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裁水为衣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杭州者,必游西湖;在江城武汉,也有着一个可与西湖相媲美的湖泊——东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她春季山明水秀、鸟语花香;夏季滨湖风光、蕴秀旖旎;秋季枫叶红遍,金桂飘香;冬季万千侯鸟,满湖觅食欢唱。然而,游武汉者,却极少有人想到东湖。
在“美貌”上,西湖堪称“西子”东湖却也绝非“东施”然而,即使她“浓妆艳抹”、“乔装打扮”也始终敌不过“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东湖为何如此不被器重,她的魅力又去了哪里呢?我们必须冷静的思考一个问题:东湖,到底缺什么?
一个有着倾城容貌的女子只是美丽,而一个满腹内涵与文化的女子却焕发着另外一种熠熠风彩。这有如古人所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东湖之于西湖正存在此番差异。若说东湖为何总也不及西湖有名,我想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东湖缺乏历史文化底蕴。
东湖被人们知晓,似乎并无历史考证,也无任何文字记载。她似乎还太年轻,单是解放后毛泽东在此长居过一段时间,还有朱德在此个提过一个牌文。人们对于东湖的前身知道得太少太少,仅仅是一点点的楚文化,一些关于屈原、刘备的传说。然而,这些似乎也并不能引起人们太多的兴趣,人们更愿意去品位西湖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
且不说西湖的历史有多长,单从现存的历史文献上考证便可追溯到东汉班固的汉书。而从汉朝至今,又有多少的文人墨客为西湖留下不朽的文字呢?说到西湖,你会想到苏轼“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诗句,还会被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景色吸引;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让你在西湖的美景中流连忘返;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诗句让你不觉对西湖有着另一种深思
倘若再追溯得细一些,你还可发现,在历史上杭州便一直以文化风景名城而著称。白娘子的传说,让你对断桥及雷锋塔充满向往;梁山伯、祝英台的感人爱情,让你对他们同窗共读的万松书院充满好奇;一代名妓苏小小的凄美故事,让你对苏小小墓充满兴趣,还有座落在此的岳飞陵墓、水浒传中张顺的归神之地都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游人的步伐
无疑,作为杭州境内的一部分,西湖的确从杭州身上得利不少,历史的渊源与西湖的成名是离不开的。但相比之下,东湖却没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唐宋以前,武汉几乎是从未被重视过,更何况处于它境内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淡水湖呢?
纵观历史,为西湖留下墨香的文人雅客何曾终止过呢?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将你带入一个白雪茫茫的冬湖秀景之中,让人与自然在飘然而下的柔雪中合二为一;丰子恺的山中避雨,将你带入一个绿野迷踪的山林之中,让心与雨在绿的编织下融为一体;一代文豪鲁迅的论雷锋塔倒掉,则让人于理性中更对雷锋塔多了几分印象;徐志摩的浪漫,郁达夫的深沉、宗璞的细腻也无不让人对西湖充满遐想可是,东湖虽美,却不曾有一位名人为她写下一言半语,这未免可惜。
若论东西两湖之奇景,则二者却也各见高低。西湖有着闻名遐尔的十大景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河、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就单从字眼上看,这些美丽景名无不给人诗意之感,就别说其中的文化内涵了。而相比之下,东湖的沙滩浴场、鸟语林、梅园,虽也景色迷人,但也终是现代人有意而为之,全然没有西湖胜景的特色与内涵。若说东湖的行吟阁、祭天坛,这些看似乎也不乏文化底蕴,但它们终究给人一种牵强之感,屈子沉吟的汨罗江尚且没有行吟阁,而东湖又与屈原有着多大联系呢?暂且不论其真伪,那么刘备是否真在此祭过天,也不再那么重要了。然而,文化的魅力绝不仅是现代化炒作可弥补的,它更需要的是沉淀,这一点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乃至国外游人都可证明。
凭着特有的文化内涵,西湖每年还会定期举办杜鹃节、荷花节、桂花节,也会在月圆之夜的中秋吸引游人到此赏月,这些既高雅又富有品位的活动无不让西湖于平地之中增添几分风情。而相比之下的东湖似乎缺少这方面的雅兴,对于这样的文化节她好似不屑一顾。
五十多年前,朱德曾为东湖提词“东湖暂让西湖好,将来更比西湖强”这让不少武汉乃至湖北人充满自豪与憧憬。可是,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东湖的名气依然不及西湖一二,这不免让人怀疑起东湖的魅力来。如今,湖北人们的心愿依旧,依然对于东湖的发展充满信心。
但是,我们在发展东湖的同时,必须明白一个问题:东湖到底缺什么?要想让东湖留芳千古,我们还得找到她真正的魅力所在,而明白她在历史文化底蕴上存在着极大缺陷便是一个最重要因素。
到杭州者,必游西湖;在江城武汉,也有着一个可与西湖相媲美的湖泊——东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她春季山明水秀、鸟语花香;夏季滨湖风光、蕴秀旖旎;秋季枫叶红遍,金桂飘香;冬季万千侯鸟,满湖觅食欢唱。然而,游武汉者,却极少有人想到东湖。
在“美貌”上,西湖堪称“西子”东湖却也绝非“东施”然而,即使她“浓妆艳抹”、“乔装打扮”也始终敌不过“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东湖为何如此不被器重,她的魅力又去了哪里呢?我们必须冷静的思考一个问题:东湖,到底缺什么?
