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崔哲男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写这篇,是为了辩证地分析并批判一下某些流行于网络上的针对诗歌进行胡乱评论的谬论。
平心而论,我个人不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不喜欢的原因不是别的,仅仅因为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写的仅仅不过是徐志摩他自己在某个很特别情境下的特殊心情,这种心情与我无关,而我本人也从未体验过这种心情,所以很难在我的心里产生共鸣。
虽然我不喜欢,但我却不妨碍别人喜欢,因为总有人喜欢欣赏再别康桥这首诗,正如总有人喜欢去欣赏李白写的那首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样。
针对这首赠汪伦,我也不喜欢,甚至毫无感觉,也不晓得李白的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更不明白为何会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但,我不会去妨碍别人喜欢,更不打算针对再别康桥或赠汪伦进行一番基于个人之管窥之见下的胡批乱判,因为我明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诗歌的本质是什么?
无非就是用来抒发作者个人情绪的一种文体罢了!
不论是古典诗词,现代诗歌,抑或还是流行歌曲的歌词,及曲赋和民歌等,虽然形式各异,创作手法及诗歌语言都也有不少区别,但其内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无非用以抒发作者的感情及心绪罢了。当然,古人用古典诗词格式或民歌的形式,而现代人则兼用现代诗歌或古典诗词的形式,这些变化,其实都不过是时代在变迁的问题,可,偏偏有人认为现代诗不如古诗,像这种荒谬绝伦的提法,就像在告诉我们“古人真蠢,他们竟然不坐飞机而乘马车周游列国”一样的可笑与无知。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词,根本就不能胡乱类比,如果有人喜欢胡乱类比,我也无话可说,因为这种类比法,实在太过于独裁且荒唐到根本经不起丝毫的质疑:难道这天底下的道理仅仅因为你喜欢长袍马褂,就绝不允许别人喜欢西装或休闲装么?
诗歌,不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其实其本质都没变,而其内核也大多不过就是某个作者个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的特殊意念之发挥罢了。我们也都知道一个事实:古代的诗词歌赋,也有很多是连广大的老百姓也根本就看不懂且无法理解的,且不论是李白写的,抑或是苏东坡白居易李清照李煜等诗词大家写的。可诗歌的发展历史却告诉我们:记不住的看不懂的诗歌,未必就是不优秀的诗歌,就比如我听过荷马史诗,也听说过藏族的长篇史诗格萨尔,但我说心里话,我从来不喜欢看这些诗歌,而不喜欢的原因,也不是因为荷马史诗或格萨尔写得有多差劲儿或多么难记。
我记不住任何一首十四行诗,这种诗体虽然在欧洲最初流行于意大利,而文坛巨匠莎士比亚也写过十四行诗,据说创作水准还远远超越了意大利的十四行诗代表诗人彼得拉克,后来还经莎翁之手传到了英国,可我读他们的诗歌,却依然是糊里糊涂:不但记不住一句十四行诗的内容,甚至连喜欢的情绪都伪装不出来,但,我们能否因为自己不喜欢,所以就有理由否认他们在十四行诗方面的艺术成就?显然,我们无法否认,因为我们没有去否认的资格。
侦探先生说“作为新月派代表的徐志摩,从这首再别康桥可以看出,虽然作为新诗突破了旧诗的一些束缚,形式更新颖,但可以看出徐志摩还是有受到旧诗的影响,这从诗的押韵、格式的对整都可以看出来,这也使得诗歌朗朗上口,如临其境,我觉得这点是很好的,但是随着现代诗歌的慢慢发展,这几点几乎已无影无踪了,然后我们再看看现代诗的现状,我想徐志摩看到今天这种情况,唯有摇头叹气了。和唐诗宋词相比,现代诗已经是相形见绌了。现代诗面临着这样一个窘境:对于普遍的大多数人来说,一提到诗,脑海里只能想起一些唐诗,或者宋词,没有几个人能想起什么现代诗,特别是今天的现代诗。”
可我觉得,侦探先生在胡乱揣测徐志摩的个人思... -->>
写这篇,是为了辩证地分析并批判一下某些流行于网络上的针对诗歌进行胡乱评论的谬论。
平心而论,我个人不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不喜欢的原因不是别的,仅仅因为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写的仅仅不过是徐志摩他自己在某个很特别情境下的特殊心情,这种心情与我无关,而我本人也从未体验过这种心情,所以很难在我的心里产生共鸣。
虽然我不喜欢,但我却不妨碍别人喜欢,因为总有人喜欢欣赏再别康桥这首诗,正如总有人喜欢去欣赏李白写的那首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样。
针对这首赠汪伦,我也不喜欢,甚至毫无感觉,也不晓得李白的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更不明白为何会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但,我不会去妨碍别人喜欢,更不打算针对再别康桥或赠汪伦进行一番基于个人之管窥之见下的胡批乱判,因为我明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诗歌的本质是什么?
