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七零年代过好日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候不明白,明明家里人都那么手巧,为什么不编织几个箱子当家具呢,省得地上光秃秃的。
现在她有些了解了,他们眼中不管是芦苇还是草编织的东西都不结实,都不会和家具挂钩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思维固化,就是不开窍。
凤爹将盖子盖上,“严瓷合缝。”他手艺真不赖。
蓝龙小哥哥垫垫的跑过来,眼巴巴看着可爱的草框,然后继续眼巴巴瞅他爹。
“唉呀!欠了你们的!”凤爹挠头,然后继续编。
这也就是猫冬,家里也没活儿,当哄孩子玩了。
蓝凤捧着小草筐,比她想的还好呢。
想了下,去翻柜子拿了样东西。
唬的凤娘直接丢开编了一半的草鞋,“闺女,可别乱翻。”就要过去看看。
蓝凤抓着她娘的嘎啦油笑笑,然后速度不慢的放进小草框,盖上盖子,“漂!卖…钱。”
“诶呦,你个小崽子快把嘎啦油给我。”凤娘净顾着紧张她的嘎啦油了。
凤爹听懂了,“你说让爹去卖,有人要么?你个小不点懂啥。”
“卖!钱…给我。”蓝凤也知道自己有些过火,赶紧补救。
“个小财迷!”
蓝爷爷脸色黝黑,头发有些花白,长的干巴瘦,看面相是很忠厚那种。
蓝奶奶颧骨比较高,脸瘦的有些脱相,加上可能还在生气,有些黑脸,显得有些刻薄。
蓝凤也知道这个奶奶在她们家属于发号命令那种。
剩下三对青年男女,刨去他爹娘,还剩四个。
从他们坐的地方可以判断出谁和谁是一家子。
那个头发凌乱的女的应该是和她娘掐架那个,也就是大伯娘,那她身边的就是大伯了。
她娘嘴巴挺毒啊,说她大伯怎么对她大伯娘下得去嘴,就是说大伯娘丑呗,其实除了有些三角眼,其他的真的还好。
大伯长的倒是挺爷们,骨架子也大,不过也没多少肉就是了。
他们身边只有一个男孩子,年纪也不大,这是她们家老二,是她二堂哥。
她那个祸头子大堂哥居然不在,在她小脑袋里可是知道她大堂哥最馋了。
还抢过她吃的呢。
所以吃饭不在场很不符合常理啊,不会被打了吧,那真的是活该了。
蓝凤不知道真被她猜对了,她大堂哥被她大伯揍了两撇子,然后撵他们屋去了,中午不让吃饭。
剩下的一对是二伯和二伯母,他们家两个女儿,名字她特别有印象,一个叫来娣,一个叫招娣,这是多想要儿子啊。
二伯二伯母就是家里的小透明,闷闷的,看着就有些畏畏缩缩,这不就是网文里所说的包子嘛。
两个堂姐手脚勤快,家里的活几乎都能干,五官还是不错的,可也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蓝凤也纳闷,她怎么对这两个名字印象这么深呢。
后来她才知道,家里杂活基本都是招娣、来娣两个堂姐干,被喊的次数多了,她印象自然就深了。
不过那种诡异的熟悉感又来了怎么回事。
吃过饭大伙又一人灌了一大碗水,然后都起身走了。
就连两个堂姐也挎篮子跟着去了。
“小龙、小凤,你们和虎子哥在家玩啊。”凤娘临走时交代一句,然后急匆匆跟上去了。
蓝凤很有兴趣想跟着去看看,可是腿短不给力,再加上外头的大太阳,算了算了。
也没个手表、时钟啥的,这些人下地干活都要自觉吗?
不是的,她脑子里可是有敲锣的声音的。
其实是因为蓝家人都去自家的自留地了。
现在还没到秋收,地上就是浇水、除草,活还不算重,加上大太阳的,所以中午休息时间挺多的,蓝家人不舍得浪费时间,就把功夫都用到自家的自留地里。
中午原本是让蓝娘和大伯娘回家做饭顺便看看孩子,可是她们居然打起来了,这才惹得蓝奶奶发飙的。
“妹,走!”
