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2/2)
百度小说 www.bdxs.cc,宋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子宗儒,太子中书;宗弼、宗诲,并进士及第。
石熙载,字凝绩,河南洛阳人。周显德中,进士登第。疏俊有量,居家严谨,有礼法。宋初,太宗以殿前都虞候领泰宁军节制,辟为掌书记。及尹京邑,表为开封府推官。授右拾遗,迁左补阙。丁外艰,将起复,以谗出为忠武、崇义二军掌书记。太宗即位,复以左补阙召,同知贡举。时梅山洞蛮屡为寇,以熙载知潭州。召还,擢为兵部员外郎,领枢密直学士。未几,签书枢密院事,诏赐官第一区。
太平兴国四年,亲征河东,以给事中充枢密副使从行,还,迁刑部侍郎。五年,拜户部尚书、枢密使,以病足在告,寝疾久之未愈。八年,上表求解职,诏加慰抚,授尚书右仆射。九年,卒,年五十七。赠侍中,谥元懿。上为悲叹累日,且谓其事君之心,纯正无他,适当委用,而奄忽至此,深为可惜。国朝大臣谢事而卒,车驾临视者,唯熙载焉。
熙载性忠实,遇事尽言,是非好恶,无所顾避。人有善,即推荐之,时论称其长者。初,微时,为养负米。尝行嵩阳道中,遇一叟,熟视熙载曰:"真人将兴,子当居辅弼之位。"言讫不见。及居太宗幕下,颇尽诚节。典枢务日,上眷注甚笃,方将倚以为相,俄遘疾不起。
熙载事继母牛氏以孝闻。弟熙导,牛氏前夫子,随母归石氏。以熙载故,奏补殿直。从弟熙古、幼弟熙政,皆登进士第,熙载抚之如一。熙载卒时,子中孚、中立皆幼,熙政患熙导以异姓居己上,乃诈传上旨,令己籍熙导家财,由是交讼。有司归罪熙导,上召问中孚、中立,令有司再鞫得实。熙导还本姓,中孚亦养子勿问,熙政坐除名。上素知熙载以母故育熙导甚厚,虽令还宗,而不夺其官,复以财产量给之。
咸平二年八月,熙载配飨太宗庙庭。熙政后至供备库副使。中孚至尚书虞部员外郎,子行简,大中祥符进士。
中立字表臣,年十三而孤。性疏旷,好谐谑,人不以为怒。初补西头供奉官,后五年,改光禄寺丞。家财悉推与诸父,无所爱。擢直集贤院,与李宗谔、杨亿、刘筠、陈越相厚善。校雠秘书,凡更中立者,人皆传之。判三司理欠、凭由司。
帝幸亳,命修所过国经。为盐铁判官,累迁尚书礼部侍郎,判吏部南曹。注释御集,为检阅官。改判户部勾院,迁户部郎中、史馆修撰,纠察在京刑狱。以吏部郎中、知制诰领审官院。又同知礼部贡举,判集贤院。坐举官不当,落史馆修撰,罢审官院。顷之,复纠察刑狱,领三班院。历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入为翰林学士,判秘阁。知制诰并知贡举,诏中立与张观兼行外制,迁尚书礼部侍郎,为学士承旨兼龙图阁学士。景佑四年,拜参知政事。明年,灾异数见,谏官韩琦言:"中立在位,喜诙笑,非大臣体。"与王随、陈尧佐、韩亿皆罢,以户部侍郎为资政殿学士,领通进、银台司,判尚书都省,进大学士。迁吏部侍郎、提举祥源观,以太子少傅致仕,迁少师。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定。
中立练习台阁故事,不汲汲近名。喜宾客,客至必与饮酒,醉乃得去。初,家产岁入百万钱,末年费几尽。帝闻其病,赐白金三百两。既死,其家至不能办丧。子居简,至太子中允、集贤校理。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父咸秩,陕西大都督府司马。穆幼能属文,有至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从酸枣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究其义。昭素谓曰:"子所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且语人曰:"李生异日必为廊庙器。"以所著易论三十三篇授之。
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迁右拾遗。宋初,以殿中侍御史选为洋州通判。既至,剖决滞讼,无留狱焉。移陕州通判,有司调郡租输河南,穆以本镇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召。明年,拜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还,词令尚华靡,至穆而独用雅正,悉矫其弊。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直,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穆曰:"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谕要切。江南亦谓其言诚实。
太平兴国初,转左补阙。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馆事,面赐金紫。四年,从征太原还,拜中书舍人。预修太祖实录,赐衣带、银器、缯彩。七年,以与卢多逊款狎,又为秦王廷美草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八年春,与宋白等同知贡举,及侍上御崇政殿亲试进士,上悯其颜貌癯瘁,即日复拜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五月,召为翰林学士。六月,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上益知其才。十一月,擢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月余,丁母忧,未几,起复本官。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九年正月,晨起将朝,风眩暴卒,年五十七。
