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重生之东宫有梨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提及此事,廖清河不由得长叹一声:“你们久居北川,应该还不知道京城这几年的变化吧?眼下当真是不好过啊。”
我察觉出廖清河话里有话:“方才听沛德讲过京城周遭的赋税,加上来的时候一路上所见所闻,大约猜到一些——不过义父三朝老臣,德行天日昭昭无可指摘,纵使局势再坏,就是看在先皇的面子上,总不能连义父也一同不好过吧?”
廖清河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摇摇头,捻须沉默良久后才再次开口:“圣上前几年生了一场大病,此后便有些脾性无常。这几年京城经常传来大殿下与六殿下的好消息,可是圣上每每听闻两广安定,北川富足,其神态常凛凛然而不似欢喜。”
我沉默了很久,安慰一般对廖清河笑了起来:“义父这话说得,仿佛是父亲在嫉妒憎恶儿子一般,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呢?”
我这话说起来自己都是不相信的,因为当年的“正玄门兵变”就是一场父亲忌惮儿子而衍生出来的闹剧。
廖清河到底是稳重的,并没有直接反驳我的话:“……三年前,你曾经将在杨氏宅邸的见闻告诉老夫,其中你提到,杨氏正厅之内有一个中间悬挂木偶的活人祭祀。阿梨你可还记得?”
杨家家仆的血肉如何凝结为污浊的淤痕,布满整个正厅。诡异的血腥与死亡的可怖随着时间而褪色为一大片一大片的黑暗,那枯瘦的身躯里面最终露出森森的白骨,短暂的暴行后只留下无边的静寂和怅惘:“我当然记得。”
“为了弄清楚那个以杨家家仆血肉为祭祀的仪式到底是什么,这几年老夫查阅了许多古书,最终还是在前朝崇帝中期留下的一本典籍中找到了相似的描述——那时候正好是崇帝痴迷于巫蛊之术的时候,宫闱中的不正之风吹到了民间,也才会留下一些荒诞的记录。”
“那本典籍中间描述到有一种自西域乌兹国传入的巫术,其名为‘借福增寿’。”
廖清河示意廖沛德扶他去一趟书房,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廖清河手上多了一卷残缺泛黄的古书,那卷乍一看便上了年代的书卷封面上印着四个字——“借福增寿”
“老夫说也说不清,你自己看吧。”说着廖清河将书卷递给我。
——书中详细描写了那种邪术,大约是为了让不识字的人也能阅读,在每一步的文字旁还有一副插画作为说明,书卷只有短短二十页,加上文字不多,几乎随便一翻便能全部阅读。
尽管这只是一册简要而劣质的对如何进行“借福增寿”仪式的指南,可这字里行间的透露出的诡异与可怖,却不亚于那些文人小说家绞尽脑汁想出的可怖故事。
“借福增寿”这种邪术,最重要的是准备好一个‘活祭’,一般都是极为漂亮的青年;男子属阳,则以少年阳气续命,而女子属阴,则会选豆蔻年纪的少女。因为“借福增寿”本质上是抢夺他人的寿命和健康,所以如果“活祭”本身不够年轻或者不够健康,不仅可能达不到借寿的目的,还有可能会被反噬需要承担“活祭”的苦难。
仪式开始前,需要先选择十八名平日里伺候‘活祭’饮食起居的仆役作为所谓“药引”,两男两女四位孩童名为‘叩门’,需要以棍棒击打使他们嚎哭出声,而这个哭声便会引来天神,等到孩子们被活活打杀哭声停止后,便意味着天神已经降临。
而后便是将男女侍者手脚束缚,以内外两圈圆弧状将摆放围绕在“活祭”四周。内圈外圈均为七人,若活祭为男子,则男子位于内圈女子位于外圈,若活祭为女子,则女子位于内圈男子位于外圈。紧接着以先外圈后内圈的顺序斩杀十四位侍者。
每杀死一人,需高喊一声“福生无量,寿祚绵长。”
等十四人死去后,最终才会轮到“活祭”本身。一般来说处理活祭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活祭本身在场,则需要活祭依据需求而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卷古书上示意的图画是增加寿命,所以活祭被吊死在房梁上,而前朝崇帝相关的那件丑闻中,崇帝便是挖去眼睛作为祭品。另一种则是“活祭”本身不在场,甚至可能不知情,这种情况下一般会使用木头雕成人偶穿上活祭平日里常穿着的服装,悬挂于房梁下,在前面的仪式结束后将温热的猪血泼洒在人偶身上的衣服上即可。
大约是因为这本图卷本就是民间跟风而作,除了文字能看出明显木板痕迹,印刷工艺深浅不一外,那些配图也是格外劣质。插图里面所有人都挂着格外诡异的笑容,那是一种僵硬而死板的笑容,配上残暴的动作,显出一种道德沦丧而常理不复存在的压抑。
我有些头皮发麻,实在没忍住相当烦躁地挠了挠头发,把书页合上深深吸了一口气:“一派胡言,真的有人会这么做嘛?真的有人相信只要残忍地杀害别人,便能延长自己的生命吗?”
