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顽石的万历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刚过未时,张居正走进会极门,沿着东边甬道穿过会极中极建极三大殿。
节令虽已过了处暑,可是大日头底下依然暑气蒸人。所以,张居正走完甬道来到云台门口时,额头上已是渗了一层细碎的汗珠。
趁他揩汗时,领路的牙牌太监低声说道:“请张先生稍稍留步,奴才先进去禀告一声。”
管事牌子刚进去,须臾间就有一个银铃样的声音传出来,这是小皇上朱翊钧亲口说话:“请张先生进来。”
张居正先习惯地整了整官袍,抚了抚本来就很熨贴的长须,然后才提起袍角抬脚进门。
一进屋子,他就发觉李太后与冯保今天都在里头。奇怪的是,平时空荡荡的大殿今天有些拥挤,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笼。
来不及多想,他立即跪下行君臣之礼,朗声说道:“臣张居正叩见皇上,叩见太后。”
小皇上答:“先生请起,请先生先看看箱笼里的东西,朕待会有事相询。”
“遵旨。”
朱翊钧转头看看冯保,冯保会意,赶紧让人把大殿里大小不一的箱笼全部打开,然后请张居正过去查看。
待看清楚里面的物事,张居正忍不住“嗤”的一声倒吸口凉气。
虽然王实最近也给他送了不少礼物,但是跟这里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冯保在旁边介绍道:“张先生,这些都是王实献给太后的土贡,是一些金银首饰和皮毛。
老奴估算了一下,估计价值二十万两白银。嘿嘿,这王实好大手笔呀!”
“嗯,的确是大手笔。”
“张大人,您是皇上的首辅大臣,这外藩的土贡,太后也不打算瞒您,这毕竟涉及朝廷对外藩的政策。今天把您请来,也好让内阁诸君心中有数。”
“多谢太后信任!”
张居正赶紧对李太后拱手施礼,表示谢意。
李太后摆摆手,又指了指自己桌上的一摞书籍和一堆匣子说:“张先生,这是王实敬献给陛下的书籍和地图,以及西洋战船模型。
你是皇上的老师,又是朝廷的大学士。咱想请张先生评估一下,这些书籍适不适合皇上阅读?
皇上把玩这些模型,会不会导致皇上玩物丧志?”
张居正点点头,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封面上写着《欧洲历史和宗教战争》,他快速地阅读起来。
没想到,读起来后,越读他越惊讶,越读他越是胆战心惊。里面的内容前所未闻。
太后和皇上还在等待,没办法细细品评。他用最快的速度把桌上的书籍都浏览了一遍。
这些书包罗万象,内容涉及欧洲历史,美洲历史,以及哲学、天文、地理,动植物、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等等。简直是一套西洋诸国的百科全书。
这些书籍印刷精美,还配有许多的彩色图片(其实是相片),虽然文字是从左到右,读起来有些不太习惯,但字迹非常的清晰,如此高明的印刷技术前所未见。
尤其是《欧洲近代史》详细记录了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所有历史事件和科技成就,详细的令人发指。
张居正肯定不知道即使是目前的欧洲,也找不到这样的全面大部头。这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王实利用飞船里资料,精心拷贝编辑出来的百科全书。
明朝到了中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各种思潮也开始涌现。
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王守仁、李贽的新思维流传。王实这样大费周折,向小皇帝进贡书籍,就是想狠狠地推上一把。
看看能不能从上至下,推动万历进行改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甚至培养出一大批的科学工作者。
即使没有王实,万历年间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譬如,徐光启、宋应星、马一龙、俞宗本等等。
可以说这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时代,明朝并不像后世的清朝,并不排斥吸收外来文化,读书人的思想也没有那么僵化。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历史的转折点。王实期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历史的方向。
……
草草的翻阅完十几本书后,又查看了地图、地球仪以及那些战舰模型。把这些做完,张居正陷入了沉默,良久没有说话。
“怎么了?张先生,难道这王实真的别有用心?”李太后问。
张居正叹息道:“不不不,太后,王实用心良苦啊!没想到啊!大明之外,这世界如此的精彩。西洋之地也有圣贤哲人,文明程度甚至超越了我大明帝国。
大明的读书人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太久了,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该睁眼看看世界了!