蓝凤转过头,看到二堂哥冲她摆手,“找天天和菇娘去。”
蓝凤并不想去,控制着自己的嘴巴,“不!”
还好,发音挺清晰的。
蓝龙走过来拉她,“吃吃。”
蓝凤当然知道天天和菇娘都是可以吃的。
她懒得多说,迈着小短腿往对面的房间里跑。
她准备把家里都逛一遍,看看有没有日历盘之类的。
一推开门,就看到东面墙上是一张有些发黄的主席像。
她的心彻底凉了,她的猜想得到了进一步佐证。
诶呀妈呀,脑瓜疼!脑瓜疼!不干活也脑瓜疼。
再寻找了一圈,没找到日历。
这屋应该是爷奶的屋子,家具比她们西屋多了点,炕上也有个木箱子,地上还有个类似碗架子的家具,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底下的柜子是上锁的。
蓝凤福临心至,一下子就猜出来里面有什么东西了。
应该是家里的粮食和其他的贵重物品。
她在屋里转悠一圈,也没别的收获了,就出了门准备去院子里看看。
小哥哥和堂哥走了,应该找吃的去了。
蓝凤想想也觉得挺有意思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比如说这个时代的名字。
比如说小孩子们的玩具,这个时候缺衣少食,小孩子玩游戏都是寻找各种能裹腹的食物。
她小的时候华国经济已经发展的不错了,她们玩儿的都是比较正常的,比如说玻璃球、纸啪叽。
在以后的小孩子的玩具就越来越多了,各种电动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花样繁多。
她们家院子不小,虽然没有正经八百的院墙,但也都用各种杂物、植物的围起来了。
门是木栅子做的,也不高,大概也就一米多点的样子,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
成年人真想进来,两脚就给它踹碎了。
她们家的房子是土坯房,空间还可以,正屋本来是东西屋,可又在东面接了一大间。
泥土颜色不一样,一看就是后接的。
蓝凤翻翻记忆,那是大伯一家的住处。
可为什么大伯没住西屋呢,一般不是长子和大儿子分住东西屋嘛。
难道这个家她爹才是最受宠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她强大的推理经验,这是要搞事情啊。
还真让她说对了,一年一度对于农民最重要的秋收终于到了。
老百姓看天吃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本来应该是高兴的事儿,但是秋收也叫抢收,必须得抓紧,要不然一旦赶上下雪,收成就要打折扣了。
九十九步都走完了,败在最后一步,谁也受不了,所以秋收这段时间都是全家总动员的。
蓝龙和蓝凤也被带地里去了,她们倒不会被安排干重活,而是捡稻穗和豆粒。
这活就得小孩干,一是大人们可是主力,抽不开手,再一个捡东西总得不停的弯腰,小孩个头矮身体又软比成年人更适合这工作。
秋收之所以家家都是全员上阵也是因为有政策跟着。
按照惯例,秋收这天六七岁的孩子下地是给工分的,虽然不会太多,但蚂蚱腿找也是肉啊,多一个工分也是好的。
再小的像蓝龙蓝凤这样的,她们肯定是没工分的,但是拾到的粮食可以自留一小部分。
这个份额一般是四分之一左右,没有利益谁那么积极啊。
蓝凤看着小半天的成果有些默,才浅浅的一个小篮子底,有一两么?四分之一才多少,也就是顺她和小哥哥辛辛苦苦一天还喝不上一顿粥,真想摔筐走人。
这工作效率低到无法忍受啊,好不容易有挣粮食的机会,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首先这工具就不给力,这小篮子虽然不大,但对于她们来说还是太沉了,这就是负担。
所以她准备直接用衣服兜着,或者晚上让娘给缝个口袋。
其次地上的稻穗真心太少了,她得独辟蹊径。