无非就是用来抒发作者个人情绪的一种文体罢了!
不论是古典诗词,现代诗歌,抑或还是流行歌曲的歌词,及曲赋和民歌等,虽然形式各异,创作手法及诗歌语言都也有不少区别,但其内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无非用以抒发作者的感情及心绪罢了。当然,古人用古典诗词格式或民歌的形式,而现代人则兼用现代诗歌或古典诗词的形式,这些变化,其实都不过是时代在变迁的问题,可,偏偏有人认为现代诗不如古诗,像这种荒谬绝伦的提法,就像在告诉我们“古人真蠢,他们竟然不坐飞机而乘马车周游列国”一样的可笑与无知。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词,根本就不能胡乱类比,如果有人喜欢胡乱类比,我也无话可说,因为这种类比法,实在太过于独裁且荒唐到根本经不起丝毫的质疑:难道这天底下的道理仅仅因为你喜欢长袍马褂,就绝不允许别人喜欢西装或休闲装么?
诗歌,不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其实其本质都没变,而其内核也大多不过就是某个作者个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的特殊意念之发挥罢了。我们也都知道一个事实:古代的诗词歌赋,也有很多是连广大的老百姓也根本就看不懂且无法理解的,且不论是李白写的,抑或是苏东坡白居易李清照李煜等诗词大家写的。可诗歌的发展历史却告诉我们:记不住的看不懂的诗歌,未必就是不优秀的诗歌,就比如我听过荷马史诗,也听说过藏族的长篇史诗格萨尔,但我说心里话,我从来不喜欢看这些诗歌,而不喜欢的原因,也不是因为荷马史诗或格萨尔写得有多差劲儿或多么难记。
我记不住任何一首十四行诗,这种诗体虽然在欧洲最初流行于意大利,而文坛巨匠莎士比亚也写过十四行诗,据说创作水准还远远超越了意大利的十四行诗代表诗人彼得拉克,后来还经莎翁之手传到了英国,可我读他们的诗歌,却依然是糊里糊涂:不但记不住一句十四行诗的内容,甚至连喜欢的情绪都伪装不出来,但,我们能否因为自己不喜欢,所以就有理由否认他们在十四行诗方面的艺术成就?显然,我们无法否认,因为我们没有去否认的资格。
侦探先生说“作为新月派代表的徐志摩,从这首再别康桥可以看出,虽然作为新诗突破了旧诗的一些束缚,形式更新颖,但可以看出徐志摩还是有受到旧诗的影响,这从诗的押韵、格式的对整都可以看出来,这也使得诗歌朗朗上口,如临其境,我觉得这点是很好的,但是随着现代诗歌的慢慢发展,这几点几乎已无影无踪了,然后我们再看看现代诗的现状,我想徐志摩看到今天这种情况,唯有摇头叹气了。和唐诗宋词相比,现代诗已经是相形见绌了。现代诗面临着这样一个窘境:对于普遍的大多数人来说,一提到诗,脑海里只能想起一些唐诗,或者宋词,没有几个人能想起什么现代诗,特别是今天的现代诗。”
可我觉得,侦探先生在胡乱揣测徐志摩的个人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