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1908远东狂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赵北来到巡抚衙门的时候,那条街上的大火已经被扑灭了,由于官衙重地不许百姓居住,附近店铺又多是朝廷官员的产业,所以赵北放得这把大火并未连累百姓,在起义部队的奋力扑救下,大火很快熄灭,被火烧得焦黑的官衙残垣断壁,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只有巡抚衙门未被火势波及。
满街都是打着火把的士兵,有的穿着军装,有的虽然没穿军装,却也在左臂绑上了白布条,他们是前来助战的安徽会党武装,主要来自哥老会和青帮,与新军士兵比起来,这些江湖好汉满身的匪气,而且都照着评话里的描述仔细打扮,人人头打英雄结,鬓插杨梅花,一些人的手里还提着酒肉,扛着崭新的洋枪满大街乱晃。
会党,具有浓厚帮会色彩的组织,这个时代,它既是草民百姓对抗强权势力的唯一手段,也是破坏底层社会秩序的猛虎,在后世,它通常被人称为“黑社会”
在革命初起之时,这些会党武装或许可以促进革命势力向社会各个角落迅速蔓延,但当革命成功之后,他们所起的就只剩下破坏作用了。
这些会党武装分子的手里都还拿着银锞子,银子上也是焦黑一片,那正是赵北放的那把火的“功劳”由于藩库和官钱局都被点燃,存放在库里的官银也被大火烧烤了一番,扑灭大火之后,起义军便将这些银子扒了出来,当做“光复饷”发给参加起义的士兵和民军,每人二十两,可谓丰厚之极,而这,恐怕也是部分新军士兵愿意参加起义的原因之一。
望着这些“民军”战士,赵北微微皱了皱眉,虽然他也知道,革命的成功离不开这些人,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三教九流的参与,才使革命阵营里良莠不齐,指挥混乱,而且,一旦吃了败仗,这些会党武装通常都会一哄而散,动摇军心,流散在社会上,又会成为土匪、盗贼的渊薮。
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党人为发动起义所筹集的资金中,多数都落进了会党分子的口袋里,这些人投身革命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挣钱、跑官,民族大义的口号不过就是挂在嘴上喊喊而已,未必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但不依靠这些人又不行,百姓麻木,毫无组织,只有会党才拥有反抗精神和实力,不少会党还扛着“反清复明”的大旗,是革命的天然同盟军。
赵北带着队伍来到巡抚衙门,见那衙门前的辕门已被推dao,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根两人高的旗杆,上头挂着面大旗,一直垂到地面,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大都督熊。
旗帜是原巡抚衙门的帅旗,上面的绣金大字已被剃除“大都督熊”这四个字却是用毛笔书写上去的,字体遒劲,墨迹尚未干透。
来的路上,赵北已向吴振汉打听清楚,就在他带领士兵在街上维持秩序的时候,起义指挥部已经通过决议,决定成立“大都督府”拥戴总司令熊成基为“大都督”等局势相对平静后,还要举行国民会议,正式议定国名、国体,并推举国家元首。
不过现在的局势还相当严峻,清军虽然已被赶出城去,但在清廷官员的指挥下,一些溃散的部队已开始集结,一部盘踞在城西门外,一部夺舟过江,已在长江南岸建立大营,与起义军隔江对峙,而那长江航道上,还不时传来一两声沉闷的汽笛声,是否是清军的炮舰,尚需等待天明之后侦察清楚。
面对危局,作为起义军总司令,熊成基马不停蹄“大都督府”甫一成立,便带着部下和参谋们到各城门巡查去了,一来了解敌情,二来安抚士卒,招募民军,以迎击清军可能发动的反扑。
如此一来,赵北赶到巡抚衙门时,就扑了一个空,没有见着熊成基,只好在辕门外带着部队等候调遣,趁此时机,将本部队的“光复饷”尽数索来,亲手发给士兵,顺便与所有部下混了个脸儿熟,众人这才得以近距离端详他们的顶头上司、“破城第一功臣”
军饷发放完毕,赵北在衙门口的石狮子旁坐下,与留守大都督府的几名参谋商议军情,这才得知,由于南城未及时攻占,城内清朝官员大多已随着部队逃出城外,而坐镇安庆的安徽巡抚朱家保也下落不明,一说死于乱军之中,一说逃往城北集贤关,诸多情报陆续汇总上来,但却茫无头绪,革命初起之时的混乱状态由此可见一斑。
半小时后,一队骑兵护卫着一名肩披大氅的年轻人来到衙门,身后除了新军士兵之外,还跟着一队手持水火棍的衙役。
“熊都督到!敬礼!”