之前她在一篇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是回忆以前农村生活的。
其中就提到了挖鼠洞,每到秋收不但是人们丰收的时候,也是田鼠存粮的时候,这时候要是能挖到它们的洞,就能大有收获。
不过作家也说了,从鼠洞挖到的粮食最好是别吃,可以用来喂家禽或者用来换水果。
毕竟老鼠容易携带病菌的,可是此一时彼一时,蓝凤只想吃顿大米饭,实在管不了那么多了。
时候不明白,明明家里人都那么手巧,为什么不编织几个箱子当家具呢,省得地上光秃秃的。
现在她有些了解了,他们眼中不管是芦苇还是草编织的东西都不结实,都不会和家具挂钩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思维固化,就是不开窍。
凤爹将盖子盖上,“严瓷合缝。”他手艺真不赖。
蓝龙小哥哥垫垫的跑过来,眼巴巴看着可爱的草框,然后继续眼巴巴瞅他爹。
“唉呀!欠了你们的!”凤爹挠头,然后继续编。
这也就是猫冬,家里也没活儿,当哄孩子玩了。
蓝凤捧着小草筐,比她想的还好呢。
想了下,去翻柜子拿了样东西。
唬的凤娘直接丢开编了一半的草鞋,“闺女,可别乱翻。”就要过去看看。
蓝凤抓着她娘的嘎啦油笑笑,然后速度不慢的放进小草框,盖上盖子,“漂!卖…钱。”
“诶呦,你个小崽子快把嘎啦油给我。”凤娘净顾着紧张她的嘎啦油了。
凤爹听懂了,“你说让爹去卖,有人要么?你个小不点懂啥。”
“卖!钱…给我。”蓝凤也知道自己有些过火,赶紧补救。
“个小财迷!”
蓝爷爷脸色黝黑,头发有些花白,长的干巴瘦,看面相是很忠厚那种。
蓝奶奶颧骨比较高,脸瘦的有些脱相,加上可能还在生气,有些黑脸,显得有些刻薄。
蓝凤也知道这个奶奶在她们家属于发号命令那种。
剩下三对青年男女,刨去他爹娘,还剩四个。
从他们坐的地方可以判断出谁和谁是一家子。
那个头发凌乱的女的应该是和她娘掐架那个,也就是大伯娘,那她身边的就是大伯了。
她娘嘴巴挺毒啊,说她大伯怎么对她大伯娘下得去嘴,就是说大伯娘丑呗,其实除了有些三角眼,其他的真的还好。
大伯长的倒是挺爷们,骨架子也大,不过也没多少肉就是了。
他们身边只有一个男孩子,年纪也不大,这是她们家老二,是她二堂哥。
她那个祸头子大堂哥居然不在,在她小脑袋里可是知道她大堂哥最馋了。
还抢过她吃的呢。
所以吃饭不在场很不符合常理啊,不会被打了吧,那真的是活该了。
蓝凤不知道真被她猜对了,她大堂哥被她大伯揍了两撇子,然后撵他们屋去了,中午不让吃饭。
剩下的一对是二伯和二伯母,他们家两个女儿,名字她特别有印象,一个叫来娣,一个叫招娣,这是多想要儿子啊。
二伯二伯母就是家里的小透明,闷闷的,看着就有些畏畏缩缩,这不就是网文里所说的包子嘛。
两个堂姐手脚勤快,家里的活几乎都能干,五官还是不错的,可也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蓝凤也纳闷,她怎么对这两个名字印象这么深呢。
后来她才知道,家里杂活基本都是招娣、来娣两个堂姐干,被喊的次数多了,她印象自然就深了。
不过那种诡异的熟悉感又来了怎么回事。
吃过饭大伙又一人灌了一大碗水,然后都起身走了。
就连两个堂姐也挎篮子跟着去了。
“小龙、小凤,你们和虎子哥在家玩啊。”凤娘临走时交代一句,然后急匆匆跟上去了。
蓝凤很有兴趣想跟着去看看,可是腿短不给力,再加上外头的大太阳,算了算了。
也没个手表、时钟啥的,这些人下地干活都要自觉吗?
不是的,她脑子里可是有敲锣的声音的。
其实是因为蓝家人都去自家的自留地了。
现在还没到秋收,地上就是浇水、除草,活还不算重,加上大太阳的,所以中午休息时间挺多的,蓝家人不舍得浪费时间,就把功夫都用到自家的自留地里。
中午原本是让蓝娘和大伯娘回家做饭顺便看看孩子,可是她们居然打起来了,这才惹得蓝奶奶发飙的。
“妹,走!”
