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梧桐绕清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波盈盈,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出一股贵气,说是萧国第一美人儿也是担当得起的,可见传闻不可尽信。
她并没有行君臣之礼,萧桐也不做计较,反而点头示意:“孟小姐有礼。”
孟清浅也愣住,他怎么会称呼自己为“孟小姐”?也许是萧国的文人雅士都是以文会友,不以身份相交吧。孟清浅想着,也不愿在称谓上计较了。
萧桐走过来,拿起桌上的纸,纸上用娟秀的楷体写了五个小字:江清月留碧。
他又转头看向窗外,碧湖水波荡漾,皎洁的明月倒映在水中,也随波摇曳,十分应景,他由衷赞叹:“孟小姐好文采,碧湖的月景被你的上联描绘得淋漓尽致了。”
孟清浅笑笑:“三皇子谬赞,萧国文人雅士众多,才华横溢之辈比比皆是,小女献丑了。”
“孟小姐谦虚了。”萧桐颇为欣赏地看着孟清浅的字,他又道:“孟小姐在书法上似乎亦是颇有心得,小姐的字虽然娟秀工整,四平八稳,但字态清瘦,结体严紧,模仿的应该是柳体吧。”
萧桐这句话虽然用的是问句,却并没有多少疑问的成分。
孟清浅惊讶的看了他一眼,由衷佩服道:“三皇子好眼力。小女从小就练字,一直喜爱柳公权的楷书。只可惜女儿家的力道不及男子,做不到柳体的骨力遒劲,只好退而求次,把字写得四平八稳。”
更重要的是字如其人,孟清浅并不喜欢柳体锋芒太露的笔法,因此她的字总是工工整整,四平八稳的,反而有点像赵孟頫的楷书。从小到大,几乎没有人能一眼看出她写的是柳体,而萧桐显然是个书法行家。
“三皇子想来对书法也颇有研究,不知小女是否有幸一观三皇子的墨宝。”孟清浅忍不住提议道。
萧桐也不推脱,拿起笔蘸了蘸墨水,却发现墨有些干了,他正要放下笔磨墨,孟清浅却先他一步拿起了墨锭。
萧桐笑道:“那有劳孟小姐了。”
此时,恰好流觞宴开始。小船顺着湖水缓缓流动,许多酒杯浮在湖面上顺流而下,小船里飘满了沁人心脾的酒香。孟清浅低着头,皎洁的月光映在她的侧脸,浓墨在她手下缓缓散开,随着小船微微晃动,还没有喝酒,似乎就有了醉意。
墨磨好了,萧桐拿起笔,流畅地写出下联:浮觥影飘香。
“好联!好字!”孟清浅赞叹:“三皇子仿的是颜真卿的行书,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美观,又苍劲有力,情溶于艺,艺才生魂,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三皇子书法了得,小女佩服。”
萧桐笑笑:“孟小姐谬赞了。书法能使人平心静气,只是闲暇时的乐趣之一,绝不敢说精通此道。”
在南国,会写字的人多,但真正研究书法的人却少之又少,今天到了萧国,孟清浅才有了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
孟清浅又问:“三皇子的字集四大名家之长,不知皇子心里到底更偏爱哪位书法名家?”
萧桐想了想:“欧体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不可多得;颜体行草情溶于艺,意境深远。柳体字态清瘦,点画爽利,尽显大家风范;赵体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且四平八稳,温和典雅。四家各有千秋,若真是要选嘛……”
“赵孟頫的赵体……”孟清浅和萧桐异口同声地说。
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对方,然后都笑了。
“赵体看似平和,内有千秋,行书笔走龙蛇之下还能让人看得工整,实际上是花了大工夫的。”萧桐道。
他话音刚落,孟清浅立刻接话:“字如其人,赵公本人想必也是深藏不露,温和儒雅的外表下隐藏着对书法的执着,对天下的大爱。”
“哦?”萧桐挑了挑眉,眼里却是惊喜:“世人皆唾弃赵孟頫卖国求荣,身为宋朝皇室后代,却为元朝卖命。”
孟清浅摇头:“不,赵公元朝入仕实际上另有苦衷。”
萧桐勾唇:“愿闻其详。”
“其一自然是明哲保身,忽必烈当时极力笼络江南才士,而赵公又是其中翘楚,如果拒绝出山,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二是想有一番作为,赵公诗词书画音律皆精,有极好的经世之才,他希望能为天下有所作为。其三,朝代的更替是历史的演变,并不是赵公能够选择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才华,在元朝的史书上,留下宋朝赵氏浓墨重彩的一笔。”
萧桐又接道:“都说元人统治了赵家江山,但赵孟頫统治了元人文化。”
孟清浅点头,眼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赏:“三皇子言之有理,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萧桐却挑眉:“那孟小姐怎么知道,这不是赵公贪生怕死的托词呢?”
