩彻这次带回来的海盐,需得要两辆牛车来拉运。
韩彻又被安南百姓都熟识,因此也就一小会的功夫,不少人都知道韩彻拉运两牛车海盐回县衙的事。
有那消息灵通的这时便言道:“莫不是大老爷之前说的海水晒盐法成功了?”
“什么海水晒盐法啊?”有那外地来的商贾便忙问。
“我们大老爷前些时日去了那刘家村,说是试试改进制盐的法子。言道不需要再煎煮,日晒便可得海盐!”托集市创办的福,每日都会有各村的百姓带着自己地里的农作物,拿到县城来售卖。
因此在消息流通这一块,也比过去要来得快捷迅速不少。
这下好了,韩彻用海水晒盐成功的事很快便安南县城内传开了。
隔日,裕州府城刺史府,唐刺史也收到了韩彻派人呈送过来,有关于海水晒盐的文书。
惊得唐刺史一看完文书,面色都变了,立即大喊道:“来人,驾车!”
“大人,您这是怎么了?可是安南出了大事?”心腹见状,忙问道。
唐刺史便把手中文书直接递了过去。
心腹一看,也惊了一大跳!
随后,心腹在快步跟上唐刺史的脚步时,心中也翻滚无数。
别小看这只是一张小小的制盐方子,要知晓食盐对于民生和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古以来,盐都是国之大宝。
同时,盐在时下也是财富的代名词。
第61章
契机
京城的这些党派争斗,韩彻原来以为他远在安南,只要自己不主动去参与,朝堂上争斗得再如何激烈,也影响不到他这里来。
他又不过是一小县令,要官职无官职,要靠山无靠山。
可这次周安的来信,给了韩彻一个很大的警醒。
是谁主导的这事,背后最终目的是什么,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除非最后登基的新帝是太子,否则韩彻便永远躲不开“戴罪”的身份。
但照眼下的局势来看,太子最后能顺利登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一旦太子最终不能登基,韩彻即便是靠才干引起新帝注意,可朝堂上不可能谁都会对韩彻变得友好,更不可能大家的利益都一致。那些人便绝对不可能放过这么好攻击韩彻的“罪行”,最终韩彻一旦真面临这事,处境只会比现在更艰难。
甚至这些人只需要用一句先帝言:“纵缝恩赦,亦不在量移之限”,便可将韩彻永远钉死在安南。
韩彻要想解决这道难题,便只能在老皇帝还在世时,就被调离安南,才能摆脱掉“戴罪”的身份。
制盐一事,对朝廷的财政影响是极其重大的。不过与盐税相关的那些人,起码暂时不会因这事来对韩彻出手。
一方面,盐是生活必需品,在古代,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财政税收主力之一。眼下朝廷对食盐采取的便是设立专门机构在监督和管理,实施的是垄断经营,政府定价,私人不得染指。
古代也没有什么专利保护法,即便是韩彻弄出来的可大幅度增长食盐产量的海水晒盐法,使得食盐产量增长后能带来的利润和影响,待到方子一交上去,便都与他毫无关系。
另一方面,眼下正面临党派争斗的最激烈时段。再加上老皇帝含糊不清的态度,使得各党派势力便处于一个很微妙又很紧张的状态。
制盐一事越是干系重大,那些党派才越不好轻易对韩彻动手。不过他们肯定也不可能由着韩彻因这事顺利冒头,到时候必然也会以“戴罪”身份,再度对韩彻实施攻击和打压。
可于韩彻而言,这就是最好的契机。
另一边,在接到韩彻送来文书的当天下午,唐刺史便带着心腹等一干人,快速到达安南县衙。
韩彻拜见完唐刺史后,便直接带他去看了之前制作好的海盐。
“这便是用海水日晒得来的盐?”唐刺史看着眼前雪白细绵的海盐,忍不住过去拿手捏了些许,放进嘴中品尝。
这一品尝,唐刺史眼睛更亮了。
海水煎煮法耗费时日过长,效率很低,所得盐的质量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