蓝凤转过头,看到二堂哥冲她摆手,“找天天和菇娘去。”
蓝凤并不想去,控制着自己的嘴巴,“不!”
还好,发音挺清晰的。
蓝龙走过来拉她,“吃吃。”
蓝凤当然知道天天和菇娘都是可以吃的。
她懒得多说,迈着小短腿往对面的房间里跑。
她准备把家里都逛一遍,看看有没有日历盘之类的。
一推开门,就看到东面墙上是一张有些发黄的主席像。
她的心彻底凉了,她的猜想得到了进一步佐证。
诶呀妈呀,脑瓜疼!脑瓜疼!不干活也脑瓜疼。
再寻找了一圈,没找到日历。
这屋应该是爷奶的屋子,家具比她们西屋多了点,炕上也有个木箱子,地上还有个类似碗架子的家具,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底下的柜子是上锁的。
蓝凤福临心至,一下子就猜出来里面有什么东西了。
应该是家里的粮食和其他的贵重物品。
她在屋里转悠一圈,也没别的收获了,就出了门准备去院子里看看。
小哥哥和堂哥走了,应该找吃的去了。
蓝凤想想也觉得挺有意思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比如说这个时代的名字。
比如说小孩子们的玩具,这个时候缺衣少食,小孩子玩游戏都是寻找各种能裹腹的食物。
她小的时候华国经济已经发展的不错了,她们玩儿的都是比较正常的,比如说玻璃球、纸啪叽。
在以后的小孩子的玩具就越来越多了,各种电动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花样繁多。
她们家院子不小,虽然没有正经八百的院墙,但也都用各种杂物、植物的围起来了。
门是木栅子做的,也不高,大概也就一米多点的样子,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
成年人真想进来,两脚就给它踹碎了。
她们家的房子是土坯房,空间还可以,正屋本来是东西屋,可又在东面接了一大间。
泥土颜色不一样,一看就是后接的。
蓝凤翻翻记忆,那是大伯一家的住处。
可为什么大伯没住西屋呢,一般不是长子和大儿子分住东西屋嘛。
难道这个家她爹才是最受宠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她强大的推理经验,这是要搞事情啊。
还真让她说对了,一年一度对于农民最重要的秋收终于到了。
老百姓看天吃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本来应该是高兴的事儿,但是秋收也叫抢收,必须得抓紧,要不然一旦赶上下雪,收成就要打折扣了。
九十九步都走完了,败在最后一步,谁也受不了,所以秋收这段时间都是全家总动员的。
蓝龙和蓝凤也被带地里去了,她们倒不会被安排干重活,而是捡稻穗和豆粒。
这活就得小孩干,一是大人们可是主力,抽不开手,再一个捡东西总得不停的弯腰,小孩个头矮身体又软比成年人更适合这工作。
秋收之所以家家都是全员上阵也是因为有政策跟着。
按照惯例,秋收这天六七岁的孩子下地是给工分的,虽然不会太多,但蚂蚱腿找也是肉啊,多一个工分也是好的。
再小的像蓝龙蓝凤这样的,她们肯定是没工分的,但是拾到的粮食可以自留一小部分。
这个份额一般是四分之一左右,没有利益谁那么积极啊。
蓝凤看着小半天的成果有些默,才浅浅的一个小篮子底,有一两么?四分之一才多少,也就是顺她和小哥哥辛辛苦苦一天还喝不上一顿粥,真想摔筐走人。
这工作效率低到无法忍受啊,好不容易有挣粮食的机会,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首先这工具就不给力,这小篮子虽然不大,但对于她们来说还是太沉了,这就是负担。
所以她准备直接用衣服兜着,或者晚上让娘给缝个口袋。
其次地上的稻穗真心太少了,她得独辟蹊径。
之前她在一篇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是回忆以前农村生活的。
其中就提到了挖鼠洞,每到秋收不但是人们丰收的时候,也是田鼠存粮的时候,这时候要是能挖到它们的洞,就能大有收获。
不过作家也说了,从鼠洞挖到的粮食最好是别吃,可以用来喂家禽或者用来换水果。
毕竟老鼠容易携带病菌的,可是此一时彼一时,蓝凤只想吃顿大米饭,实在管不了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