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1/2)
百度小说 www.bdxs.cc,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提要]
抛砖引玉,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借机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
[原文]
类以诱之。击蒙也。
[译文]
用极相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愚昧的敌人上当。
[解析]
“抛砖引玉”,“抛砖”是手段,“引玉”是目的。“抛砖”贵在所抛之“砖”要像“玉”,是一种形于敌的伪装;“引玉”关键在于所“引”之“玉”确实是比“砖”的价值更高的“玉”。用相似的东西去迷惑对方,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以假为真,然后再图消灭,这就是抛砖引玉之计的要害所在。
“抛砖引玉”这一计成果的优劣,即在于要懂得“精打细算”,算得准,抛出一块“砖”,可以换来一块“玉”。可以一本万利。若算不准,则很可能变成“抛玉引砖”,那就将导致赔本的后果。
[兵家使用范例]
以“小球”带动“大球”
中美建交20多年了。在建交前曾经有一段著名的“乒乓”外交,至今仍令人难已忘怀。
1971年人,世界第31届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的名古屋举行。中美两国的乒乓球代表队都参加了这届比赛,这次比赛为两国传送和解信息,提供了机会。
朝鲜战争后,美苏两国为了争霸,拼命进行军备竞赛。美国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容忽视其在世界的影响,于是放出和解的信号,尼克松首先从华盛顿发出含蓄的信号,一改过去“共产党中国”、“赤色中国”等称呼,再三表示准备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某种联系。这样的信息,自然引起独具慧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家周恩来的注意。精明、干练的周恩来在等待着时机给予回应。
这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有一天,美国乒乓球队队员格伦·科恩正在路边等车接他去体育馆参加比赛,中国乒乓球队队员乘坐的大轿车经过时,停了车,请他上车一起走。格伦·科恩就在车上与中国一名队员交谈起来,下车前两人还交换了礼物。
这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使中国队领导十分不安,因为多年来,中美两国相互敌视,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闹出一个不幸的政治事件,谁也担待不起。他认为还是谨慎为好,于是就向国内请示如何处理。
周恩来接到报告后,不仅没有批评,反而指示我国乒乓球队领导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接到中国球队的邀请后,美国乒乓球队既高兴又纳闷,美国球队领导表示谢意,但并没有立即接受邀请。他似乎已意识到中国人的主动接近,具有不同寻常的政治意义。于是,立即向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征求意见,大使也拿不准,便请示美国国务卿,国务卿罗杰斯又请示尼克松,后来,美国球队同意接受邀请,通知美国乒乓球队务必前往北京。
得到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这一消息后,尼克松立即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根据“乒乓球的扣人心弦的急转事态”,讨论全面对华政策。他们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对美国两年来耐心建议的一个微妙的而且准确无误的回答。这不是一段偶然的插曲,而是预示着一个重大外交进程的开始。
事实恰恰如此,周恩来正是利用“乒乓事件”,向美国传送一个重大的外交信号。当尼克松告诉他的安全委员会,他正在命令尽快地前进,不愿意浪费一点时间时,中国总理周恩来也在抓紧布置着一切。中国不仅把签证发给了所有的球队人员及夫人,而且还发给了三名号称“中国通”的美国新闻记者。为了使这一举动看起来不偏不倚,中国同时向在名古屋参加比赛的四个国家的球队发出了邀请,这几个队是:加拿大队、尼日利亚队、英国队和哥伦比亚队。自然,在北京受到中国和世界最大关注的就是这批美国人了。
至此,周恩来的“乒乓外交”开始诞生了。
周恩来决心把这次球队的访问,变成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美国队一到北京,就给他们享受了红地毯的待遇。在两国球队首场精彩的表演赛之后,周恩来邀请美国客人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招待会。这种待遇,在当时,通常是不给外国运动员的,这一举动,使这次访问达到了高潮。周恩来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讲话:“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美国队领队做了同样的表示,同时邀请中国乒乓队访问美国。周恩来表示,同意接受邀请。