王实献书,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他为大明的读书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这将惠及子孙万代,彪炳史册。”
张居正说着嗓子有些发哑,敛眉唏嘘。
李太后大为意动:“这么说,王实于社稷有大功,应当重赏。这些书籍也并非什么奇技淫巧,而是大有益处咯。”
“奇技淫巧?此乃腐儒之见!微臣刚刚粗略浏览了一下,已经受益匪浅。实事求是的讲,这些都是博大精深的学问。
臣以为不光是皇上要学,御书房还要印刷出来,让朝廷的文武百官都要学习,要不然一个个都成了井底之蛙。
其中记录南美印加帝国灭亡过程,触目惊心,血泪斑斑。开篇有句话,微臣记忆深刻。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欧洲的撮儿小国西班牙凭借着不到千人的火枪火炮,几条战船,竟然消灭了印加帝国数万人,在美洲盘踞上千年的庞大帝国就这样轰然倒地。这实在让人唏嘘。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也。这西学,臣以为皇上不仅要学,还要请专门的老师教。”
见张居正这样慎重,李太后对这件事也重视起来。她立刻吩咐冯保:“张先生既然如此说,那就不要瞻前顾后。冯保,将这些书籍拿到印书局。
每样先印一百……不,一千本出来,费用就从内务府出,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员人手一册,让这些读书人长长见识。”
“太后圣明!”张居正诚心诚意赞道。
“老奴遵旨!”冯保连忙答应。
就在这时,朱翊钧又开口说道:“先生,朕有事请教。”
张居正答:“臣不敢当请教二字,皇上有何事垂询,请明示。”
“请问先生,大明已经开始落后西洋各国了吗?如果大明固步自封,落到印加帝国一样的下场,朝廷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对这种局面呢?”
一听这问题,张居正心里头一阵高兴,小皇帝已经有心练习政事,这实在是一件好事。
便应声答道:“陛下,大明和欧罗巴到底有多大的差距,臣现在还不敢下此断言。
这套书中开篇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要看事实说话。
这段日子发生的事情,其实某方面已经印证了书中的内容。譬如王实这次进贡的西洋火铳火炮,就比大明先进很多。
更不用说战舰、望远镜,玻璃制品等等,这都在告诫我们,很多方面大明已经落后了。
再看看欧洲这两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西洋各国贪婪成性,信奉弱肉强食,其野蛮程度堪比游牧民族。
只不过这些野蛮人从草原来,变成了从海上来,由战马改成了战舰。结合大明目前的情况,其实西洋人的威胁更大。
大明的海岸线漫长,处处都是漏洞。大明立国至今,就饱受倭患滋扰。如果西洋各国战舰蜂拥而至。恐怕其害更甚倭患,那时候国将永无宁日。
王实献书,正是时候,朝廷应该未雨绸缪,做些准备了。否则,大明帝国很可能会步印加帝国的后尘,再出现一次五胡乱华的惨剧。”
“朕明白了!王爱卿昨天也和朕聊了很多。先生请看,从地图上看,旧港的重要性就一目了然。
这旧港宣慰司是扼守南海的门户,乃大明海岸线的第一道防线。意义重大,必须早日恢复。”
“嗯,皇上圣明。旧港卡在马六甲海峡,位置重要。宣慰司必须控制在大明的手中。臣建议全力帮助王实收复旧港,将来直接在当地设县,由朝廷派遣官员,纳入朝廷的直接管辖。”
冯保一听就有了反应,他两眼一眯说道:“陛下,老奴认为,如此战略要地,事关重大。
东厂和锦衣卫也应该派出专人负责情报收集,以免消息滞后。”
张居正立刻反驳:“冯公公,现在不合适,这摆明了是朝廷不信任王实,临阵相疑,适得其反,会寒了旧港将士的心。
朝廷最好采取温水煮青蛙的办法,先把关岛慢慢融入大明,建立关岛和朝廷的联系,对于藩篱献土,还是要以诚相待的好。”
李太后也立刻赞同:“此言有理,朝廷做事还是要讲些规矩的,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气度。
张先生老臣谋国,这件事就交给内阁全权处理,司礼监往后就不要掺和了。”
“遵旨,太后。”
“多谢太后信任!”
