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顽石的万历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敢问陛下,真相是不是这样呢?”
“大胆!你……你你,真是昏了头了!竟敢如此诽谤世宗。”
“哈哈哈哈哈,皇上,你不是想听真话吗?这才刚刚开始,怎么就急了?”
“呃,好吧,朕算是怕了你。你说武宗就说武宗,别把世宗扯进去。说说你对武宗陛下的看法。”
“真想听?”
“行了!别磨磨唧唧的。”
听到小皇帝这样说,王实朝他拱拱手说道:“依臣之见,这位武宗陛下,是一位不世出的英雄,真性情的好汉子。可惜的是,天不假年,英雄早逝。
唉,此乃大明最大的损失,可惜的是,到如今都没有人真正的意识到这点,甚至还有人向他身上泼脏水。
这是位悲情的皇帝,本来能够改变大明走向衰落的轨迹,带领大明重新走向盛世。可惜喽!”
朱翊钧闻言脸色大变,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他脸涨得通红,他咬牙切齿的问道:“王实,你敢胡说八道!你不说出一个道道来,今天朕饶不了你。”
王实根本不为所动,继续往下说道:“皇上,其实你的经历和武宗何其相象,同样有家庭的关爱,同样很小就成了太子,同样是托孤,同样孤儿寡母。
不过,你现在的运气比他好,有个张居正在帮你,这些年他可是替你遮挡了不少风雨,扭转了大明的颓势。想当年,武宗陛下可比你难多了!”
说到这里,王实将被杯中的茶一饮而尽,继续为武宗辩解:“皇上,我就聊聊我眼中的武宗,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看法,你可是答应过言者无罪。“
见朱翊钧很郑重的点点头,于是王实便开始娓娓道来。
这明武宗朱厚照的父亲朱佑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所以朱厚照从小就享受尽了精英式的教育和家庭关爱。
尽管如此,史官们依然说他不务正业,那么他到底有多不务正业呢?
朱厚照年少聪明,两岁就被立为太子。但自古皇家贵族是不可以私自出宫的,朱厚照偏偏不信邪,没事就喜欢往宫外跑,然后被大臣们堵回去。
等他当了皇帝以后,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喜欢佛教,就命名自己为大庆法王,还叫人制作法王专用玉玺,结果和尚们都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这位法王了。
喜欢军事,又自封为威武大将军朱寿,后来还御驾亲征,到前线指挥战况。另外,朱厚照还培养了八个亲信在身边,相互间称兄道弟,人称“八虎”,八虎就是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
他们虽然在历史上没啥好名声,却造就了朱厚照喜欢去探索未知的性格。朱厚照小时候,他们就拿出一些机巧的小玩意和朱厚照一起玩,后来还建立了“豹房”,陪着皇帝寻欢作乐,把皇宫打造的和集市一样。
提到刘瑾,有人会说,正是朱厚照对刘瑾不管不顾,才出现了后来宦官乱政的局面。
凭良心讲,当时的刘公公其实是位颇有雄才大略的改革家,在打击贪腐为农民降税和整顿盐铁方面有杰出贡献,以至《明通鉴》认为他颇有朱元璋遗风。朱厚照任用他,可见朱厚照还是一个很有大局观的人。
另外朱厚照知道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索性就将政务全部都交给别人管,比如内阁大臣刘健、李东阳、谢迁等,还有“大明一哥”王阳明,这些人为官正直又有才干,朱厚照一点都没看错他们。
可惜到了史官眼里,皇帝不管政务全甩手给大臣,这就是不务正业。大臣干了皇帝的事,那皇帝干什么呢?当然是打仗。
当时绰号“小王子”的达延汗,统一了蒙古,就以为自己是成吉思汗一样的人物,屡屡进犯大明边疆。
朱厚照看不下去了,于是做了历史上第一个翻墙出宫的皇帝,连夜赶到前线御驾亲征。
按《武宗实录》的说法,应州大捷,明军仅伤亡五十二人,战后达延汗病逝,蒙古三十年不敢来犯。
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起兵作乱。朱厚照终于有机会再次御驾亲征了。在此之前,大臣已经劝谏了无数次,可他就是不听,为图耳根清净,直接下旨禁言,不准再反对他御驾亲征的事。
结果还没赶到前线,不争气的宁王就被王阳明活捉了。这下朱厚照不高兴了,叛贼已平,还亲什么征呀?