一个有着倾城容貌的女子只是美丽,而一个满腹内涵与文化的女子却焕发着另外一种熠熠风彩。这有如古人所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东湖之于西湖正存在此番差异。若说东湖为何总也不及西湖有名,我想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东湖缺乏历史文化底蕴。
东湖被人们知晓,似乎并无历史考证,也无任何文字记载。她似乎还太年轻,单是解放后毛泽东在此长居过一段时间,还有朱德在此个提过一个牌文。人们对于东湖的前身知道得太少太少,仅仅是一点点的楚文化,一些关于屈原、刘备的传说。然而,这些似乎也并不能引起人们太多的兴趣,人们更愿意去品位西湖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
且不说西湖的历史有多长,单从现存的历史文献上考证便可追溯到东汉班固的汉书。而从汉朝至今,又有多少的文人墨客为西湖留下不朽的文字呢?说到西湖,你会想到苏轼“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诗句,还会被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景色吸引;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让你在西湖的美景中流连忘返;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诗句让你不觉对西湖有着另一种深思
倘若再追溯得细一些,你还可发现,在历史上杭州便一直以文化风景名城而著称。白娘子的传说,让你对断桥及雷锋塔充满向往;梁山伯、祝英台的感人爱情,让你对他们同窗共读的万松书院充满好奇;一代名妓苏小小的凄美故事,让你对苏小小墓充满兴趣,还有座落在此的岳飞陵墓、水浒传中张顺的归神之地都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游人的步伐
无疑,作为杭州境内的一部分,西湖的确从杭州身上得利不少,历史的渊源与西湖的成名是离不开的。但相比之下,东湖却没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唐宋以前,武汉几乎是从未被重视过,更何况处于它境内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淡水湖呢?
纵观历史,为西湖留下墨香的文人雅客何曾终止过呢?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将你带入一个白雪茫茫的冬湖秀景之中,让人与自然在飘然而下的柔雪中合二为一;丰子恺的山中避雨,将你带入一个绿野迷踪的山林之中,让心与雨在绿的编织下融为一体;一代文豪鲁迅的论雷锋塔倒掉,则让人于理性中更对雷锋塔多了几分印象;徐志摩的浪漫,郁达夫的深沉、宗璞的细腻也无不让人对西湖充满遐想可是,东湖虽美,却不曾有一位名人为她写下一言半语,这未免可惜。
若论东西两湖之奇景,则二者却也各见高低。西湖有着闻名遐尔的十大景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河、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就单从字眼上看,这些美丽景名无不给人诗意之感,就别说其中的文化内涵了。而相比之下,东湖的沙滩浴场、鸟语林、梅园,虽也景色迷人,但也终是现代人有意而为之,全然没有西湖胜景的特色与内涵。若说东湖的行吟阁、祭天坛,这些看似乎也不乏文化底蕴,但它们终究给人一种牵强之感,屈子沉吟的汨罗江尚且没有行吟阁,而东湖又与屈原有着多大联系呢?暂且不论其真伪,那么刘备是否真在此祭过天,也不再那么重要了。然而,文化的魅力绝不仅是现代化炒作可弥补的,它更需要的是沉淀,这一点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乃至国外游人都可证明。
凭着特有的文化内涵,西湖每年还会定期举办杜鹃节、荷花节、桂花节,也会在月圆之夜的中秋吸引游人到此赏月,这些既高雅又富有品位的活动无不让西湖于平地之中增添几分风情。而相比之下的东湖似乎缺少这方面的雅兴,对于这样的文化节她好似不屑一顾。
五十多年前,朱德曾为东湖提词“东湖暂让西湖好,将来更比西湖强”这让不少武汉乃至湖北人充满自豪与憧憬。可是,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东湖的名气依然不及西湖一二,这不免让人怀疑起东湖的魅力来。如今,湖北人们的心愿依旧,依然对于东湖的发展充满信心。
但是,我们在发展东湖的同时,必须明白一个问题:东湖到底缺什么?要想让东湖留芳千古,我们还得找到她真正的魅力所在,而明白她在历史文化底蕴上存在着极大缺陷便是一个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