穆自责授员外郎,复中书舍人,入翰林,参知政事,以至于卒,不及周岁。上闻其死,哭谓近臣曰:"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赠工部尚书。
穆性至孝,母尝卧疾,每动止转侧,皆亲自扶掖,乃称母意。初,穆坐秦王事属吏,其子惟简绐祖母以穆奉诏鞫狱台中。及责授为省郎,还家,亦不以白母。每隔日,阳为入直,即访亲友,或游僧寺。免归,暨于牵复,母终弗之知。及居丧,思慕以至灭性。
穆善篆隶,又工画,常晦其事。质厚忠恪,谨言慎行,所为纯至,无有矫饰。深信释典,善谈名理,接引后进,多所荐达。尤宽厚,家人未尝见其喜愠。所著文章,随即毁之,多不留稿。
子惟简,以父任将作监丞,多才艺,性冲澹,不乐仕进。去官家居三十余年,人多称之。真宗素闻其有履行,景德三年,诏授惟简子郯将作监主簿。大中祥符七年冬,召惟简入对,特拜太子中允致仕,后加太常丞。天禧四年,卒,赐其家钱十万,仍给郯月奉终制。郯后为太子中舍。
肃字季雍,七岁诵书知大义,十岁为诗,往往有警语。举进士,登甲科。性嗜酒。历濮、博二州从事,迁保静军节度推官。诏方下,一夕与亲友会饮,酣寝而卒,年三十三。尝作大宋乐章九首,取九成、九夏之义,以颂国家盛德,其文甚工。又作代周颙答北山移文、吊幽忧子文、病鸡赋,意皆有所规焉。
论曰:张昭居五季之末,专以典章撰述为事,博洽文史,旁通治乱,君违必谏,时君虽嘉尚之而不能从。宋兴,敦奖硕儒,多所询访,庶几获稽古之效矣。窦氏弟昆以儒学进,并驰时望。仪之刚方清介,有应务之才,将试大用而遽沦亡。俨优游文艺,修起礼乐。太宗尹京,偁实元僚,冲淡回翔,晚著忠谠。若其门族宦业之盛,世或以为阴德之报,其亦义方之效也。余庆当太祖居潜,历任幕府,名亚赵普、李处耘;及二人登用,一不介意,其后相继为众所倾,乃能为之辩释。熙古居大任,自处如寒素。熙载立朝,言无顾避,喜荐善人。穆以文学孝行见称于时。数贤虽当创业之始,而进退之际,蔼然承平多士之风焉,宜宋治之日进于盛也。
<b>部分译文</b>
窦仪字可象,蓟州渔阳人。其曾祖父窦逊,任过玉田令。其祖父窦思恭,任过妫州司马。其父窦禹钧,与兄禹锡都以词学闻名。禹钧,唐时天。。末期以幽州掾起家,历任沂、邓、安、同、郑、华、宋、澶诸州支使判官。后周初期,任户部郎中,赐给金紫朝服。显德年间,升任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退休。
窦仪十五岁就能写文章,后晋天福年间中进士。侍卫军主将景延广兼任夔州节度,上表推荐他为记室。延广后来历任滑、陕、孟、郓四州节度,窦仪一直任从事。
开运年间,杨光远占据青州叛乱,当时契丹正南下侵犯,博州刺史周儒出城投降,杨光远及周儒派人引契丹轻骑在马家渡渡黄河。当时延广掌管禁军,颜絗主持政事,派遣窦仪入朝上奏。窦仪对执政大臣说:“昨天我与颜絗讨论事势,有些考虑,所以乘驿车昼夜不停赶来。国家如果不派良将控制博州渡口,恐怕周儒一定会引契丹兵渡到东岸与光远会师,那样河南就危险了。”不久周儒果然引导契丹兵渡过黄河,增置栅栏。少帝驻军黄河上游,派遣李守贞等人率领一万多人,水陆并进,固守汶阳,占据要害。契丹兵果然攻来,李守贞部把他们打败逃走了。后汉初期,召窦仪入朝任右补阙、礼部员外郎。
后周广顺初年,改任仓部员外郎、知制诰。不久,授任翰林学士。周太祖在南御庄宴射,席中赐给窦仪金紫朝服。历任驾部郎中、给事中,并充任别的职务。
刘温叟主持贡举,所录取的进士有人落选了,朝廷加任窦仪为礼部侍郎,暂代主持贡举。窦仪上言说“:希望依照后晋天福五年的旧制,废除明经、童子科。进士省卷,要交纳五篇作品以上,不得有神道碑志之类;帖、经、对、义,有三样通过为合格;再参加殿试。落第者分为五等:以词、理非常纰缪的为第五等,殿五举;其次为第四等,殿三举;以依次稍微可以的为第三、第二、第一等,允许他们都到次年赴考。学究科,请合并周易、尚书为一科,各回答三十道墨义题;毛诗依旧为一科,也回答六十道墨义题。录取后,一并减为七选集。各科举人,第一场考试得了十个否的,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得了十个否的,殿三举;三场内得有九个否的,殿一举。送考官予以治罪。进士请求任职,加试论策一篇,以五百字以上为准。”皇上采纳了这一意见。
不久因父亲有病,上表请求解除职务。世宗亲自慰抚他,亲手赏给金丹,让他转交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去世后,归葬洛阳。诏令赐给他三十万钱,米麦三百斛。守丧满期,召他入朝授任端明殿学士。跟从世宗进攻南唐,任判行在三司,世宗因为他饷馈不继,打算治他的罪,宰相范质解救他才得以免罪。淮南平定后,任判河南府兼知西京留守事。恭帝即帝位,升任兵部侍郎,充任别职。不久出使南唐,到了南唐,即将宣示诏命,正好下雪,李景请求在廊檐下拜受,窦仪说“:仪接受国家使命,不敢违背旧礼。如果以朝服受淋失容,请等到日后再拜。”李景就在庭中拜受诏命。