廖清河没有回答,只是叹了一口气。
“借福增寿、借福增寿,又是借福增寿?这些人自己的命活了还嫌不够,又要借别人的命去活吗?名字听起来这么纯良无害,内里倒是一肚子坏水,真是气煞人了。”
廖清河拽住我小声叮嘱:“可不敢出去乱说啊!”
我虽然憋着一肚子气,却也知道这事情上不得台面,连只是有可能知道此事的唐云忠都能被圣上这样针对,我就更不能大意暴露了:“我知道,我不会出去说的——不过义父,您眼下告诉我这件事情,应该不只是为了解惑吧?可是京城发生了什么,让您联想到这件事情?”
廖清河点点头:“确如所言。圣上这两年身体欠安后脾性越发阴晴不定,眼下他不大相信我们这些臣子,却多相信郭虞。”
“郭相国?”
廖清河伤怀感慨地点点头:“是啊,大约是郭相国更了解圣上眼下心中的忧虑,能帮圣上排忧解难吧。眼下郭虞主持在鲧山南侧建立了... -->>
提及此事,廖清河不由得长叹一声:“你们久居北川,应该还不知道京城这几年的变化吧?眼下当真是不好过啊。”
我察觉出廖清河话里有话:“方才听沛德讲过京城周遭的赋税,加上来的时候一路上所见所闻,大约猜到一些——不过义父三朝老臣,德行天日昭昭无可指摘,纵使局势再坏,就是看在先皇的面子上,总不能连义父也一同不好过吧?”
廖清河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摇摇头,捻须沉默良久后才再次开口:“圣上前几年生了一场大病,此后便有些脾性无常。这几年京城经常传来大殿下与六殿下的好消息,可是圣上每每听闻两广安定,北川富足,其神态常凛凛然而不似欢喜。”
我沉默了很久,安慰一般对廖清河笑了起来:“义父这话说得,仿佛是父亲在嫉妒憎恶儿子一般,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呢?”
我这话说起来自己都是不相信的,因为当年的“正玄门兵变”就是一场父亲忌惮儿子而衍生出来的闹剧。
廖清河到底是稳重的,并没有直接反驳我的话:“……三年前,你曾经将在杨氏宅邸的见闻告诉老夫,其中你提到,杨氏正厅之内有一个中间悬挂木偶的活人祭祀。阿梨你可还记得?”
