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三国S2逆天重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师了,前世正是因为我一意孤行害死了那么多文臣武将还害死了那么多三军将士,不然就凭当时的实力军师你不至于为了内政呕心沥血。”
诸葛亮凝视着刘备,无奈地叹息一声。他深知刘备此番心意已决,难以劝阻。仁义二字,既是刘备的光辉所在,亦是他的软肋。换作曹操,或许绝不会因无法亲自统率大军出征而心生愧疚吧。
最多也不过是等将来强大起来后,找机会替他们报血海深仇罢了,但报仇虽然能告慰那些已逝的无辜百姓,但又有什么用呢?
当他眼睁睁看着老百姓遭受苦难却无动于衷、见死不救时,难道他不也是那帮作恶多端之人中的一员吗?
身为人臣,尤其还是一名手握重兵的将军,本来就肩负着保境安民、护佑一方的重任,如果他能够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又怎么会让黎民苍生承受被外敌侵略践踏的痛苦呢?
连一个将军都如此不负责任,那他若是想当个贤明有为的主公,进而成为一统天下的王者,恐怕就更难以胜任了吧!
古往今来,哪个君王会坐看子民受外敌入侵之苦而无动于衷?
如果真有这种君王那也只是个如完颜构一样的窝囊废罢了。
赵云看着这一幕虽然知道刘备前往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是他还想劝一下。
“主公,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不说那些隐藏在暗中的敌人也会想要对主公不利的!要是主公有任何意外这天下和中兴大汉的使命可就……。”
被诸葛亮和庞统扶起来的刘备看着赵云说道:“子龙,你还记得白马义从的口号么?”
“臣当然记得!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为……。”说到这里的赵云停下了口中的话语。
看着不再说话的赵云刘备则继续补充道:“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子龙啊,还有什么比的起拯救百姓拯救国家甚至于拯救这个即将跌落深渊的汉族更有义的事情么?”
前世,我曾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今日,我还要再加一句——义之所至!万难不屈!纵然历经九死亦无悔!”
是啊!这就是刘备乱世之中的仁义之君,若是自身的荣华富贵权力大小为主他就不会说出“不能为弟报仇虽有千里江山何足为贵这种话。”
大难临头时,舍弃百姓自顾自逃命之人比比皆是,但其中绝对不会有刘备。就如昔日曹操血洗徐州之时,天下各路诸侯或视若无睹,或仅止于口头上的谴责。然而,唯有刘备,哪怕身边仅剩三位兄弟,也毅然决然地奔赴徐州,试图阻止曹操的暴行。原因何在?正是出于仁义之道!
总有一些人对刘备持怀疑态度,觉得他只是表面上装作仁慈和讲义气,其中曹操便是如此想法之人。然而,如果刘备并非真心实意地追求义气,那么他完全可以效仿许多君主,在群臣规劝时退一步妥协。
待到夺取天下之后,又有谁敢指责他没有遵守桃园之誓呢?那时,他作为光复大汉的领袖,将成为天下的象征,无人能够指责他的过错。即便最终未能成功光复大汉,他也大可将责任推诿给偷袭的东吴,或者归咎于粗心大意失去荆州的关羽。
要知道,从古至今,口口声声宣扬仁义道德、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他人评头论足,但实际上却贪生怕死、每逢大战便退缩逃避的人数不胜数。他们美其名曰肩负着天下重任,不能轻易冒险涉险。
甚至于这类人还嘲笑刘备,不论是刘备去救徐州。
还是刘备新野带着百姓跑乃至最后所谓的为弟报仇和白帝城托孤他们都想尽办法来给刘备泼脏水。
张口就是假仁假义,闭口就是害死三军。
充其量只是因为他们自己不认为真的会有这么一个仁义之君的存在。
也就一些事情太近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怀疑,不然他们要怀疑的就是那些可爱的人了。
言归正传。
看着态度坚决的刘备赵云也没再说什么转身出去集结部队了。
刘备满脸恳切地望着诸葛亮,正准备开口嘱托道:“孔明啊,那徐州内政和发展还有我的家人就拜托......”然而,话尚未讲完便被诸葛亮抬手一挥打断了。
“主公不必多言,前世之过,今生我岂能重蹈覆辙?八阵图虽以困敌为主,但若真要杀敌,亦非难事!”说到此处,诸葛亮眼中闪过一抹凛冽的杀机,这是他前世今生首次流露出如此纯粹而强烈的杀意。
自从在幻境中目睹五胡肆虐后的惨状,他心中便对北方草原的蛮族充满了愤恨与杀意。而今这些蛮子竟然妄图再次大规模南侵,在诸葛亮看来,这无异于自投罗网、自取灭亡!
刘备注视着执意要与自己一同赶赴凉州增援的诸葛亮,上前紧紧握住他的双手。
“你我不仅是君臣关系,更如同手足般亲密无间!就让我们齐心协力共赴战场吧!”