孟清浅微微一笑,语气十分笃定:“我相信,字如其人。”
“好!好一个字如其人,若是赵公泉下有知,有孟小姐这样一个知己,只怕也是要叹三生有幸的!”说罢,萧桐就近取了两杯酒,将一杯递给孟清浅。
孟清浅接过酒,也笑道:“赵公的知己,又何止清浅一人。只为知己者死,小女先干为敬。”说着,孟清浅一口气喝干了酒杯里的酒。
萧桐见状也立刻一口气喝完杯中酒,又说:“孟小姐又怎么敢肯定,在下也是赵公的知己呢?”
孟清浅笑:“也是因为,字如其人。”
“好!好!好!孟小姐不愧为兵部侍郎之女,果然是女中豪杰!”说着,萧桐又取了两杯飘在小船附近的酒,递给孟清浅:“请孟小姐满饮此杯,此后若是不胜酒力,萧桐便不再劝酒了。”
“兵部侍郎?”孟清浅接过酒,疑问的看着他。
此刻孟清浅站的离他很近,萧桐猛然发现,孟清浅身量大约到他的耳垂,他身高六尺(1),也就是说孟清浅至少有五尺五寸,而传闻中兵部尚书的女儿个子矮小,甚至不足五尺高。
萧桐心中警铃大作,恐怕眼前的女子根本不是端妃口中的兵部尚书之女。孟是南国国姓,在萧国很少见,朝中二品以上官员只有兵部尚书一家,她不是兵部尚书之女,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
波盈盈,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出一股贵气,说是萧国第一美人儿也是担当得起的,可见传闻不可尽信。
她并没有行君臣之礼,萧桐也不做计较,反而点头示意:“孟小姐有礼。”
孟清浅也愣住,他怎么会称呼自己为“孟小姐”?也许是萧国的文人雅士都是以文会友,不以身份相交吧。孟清浅想着,也不愿在称谓上计较了。
萧桐走过来,拿起桌上的纸,纸上用娟秀的楷体写了五个小字:江清月留碧。
他又转头看向窗外,碧湖水波荡漾,皎洁的明月倒映在水中,也随波摇曳,十分应景,他由衷赞叹:“孟小姐好文采,碧湖的月景被你的上联描绘得淋漓尽致了。”
孟清浅笑笑:“三皇子谬赞,萧国文人雅士众多,才华横溢之辈比比皆是,小女献丑了。”
“孟小姐谦虚了。”萧桐颇为欣赏地看着孟清浅的字,他又道:“孟小姐在书法上似乎亦是颇有心得,小姐的字虽然娟秀工整,四平八稳,但字态清瘦,结体严紧,模仿的应该是柳体吧。”
萧桐这句话虽然用的是问句,却并没有多少疑问的成分。
孟清浅惊讶的看了他一眼,由衷佩服道:“三皇子好眼力。小女从小就练字,一直喜爱柳公权的楷书。只可惜女儿家的力道不及男子,做不到柳体的骨力遒劲,只好退而求次,把字写得四平八稳。”
更重要的是字如其人,孟清浅并不喜欢柳体锋芒太露的笔法,因此她的字总是工工整整,四平八稳的,反而有点像赵孟頫的楷书。从小到大,几乎没有人能一眼看出她写的是柳体,而萧桐显然是个书法行家。
“三皇子想来对书法也颇有研究,不知小女是否有幸一观三皇子的墨宝。”孟清浅忍不住提议道。
萧桐也不推脱,拿起笔蘸了蘸墨水,却发现墨有些干了,他正要放下笔磨墨,孟清浅却先他一步拿起了墨锭。
萧桐笑道:“那有劳孟小姐了。”
此时,恰好流觞宴开始。小船顺着湖水缓缓流动,许多酒杯浮在湖面上顺流而下,小船里飘满了沁人心脾的酒香。孟清浅低着头,皎洁的月光映在她的侧脸,浓墨在她手下缓缓散开,随着小船微微晃动,还没有喝酒,似乎就有了醉意。
墨磨好了,萧桐拿起笔,流畅地写出下联:浮觥影飘香。
“好联!好字!”孟清浅赞叹:“三皇子仿的是颜真卿的行书,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美观,又苍劲有力,情溶于艺,艺才生魂,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三皇子书法了得,小女佩服。”
萧桐笑笑:“孟小姐谬赞了。书法能使人平心静气,只是闲暇时的乐趣之一,绝不敢说精通此道。”
在南国,会写字的人多,但真正研究书法的人却少之又少,今天到了萧国,孟清浅才有了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
孟清浅又问:“三皇子的字集四大名家之长,不知皇子心里到底更偏爱哪位书法名家?”