哨官高喊一声,赵北这才得知,那年轻人就是此次起义的总司令、光复会会员熊成基,急忙也立正敬礼。
熊成基跳下战马,来到赵北面前,两个年轻人打量着对方,都对彼此的年轻感到诧异。
熊成基二十一岁,比赵北还年轻,而且面庞白净,斯斯文文,很难将他与“造反”联系到一起,如果不是吴振汉的引荐,赵北差点以为自己认错了人。
“你就是赵北?”熊成基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惊讶。
“参见大都督!”赵北敬礼道。
“刚才吴管带已向我讲述你炸开城门的壮举,你是个英雄,若无你在城内煽风点火,打乱清军部署,我军还真难以进城。我军炮队的炮弹都是没有信管的,多亏你随机应变,派吴管带抢占火药库。我叫熊成基,字味根,扬州人氏。”熊成基伸出手去。
赵北与之握了握手,说道:“熊都督过奖。我叫赵北,字振华,湖广人氏。早年随家人游历欧洲,眼界有所开阔,心向革命,只是一直未能寻找到革命组织,此次回国就是为了推翻满清,救国... -->>
当赵北来到巡抚衙门的时候,那条街上的大火已经被扑灭了,由于官衙重地不许百姓居住,附近店铺又多是朝廷官员的产业,所以赵北放得这把大火并未连累百姓,在起义部队的奋力扑救下,大火很快熄灭,被火烧得焦黑的官衙残垣断壁,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只有巡抚衙门未被火势波及。
满街都是打着火把的士兵,有的穿着军装,有的虽然没穿军装,却也在左臂绑上了白布条,他们是前来助战的安徽会党武装,主要来自哥老会和青帮,与新军士兵比起来,这些江湖好汉满身的匪气,而且都照着评话里的描述仔细打扮,人人头打英雄结,鬓插杨梅花,一些人的手里还提着酒肉,扛着崭新的洋枪满大街乱晃。
会党,具有浓厚帮会色彩的组织,这个时代,它既是草民百姓对抗强权势力的唯一手段,也是破坏底层社会秩序的猛虎,在后世,它通常被人称为“黑社会”
在革命初起之时,这些会党武装或许可以促进革命势力向社会各个角落迅速蔓延,但当革命成功之后,他们所起的就只剩下破坏作用了。
这些会党武装分子的手里都还拿着银锞子,银子上也是焦黑一片,那正是赵北放的那把火的“功劳”由于藩库和官钱局都被点燃,存放在库里的官银也被大火烧烤了一番,扑灭大火之后,起义军便将这些银子扒了出来,当做“光复饷”发给参加起义的士兵和民军,每人二十两,可谓丰厚之极,而这,恐怕也是部分新军士兵愿意参加起义的原因之一。
望着这些“民军”战士,赵北微微皱了皱眉,虽然他也知道,革命的成功离不开这些人,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三教九流的参与,才使革命阵营里良莠不齐,指挥混乱,而且,一旦吃了败仗,这些会党武装通常都会一哄而散,动摇军心,流散在社会上,又会成为土匪、盗贼的渊薮。
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党人为发动起义所筹集的资金中,多数都落进了会党分子的口袋里,这些人投身革命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挣钱、跑官,民族大义的口号不过就是挂在嘴上喊喊而已,未必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但不依靠这些人又不行,百姓麻木,毫无组织,只有会党才拥有反抗精神和实力,不少会党还扛着“反清复明”的大旗,是革命的天然同盟军。
赵北带着队伍来到巡抚衙门,见那衙门前的辕门已被推dao,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根两人高的旗杆,上头挂着面大旗,一直垂到地面,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大都督熊。
旗帜是原巡抚衙门的帅旗,上面的绣金大字已被剃除“大都督熊”这四个字却是用毛笔书写上去的,字体遒劲,墨迹尚未干透。
来的路上,赵北已向吴振汉打听清楚,就在他带领士兵在街上维持秩序的时候,起义指挥部已经通过决议,决定成立“大都督府”拥戴总司令熊成基为“大都督”等局势相对平静后,还要举行国民会议,正式议定国名、国体,并推举国家元首。
不过现在的局势还相当严峻,清军虽然已被赶出城去,但在清廷官员的指挥下,一些溃散的部队已开始集结,一部盘踞在城西门外,一部夺舟过江,已在长江南岸建立大营,与起义军隔江对峙,而那长江航道上,还不时传来一两声沉闷的汽笛声,是否是清军的炮舰,尚需等待天明之后侦察清楚。
面对危局,作为起义军总司令,熊成基马不停蹄“大都督府”甫一成立,便带着部下和参谋们到各城门巡查去了,一来了解敌情,二来安抚士卒,招募民军,以迎击清军可能发动的反扑。
如此一来,赵北赶到巡抚衙门时,就扑了一个空,没有见着熊成基,只好在辕门外带着部队等候调遣,趁此时机,将本部队的“光复饷”尽数索来,亲手发给士兵,顺便与所有部下混了个脸儿熟,众人这才得以近距离端详他们的顶头上司、“破城第一功臣”
军饷发放完毕,赵北在衙门口的石狮子旁坐下,与留守大都督府的几名参谋商议军情,这才得知,由于南城未及时攻占,城内清朝官员大多已随着部队逃出城外,而坐镇安庆的安徽巡抚朱家保也下落不明,一说死于乱军之中,一说逃往城北集贤关,诸多情报陆续汇总上来,但却茫无头绪,革命初起之时的混乱状态由此可见一斑。
半小时后,一队骑兵护卫着一名肩披大氅的年轻人来到衙门,身后除了新军士兵之外,还跟着一队手持水火棍的衙役。
“熊都督到!敬礼!”
哨官高喊一声,赵北这才得知,那年轻人就是此次起义的总司令、光复会会员熊成基,急忙也立正敬礼。
熊成基跳下战马,来到赵北面前,两个年轻人打量着对方,都对彼此的年轻感到诧异。
熊成基二十一岁,比赵北还年轻,而且面庞白净,斯斯文文,很难将他与“造反”联系到一起,如果不是吴振汉的引荐,赵北差点以为自己认错了人。
“你就是赵北?”熊成基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惊讶。
“参见大都督!”赵北敬礼道。
“刚才吴管带已向我讲述你炸开城门的壮举,你是个英雄,若无你在城内煽风点火,打乱清军部署,我军还真难以进城。我军炮队的炮弹都是没有信管的,多亏你随机应变,派吴管带抢占火药库。我叫熊成基,字味根,扬州人氏。”熊成基伸出手去。
赵北与之握了握手,说道:“熊都督过奖。我叫赵北,字振华,湖广人氏。早年随家人游历欧洲,眼界有所开阔,心向革命,只是一直未能寻找到革命组织,此次回国就是为了推翻满清,救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