庞统站在一旁,看着情绪激昂的刘备以及面露杀机的诸葛亮,不禁向两人发问:“倘若此去有去无回呢?”
诸葛亮与刘备对视一眼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那就一去不回!”声音坚定有力,透露出视死如归的决心。
“主公!”赵云前来拱手一礼道军队已经下令集结。
“好!”刘备转身和诸葛亮庞统等人安排走后示意也去见了在养老的陶谦。
陶谦了解完事情之后满眼敬佩和赞叹的看着刘备说道:“玄德公!在此乱世能有您这样的仁义之君是天下苍生之福!”
“我也不再多劝什么只是希望玄德公可以万事小心早日归来!天下百姓还等着玄德公施行仁政!”
说完陶谦起身对着刘备行了一礼,刘备慌忙拦住。
“陶公我此去不知道结果如何,如果事不可为投降曹操也行。”
“不要让百姓死于非命才是正道!”
陶谦点头表示赞同刘备的想法。
…………
城外,一支庞大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气势磅礴,如常胜之军一般。刘备站在高处,俯瞰着这支雄壮之师,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
原本,刘备计划此次出征以骑兵为主力,毕竟若是只依靠步兵行军至西凉,恐怕等到了目的地时,一切都已为时过晚。然而,徐州地区马匹资源有限,能够上阵杀敌的良驹更是凤毛麟角。无奈之下,刘备只好作出调整,派遣赵云和庞统率领五千骑兵作为先锋队先行出发,自己则与诸葛亮带领四万步兵随后跟进。
说起这五千骑兵,其实数量本不该如此稀少。要知道,当初赵云从公孙瓒处带来了三千精骑,再加上徐州拼凑出的八千骑兵,理应更为强大才对。
只可惜,此前关羽、张飞、徐庶、太史慈等人分别领走了一部分骑兵和步兵,导致如今可用之兵数量大减。
此刻,刘备和诸葛亮率领着四万步兵紧紧跟随在骑兵之后。这四万大军中,有一万名丹阳兵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而其余三万士兵,则是后续训练有素的新锐力量。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凉州的方向稳步前进。
望着遥远的凉州,刘备心中默默念叨:“等我!”他深知前方道路崎岖,但为了守护大汉天下为了守护凉州百姓,哪怕前路艰险,也定当勇往直前。
在他身旁,诸葛亮神情凝重地注视着远方,似乎在思考着这场战争的胜负关键。
而远处的赵云和庞统,则率领着骑兵队伍渐行渐远,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在向敌人宣告着刘备军的到来……
师了,前世正是因为我一意孤行害死了那么多文臣武将还害死了那么多三军将士,不然就凭当时的实力军师你不至于为了内政呕心沥血。”
诸葛亮凝视着刘备,无奈地叹息一声。他深知刘备此番心意已决,难以劝阻。仁义二字,既是刘备的光辉所在,亦是他的软肋。换作曹操,或许绝不会因无法亲自统率大军出征而心生愧疚吧。
最多也不过是等将来强大起来后,找机会替他们报血海深仇罢了,但报仇虽然能告慰那些已逝的无辜百姓,但又有什么用呢?
当他眼睁睁看着老百姓遭受苦难却无动于衷、见死不救时,难道他不也是那帮作恶多端之人中的一员吗?
身为人臣,尤其还是一名手握重兵的将军,本来就肩负着保境安民、护佑一方的重任,如果他能够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又怎么会让黎民苍生承受被外敌侵略践踏的痛苦呢?
连一个将军都如此不负责任,那他若是想当个贤明有为的主公,进而成为一统天下的王者,恐怕就更难以胜任了吧!
古往今来,哪个君王会坐看子民受外敌入侵之苦而无动于衷?
如果真有这种君王那也只是个如完颜构一样的窝囊废罢了。
赵云看着这一幕虽然知道刘备前往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是他还想劝一下。
“主公,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不说那些隐藏在暗中的敌人也会想要对主公不利的!要是主公有任何意外这天下和中兴大汉的使命可就……。”
被诸葛亮和庞统扶起来的刘备看着赵云说道:“子龙,你还记得白马义从的口号么?”
“臣当然记得!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为……。”说到这里的赵云停下了口中的话语。
看着不再说话的赵云刘备则继续补充道:“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子龙啊,还有什么比的起拯救百姓拯救国家甚至于拯救这个即将跌落深渊的汉族更有义的事情么?”
前世,我曾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今日,我还要再加一句——义之所至!万难不屈!纵然历经九死亦无悔!”
是啊!这就是刘备乱世之中的仁义之君,若是自身的荣华富贵权力大小为主他就不会说出“不能为弟报仇虽有千里江山何足为贵这种话。”
大难临头时,舍弃百姓自顾自逃命之人比比皆是,但其中绝对不会有刘备。就如昔日曹操血洗徐州之时,天下各路诸侯或视若无睹,或仅止于口头上的谴责。然而,唯有刘备,哪怕身边仅剩三位兄弟,也毅然决然地奔赴徐州,试图阻止曹操的暴行。原因何在?正是出于仁义之道!