萧桐想了想:“欧体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不可多得;颜体行草情溶于艺,意境深远。柳体字态清瘦,点画爽利,尽显大家风范;赵体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且四平八稳,温和典雅。四家各有千秋,若真是要选嘛……”
“赵孟頫的赵体……”孟清浅和萧桐异口同声地说。
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对方,然后都笑了。
“赵体看似平和,内有千秋,行书笔走龙蛇之下还能让人看得工整,实际上是花了大工夫的。”萧桐道。
他话音刚落,孟清浅立刻接话:“字如其人,赵公本人想必也是深藏不露,温和儒雅的外表下隐藏着对书法的执着,对天下的大爱。”
“哦?”萧桐挑了挑眉,眼里却是惊喜:“世人皆唾弃赵孟頫卖国求荣,身为宋朝皇室后代,却为元朝卖命。”
孟清浅摇头:“不,赵公元朝入仕实际上另有苦衷。”
萧桐勾唇:“愿闻其详。”
“其一自然是明哲保身,忽必烈当时极力笼络江南才士,而赵公又是其中翘楚,如果拒绝出山,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二是想有一番作为,赵公诗词书画音律皆精,有极好的经世之才,他希望能为天下有所作为。其三,朝代的更替是历史的演变,并不是赵公能够选择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才华,在元朝的史书上,留下宋朝赵氏浓墨重彩的一笔。”
萧桐又接道:“都说元人统治了赵家江山,但赵孟頫统治了元人文化。”
孟清浅点头,眼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赏:“三皇子言之有理,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萧桐却挑眉:“那孟小姐怎么知道,这不是赵公贪生怕死的托词呢?”
孟清浅微微一笑,语气十分笃定:“我相信,字如其人。”
“好!好一个字如其人,若是赵公泉下有知,有孟小姐这样一个知己,只怕也是要叹三生有幸的!”说罢,萧桐就近取了两杯酒,将一杯递给孟清浅。
孟清浅接过酒,也笑道:“赵公的知己,又何止清浅一人。只为知己者死,小女先干为敬。”说着,孟清浅一口气喝干了酒杯里的酒。
萧桐见状也立刻一口气喝完杯中酒,又说:“孟小姐又怎么敢肯定,在下也是赵公的知己呢?”
孟清浅笑:“也是因为,字如其人。”
“好!好!好!孟小姐不愧为兵部侍郎之女,果然是女中豪杰!”说着,萧桐又取了两杯飘在小船附近的酒,递给孟清浅:“请孟小姐满饮此杯,此后若是不胜酒力,萧桐便不再劝酒了。”
“兵部侍郎?”孟清浅接过酒,疑问的看着他。
此刻孟清浅站的离他很近,萧桐猛然发现,孟清浅身量大约到他的耳垂,他身高六尺(1),也就是说孟清浅至少有五尺五寸,而传闻中兵部尚书的女儿个子矮小,甚至不足五尺高。
萧桐心中警铃大作,恐怕眼前的女子根本不是端妃口中的兵部尚书之女。孟是南国国姓,在萧国很少见,朝中二品以上官员只有兵部尚书一家,她不是兵部尚书之女,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