但朱厚照也有他的小聪明,他隐匿捷报,继续南行,又玩了一圈。可惜回程路上,他突发奇想在江上驾着小船当起了渔夫,结果不幸落水,被救上来不久,就病逝于豹宫,享年三十一岁。
当时全世界正兴起一股航海热,如果他不是死得早了,也许还会命名自己为“伟大的航海家”,然后扬帆远航。
听到王实的分析,朱翊钧被王实这些歪理雷得个外焦里嫩。从小到大,他的老师张居正从来都是把武宗当做反面教材,要让他以武宗为鉴,并且常常咒骂刘谨乱政,祸国殃民。
没有想到王实从另一个角度向他展示了朱厚照另一面,甚至刘谨也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王实继续说道:“在我看来,明武宗的功过要七三开。的确,他盖了豹房,也过于宠信太监刘瑾,以至于其祸乱朝政,祸害百姓。
但是,在他执政期间,明朝国力却高过其父主政时许多,他的”胡闹之举“却打败了明朝北境祸患鞑靼人,使边境和平了许多年,力戳宁王之乱,避免了国家分裂。
刘瑾虽然祸乱朝政,但国家权力却从来没有从他手里流失一点,反而皇帝的权力更多了一点,在他发现不对后,就马上铲除了刘瑾这个大祸患,毫不手软,朝廷又迅速恢复正常。
全览明武宗一生,他虽为皇帝,却更像一个“人“。
我最钦佩的就是他这一点,他是一个活的很真实的人。
一个始终在摆脱皇帝身份的渴望正常生活的人,一个平易近人,心地善良的年轻权贵,一个有着真实才能,却一直在责任摆脱与承担之间徘徊的活生生的人。
他不是完美的,他也有其黑暗的一面,但是身为这个大争时代的皇帝,他的思想可以说是很超前了,在我看来,他的功绩可以在历史上所有皇帝中名列前茅。
他就是他,那个在世人心中”荒淫无道“的正德皇帝。也许永远都是这样的了。”
说到这里,王实情绪有点激动,他用手一指远处的乾清宫问道:“皇上,你看看那里,你觉得它像什么?”
还没从震惊中缓过劲来的皇帝朱翊钧,循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有些莫名其妙,答道:“乾……乾清宫啊,怎么了?像……像什么?”
王实泠笑一声:“牢笼!一个富丽堂皇的牢笼。呵呵,唯一的囚徒就是陛下。您虽然高高在上,号称拥有天下,可是你真正能管到的就是这小小的紫禁城。
不是吗?你甚至都没有能力踏出这做牢笼。你被困在这里,所以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让我来告诉你,遥远的欧洲已经崛起,他们驾着坚船利炮满世界的圈地,到处掠夺,如今手已经伸到我们的南洋了。
而我们还在这里墨守成规,守着脚下的这一亩三分地,没有谁去睁眼看这个世界。
醒醒吧,陛下。无比辉煌的印加帝国倒在了西班牙人的炮火下,他们被灭族了。彪悍的印第安人用不了百年,也将泯灭在历史中。
落后就会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我害怕,我害怕我深爱着的祖国也会堕入这个深渊。
所以我才收集了这么多书籍献给陛下,真希望大明的读书人都好好看看,这是一个大争之世,欧洲人已经开启了大航海,大明不能被落下。臣言尽于此,请陛下恕罪。”
顿了顿,王实缓和了语气:“至于那些言官弹劾我,这不过就是一种手段。他们针对的不是我,而是皇上你!