总有一些人对刘备持怀疑态度,觉得他只是表面上装作仁慈和讲义气,其中曹操便是如此想法之人。然而,如果刘备并非真心实意地追求义气,那么他完全可以效仿许多君主,在群臣规劝时退一步妥协。
待到夺取天下之后,又有谁敢指责他没有遵守桃园之誓呢?那时,他作为光复大汉的领袖,将成为天下的象征,无人能够指责他的过错。即便最终未能成功光复大汉,他也大可将责任推诿给偷袭的东吴,或者归咎于粗心大意失去荆州的关羽。
要知道,从古至今,口口声声宣扬仁义道德、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他人评头论足,但实际上却贪生怕死、每逢大战便退缩逃避的人数不胜数。他们美其名曰肩负着天下重任,不能轻易冒险涉险。
甚至于这类人还嘲笑刘备,不论是刘备去救徐州。
还是刘备新野带着百姓跑乃至最后所谓的为弟报仇和白帝城托孤他们都想尽办法来给刘备泼脏水。
张口就是假仁假义,闭口就是害死三军。
充其量只是因为他们自己不认为真的会有这么一个仁义之君的存在。
也就一些事情太近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怀疑,不然他们要怀疑的就是那些可爱的人了。
言归正传。
看着态度坚决的刘备赵云也没再说什么转身出去集结部队了。
刘备满脸恳切地望着诸葛亮,正准备开口嘱托道:“孔明啊,那徐州内政和发展还有我的家人就拜托......”然而,话尚未讲完便被诸葛亮抬手一挥打断了。
“主公不必多言,前世之过,今生我岂能重蹈覆辙?八阵图虽以困敌为主,但若真要杀敌,亦非难事!”说到此处,诸葛亮眼中闪过一抹凛冽的杀机,这是他前世今生首次流露出如此纯粹而强烈的杀意。
自从在幻境中目睹五胡肆虐后的惨状,他心中便对北方草原的蛮族充满了愤恨与杀意。而今这些蛮子竟然妄图再次大规模南侵,在诸葛亮看来,这无异于自投罗网、自取灭亡!
刘备注视着执意要与自己一同赶赴凉州增援的诸葛亮,上前紧紧握住他的双手。
“你我不仅是君臣关系,更如同手足般亲密无间!就让我们齐心协力共赴战场吧!”
庞统站在一旁,看着情绪激昂的刘备以及面露杀机的诸葛亮,不禁向两人发问:“倘若此去有去无回呢?”
诸葛亮与刘备对视一眼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那就一去不回!”声音坚定有力,透露出视死如归的决心。
“主公!”赵云前来拱手一礼道军队已经下令集结。
“好!”刘备转身和诸葛亮庞统等人安排走后示意也去见了在养老的陶谦。
陶谦了解完事情之后满眼敬佩和赞叹的看着刘备说道:“玄德公!在此乱世能有您这样的仁义之君是天下苍生之福!”
“我也不再多劝什么只是希望玄德公可以万事小心早日归来!天下百姓还等着玄德公施行仁政!”
说完陶谦起身对着刘备行了一礼,刘备慌忙拦住。
“陶公我此去不知道结果如何,如果事不可为投降曹操也行。”
“不要让百姓死于非命才是正道!”
陶谦点头表示赞同刘备的想法。
…………
城外,一支庞大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气势磅礴,如常胜之军一般。刘备站在高处,俯瞰着这支雄壮之师,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
原本,刘备计划此次出征以骑兵为主力,毕竟若是只依靠步兵行军至西凉,恐怕等到了目的地时,一切都已为时过晚。然而,徐州地区马匹资源有限,能够上阵杀敌的良驹更是凤毛麟角。无奈之下,刘备只好作出调整,派遣赵云和庞统率领五千骑兵作为先锋队先行出发,自己则与诸葛亮带领四万步兵随后跟进。
说起这五千骑兵,其实数量本不该如此稀少。要知道,当初赵云从公孙瓒处带来了三千精骑,再加上徐州拼凑出的八千骑兵,理应更为强大才对。
只可惜,此前关羽、张飞、徐庶、太史慈等人分别领走了一部分骑兵和步兵,导致如今可用之兵数量大减。
此刻,刘备和诸葛亮率领着四万步兵紧紧跟随在骑兵之后。这四万大军中,有一万名丹阳兵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而其余三万士兵,则是后续训练有素的新锐力量。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凉州的方向稳步前进。
望着遥远的凉州,刘备心中默默念叨:“等我!”他深知前方道路崎岖,但为了守护大汉天下为了守护凉州百姓,哪怕前路艰险,也定当勇往直前。
在他身旁,诸葛亮神情凝重地注视着远方,似乎在思考着这场战争的胜负关键。
而远处的赵云和庞统,则率领着骑兵队伍渐行渐远,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在向敌人宣告着刘备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