建隆元年(960)秋天,升任工部尚书,罢去学士职务,兼任判大理寺。奉诏重新修定刑统,成了三十卷。正好翰林学士王著因酒醉失态被贬官。太祖对宰相说“:深严之地,应当由宿旧儒臣居住。”范质等人回答说:“窦仪清介重厚,但已经从翰林选任端明殿学士了。”太祖说“:非这个人不能居禁中,你当去表明我的心意,勉令他就职。”当天再次进入翰林任学士。
乾德二年(964),范质等三位宰相都被罢免。过了三天,才任命赵普为平章事。诏令既成,太祖问翰林学士说:“范质等人已被罢免,赵普的任命敕令哪位官员当署名。”承旨陶谷当时任尚书,于是建议相位不可以久虚,现在尚书是南省六官之长,可以署敕。窦仪说:“陶谷的陈请并非天下承平时的制度,皇弟开封尹、同平章事,这是宰相的职务。”太祖说“:窦仪的话正确。”就命令太宗署敕赐给赵普。不久加任窦仪为礼部尚书。
当时御史台建议,想以左右仆射合为表首,太常礼院以东宫三师为表首。窦仪援引典故,以仆射合为表首者有六次,而以三师为表首者没有根据。朝廷舆论赞同他的观点。乾德四年秋天,主持贡举。这年冬天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追赠右仆射。
窦仪学问渊博,治学严谨。其弟窦俨、窦侃、窦翶、窦僖,都相继考中进士。冯道与禹钧有旧情,曾经赠他诗,有这样一句:“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大臣们常吟诵这句诗,当时号称窦氏五龙。
当初,周太祖平定兖州,打算杀尽胁从者。窦仪告诉冯道、范质,一起向周太祖请求,这些人得以免死。显德年间,宋太祖攻克滁州,世宗派窦仪前去登记那里的府库财产。太祖还命令亲吏拿府库中绢分给部下,窦仪说:“太尉刚刚攻下此城,即使把库藏全部分给军士,谁敢道论呢?现在既然库藏已经登记,就是国家财产了,没有诏令不能强取。”后来太祖多次对大臣们称赞窦仪有执守,想任他为相。赵普忌讳窦仪刚直,于是援引薛居正为参知政事,窦仪去世后,太祖叹息着对身边大臣说“:天为什么这样快就夺走我的窦仪啊。”因为可惜尚未重用他。
他的弟弟窦侃,后汉乾。。初期考中进士,官至起居郎。窦僖,后周广顺初期考中进士,官至左补阙。
他的儿子窦諲、窦諹、窦诰,都考中进士,窦。。官至都官员外郎,窦讠易官至秘书丞。
吕余庆,幽州安次人,本名胤,犯太祖名讳,因此以字行世。他的祖父吕兖,任横海军节度判官。他的父亲吕琦,在后晋任兵部侍郎。吕余庆因先代官爵补任千牛备身,历任开封府参军,升户曹掾。后晋少帝的弟弟石重睿兼任忠武军节度时,任命余庆为推官。从后汉到后周一直任官,升濮州录事参军。太祖任同州节制时,听说余庆的才干,上奏任命为从事。世宗问说“:难道不是曾经任濮州纠曹的那个人吗?”就任命他为定国军掌书记。世宗曾经镇守澶渊,濮州是属郡,所以知道他的为人。
太祖历任滑、许、宋三州节度,吕余庆一直任宾佐。太祖即位后,把他从宋、亳观察判官任上召入朝,任命为给事中,充任端明殿学士。后唐清泰年间,吕琦也任此职,官阶都相同,当时人认为他家很荣幸。不久,任知开封府。太祖征讨潞州及扬州时,他都兼任上都副留守。建隆三年(962),升任户部侍郎。遭母丧。荆湖平定后,出朝任知潭州,改任知襄州,升任兵部侍郎、知江陵府。召他回朝,以本官参知政事。
攻灭南唐后,任命他为知成都府。当时盗贼四起,军队士兵恃功骄纵,大将王全斌等人不能收敛部下。一天,药市刚刚开集,街吏驰报有军校喝醉酒持刀抢夺商贩货物。吕余庆立即派人捕捉来杀头示众,军中畏服,百姓安宁。加任吏部侍郎。回到朝廷后,兼任剑南、荆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等使。开宝六年(973),与宰相交替执掌政事印,不久因病上表请求解除处理机务之任,授任他为尚书左丞。开宝九年,去世,终年五十岁。追赠镇海军节度使。
余庆为人厚重简约,太祖历任藩镇节度,余庆任元僚。太祖受禅即位后,赵普、李处耘都先被提升任用,余庆丝毫不在意。不久,处耘被贬镇守淄州,余庆从江陵回朝,太祖委婉地向他问起处耘的事,余庆以理替他辩护解释,太祖认为符合实情,于是任命他为参知政事。正好赵普忤逆圣旨,大臣们倾轧赵普,只有余庆替赵普辩明,太祖怒意稍微缓解,当时人们称余庆为长者。至道年间,朝廷任命他的弟弟吕端为宰相,特诏追赠余庆为侍中。
刘熙古字义淳,宋州宁陵人,是唐朝左仆射刘仁轨十一代孙子。他的祖父刘实进,曾经任汝阴县令。
熙古十五岁时,精通易、诗、书;十九岁时精通春秋、诸子、历史。避祖父的名讳,不考进士。后唐长兴年间,以三传受到推荐。当时翰林学士和凝掌管贡举,熙古献上春秋极论二篇,演例三篇,和凝大加赞赏,召他参加进士考试,被录取,于是把他留在门下。
后唐清泰年间,猛将孙铎因战功授任金州防御使,上表推荐熙古为从事。后晋天福初年,王铎移任到汝州,又征召他为随从。熙古擅长骑射,一天,有些号鸟鸟栖集在营门前槐树上,树高百尺,王铎厌恶号鸟鸟,用瓦石投击树木没有赶走,熙古引弓一发,箭射穿号鸟背把它钉在树上。王铎高兴,命令不要去此箭,以表扬他的才能。两年后,王铎去世,朝廷调他补任下邑令。不久任三司户部出使巡官,兼任永兴、渭桥、华州诸仓制置发运。在后汉做官,任卢氏令。后周广顺年间,改任亳州防御推官,历任澶州支使。秦州、凤州被平定后,被任命为秦州观察判官。
太祖统管宋州时,熙古任节度判官。太祖即皇帝位后,任命他为左谏议大夫,知青州。皇帝征伐惟扬时,他赶赴皇帝行营。建隆二年(961),受诏制置晋州榷矾,增加税收八十多万缗钱。乾德初年(963),升任刑部侍郎、知凤翔府。不久,改任知秦州。州境边界多寇患,熙古到任后,宣谕朝廷恩德和信用,取少数民族酋长的子弟为人质,边境得以安宁。转任兵部侍郎,改任知成都府。建隆六年,就地授任端明殿学士。遭母丧。开宝五年(972),诏令他以本官参知政事,太祖选择名马、银鞍赐给他。一年后,因脚病请求解职,授任户部尚书退休。开宝九年,去世,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右仆射。