他们害怕,害怕你可以出去走走,去看看这真实的世界,害怕这虚幻的盛世繁华被你看破。皇上,您说我还有必要自辩吗?”
“住口!一派胡言。把他给我拿下。”
突然背后传来一声怒斥,两人回头一看,来的正是李太后和冯保。只见李太后怒气冲冲,脸上冷若寒霜,恶狠狠的瞪着王实,仿佛要把他生吞活剥。
“母后!”小皇帝打算求情。
“你住嘴!”
李太后喝退小皇帝,冷冰冰的对着王实说道:“王实,你竟敢蛊惑皇上,罪不可赦。谁指使汝这么干的?汝意欲何为?”
王实表现的很镇定,对把他围住的东厂番子视若未见,拱手答道:“臣只是说了实话,这世上没有谁能指使我。若问我有何目的?那就只有一句,我是炎黄的子孙,良心促使我要帮助大明王朝,还有拯救这天下的百姓。”
“呵呵,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几斤几两,竟敢口出狂言。”
李太后被气乐了,她以前的泼辣劲又上来了:“大明帝国好好的,它怎么就要你来拯救了。哼,今天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别想活着走出去,老娘要把你千刀万剐。”
王实神情坦然微笑道:“呵呵,很简单啊,太后,您纵观一下历史,从秦汉到唐宋元,所有王朝灭亡都是各种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极致,而华夏的土地只能容得下这么多矛盾,故而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导致王朝灭亡。
各种矛盾积累来源于官僚行政体系的整体腐败,这个本该是削除或缓和社会矛盾的工具,演变为文官利益集团后,就变成加剧和激化社会矛盾的反动力量,成为造成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
这就是我的答案,太后,您觉得这个理由充分吗?张阁老为何要清查田亩,改革科举制度,制定考成法,推行一条鞭法改善税收。根本究其原因,是大明已经病了,已经出现了我上面所讲的苗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历朝历代,哪一次王朝更替不都是从土地兼并开始的。
太后,您也是出自民间,应该知道老百姓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那些土地究竟在谁的手里,
作为臣子,对陛下说真话。怎么就成了蛊惑?我想请问太后,皇上从小到大,有没有走出过紫禁城,他了解治下老百姓究竟过着怎样的日子吗?
远的不用说,几十里外的通州,那里就生活着几万纤夫,每一个冬天,有两成人冻饿而死。他们是什么人?
您去问问,哪一个不是失地的农民,那他们的土地到哪里去了?请问陛下,被困在这紫禁城里陛下看不到,有人会告诉您吗?
去看看曲阜孔家,再看看那些士绅家里,您就会知道是谁造成了这一切。是谁在挖大明的墙角?
家父曾教育臣:*******,*******。让臣一辈子都做老实人,讲老实话。
臣只不过是个外藩,陛下今天不问,臣也不会说;既然问了,臣只有实话实说。太后,您说说,说真话有罪。臣冤不冤啊!”