李太后懿旨一下,冯保失去了插手关岛事务的机会,少了个大财源,心中难免有些不快,露出些不满的情绪出来。
冯保想好措词,还想最后努力一把,多少争取些利益。就在这时候,冯保突然瞥见小皇上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那眼神里藏了一种过去未曾发现的东西,想想前段日子的事情。冯保不免心头一惊,顿时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
接下来,张居正就内阁针对旧港和关岛的安排,为小皇帝讲解,这几天内阁商议出来一系列针对关岛和旧港的政策和制度,张居正都引经据典由浅及深剖析明白。
朱翊钧听得很认真,没有听懂或心存疑惑之处便及时提问,这样师徒俩言来语往,不知不觉过去了大半个时辰。
两人话头刚落,冯保连忙插进来说:“万岁爷,该歇会儿了。”
“啊,是的,先生累了。”
... -->>
刚过未时,张居正走进会极门,沿着东边甬道穿过会极中极建极三大殿。
节令虽已过了处暑,可是大日头底下依然暑气蒸人。所以,张居正走完甬道来到云台门口时,额头上已是渗了一层细碎的汗珠。
趁他揩汗时,领路的牙牌太监低声说道:“请张先生稍稍留步,奴才先进去禀告一声。”
管事牌子刚进去,须臾间就有一个银铃样的声音传出来,这是小皇上朱翊钧亲口说话:“请张先生进来。”
张居正先习惯地整了整官袍,抚了抚本来就很熨贴的长须,然后才提起袍角抬脚进门。
一进屋子,他就发觉李太后与冯保今天都在里头。奇怪的是,平时空荡荡的大殿今天有些拥挤,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笼。
来不及多想,他立即跪下行君臣之礼,朗声说道:“臣张居正叩见皇上,叩见太后。”
小皇上答:“先生请起,请先生先看看箱笼里的东西,朕待会有事相询。”
“遵旨。”
朱翊钧转头看看冯保,冯保会意,赶紧让人把大殿里大小不一的箱笼全部打开,然后请张居正过去查看。
待看清楚里面的物事,张居正忍不住“嗤”的一声倒吸口凉气。
虽然王实最近也给他送了不少礼物,但是跟这里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冯保在旁边介绍道:“张先生,这些都是王实献给太后的土贡,是一些金银首饰和皮毛。
老奴估算了一下,估计价值二十万两白银。嘿嘿,这王实好大手笔呀!”
“嗯,的确是大手笔。”
“张大人,您是皇上的首辅大臣,这外藩的土贡,太后也不打算瞒您,这毕竟涉及朝廷对外藩的政策。今天把您请来,也好让内阁诸君心中有数。”
“多谢太后信任!”
张居正赶紧对李太后拱手施礼,表示谢意。
李太后摆摆手,又指了指自己桌上的一摞书籍和一堆匣子说:“张先生,这是王实敬献给陛下的书籍和地图,以及西洋战船模型。
你是皇上的老师,又是朝廷的大学士。咱想请张先生评估一下,这些书籍适不适合皇上阅读?
皇上把玩这些模型,会不会导致皇上玩物丧志?”
张居正点点头,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封面上写着《欧洲历史和宗教战争》,他快速地阅读起来。
没想到,读起来后,越读他越惊讶,越读他越是胆战心惊。里面的内容前所未闻。
太后和皇上还在等待,没办法细细品评。他用最快的速度把桌上的书籍都浏览了一遍。
这些书包罗万象,内容涉及欧洲历史,美洲历史,以及哲学、天文、地理,动植物、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等等。简直是一套西洋诸国的百科全书。
这些书籍印刷精美,还配有许多的彩色图片(其实是相片),虽然文字是从左到右,读起来有些不太习惯,但字迹非常的清晰,如此高明的印刷技术前所未见。
尤其是《欧洲近代史》详细记录了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所有历史事件和科技成就,详细的令人发指。
张居正肯定不知道即使是目前的欧洲,也找不到这样的全面大部头。这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王实利用飞船里资料,精心拷贝编辑出来的百科全书。
明朝到了中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各种思潮也开始涌现。
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王守仁、李贽的新思维流传。王实这样大费周折,向小皇帝进贡书籍,就是想狠狠地推上一把。
看看能不能从上至下,推动万历进行改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甚至培养出一大批的科学工作者。
即使没有王实,万历年间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譬如,徐光启、宋应星、马一龙、俞宗本等等。
可以说这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时代,明朝并不像后世的清朝,并不排斥吸收外来文化,读书人的思想也没有那么僵化。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历史的转折点。王实期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历史的方向。
……
草草的翻阅完十几本书后,又查看了地图、地球仪以及那些战舰模型。把这些做完,张居正陷入了沉默,良久没有说话。
“怎么了?张先生,难道这王实真的别有用心?”李太后问。
张居正叹息道:“不不不,太后,王实用心良苦啊!没想到啊!大明之外,这世界如此的精彩。西洋之地也有圣贤哲人,文明程度甚至超越了我大明帝国。
大明的读书人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太久了,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该睁眼看看世界了!