这次招待会后,美国的三位记者,立... -->>
[提要]
抛砖引玉,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借机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
[原文]
类以诱之。击蒙也。
[译文]
用极相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愚昧的敌人上当。
[解析]
“抛砖引玉”,“抛砖”是手段,“引玉”是目的。“抛砖”贵在所抛之“砖”要像“玉”,是一种形于敌的伪装;“引玉”关键在于所“引”之“玉”确实是比“砖”的价值更高的“玉”。用相似的东西去迷惑对方,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以假为真,然后再图消灭,这就是抛砖引玉之计的要害所在。
“抛砖引玉”这一计成果的优劣,即在于要懂得“精打细算”,算得准,抛出一块“砖”,可以换来一块“玉”。可以一本万利。若算不准,则很可能变成“抛玉引砖”,那就将导致赔本的后果。
[兵家使用范例]
以“小球”带动“大球”
中美建交20多年了。在建交前曾经有一段著名的“乒乓”外交,至今仍令人难已忘怀。
1971年人,世界第31届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的名古屋举行。中美两国的乒乓球代表队都参加了这届比赛,这次比赛为两国传送和解信息,提供了机会。
朝鲜战争后,美苏两国为了争霸,拼命进行军备竞赛。美国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容忽视其在世界的影响,于是放出和解的信号,尼克松首先从华盛顿发出含蓄的信号,一改过去“共产党中国”、“赤色中国”等称呼,再三表示准备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某种联系。这样的信息,自然引起独具慧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家周恩来的注意。精明、干练的周恩来在等待着时机给予回应。
这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有一天,美国乒乓球队队员格伦·科恩正在路边等车接他去体育馆参加比赛,中国乒乓球队队员乘坐的大轿车经过时,停了车,请他上车一起走。格伦·科恩就在车上与中国一名队员交谈起来,下车前两人还交换了礼物。
这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使中国队领导十分不安,因为多年来,中美两国相互敌视,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闹出一个不幸的政治事件,谁也担待不起。他认为还是谨慎为好,于是就向国内请示如何处理。
周恩来接到报告后,不仅没有批评,反而指示我国乒乓球队领导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接到中国球队的邀请后,美国乒乓球队既高兴又纳闷,美国球队领导表示谢意,但并没有立即接受邀请。他似乎已意识到中国人的主动接近,具有不同寻常的政治意义。于是,立即向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征求意见,大使也拿不准,便请示美国国务卿,国务卿罗杰斯又请示尼克松,后来,美国球队同意接受邀请,通知美国乒乓球队务必前往北京。
得到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这一消息后,尼克松立即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根据“乒乓球的扣人心弦的急转事态”,讨论全面对华政策。他们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对美国两年来耐心建议的一个微妙的而且准确无误的回答。这不是一段偶然的插曲,而是预示着一个重大外交进程的开始。
事实恰恰如此,周恩来正是利用“乒乓事件”,向美国传送一个重大的外交信号。当尼克松告诉他的安全委员会,他正在命令尽快地前进,不愿意浪费一点时间时,中国总理周恩来也在抓紧布置着一切。中国不仅把签证发给了所有的球队人员及夫人,而且还发给了三名号称“中国通”的美国新闻记者。为了使这一举动看起来不偏不倚,中国同时向在名古屋参加比赛的四个国家的球队发出了邀请,这几个队是:加拿大队、尼日利亚队、英国队和哥伦比亚队。自然,在北京受到中国和世界最大关注的就是这批美国人了。
至此,周恩来的“乒乓外交”开始诞生了。
周恩来决心把这次球队的访问,变成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美国队一到北京,就给他们享受了红地毯的待遇。在两国球队首场精彩的表演赛之后,周恩来邀请美国客人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招待会。这种待遇,在当时,通常是不给外国运动员的,这一举动,使这次访问达到了高潮。周恩来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讲话:“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美国队领队做了同样的表示,同时邀请中国乒乓队访问美国。周恩来表示,同意接受邀请。
这次招待会后,美国的三位记者,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