王实不卑不亢,临危不惧,倒让李太后高看了他一眼。加上刚刚张居正、冯保和她商议的事,顿时有了些许好感。再看到自己的儿子满脸担忧,似乎和这小子相处的还不错,也许这真是缘分。
李太后是个不寻常的女人,她籍贯山西,出身低微,家里原来虽做过小生意,也无非是混碗饭吃。幸好长得漂亮,被皇帝选中,还生了个儿子。
她从小经常逛集贸市场,讨价还价,社会经验丰富,所以在宫中很会来事,人缘也好,这才开始发达起来。
不过有一点,她本性始终未曾变过,骨子里就是生意人,她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这人是否有利用的价值。
当年从看到张居正的第一眼起,李太后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极有利用价值的人,不但能谋善断,而且政务能力极强。
加上她的丈夫隆庆皇帝为人老实、胆小怕事不说,还是个老病号,哪天脚一蹬就咽了气,那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虽说李太后精明强干,也有一定的政治野心,但她很清楚,大明很广阔,事情很复杂,像收税、打仗、城管、救灾之类的事,自己是搞不定的,只能依靠大臣去办。
换句话说,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从这一点看,她比清末的那位慈大妈(慈禧)不知要强多少倍。无师自通的她就懂得,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
既然张居正、冯保都异口同声的说王实有能力,又有实力,能改善大明的财政,甚至能为大明开疆扩土,打造一个铁桶的江山。对于她来讲,就是王实有利用价值。
回想刚刚张居正还破天荒暗示太后可以将永宁下嫁给他,要拉拢此人,让他能为皇家所用,将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处。说不定,这人真的很有利用价值。
想到这些,又瞅瞅王实铁塔样的身材,阳刚的气质。李太后的生意经又上来了,心中衡量了半天得失,很快就有了主意。
有了切实的想法,她口气立马有了松动:“行了,瞧瞧,你这孩子还委屈了。哎,刚才的话,咱也不计较了。你在海外长大,这朝廷有些规矩你不懂。
不过啊,你以后说话还是要注意分寸,你那些歪理邪说,要是让言官听到了谁也救不了你。好了,今个陛下也累了,就不留你吃饭了,你先回吧!“
“呵呵,多谢太后宽容,皇上,微臣告退!”
王实噗嗤一笑,这李太后脸说变就变,刚刚喊打喊杀,这会儿又变得和风细雨。
王实的背影刚刚消失,李太后就回头冷冰冰的吩咐现场众人:”今天的事谁也不许外传,如若走露半点风声,家法伺候,所有人全部杖毙!都给我记住了。”
“遵旨,太后。”
众人心惊胆战的答应,本来就被王实大逆不道的话吓得不轻,现在太后又补上一刀,所有人冷汗都下来了。
(未完待续)
;敢问陛下,真相是不是这样呢?”
“大胆!你……你你,真是昏了头了!竟敢如此诽谤世宗。”
“哈哈哈哈哈,皇上,你不是想听真话吗?这才刚刚开始,怎么就急了?”
“呃,好吧,朕算是怕了你。你说武宗就说武宗,别把世宗扯进去。说说你对武宗陛下的看法。”
“真想听?”
“行了!别磨磨唧唧的。”
听到小皇帝这样说,王实朝他拱拱手说道:“依臣之见,这位武宗陛下,是一位不世出的英雄,真性情的好汉子。可惜的是,天不假年,英雄早逝。
唉,此乃大明最大的损失,可惜的是,到如今都没有人真正的意识到这点,甚至还有人向他身上泼脏水。
这是位悲情的皇帝,本来能够改变大明走向衰落的轨迹,带领大明重新走向盛世。可惜喽!”
朱翊钧闻言脸色大变,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他脸涨得通红,他咬牙切齿的问道:“王实,你敢胡说八道!你不说出一个道道来,今天朕饶不了你。”
王实根本不为所动,继续往下说道:“皇上,其实你的经历和武宗何其相象,同样有家庭的关爱,同样很小就成了太子,同样是托孤,同样孤儿寡母。
不过,你现在的运气比他好,有个张居正在帮你,这些年他可是替你遮挡了不少风雨,扭转了大明的颓势。想当年,武宗陛下可比你难多了!”
说到这里,王实将被杯中的茶一饮而尽,继续为武宗辩解:“皇上,我就聊聊我眼中的武宗,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看法,你可是答应过言者无罪。“
见朱翊钧很郑重的点点头,于是王实便开始娓娓道来。
这明武宗朱厚照的父亲朱佑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所以朱厚照从小就享受尽了精英式的教育和家庭关爱。
尽管如此,史官们依然说他不务正业,那么他到底有多不务正业呢?