熙古兼通阴阳象纬之术,著有续聿斯歌一卷、六壬卦序列一卷,为人淳谨,虽然官位显贵不改朴素。历任十八个官职,在朝三十多年,从未有过错。曾经收集古今事迹著称历代纪要五十卷。非常精通小学,著切韵拾玉二篇,摹刻献给朝廷,诏令交付国子监颁行。儿子名蒙正、蒙叟。
石熙载字凝绩,河南洛阳人。后周显德年间,考中进士。为人疏俊有度量,居家严谨,有礼法。宋朝初期,太宗以殿前都虞候兼任泰宁军节制,征召他为掌书记。太宗任开封府尹时,上表推荐他为开封府推官。授任他为右拾遗,升任左补阙。遭父丧,守丧未满三年,朝廷准备重新起用他时,因为被谗言所中出京任忠武、崇义二军掌书记。太宗即皇帝位后,又召他入朝任左补阙,同知贡举。当时梅山洞蛮常常为盗,任命熙载为知潭州。召他回朝,提升为兵部员外郎,兼任枢密直学士。不久,任签书枢密院事,诏令赐给他一栋住宅。
太平兴国四年(979),真宗亲自征伐河东,任命他以给事中充任枢密副使随军出征,回朝后,升任刑部侍郎。太平兴国五年,授任户部尚书、枢密使,因脚病休假,卧床不起很久未能痊愈。太平兴国八年,上表请求辞职,太祖诏令抚慰他,授任尚书右仆射。
太平兴国九年,去世,终年五十七岁。追赠侍中,赐谥号为元懿。太宗因他的去世悲叹了好几天,并且认为他奉事君主之心,纯正无他,正当委以重任,而突然去世,实在可惜。当朝大臣谢事去世的,皇帝亲自看望的只有熙载一个人。
熙载为人忠厚老实,遇事尽行进言,是非好恶,毫不顾忌。人有长处,立即加以推荐,当时舆论称他为长者。当初游学时,为了。。口而欠人粮食。曾经走在嵩阳道上,遇到一个老者,他端详着熙载说“:真人即将出现,你应当官居辅弼大臣之位。”说完后就不见了。到了太宗军中后,竭尽忠诚。掌管机要政务时,皇上对他宠爱日甚,正准备倚用他为宰相,不久卧病不起。
熙载奉事继母牛氏以孝顺闻名。他的弟弟熙导,是牛氏前夫的儿子,随母亲到了石家。因为熙载的缘故,上奏补任他为殿直。他的从弟熙古、幼弟熙政,都考中进士,熙载对他们一视同仁地加以抚养。熙载去世时,他的儿子中孚、中立都还年幼,熙政厌恶熙导这个异姓弟弟位居自己的上位,于是假传圣旨,命令自己登记熙导的家财,因此两人发生诉讼。有关部门把罪过归于熙导,皇上召问中孚、中立,命令有关部门再次审讯得到实情。熙导回复本姓,中孚也是养子不予追问,熙政因罪被除名。皇上向来知道熙载因为继母的缘故对熙导养育甚厚,虽然让他回还宗族,而不夺去他的官职,又适量地给他一些财物。
咸平二年(999)八月,熙载配享太宗庙廷。熙政后来官至供备副使。中孚官至尚书虞部员外郎,他的儿子名行简,考中大中祥符年间进士。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其父李咸秩,任陕州大都督府司马。李穆年幼时就能写文章,有很高尚的行操。走在路上捡得丢失的东西,一定访到失主归还他。师从酸枣王昭素学习易及庄子、老子诸书,穷尽义理。昭素对他说“:你学到的都是精理,往往有些出乎我的意想。”并且对别人说“:李生今后一定会成为朝廷大材。”昭素把自己所著的三十三篇易论传授给他。
后周显德初年(954),因考中进士任郢、汝二州从事,升任右拾遗。
宋朝初期,以殿中侍御史身份选任为洋州通判。他到州后,处理积留案件,没有一件滞留不决。改任陕州通判,有关部门调郡里租税送到河南,李穆因为本州缺粮,不立即应命,因此被免职。又因推举官员失误,被削去以前的资历。当时他的弟弟李肃任博州从事,李穆奉养母亲住在李肃的居处,虽然家里很贫穷,兄弟互相讲学,态度豁然淡泊。
开宝五年(972),以太子中允一职召他入朝。第二年,任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来,词令崇尚华丽,到李穆时单独崇尚雅正,尽力矫正这个弊端。李穆与卢多逊为同门学生。太祖曾经对多逊说:“李穆为人仁善,文学之外无所擅长。”多逊回答说:“李穆操行端重,遇事不因生死易节,是个有仁有勇的人啊。”皇帝说:“果真如此,我将重用他。”当时准备进攻南唐,已经对诸将作了部署,却没有发兵进攻的借口。于是先召李煜入朝,任命李穆为使者。李穆到南唐说明旨意,李煜以疾病为借口推辞了,并且说:“事奉大国以求生存,现在如果这样做,只有死路一条了。”李穆说:“入朝与否,国主自己作主吧。但是宋朝军队精锐,物力雄厚,恐怕不易抵挡它的兵锋,应当再三考虑成熟,不要自贻后患。”出使回朝后,详细述说出使情况,皇帝认为他的宣谕要切。南唐也认为他的话诚实。
太平兴国初年(976),转任左补阙。太平兴国三年冬天,加任史馆修撰、判馆事,当面赐给他金紫朝服。太平兴国四年,跟从太宗征伐太原回来,授任中书舍人。参预修撰太祖实录,赏赐他衣带、银器、缯彩。太平兴国七年,因为与卢多逊亲近而不庄重,又替秦王廷美草拟朝辞笏记,被言官弹劾,被贬授司封员外郎。
