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麟嘉元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些像初学者的模样,“这是你写的?”
维夏点点头,“殿下交代的事,奴婢不敢交到别人手里,只是奴婢字丑,还请殿下恕罪。”
周元宁很是惊异,她是知道维夏的,学字的时间并不长,原以为维夏只学会了认字,没想到现在还能写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周元宁点点头,表示赞许,“之前是孤小瞧你了,今日一见,不错。”
维夏心中得意,脸上藏的倒好,没漏出一丝,“奴婢哪有殿下说的那么好。”
周元宁笑着说,“你到孤面前倒学会矜持了,以前的小性子去哪了?”
维夏有些害臊,“奴婢回到宫里,嬷嬷教了奴婢不少事,以前都是奴婢的错,不懂规矩。”
周元宁让佩秋去拿一个盒子,“你做事认真,孤自然有赏。”
维夏打开一看,一个鎏金雕花的镯子。维夏喜滋滋地看着手里的金手镯,十分精致,一掂量,就知道分量不轻,美得和什么似的。
佩秋见维夏高兴地忘乎所以,忙说,“维夏,别忘了规矩。”
维夏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下跪谢恩。
周元宁令佩秋扶起维夏,又拿过另一个玉手镯,“这个你带回去给嬷嬷,就说是孤赏的。”
维夏欢天喜地的收下,然而,又有些踌躇,好不容易才开口,“殿下,奴婢想给其他姐妹求个恩典。”
周元宁正翻看着账本,头也不抬,“说吧。”
维夏轻声道,“殿下,库房的姐妹这些天也辛苦,奴婢觉得她们做的也很好,要是没有她们的教导,奴婢也不能做出这份账本。”
周元宁听到这话,抬起头去看维夏,维夏一脸的紧张。周元宁只觉得好笑,“也罢,你竟然开口,孤就一道赏了。”
周元宁又吩咐佩秋,“孤记得宫正前两日拿了些小玩意来,你和维夏走一趟库房,把那些都赏了吧。”
佩秋和维夏退下后,周元宁独自一人坐在书房,细细查看着账册。
周元宁让维夏去查重华宫和唐府来往清单,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另有所图。
两年前,之所以有那么多大臣想另立太子,不仅仅是因为周元宁的身体状况,更近一步的原因是,周元宁做了一件事,是四王八公府所忌惮的。
十五岁的周元宁,十六岁的吴成,还有十七岁的王景略,这三人,在麟嘉十五年,做了一件大事。
起初,先是礼部上书,说是老王爷老国公多已归西,当年跟随高祖打天下的,如今只留下唐国公一人。为了表示尊重,其他府里继承爵位的人,应降一等,王爷改成将军,国公变成侯爷。
此话一出,四座皆惊。四王八公一派人马纷纷上书反对,表示这爵位乃是高祖所赐,陛下必不能违背高祖旨意。
周元宁虽让人上书,可她也知道,想要达成这个目的,无异于登天。她放出这一奏折,不过想抛砖引玉。
之后,礼部见群臣反对,又提议,要提高唐国公的地位,让陛下恩赏唐国公。
皇帝并不赞同,只说既然高祖已经嘉奖过,自己再来嘉奖高祖年间的老臣,不符合祖制。
有些像初学者的模样,“这是你写的?”
维夏点点头,“殿下交代的事,奴婢不敢交到别人手里,只是奴婢字丑,还请殿下恕罪。”
周元宁很是惊异,她是知道维夏的,学字的时间并不长,原以为维夏只学会了认字,没想到现在还能写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周元宁点点头,表示赞许,“之前是孤小瞧你了,今日一见,不错。”
维夏心中得意,脸上藏的倒好,没漏出一丝,“奴婢哪有殿下说的那么好。”
周元宁笑着说,“你到孤面前倒学会矜持了,以前的小性子去哪了?”
维夏有些害臊,“奴婢回到宫里,嬷嬷教了奴婢不少事,以前都是奴婢的错,不懂规矩。”
周元宁让佩秋去拿一个盒子,“你做事认真,孤自然有赏。”
维夏打开一看,一个鎏金雕花的镯子。维夏喜滋滋地看着手里的金手镯,十分精致,一掂量,就知道分量不轻,美得和什么似的。
佩秋见维夏高兴地忘乎所以,忙说,“维夏,别忘了规矩。”
维夏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下跪谢恩。
周元宁令佩秋扶起维夏,又拿过另一个玉手镯,“这个你带回去给嬷嬷,就说是孤赏的。”
维夏欢天喜地的收下,然而,又有些踌躇,好不容易才开口,“殿下,奴婢想给其他姐妹求个恩典。”
周元宁正翻看着账本,头也不抬,“说吧。”
维夏轻声道,“殿下,库房的姐妹这些天也辛苦,奴婢觉得她们做的也很好,要是没有她们的教导,奴婢也不能做出这份账本。”
周元宁听到这话,抬起头去看维夏,维夏一脸的紧张。周元宁只觉得好笑,“也罢,你竟然开口,孤就一道赏了。”
周元宁又吩咐佩秋,“孤记得宫正前两日拿了些小玩意来,你和维夏走一趟库房,把那些都赏了吧。”
佩秋和维夏退下后,周元宁独自一人坐在书房,细细查看着账册。
周元宁让维夏去查重华宫和唐府来往清单,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另有所图。
两年前,之所以有那么多大臣想另立太子,不仅仅是因为周元宁的身体状况,更近一步的原因是,周元宁做了一件事,是四王八公府所忌惮的。
十五岁的周元宁,十六岁的吴成,还有十七岁的王景略,这三人,在麟嘉十五年,做了一件大事。
起初,先是礼部上书,说是老王爷老国公多已归西,当年跟随高祖打天下的,如今只留下唐国公一人。为了表示尊重,其他府里继承爵位的人,应降一等,王爷改成将军,国公变成侯爷。
此话一出,四座皆惊。四王八公一派人马纷纷上书反对,表示这爵位乃是高祖所赐,陛下必不能违背高祖旨意。
周元宁虽让人上书,可她也知道,想要达成这个目的,无异于登天。她放出这一奏折,不过想抛砖引玉。
之后,礼部见群臣反对,又提议,要提高唐国公的地位,让陛下恩赏唐国公。
皇帝并不赞同,只说既然高祖已经嘉奖过,自己再来嘉奖高祖年间的老臣,不符合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