朱厚照年少聪明,两岁就被立为太子。但自古皇家贵族是不可以私自出宫的,朱厚照偏偏不信邪,没事就喜欢往宫外跑,然后被大臣们堵回去。
等他当了皇帝以后,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喜欢佛教,就命名自己为大庆法王,还叫人制作法王专用玉玺,结果和尚们都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这位法王了。
喜欢军事,又自封为威武大将军朱寿,后来还御驾亲征,到前线指挥战况。另外,朱厚照还培养了八个亲信在身边,相互间称兄道弟,人称“八虎”,八虎就是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
他们虽然在历史上没啥好名声,却造就了朱厚照喜欢去探索未知的性格。朱厚照小时候,他们就拿出一些机巧的小玩意和朱厚照一起玩,后来还建立了“豹房”,陪着皇帝寻欢作乐,把皇宫打造的和集市一样。
提到刘瑾,有人会说,正是朱厚照对刘瑾不管不顾,才出现了后来宦官乱政的局面。
凭良心讲,当时的刘公公其实是位颇有雄才大略的改革家,在打击贪腐为农民降税和整顿盐铁方面有杰出贡献,以至《明通鉴》认为他颇有朱元璋遗风。朱厚照任用他,可见朱厚照还是一个很有大局观的人。
另外朱厚照知道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索性就将政务全部都交给别人管,比如内阁大臣刘健、李东阳、谢迁等,还有“大明一哥”王阳明,这些人为官正直又有才干,朱厚照一点都没看错他们。
可惜到了史官眼里,皇帝不管政务全甩手给大臣,这就是不务正业。大臣干了皇帝的事,那皇帝干什么呢?当然是打仗。
当时绰号“小王子”的达延汗,统一了蒙古,就以为自己是成吉思汗一样的人物,屡屡进犯大明边疆。
朱厚照看不下去了,于是做了历史上第一个翻墙出宫的皇帝,连夜赶到前线御驾亲征。
按《武宗实录》的说法,应州大捷,明军仅伤亡五十二人,战后达延汗病逝,蒙古三十年不敢来犯。
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起兵作乱。朱厚照终于有机会再次御驾亲征了。在此之前,大臣已经劝谏了无数次,可他就是不听,为图耳根清净,直接下旨禁言,不准再反对他御驾亲征的事。
结果还没赶到前线,不争气的宁王就被王阳明活捉了。这下朱厚照不高兴了,叛贼已平,还亲什么征呀?
但朱厚照也有他的小聪明,他隐匿捷报,继续南行,又玩了一圈。可惜回程路上,他突发奇想在江上驾着小船当起了渔夫,结果不幸落水,被救上来不久,就病逝于豹宫,享年三十一岁。
当时全世界正兴起一股航海热,如果他不是死得早了,也许还会命名自己为“伟大的航海家”,然后扬帆远航。
听到王实的分析,朱翊钧被王实这些歪理雷得个外焦里嫩。从小到大,他的老师张居正从来都是把武宗当做反面教材,要让他以武宗为鉴,并且常常咒骂刘谨乱政,祸国殃民。
没有想到王实从另一个角度向他展示了朱厚照另一面,甚至刘谨也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王实继续说道:“在我看来,明武宗的功过要七三开。的确,他盖了豹房,也过于宠信太监刘瑾,以至于其祸乱朝政,祸害百姓。
但是,在他执政期间,明朝国力却高过其父主政时许多,他的”胡闹之举“却打败了明朝北境祸患鞑靼人,使边境和平了许多年,力戳宁王之乱,避免了国家分裂。
刘瑾虽然祸乱朝政,但国家权力却从来没有从他手里流失一点,反而皇帝的权力更多了一点,在他发现不对后,就马上铲除了刘瑾这个大祸患,毫不手软,朝廷又迅速恢复正常。
全览明武宗一生,他虽为皇帝,却更像一个“人“。
我最钦佩的就是他这一点,他是一个活的很真实的人。
一个始终在摆脱皇帝身份的渴望正常生活的人,一个平易近人,心地善良的年轻权贵,一个有着真实才能,却一直在责任摆脱与承担之间徘徊的活生生的人。
他不是完美的,他也有其黑暗的一面,但是身为这个大争时代的皇帝,他的思想可以说是很超前了,在我看来,他的功绩可以在历史上所有皇帝中名列前茅。
他就是他,那个在世人心中”荒淫无道“的正德皇帝。也许永远都是这样的了。”
说到这里,王实情绪有点激动,他用手一指远处的乾清宫问道:“皇上,你看看那里,你觉得它像什么?”
