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阿刊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的话,究竟如何,论争颇繁,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在孟子那里,性是道德。他觉得人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为四端,四端生四德,就是仁义礼智,都是人天生的良能、良赋,只是“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所以世上小人多而君子少。因为小人只用耳目之官,善性被声、色、货、利引诱跑了,而君子识大体,用心思,老想着仁义礼智,善性就保留下来。孟子的性,有引导性,其实是指道德方面。
荀子则认为性是人的生理本能“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性情者也。感而自然”而“恶”就是“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所以,恶是天生的,是基于人生存的基本因素。这一点和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的基本需要相同。
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把人性分作五种需要,即基本、安全、友爱、自尊和自我实现。对于人的机体来说,它们的价值越低,就越重要。只有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对于基本的需要才不迫切了。大多数君子,比如为真理而牺牲的人,苏格拉底和瞿秋白。至于大多数人,都停留在第三层。而小人,应当是从第二层直接跨越到第四层的。因为第四层具有更多的权柄,可以凌驾他人之上。大凡历史上的小人,就是这种思想背景。不过,在人性上走捷径,是没有好下场的,总是还会回到原处,就是说小人最终不过是求了一个安全而已。
弗洛伊德认为人性就是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阶段,又可诠释为潜意识、下意识和意识。而人的恶,大概就处于潜意识这个层面。当然,用中国话来说,就是自私自利的主儿,比如前几年的匪人张子强和张君。不过也有到超我的主儿,还是恶,像希特勒和成吉思汗的屠城之举。
以上,其实还有很深的意思,这里只拣在得着的来说。原来觉得人性,应是善的,因为人和动物不同,他有灵魂。然而,这个灵魂要是不学好,恐怕就会成为魔鬼。所以,善还是后天的,和环境有关,也和失落有关。人是有善恶的,经过这么多年陶冶,人的大脑远比其它动物发达,所要沉淀的,和在记忆体中遗传的因子,总是更趋向利它性。
然而,人的恶,却有天生因素,人的生理组织本身就具有邪恶因子。伦敦国王学院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专家们经过26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一种基因控制着单胺氧化酶a(maoa)的分泌,这种氧化酶可以对一些携带信息的化合物进行分解,这些化合物与高兴愤怒的情绪密切相关。maoa基因活动能力低的人,如果受过虐待,发生反叛行为的几率将大大提高。外界环境还会影响基因突变,儿童时期受虐待maoa基因就会发生突变,活动能力变低。儿时受虐待的儿童多数maoa基因活动能力低下,他们成为施暴者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十倍。也就是说受到虐待就会转向暴力。而且,医学家们还发现青少年体内的铅含量过高,也会导致脑部的发育,致使性情暴躁容易动怒。至于古代,人们对于铅的认识很是不足,一些暴君恶人是否就是因为铅的问题而敷衍出来的,这个只怕也是未知数。
人的恶是天生的,也无可厚非,旧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是“适者生存”的注解,这是常识。因为一个人,总要比其他人强壮,才能脱颖而出。假如都是庸庸碌碌的平凡之辈,大概人类的发展还遥遥无期。问题是,你说这话的时候,处在什么位置,是萌芽,还是已经成熟。社会是大家的,假若满世界就那么几个人移动,大约还是会觉得寂寞和没趣。人成功的目的,总是为了另外的某些人。总不会说,闲了,没事,繁荣一个中国来玩儿?