王实献书,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他为大明的读书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这将惠及子孙万代,彪炳史册。”
张居正说着嗓子有些发哑,敛眉唏嘘。
李太后大为意动:“这么说,王实于社稷有大功,应当重赏。这些书籍也并非什么奇技淫巧,而是大有益处咯。”
“奇技淫巧?此乃腐儒之见!微臣刚刚粗略浏览了一下,已经受益匪浅。实事求是的讲,这些都是博大精深的学问。
臣以为不光是皇上要学,御书房还要印刷出来,让朝廷的文武百官都要学习,要不然一个个都成了井底之蛙。
其中记录南美印加帝国灭亡过程,触目惊心,血泪斑斑。开篇有句话,微臣记忆深刻。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欧洲的撮儿小国西班牙凭借着不到千人的火枪火炮,几条战船,竟然消灭了印加帝国数万人,在美洲盘踞上千年的庞大帝国就这样轰然倒地。这实在让人唏嘘。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也。这西学,臣以为皇上不仅要学,还要请专门的老师教。”
见张居正这样慎重,李太后对这件事也重视起来。她立刻吩咐冯保:“张先生既然如此说,那就不要瞻前顾后。冯保,将这些书籍拿到印书局。
每样先印一百……不,一千本出来,费用就从内务府出,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员人手一册,让这些读书人长长见识。”
“太后圣明!”张居正诚心诚意赞道。
“老奴遵旨!”冯保连忙答应。
就在这时,朱翊钧又开口说道:“先生,朕有事请教。”
张居正答:“臣不敢当请教二字,皇上有何事垂询,请明示。”
“请问先生,大明已经开始落后西洋各国了吗?如果大明固步自封,落到印加帝国一样的下场,朝廷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对这种局面呢?”
一听这问题,张居正心里头一阵高兴,小皇帝已经有心练习政事,这实在是一件好事。
便应声答道:“陛下,大明和欧罗巴到底有多大的差距,臣现在还不敢下此断言。
这套书中开篇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要看事实说话。
这段日子发生的事情,其实某方面已经印证了书中的内容。譬如王实这次进贡的西洋火铳火炮,就比大明先进很多。
更不用说战舰、望远镜,玻璃制品等等,这都在告诫我们,很多方面大明已经落后了。
再看看欧洲这两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西洋各国贪婪成性,信奉弱肉强食,其野蛮程度堪比游牧民族。
只不过这些野蛮人从草原来,变成了从海上来,由战马改成了战舰。结合大明目前的情况,其实西洋人的威胁更大。
大明的海岸线漫长,处处都是漏洞。大明立国至今,就饱受倭患滋扰。如果西洋各国战舰蜂拥而至。恐怕其害更甚倭患,那时候国将永无宁日。
王实献书,正是时候,朝廷应该未雨绸缪,做些准备了。否则,大明帝国很可能会步印加帝国的后尘,再出现一次五胡乱华的惨剧。”
“朕明白了!王爱卿昨天也和朕聊了很多。先生请看,从地图上看,旧港的重要性就一目了然。
这旧港宣慰司是扼守南海的门户,乃大明海岸线的第一道防线。意义重大,必须早日恢复。”
“嗯,皇上圣明。旧港卡在马六甲海峡,位置重要。宣慰司必须控制在大明的手中。臣建议全力帮助王实收复旧港,将来直接在当地设县,由朝廷派遣官员,纳入朝廷的直接管辖。”
冯保一听就有了反应,他两眼一眯说道:“陛下,老奴认为,如此战略要地,事关重大。
东厂和锦衣卫也应该派出专人负责情报收集,以免消息滞后。”
张居正立刻反驳:“冯公公,现在不合适,这摆明了是朝廷不信任王实,临阵相疑,适得其反,会寒了旧港将士的心。
朝廷最好采取温水煮青蛙的办法,先把关岛慢慢融入大明,建立关岛和朝廷的联系,对于藩篱献土,还是要以诚相待的好。”
李太后也立刻赞同:“此言有理,朝廷做事还是要讲些规矩的,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气度。
张先生老臣谋国,这件事就交给内阁全权处理,司礼监往后就不要掺和了。”
“遵旨,太后。”
“多谢太后信任!”
李太后懿旨一下,冯保失去了插手关岛事务的机会,少了个大财源,心中难免有些不快,露出些不满的情绪出来。
冯保想好措词,还想最后努力一把,多少争取些利益。就在这时候,冯保突然瞥见小皇上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那眼神里藏了一种过去未曾发现的东西,想想前段日子的事情。冯保不免心头一惊,顿时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
接下来,张居正就内阁针对旧港和关岛的安排,为小皇帝讲解,这几天内阁商议出来一系列针对关岛和旧港的政策和制度,张居正都引经据典由浅及深剖析明白。
朱翊钧听得很认真,没有听懂或心存疑惑之处便及时提问,这样师徒俩言来语往,不知不觉过去了大半个时辰。
两人话头刚落,冯保连忙插进来说:“万岁爷,该歇会儿了。”
“啊,是的,先生累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