还没从震惊中缓过劲来的皇帝朱翊钧,循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有些莫名其妙,答道:“乾……乾清宫啊,怎么了?像……像什么?”
王实泠笑一声:“牢笼!一个富丽堂皇的牢笼。呵呵,唯一的囚徒就是陛下。您虽然高高在上,号称拥有天下,可是你真正能管到的就是这小小的紫禁城。
不是吗?你甚至都没有能力踏出这做牢笼。你被困在这里,所以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让我来告诉你,遥远的欧洲已经崛起,他们驾着坚船利炮满世界的圈地,到处掠夺,如今手已经伸到我们的南洋了。
而我们还在这里墨守成规,守着脚下的这一亩三分地,没有谁去睁眼看这个世界。
醒醒吧,陛下。无比辉煌的印加帝国倒在了西班牙人的炮火下,他们被灭族了。彪悍的印第安人用不了百年,也将泯灭在历史中。
落后就会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我害怕,我害怕我深爱着的祖国也会堕入这个深渊。
所以我才收集了这么多书籍献给陛下,真希望大明的读书人都好好看看,这是一个大争之世,欧洲人已经开启了大航海,大明不能被落下。臣言尽于此,请陛下恕罪。”
顿了顿,王实缓和了语气:“至于那些言官弹劾我,这不过就是一种手段。他们针对的不是我,而是皇上你!
他们害怕,害怕你可以出去走走,去看看这真实的世界,害怕这虚幻的盛世繁华被你看破。皇上,您说我还有必要自辩吗?”
“住口!一派胡言。把他给我拿下。”
突然背后传来一声怒斥,两人回头一看,来的正是李太后和冯保。只见李太后怒气冲冲,脸上冷若寒霜,恶狠狠的瞪着王实,仿佛要把他生吞活剥。
“母后!”小皇帝打算求情。
“你住嘴!”
李太后喝退小皇帝,冷冰冰的对着王实说道:“王实,你竟敢蛊惑皇上,罪不可赦。谁指使汝这么干的?汝意欲何为?”
王实表现的很镇定,对把他围住的东厂番子视若未见,拱手答道:“臣只是说了实话,这世上没有谁能指使我。若问我有何目的?那就只有一句,我是炎黄的子孙,良心促使我要帮助大明王朝,还有拯救这天下的百姓。”
“呵呵,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几斤几两,竟敢口出狂言。”
李太后被气乐了,她以前的泼辣劲又上来了:“大明帝国好好的,它怎么就要你来拯救了。哼,今天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别想活着走出去,老娘要把你千刀万剐。”
王实神情坦然微笑道:“呵呵,很简单啊,太后,您纵观一下历史,从秦汉到唐宋元,所有王朝灭亡都是各种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极致,而华夏的土地只能容得下这么多矛盾,故而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导致王朝灭亡。
各种矛盾积累来源于官僚行政体系的整体腐败,这个本该是削除或缓和社会矛盾的工具,演变为文官利益集团后,就变成加剧和激化社会矛盾的反动力量,成为造成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
这就是我的答案,太后,您觉得这个理由充分吗?张阁老为何要清查田亩,改革科举制度,制定考成法,推行一条鞭法改善税收。根本究其原因,是大明已经病了,已经出现了我上面所讲的苗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历朝历代,哪一次王朝更替不都是从土地兼并开始的。
太后,您也是出自民间,应该知道老百姓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那些土地究竟在谁的手里,
作为臣子,对陛下说真话。怎么就成了蛊惑?我想请问太后,皇上从小到大,有没有走出过紫禁城,他了解治下老百姓究竟过着怎样的日子吗?