太平兴国八年春天,与宋白等人同知贡举,他在崇政殿陪侍皇上亲自考试进士,皇帝怜悯他形容憔悴,当天就授任他为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五月,任命为翰林学士。六月,任知开封府,判案精敏,奸滑之人无所逃脱,从此豪族收敛恶迹,权贵不敢以私干预政事,皇上越发知道他的才干。十一月,提升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一月后,遭母丧,不久,守丧未满三年,朝廷重新起用他任本官。李穆三次上表请求守丧满制,诏令强行起复,李穆越是哀伤尽礼节。太平兴国九年正月,早晨起床准备上朝,因风眩突然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李穆从贬任员外郎,复任中书舍人,进入翰林院,任参知政事,以至到死,不满一年。太宗听说他的死讯,哭着对亲近的大臣说:“李穆是国家的良臣,我正要倚用他,却突然去世,这不是他个人的不幸,乃是我的不幸啊。”追赠工部尚书。
李穆为人至孝,他的母亲曾经有病卧床,每次动止转侧,都亲自扶掖,于是称合母亲的心意。当初,李穆因秦王事被交给官吏审问,他的儿子惟简骗祖母说是李穆奉诏在台省审讯案件。被贬任省郎后,回家,也不告诉母亲。每隔一天,假装入宫承直,去访亲拜友,或者游历僧寺。免职归家,直到复官,他的母亲始终不知道。居母丧期间,因思念母亲竟至灭性。
李穆擅长篆隶书,又工于绘画,常隐瞒这些。为人厚道朴质忠于职守,行动言语都很谨慎,所作所为出于真心,没有矫饰。深信佛教经典,善于谈论名理,喜欢接引后进,常常向朝廷推荐。尤其宽厚,家人从未看见过他的喜怒。所写文章,随即毁掉,大多不留稿。
他的儿子惟简,因为父亲的官爵任将作监丞,多才多艺,性情冲和淡泊,不追求仕进。离职居家二十多年,人们都称赞他。真宗一向听说他有节操,景德三年,诏令授任惟简的儿子郯为将作监主簿。大中祥符七年(1014)冬天,召惟简入宫谈话,特地授任为太子中允退休,后来加官太常丞。天禧四年(1020),去世,赐给他家钱十万,仍给郯每月俸禄让他守丧终制,郯后来任太子中舍。
子宗儒,太子中书;宗弼、宗诲,并进士及第。
石熙载,字凝绩,河南洛阳人。周显德中,进士登第。疏俊有量,居家严谨,有礼法。宋初,太宗以殿前都虞候领泰宁军节制,辟为掌书记。及尹京邑,表为开封府推官。授右拾遗,迁左补阙。丁外艰,将起复,以谗出为忠武、崇义二军掌书记。太宗即位,复以左补阙召,同知贡举。时梅山洞蛮屡为寇,以熙载知潭州。召还,擢为兵部员外郎,领枢密直学士。未几,签书枢密院事,诏赐官第一区。
太平兴国四年,亲征河东,以给事中充枢密副使从行,还,迁刑部侍郎。五年,拜户部尚书、枢密使,以病足在告,寝疾久之未愈。八年,上表求解职,诏加慰抚,授尚书右仆射。九年,卒,年五十七。赠侍中,谥元懿。上为悲叹累日,且谓其事君之心,纯正无他,适当委用,而奄忽至此,深为可惜。国朝大臣谢事而卒,车驾临视者,唯熙载焉。
熙载性忠实,遇事尽言,是非好恶,无所顾避。人有善,即推荐之,时论称其长者。初,微时,为养负米。尝行嵩阳道中,遇一叟,熟视熙载曰:"真人将兴,子当居辅弼之位。"言讫不见。及居太宗幕下,颇尽诚节。典枢务日,上眷注甚笃,方将倚以为相,俄遘疾不起。
熙载事继母牛氏以孝闻。弟熙导,牛氏前夫子,随母归石氏。以熙载故,奏补殿直。从弟熙古、幼弟熙政,皆登进士第,熙载抚之如一。熙载卒时,子中孚、中立皆幼,熙政患熙导以异姓居己上,乃诈传上旨,令己籍熙导家财,由是交讼。有司归罪熙导,上召问中孚、中立,令有司再鞫得实。熙导还本姓,中孚亦养子勿问,熙政坐除名。上素知熙载以母故育熙导甚厚,虽令还宗,而不夺其官,复以财产量给之。
咸平二年八月,熙载配飨太宗庙庭。熙政后至供备库副使。中孚至尚书虞部员外郎,子行简,大中祥符进士。
中立字表臣,年十三而孤。性疏旷,好谐谑,人不以为怒。初补西头供奉官,后五年,改光禄寺丞。家财悉推与诸父,无所爱。擢直集贤院,与李宗谔、杨亿、刘筠、陈越相厚善。校雠秘书,凡更中立者,人皆传之。判三司理欠、凭由司。
帝幸亳,命修所过国经。为盐铁判官,累迁尚书礼部侍郎,判吏部南曹。注释御集,为检阅官。改判户部勾院,迁户部郎中、史馆修撰,纠察在京刑狱。以吏部郎中、知制诰领审官院。又同知礼部贡举,判集贤院。坐举官不当,落史馆修撰,罢审官院。顷之,复纠察刑狱,领三班院。历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入为翰林学士,判秘阁。知制诰并知贡举,诏中立与张观兼行外制,迁尚书礼部侍郎,为学士承旨兼龙图阁学士。景佑四年,拜参知政事。明年,灾异数见,谏官韩琦言:"中立在位,喜诙笑,非大臣体。"与王随、陈尧佐、韩亿皆罢,以户部侍郎为资政殿学士,领通进、银台司,判尚书都省,进大学士。迁吏部侍郎、提举祥源观,以太子少傅致仕,迁少师。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定。
中立练习台阁故事,不汲汲近名。喜宾客,客至必与饮酒,醉乃得去。初,家产岁入百万钱,末年费几尽。帝闻其病,赐白金三百两。既死,其家至不能办丧。子居简,至太子中允、集贤校理。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父咸秩,陕西大都督府司马。穆幼能属文,有至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从酸枣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究其义。昭素谓曰:"子所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且语人曰:"李生异日必为廊庙器。"以所著易论三十三篇授之。