杨家家仆的血肉如何凝结为污浊的淤痕,布满整个正厅。诡异的血腥与死亡的可怖随着时间而褪色为一大片一大片的黑暗,那枯瘦的身躯里面最终露出森森的白骨,短暂的暴行后只留下无边的静寂和怅惘:“我当然记得。”
“为了弄清楚那个以杨家家仆血肉为祭祀的仪式到底是什么,这几年老夫查阅了许多古书,最终还是在前朝崇帝中期留下的一本典籍中找到了相似的描述——那时候正好是崇帝痴迷于巫蛊之术的时候,宫闱中的不正之风吹到了民间,也才会留下一些荒诞的记录。”
“那本典籍中间描述到有一种自西域乌兹国传入的巫术,其名为‘借福增寿’。”
廖清河示意廖沛德扶他去一趟书房,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廖清河手上多了一卷残缺泛黄的古书,那卷乍一看便上了年代的书卷封面上印着四个字——“借福增寿”
“老夫说也说不清,你自己看吧。”说着廖清河将书卷递给我。
——书中详细描写了那种邪术,大约是为了让不识字的人也能阅读,在每一步的文字旁还有一副插画作为说明,书卷只有短短二十页,加上文字不多,几乎随便一翻便能全部阅读。
尽管这只是一册简要而劣质的对如何进行“借福增寿”仪式的指南,可这字里行间的透露出的诡异与可怖,却不亚于那些文人小说家绞尽脑汁想出的可怖故事。
“借福增寿”这种邪术,最重要的是准备好一个‘活祭’,一般都是极为漂亮的青年;男子属阳,则以少年阳气续命,而女子属阴,则会选豆蔻年纪的少女。因为“借福增寿”本质上是抢夺他人的寿命和健康,所以如果“活祭”本身不够年轻或者不够健康,不仅可能达不到借寿的目的,还有可能会被反噬需要承担“活祭”的苦难。
仪式开始前,需要先选择十八名平日里伺候‘活祭’饮食起居的仆役作为所谓“药引”,两男两女四位孩童名为‘叩门’,需要以棍棒击打使他们嚎哭出声,而这个哭声便会引来天神,等到孩子们被活活打杀哭声停止后,便意味着天神已经降临。
而后便是将男女侍者手脚束缚,以内外两圈圆弧状将摆放围绕在“活祭”四周。内圈外圈均为七人,若活祭为男子,则男子位于内圈女子位于外圈,若活祭为女子,则女子位于内圈男子位于外圈。紧接着以先外圈后内圈的顺序斩杀十四位侍者。
每杀死一人,需高喊一声“福生无量,寿祚绵长。”
等十四人死去后,最终才会轮到“活祭”本身。一般来说处理活祭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活祭本身在场,则需要活祭依据需求而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卷古书上示意的图画是增加寿命,所以活祭被吊死在房梁上,而前朝崇帝相关的那件丑闻中,崇帝便是挖去眼睛作为祭品。另一种则是“活祭”本身不在场,甚至可能不知情,这种情况下一般会使用木头雕成人偶穿上活祭平日里常穿着的服装,悬挂于房梁下,在前面的仪式结束后将温热的猪血泼洒在人偶身上的衣服上即可。
大约是因为这本图卷本就是民间跟风而作,除了文字能看出明显木板痕迹,印刷工艺深浅不一外,那些配图也是格外劣质。插图里面所有人都挂着格外诡异的笑容,那是一种僵硬而死板的笑容,配上残暴的动作,显出一种道德沦丧而常理不复存在的压抑。
我有些头皮发麻,实在没忍住相当烦躁地挠了挠头发,把书页合上深深吸了一口气:“一派胡言,真的有人会这么做嘛?真的有人相信只要残忍地杀害别人,便能延长自己的生命吗?”
廖清河没有回答,只是叹了一口气。
“借福增寿、借福增寿,又是借福增寿?这些人自己的命活了还嫌不够,又要借别人的命去活吗?名字听起来这么纯良无害,内里倒是一肚子坏水,真是气煞人了。”
廖清河拽住我小声叮嘱:“可不敢出去乱说啊!”
我虽然憋着一肚子气,却也知道这事情上不得台面,连只是有可能知道此事的唐云忠都能被圣上这样针对,我就更不能大意暴露了:“我知道,我不会出去说的——不过义父,您眼下告诉我这件事情,应该不只是为了解惑吧?可是京城发生了什么,让您联想到这件事情?”
廖清河点点头:“确如所言。圣上这两年身体欠安后脾性越发阴晴不定,眼下他不大相信我们这些臣子,却多相信郭虞。”
“郭相国?”
廖清河伤怀感慨地点点头:“是啊,大约是郭相国更了解圣上眼下心中的忧虑,能帮圣上排忧解难吧。眼下郭虞主持在鲧山南侧建立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