远的不用说,几十里外的通州,那里就生活着几万纤夫,每一个冬天,有两成人冻饿而死。他们是什么人?
您去问问,哪一个不是失地的农民,那他们的土地到哪里去了?请问陛下,被困在这紫禁城里陛下看不到,有人会告诉您吗?
去看看曲阜孔家,再看看那些士绅家里,您就会知道是谁造成了这一切。是谁在挖大明的墙角?
家父曾教育臣:*******,*******。让臣一辈子都做老实人,讲老实话。
臣只不过是个外藩,陛下今天不问,臣也不会说;既然问了,臣只有实话实说。太后,您说说,说真话有罪。臣冤不冤啊!”
王实不卑不亢,临危不惧,倒让李太后高看了他一眼。加上刚刚张居正、冯保和她商议的事,顿时有了些许好感。再看到自己的儿子满脸担忧,似乎和这小子相处的还不错,也许这真是缘分。
李太后是个不寻常的女人,她籍贯山西,出身低微,家里原来虽做过小生意,也无非是混碗饭吃。幸好长得漂亮,被皇帝选中,还生了个儿子。
她从小经常逛集贸市场,讨价还价,社会经验丰富,所以在宫中很会来事,人缘也好,这才开始发达起来。
不过有一点,她本性始终未曾变过,骨子里就是生意人,她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这人是否有利用的价值。
当年从看到张居正的第一眼起,李太后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极有利用价值的人,不但能谋善断,而且政务能力极强。
加上她的丈夫隆庆皇帝为人老实、胆小怕事不说,还是个老病号,哪天脚一蹬就咽了气,那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虽说李太后精明强干,也有一定的政治野心,但她很清楚,大明很广阔,事情很复杂,像收税、打仗、城管、救灾之类的事,自己是搞不定的,只能依靠大臣去办。
换句话说,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从这一点看,她比清末的那位慈大妈(慈禧)不知要强多少倍。无师自通的她就懂得,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
既然张居正、冯保都异口同声的说王实有能力,又有实力,能改善大明的财政,甚至能为大明开疆扩土,打造一个铁桶的江山。对于她来讲,就是王实有利用价值。
回想刚刚张居正还破天荒暗示太后可以将永宁下嫁给他,要拉拢此人,让他能为皇家所用,将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处。说不定,这人真的很有利用价值。
想到这些,又瞅瞅王实铁塔样的身材,阳刚的气质。李太后的生意经又上来了,心中衡量了半天得失,很快就有了主意。
有了切实的想法,她口气立马有了松动:“行了,瞧瞧,你这孩子还委屈了。哎,刚才的话,咱也不计较了。你在海外长大,这朝廷有些规矩你不懂。
不过啊,你以后说话还是要注意分寸,你那些歪理邪说,要是让言官听到了谁也救不了你。好了,今个陛下也累了,就不留你吃饭了,你先回吧!“
“呵呵,多谢太后宽容,皇上,微臣告退!”
王实噗嗤一笑,这李太后脸说变就变,刚刚喊打喊杀,这会儿又变得和风细雨。
王实的背影刚刚消失,李太后就回头冷冰冰的吩咐现场众人:”今天的事谁也不许外传,如若走露半点风声,家法伺候,所有人全部杖毙!都给我记住了。”
“遵旨,太后。”
众人心惊胆战的答应,本来就被王实大逆不道的话吓得不轻,现在太后又补上一刀,所有人冷汗都下来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