总有些假仁假义的人,借着道德的名目,做着违背正义的事,说是为了拯救,其实是沉沦。而强势群体一旦掌握别人的命运,又没有合适的监督和自省,就会自高自大,为所欲为。人一旦控制了别人,往往无法约束自己,这就是恶的根源。比如希特勒的集中营,日军的南京大屠杀,卢旺达的种族灭绝。这些丧失人性的做法,就是因为权利的膨胀,而忘乎所以,以为自己就是主宰,万能的神和一切事物的中心,不过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西晋豪门石崇,因为奢侈糜费才在史书上留名,不过名声不端。说他家有奴仆佣人数百人,有次宴客,为小事杀了一美女,而后竟将她胸脯下的肉割掉,放到蒸屉里蒸熟,端出来待客。客人品之以... -->>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的话,究竟如何,论争颇繁,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在孟子那里,性是道德。他觉得人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为四端,四端生四德,就是仁义礼智,都是人天生的良能、良赋,只是“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所以世上小人多而君子少。因为小人只用耳目之官,善性被声、色、货、利引诱跑了,而君子识大体,用心思,老想着仁义礼智,善性就保留下来。孟子的性,有引导性,其实是指道德方面。
荀子则认为性是人的生理本能“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性情者也。感而自然”而“恶”就是“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所以,恶是天生的,是基于人生存的基本因素。这一点和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的基本需要相同。
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把人性分作五种需要,即基本、安全、友爱、自尊和自我实现。对于人的机体来说,它们的价值越低,就越重要。只有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对于基本的需要才不迫切了。大多数君子,比如为真理而牺牲的人,苏格拉底和瞿秋白。至于大多数人,都停留在第三层。而小人,应当是从第二层直接跨越到第四层的。因为第四层具有更多的权柄,可以凌驾他人之上。大凡历史上的小人,就是这种思想背景。不过,在人性上走捷径,是没有好下场的,总是还会回到原处,就是说小人最终不过是求了一个安全而已。
弗洛伊德认为人性就是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阶段,又可诠释为潜意识、下意识和意识。而人的恶,大概就处于潜意识这个层面。当然,用中国话来说,就是自私自利的主儿,比如前几年的匪人张子强和张君。不过也有到超我的主儿,还是恶,像希特勒和成吉思汗的屠城之举。
以上,其实还有很深的意思,这里只拣在得着的来说。原来觉得人性,应是善的,因为人和动物不同,他有灵魂。然而,这个灵魂要是不学好,恐怕就会成为魔鬼。所以,善还是后天的,和环境有关,也和失落有关。人是有善恶的,经过这么多年陶冶,人的大脑远比其它动物发达,所要沉淀的,和在记忆体中遗传的因子,总是更趋向利它性。
然而,人的恶,却有天生因素,人的生理组织本身就具有邪恶因子。伦敦国王学院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专家们经过26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一种基因控制着单胺氧化酶a(maoa)的分泌,这种氧化酶可以对一些携带信息的化合物进行分解,这些化合物与高兴愤怒的情绪密切相关。maoa基因活动能力低的人,如果受过虐待,发生反叛行为的几率将大大提高。外界环境还会影响基因突变,儿童时期受虐待maoa基因就会发生突变,活动能力变低。儿时受虐待的儿童多数maoa基因活动能力低下,他们成为施暴者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十倍。也就是说受到虐待就会转向暴力。而且,医学家们还发现青少年体内的铅含量过高,也会导致脑部的发育,致使性情暴躁容易动怒。至于古代,人们对于铅的认识很是不足,一些暴君恶人是否就是因为铅的问题而敷衍出来的,这个只怕也是未知数。
人的恶是天生的,也无可厚非,旧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是“适者生存”的注解,这是常识。因为一个人,总要比其他人强壮,才能脱颖而出。假如都是庸庸碌碌的平凡之辈,大概人类的发展还遥遥无期。问题是,你说这话的时候,处在什么位置,是萌芽,还是已经成熟。社会是大家的,假若满世界就那么几个人移动,大约还是会觉得寂寞和没趣。人成功的目的,总是为了另外的某些人。总不会说,闲了,没事,繁荣一个中国来玩儿?
总有些假仁假义的人,借着道德的名目,做着违背正义的事,说是为了拯救,其实是沉沦。而强势群体一旦掌握别人的命运,又没有合适的监督和自省,就会自高自大,为所欲为。人一旦控制了别人,往往无法约束自己,这就是恶的根源。比如希特勒的集中营,日军的南京大屠杀,卢旺达的种族灭绝。这些丧失人性的做法,就是因为权利的膨胀,而忘乎所以,以为自己就是主宰,万能的神和一切事物的中心,不过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西晋豪门石崇,因为奢侈糜费才在史书上留名,不过名声不端。说他家有奴仆佣人数百人,有次宴客,为小事杀了一美女,而后竟将她胸脯下的肉割掉,放到蒸屉里蒸熟,端出来待客。客人品之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