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回到三国当校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铅蓄电池,使用稀硫酸充当电解液——其实还有一种最简单的电解液他却没有想起来,那便是氯化钠溶液,也就是盐水。
著名物理学家伏特曾经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
至于阴极和阳极方面,党爱国知道只要使用两种不同的金属就可以,他的第一反应是使用锌和铅。过去他在化学课上还背过“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什么的,锌和铅这两种金属的活跃性相差比较大,在现有条件下应该是比较合适的电极板选择。
如果这两种金属的冶炼和提纯实际上很困难的话,党爱国就只能考虑选用不同的金属一组组地实验,从中选出相对最合适的一组或几组了。但是不管怎么样,他都没有放弃研究电池的打算。何况在现有条件下也的确可以开始研究电池,并利用电池尝试着进行电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了。
为了制备稀硫酸,党爱国需要燃烧硫磺,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水中产生亚硫酸,然后再静待亚硫酸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稀硫酸。只要有了稀硫酸,就可以通过蒸发水分的方式来获得任意浓度的硫酸。
尽管这一方法费时费力,但比起制造“三酸二碱”中的盐酸和硝酸要简单多了。而且起码得制造出了电池,党爱国才能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造盐酸。而如何制造硝酸,他就一点也不记得了。
经过了一番实验之后,党爱国还真的制造出来了一种酸性电池,只不过阴极和阳极暂时使用的是锡和金。他之前打算使用的阴极材料虽然是锌,但在询问了“相关技术人员”——即冶金工匠和丹鼎派道士一番之后,却得知现在的人还根本就不知道锌是什么东西。而要问党爱国自己的话,他也不知道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金属。
在古代,铜、锡、铅、金、银、汞、锌这七种有色金属中,锌是提炼最晚的一种。虽然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锌的是中国,但是在十至十一世纪,中国才首先大规模生产锌。明朝末年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炼锌技术的记载。
因此东汉末年的时候,金属锌还没有出现呢。而锌矿石这时候虽然已经被开采出来了,并和铜熔化制得合金——黄铜,但此时的锌矿石被称为“连锡”。党爱国又不知道锌矿石具体是怎么样子,或者有什么性状,所以就算将“连锡”放在他眼前,他也认不出来这就是锌矿石。
除了锌矿石之外,党爱国对其它元素的单质和混合物的辨识,也都存在这一问题。毕竟古代的名称和现代的化学元素名有时完全对不上号,党爱国又没有特地去记这些元素的古代名或者别名、俗称。
其实党爱国一开始使用的是铁和银作两极的,但在实验中他发现,这样的电池,其中的负极上的铁被腐蚀消耗得太快了,短时间内就会产生大量铁锈。所以最终他选择了锡和金这两种现在能够找到的,活动性相差最大的两种金属。
这种电池上所需要的金子当然是贵金属,而锡也是一种比较稀少的金属,制造稀硫酸更是耗时耗力的工作,所以它的成本还是很昂贵的。
不过作为电池来说,它却是一种很成功的电池。虽然单个电池产生的电流可能不大,但是将许多个电池使用较粗的金制导线并联起来,也可以产生满足电解法需要的电流,按照党爱国最初的设想制备出各种化学物质来。而且有了氧气,他还可以在亚硫酸溶液中通入氧气,来加速亚硫酸转化成硫酸的反应。
另外说一句,一开始下意识地疏忽了金这种贵金属的党爱国,现在已经反应了过来,改用金来代替银制造各种导线。他这时候认为之所以后世最好的导线是银线,仅仅是由于金比银要贵重,不划算的关系。
但实际上他却犯了个错误,银和铜的导电性能其实都比金要好。如果真是需要最好的导线的话,那么就算金子再怎么贵也不可能用不起。不过金的导电性能并不如银,它的优点是化学性质比银和铜更稳定。所以只有在需要利用金的“稳定”这个特性的仪器上,才会使用金导线。
不过党爱国因为“不差钱”,反而可以毫不犹豫地大量使用金子做导线。结果导致了这个错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被突然想起来要做个实验对比一下各种金属的导电性能的他给重新纠正了过来。
ps:今天下午6点有8000推荐票的加更,非常感谢大家支持咱这本十分十分特别的纯粹种田建设经营养成小说。有些读者天天投票支持,真是太让咱感动了~@ws