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迁右拾遗。宋初,以殿中侍御史选为洋州通判。既至,剖决滞讼,无留狱焉。移陕州通判,有司调郡租输河南,穆以本镇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召。明年,拜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还,词令尚华靡,至穆而独用雅正,悉矫其弊。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直,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穆曰:"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谕要切。江南亦谓其言诚实。
太平兴国初,转左补阙。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馆事,面赐金紫。四年,从征太原还,拜中书舍人。预修太祖实录,赐衣带、银器、缯彩。七年,以与卢多逊款狎,又为秦王廷美草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八年春,与宋白等同知贡举,及侍上御崇政殿亲试进士,上悯其颜貌癯瘁,即日复拜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五月,召为翰林学士。六月,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上益知其才。十一月,擢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月余,丁母忧,未几,起复本官。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九年正月,晨起将朝,风眩暴卒,年五十七。
穆自责授员外郎,复中书舍人,入翰林,参知政事,以至于卒,不及周岁。上闻其死,哭谓近臣曰:"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赠工部尚书。
穆性至孝,母尝卧疾,每动止转侧,皆亲自扶掖,乃称母意。初,穆坐秦王事属吏,其子惟简绐祖母以穆奉诏鞫狱台中。及责授为省郎,还家,亦不以白母。每隔日,阳为入直,即访亲友,或游僧寺。免归,暨于牵复,母终弗之知。及居丧,思慕以至灭性。
穆善篆隶,又工画,常晦其事。质厚忠恪,谨言慎行,所为纯至,无有矫饰。深信释典,善谈名理,接引后进,多所荐达。尤宽厚,家人未尝见其喜愠。所著文章,随即毁之,多不留稿。
子惟简,以父任将作监丞,多才艺,性冲澹,不乐仕进。去官家居三十余年,人多称之。真宗素闻其有履行,景德三年,诏授惟简子郯将作监主簿。大中祥符七年冬,召惟简入对,特拜太子中允致仕,后加太常丞。天禧四年,卒,赐其家钱十万,仍给郯月奉终制。郯后为太子中舍。
肃字季雍,七岁诵书知大义,十岁为诗,往往有警语。举进士,登甲科。性嗜酒。历濮、博二州从事,迁保静军节度推官。诏方下,一夕与亲友会饮,酣寝而卒,年三十三。尝作大宋乐章九首,取九成、九夏之义,以颂国家盛德,其文甚工。又作代周颙答北山移文、吊幽忧子文、病鸡赋,意皆有所规焉。
论曰:张昭居五季之末,专以典章撰述为事,博洽文史,旁通治乱,君违必谏,时君虽嘉尚之而不能从。宋兴,敦奖硕儒,多所询访,庶几获稽古之效矣。窦氏弟昆以儒学进,并驰时望。仪之刚方清介,有应务之才,将试大用而遽沦亡。俨优游文艺,修起礼乐。太宗尹京,偁实元僚,冲淡回翔,晚著忠谠。若其门族宦业之盛,世或以为阴德之报,其亦义方之效也。余庆当太祖居潜,历任幕府,名亚赵普、李处耘;及二人登用,一不介意,其后相继为众所倾,乃能为之辩释。熙古居大任,自处如寒素。熙载立朝,言无顾避,喜荐善人。穆以文学孝行见称于时。数贤虽当创业之始,而进退之际,蔼然承平多士之风焉,宜宋治之日进于盛也。
<b>部分译文</b>
窦仪字可象,蓟州渔阳人。其曾祖父窦逊,任过玉田令。其祖父窦思恭,任过妫州司马。其父窦禹钧,与兄禹锡都以词学闻名。禹钧,唐时天。。末期以幽州掾起家,历任沂、邓、安、同、郑、华、宋、澶诸州支使判官。后周初期,任户部郎中,赐给金紫朝服。显德年间,升任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退休。
窦仪十五岁就能写文章,后晋天福年间中进士。侍卫军主将景延广兼任夔州节度,上表推荐他为记室。延广后来历任滑、陕、孟、郓四州节度,窦仪一直任从事。
开运年间,杨光远占据青州叛乱,当时契丹正南下侵犯,博州刺史周儒出城投降,杨光远及周儒派人引契丹轻骑在马家渡渡黄河。当时延广掌管禁军,颜絗主持政事,派遣窦仪入朝上奏。窦仪对执政大臣说:“昨天我与颜絗讨论事势,有些考虑,所以乘驿车昼夜不停赶来。国家如果不派良将控制博州渡口,恐怕周儒一定会引契丹兵渡到东岸与光远会师,那样河南就危险了。”不久周儒果然引导契丹兵渡过黄河,增置栅栏。少帝驻军黄河上游,派遣李守贞等人率领一万多人,水陆并进,固守汶阳,占据要害。契丹兵果然攻来,李守贞部把他们打败逃走了。后汉初期,召窦仪入朝任右补阙、礼部员外郎。
后周广顺初年,改任仓部员外郎、知制诰。不久,授任翰林学士。周太祖在南御庄宴射,席中赐给窦仪金紫朝服。历任驾部郎中、给事中,并充任别的职务。
刘温叟主持贡举,所录取的进士有人落选了,朝廷加任窦仪为礼部侍郎,暂代主持贡举。窦仪上言说“:希望依照后晋天福五年的旧制,废除明经、童子科。进士省卷,要交纳五篇作品以上,不得有神道碑志之类;帖、经、对、义,有三样通过为合格;再参加殿试。落第者分为五等:以词、理非常纰缪的为第五等,殿五举;其次为第四等,殿三举;以依次稍微可以的为第三、第二、第一等,允许他们都到次年赴考。学究科,请合并周易、尚书为一科,各回答三十道墨义题;毛诗依旧为一科,也回答六十道墨义题。录取后,一并减为七选集。各科举人,第一场考试得了十个否的,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得了十个否的,殿三举;三场内得有九个否的,殿一举。送考官予以治罪。进士请求任职,加试论策一篇,以五百字以上为准。”皇上采纳了这一意见。
不久因父亲有病,上表请求解除职务。世宗亲自慰抚他,亲手赏给金丹,让他转交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去世后,归葬洛阳。诏令赐给他三十万钱,米麦三百斛。守丧满期,召他入朝授任端明殿学士。跟从世宗进攻南唐,任判行在三司,世宗因为他饷馈不继,打算治他的罪,宰相范质解救他才得以免罪。淮南平定后,任判河南府兼知西京留守事。恭帝即帝位,升任兵部侍郎,充任别职。不久出使南唐,到了南唐,即将宣示诏命,正好下雪,李景请求在廊檐下拜受,窦仪说“:仪接受国家使命,不敢违背旧礼。如果以朝服受淋失容,请等到日后再拜。”李景就在庭中拜受诏命。
建隆元年(960)秋天,升任工部尚书,罢去学士职务,兼任判大理寺。奉诏重新修定刑统,成了三十卷。正好翰林学士王著因酒醉失态被贬官。太祖对宰相说“:深严之地,应当由宿旧儒臣居住。”范质等人回答说:“窦仪清介重厚,但已经从翰林选任端明殿学士了。”太祖说“:非这个人不能居禁中,你当去表明我的心意,勉令他就职。”当天再次进入翰林任学士。
乾德二年(964),范质等三位宰相都被罢免。过了三天,才任命赵普为平章事。诏令既成,太祖问翰林学士说:“范质等人已被罢免,赵普的任命敕令哪位官员当署名。”承旨陶谷当时任尚书,于是建议相位不可以久虚,现在尚书是南省六官之长,可以署敕。窦仪说:“陶谷的陈请并非天下承平时的制度,皇弟开封尹、同平章事,这是宰相的职务。”太祖说“:窦仪的话正确。”就命令太宗署敕赐给赵普。不久加任窦仪为礼部尚书。
当时御史台建议,想以左右仆射合为表首,太常礼院以东宫三师为表首。窦仪援引典故,以仆射合为表首者有六次,而以三师为表首者没有根据。朝廷舆论赞同他的观点。乾德四年秋天,主持贡举。这年冬天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追赠右仆射。
窦仪学问渊博,治学严谨。其弟窦俨、窦侃、窦翶、窦僖,都相继考中进士。冯道与禹钧有旧情,曾经赠他诗,有这样一句:“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大臣们常吟诵这句诗,当时号称窦氏五龙。
当初,周太祖平定兖州,打算杀尽胁从者。窦仪告诉冯道、范质,一起向周太祖请求,这些人得以免死。显德年间,宋太祖攻克滁州,世宗派窦仪前去登记那里的府库财产。太祖还命令亲吏拿府库中绢分给部下,窦仪说:“太尉刚刚攻下此城,即使把库藏全部分给军士,谁敢道论呢?现在既然库藏已经登记,就是国家财产了,没有诏令不能强取。”后来太祖多次对大臣们称赞窦仪有执守,想任他为相。赵普忌讳窦仪刚直,于是援引薛居正为参知政事,窦仪去世后,太祖叹息着对身边大臣说“:天为什么这样快就夺走我的窦仪啊。”因为可惜尚未重用他。
他的弟弟窦侃,后汉乾。。初期考中进士,官至起居郎。窦僖,后周广顺初期考中进士,官至左补阙。
他的儿子窦諲、窦諹、窦诰,都考中进士,窦。。官至都官员外郎,窦讠易官至秘书丞。
吕余庆,幽州安次人,本名胤,犯太祖名讳,因此以字行世。他的祖父吕兖,任横海军节度判官。他的父亲吕琦,在后晋任兵部侍郎。吕余庆因先代官爵补任千牛备身,历任开封府参军,升户曹掾。后晋少帝的弟弟石重睿兼任忠武军节度时,任命余庆为推官。从后汉到后周一直任官,升濮州录事参军。太祖任同州节制时,听说余庆的才干,上奏任命为从事。世宗问说“:难道不是曾经任濮州纠曹的那个人吗?”就任命他为定国军掌书记。世宗曾经镇守澶渊,濮州是属郡,所以知道他的为人。
太祖历任滑、许、宋三州节度,吕余庆一直任宾佐。太祖即位后,把他从宋、亳观察判官任上召入朝,任命为给事中,充任端明殿学士。后唐清泰年间,吕琦也任此职,官阶都相同,当时人认为他家很荣幸。不久,任知开封府。太祖征讨潞州及扬州时,他都兼任上都副留守。建隆三年(962),升任户部侍郎。遭母丧。荆湖平定后,出朝任知潭州,改任知襄州,升任兵部侍郎、知江陵府。召他回朝,以本官参知政事。
攻灭南唐后,任命他为知成都府。当时盗贼四起,军队士兵恃功骄纵,大将王全斌等人不能收敛部下。一天,药市刚刚开集,街吏驰报有军校喝醉酒持刀抢夺商贩货物。吕余庆立即派人捕捉来杀头示众,军中畏服,百姓安宁。加任吏部侍郎。回到朝廷后,兼任剑南、荆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等使。开宝六年(973),与宰相交替执掌政事印,不久因病上表请求解除处理机务之任,授任他为尚书左丞。开宝九年,去世,终年五十岁。追赠镇海军节度使。
余庆为人厚重简约,太祖历任藩镇节度,余庆任元僚。太祖受禅即位后,赵普、李处耘都先被提升任用,余庆丝毫不在意。不久,处耘被贬镇守淄州,余庆从江陵回朝,太祖委婉地向他问起处耘的事,余庆以理替他辩护解释,太祖认为符合实情,于是任命他为参知政事。正好赵普忤逆圣旨,大臣们倾轧赵普,只有余庆替赵普辩明,太祖怒意稍微缓解,当时人们称余庆为长者。至道年间,朝廷任命他的弟弟吕端为宰相,特诏追赠余庆为侍中。