最新全本:、、、、、、、、、、
是铅蓄电池,使用稀硫酸充当电解液——其实还有一种最简单的电解液他却没有想起来,那便是氯化钠溶液,也就是盐水。
著名物理学家伏特曾经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
至于阴极和阳极方面,党爱国知道只要使用两种不同的金属就可以,他的第一反应是使用锌和铅。过去他在化学课上还背过“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什么的,锌和铅这两种金属的活跃性相差比较大,在现有条件下应该是比较合适的电极板选择。
如果这两种金属的冶炼和提纯实际上很困难的话,党爱国就只能考虑选用不同的金属一组组地实验,从中选出相对最合适的一组或几组了。但是不管怎么样,他都没有放弃研究电池的打算。何况在现有条件下也的确可以开始研究电池,并利用电池尝试着进行电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了。
为了制备稀硫酸,党爱国需要燃烧硫磺,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水中产生亚硫酸,然后再静待亚硫酸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稀硫酸。只要有了稀硫酸,就可以通过蒸发水分的方式来获得任意浓度的硫酸。
尽管这一方法费时费力,但比起制造“三酸二碱”中的盐酸和硝酸要简单多了。而且起码得制造出了电池,党爱国才能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造盐酸。而如何制造硝酸,他就一点也不记得了。
经过了一番实验之后,党爱国还真的制造出来了一种酸性电池,只不过阴极和阳极暂时使用的是锡和金。他之前打算使用的阴极材料虽然是锌,但在询问了“相关技术人员”——即冶金工匠和丹鼎派道士一番之后,却得知现在的人还根本就不知道锌是什么东西。而要问党爱国自己的话,他也不知道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金属。
在古代,铜、锡、铅、金、银、汞、锌这七种有色金属中,锌是提炼最晚的一种。虽然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锌的是中国,但是在十至十一世纪,中国才首先大规模生产锌。明朝末年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炼锌技术的记载。
因此东汉末年的时候,金属锌还没有出现呢。而锌矿石这时候虽然已经被开采出来了,并和铜熔化制得合金——黄铜,但此时的锌矿石被称为“连锡”。党爱国又不知道锌矿石具体是怎么样子,或者有什么性状,所以就算将“连锡”放在他眼前,他也认不出来这就是锌矿石。
除了锌矿石之外,党爱国对其它元素的单质和混合物的辨识,也都存在这一问题。毕竟古代的名称和现代的化学元素名有时完全对不上号,党爱国又没有特地去记这些元素的古代名或者别名、俗称。
其实党爱国一开始使用的是铁和银作两极的,但在实验中他发现,这样的电池,其中的负极上的铁被腐蚀消耗得太快了,短时间内就会产生大量铁锈。所以最终他选择了锡和金这两种现在能够找到的,活动性相差最大的两种金属。
这种电池上所需要的金子当然是贵金属,而锡也是一种比较稀少的金属,制造稀硫酸更是耗时耗力的工作,所以它的成本还是很昂贵的。
不过作为电池来说,它却是一种很成功的电池。虽然单个电池产生的电流可能不大,但是将许多个电池使用较粗的金制导线并联起来,也可以产生满足电解法需要的电流,按照党爱国最初的设想制备出各种化学物质来。而且有了氧气,他还可以在亚硫酸溶液中通入氧气,来加速亚硫酸转化成硫酸的反应。
另外说一句,一开始下意识地疏忽了金这种贵金属的党爱国,现在已经反应了过来,改用金来代替银制造各种导线。他这时候认为之所以后世最好的导线是银线,仅仅是由于金比银要贵重,不划算的关系。
但实际上他却犯了个错误,银和铜的导电性能其实都比金要好。如果真是需要最好的导线的话,那么就算金子再怎么贵也不可能用不起。不过金的导电性能并不如银,它的优点是化学性质比银和铜更稳定。所以只有在需要利用金的“稳定”这个特性的仪器上,才会使用金导线。
不过党爱国因为“不差钱”,反而可以毫不犹豫地大量使用金子做导线。结果导致了这个错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被突然想起来要做个实验对比一下各种金属的导电性能的他给重新纠正了过来。
ps:今天下午6点有8000推荐票的加更,非常感谢大家支持咱这本十分十分特别的纯粹种田建设经营养成小说。有些读者天天投票支持,真是太让咱感动了~@ws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