刘熙古字义淳,宋州宁陵人,是唐朝左仆射刘仁轨十一代孙子。他的祖父刘实进,曾经任汝阴县令。
熙古十五岁时,精通易、诗、书;十九岁时精通春秋、诸子、历史。避祖父的名讳,不考进士。后唐长兴年间,以三传受到推荐。当时翰林学士和凝掌管贡举,熙古献上春秋极论二篇,演例三篇,和凝大加赞赏,召他参加进士考试,被录取,于是把他留在门下。
后唐清泰年间,猛将孙铎因战功授任金州防御使,上表推荐熙古为从事。后晋天福初年,王铎移任到汝州,又征召他为随从。熙古擅长骑射,一天,有些号鸟鸟栖集在营门前槐树上,树高百尺,王铎厌恶号鸟鸟,用瓦石投击树木没有赶走,熙古引弓一发,箭射穿号鸟背把它钉在树上。王铎高兴,命令不要去此箭,以表扬他的才能。两年后,王铎去世,朝廷调他补任下邑令。不久任三司户部出使巡官,兼任永兴、渭桥、华州诸仓制置发运。在后汉做官,任卢氏令。后周广顺年间,改任亳州防御推官,历任澶州支使。秦州、凤州被平定后,被任命为秦州观察判官。
太祖统管宋州时,熙古任节度判官。太祖即皇帝位后,任命他为左谏议大夫,知青州。皇帝征伐惟扬时,他赶赴皇帝行营。建隆二年(961),受诏制置晋州榷矾,增加税收八十多万缗钱。乾德初年(963),升任刑部侍郎、知凤翔府。不久,改任知秦州。州境边界多寇患,熙古到任后,宣谕朝廷恩德和信用,取少数民族酋长的子弟为人质,边境得以安宁。转任兵部侍郎,改任知成都府。建隆六年,就地授任端明殿学士。遭母丧。开宝五年(972),诏令他以本官参知政事,太祖选择名马、银鞍赐给他。一年后,因脚病请求解职,授任户部尚书退休。开宝九年,去世,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右仆射。
熙古兼通阴阳象纬之术,著有续聿斯歌一卷、六壬卦序列一卷,为人淳谨,虽然官位显贵不改朴素。历任十八个官职,在朝三十多年,从未有过错。曾经收集古今事迹著称历代纪要五十卷。非常精通小学,著切韵拾玉二篇,摹刻献给朝廷,诏令交付国子监颁行。儿子名蒙正、蒙叟。
石熙载字凝绩,河南洛阳人。后周显德年间,考中进士。为人疏俊有度量,居家严谨,有礼法。宋朝初期,太宗以殿前都虞候兼任泰宁军节制,征召他为掌书记。太宗任开封府尹时,上表推荐他为开封府推官。授任他为右拾遗,升任左补阙。遭父丧,守丧未满三年,朝廷准备重新起用他时,因为被谗言所中出京任忠武、崇义二军掌书记。太宗即皇帝位后,又召他入朝任左补阙,同知贡举。当时梅山洞蛮常常为盗,任命熙载为知潭州。召他回朝,提升为兵部员外郎,兼任枢密直学士。不久,任签书枢密院事,诏令赐给他一栋住宅。
太平兴国四年(979),真宗亲自征伐河东,任命他以给事中充任枢密副使随军出征,回朝后,升任刑部侍郎。太平兴国五年,授任户部尚书、枢密使,因脚病休假,卧床不起很久未能痊愈。太平兴国八年,上表请求辞职,太祖诏令抚慰他,授任尚书右仆射。
太平兴国九年,去世,终年五十七岁。追赠侍中,赐谥号为元懿。太宗因他的去世悲叹了好几天,并且认为他奉事君主之心,纯正无他,正当委以重任,而突然去世,实在可惜。当朝大臣谢事去世的,皇帝亲自看望的只有熙载一个人。
熙载为人忠厚老实,遇事尽行进言,是非好恶,毫不顾忌。人有长处,立即加以推荐,当时舆论称他为长者。当初游学时,为了。。口而欠人粮食。曾经走在嵩阳道上,遇到一个老者,他端详着熙载说“:真人即将出现,你应当官居辅弼大臣之位。”说完后就不见了。到了太宗军中后,竭尽忠诚。掌管机要政务时,皇上对他宠爱日甚,正准备倚用他为宰相,不久卧病不起。
熙载奉事继母牛氏以孝顺闻名。他的弟弟熙导,是牛氏前夫的儿子,随母亲到了石家。因为熙载的缘故,上奏补任他为殿直。他的从弟熙古、幼弟熙政,都考中进士,熙载对他们一视同仁地加以抚养。熙载去世时,他的儿子中孚、中立都还年幼,熙政厌恶熙导这个异姓弟弟位居自己的上位,于是假传圣旨,命令自己登记熙导的家财,因此两人发生诉讼。有关部门把罪过归于熙导,皇上召问中孚、中立,命令有关部门再次审讯得到实情。熙导回复本姓,中孚也是养子不予追问,熙政因罪被除名。皇上向来知道熙载因为继母的缘故对熙导养育甚厚,虽然让他回还宗族,而不夺去他的官职,又适量地给他一些财物。
咸平二年(999)八月,熙载配享太宗庙廷。熙政后来官至供备副使。中孚官至尚书虞部员外郎,他的儿子名行简,考中大中祥符年间进士。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其父李咸秩,任陕州大都督府司马。李穆年幼时就能写文章,有很高尚的行操。走在路上捡得丢失的东西,一定访到失主归还他。师从酸枣王昭素学习易及庄子、老子诸书,穷尽义理。昭素对他说“:你学到的都是精理,往往有些出乎我的意想。”并且对别人说“:李生今后一定会成为朝廷大材。”昭素把自己所著的三十三篇易论传授给他。
后周显德初年(954),因考中进士任郢、汝二州从事,升任右拾遗。
宋朝初期,以殿中侍御史身份选任为洋州通判。他到州后,处理积留案件,没有一件滞留不决。改任陕州通判,有关部门调郡里租税送到河南,李穆因为本州缺粮,不立即应命,因此被免职。又因推举官员失误,被削去以前的资历。当时他的弟弟李肃任博州从事,李穆奉养母亲住在李肃的居处,虽然家里很贫穷,兄弟互相讲学,态度豁然淡泊。
开宝五年(972),以太子中允一职召他入朝。第二年,任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来,词令崇尚华丽,到李穆时单独崇尚雅正,尽力矫正这个弊端。李穆与卢多逊为同门学生。太祖曾经对多逊说:“李穆为人仁善,文学之外无所擅长。”多逊回答说:“李穆操行端重,遇事不因生死易节,是个有仁有勇的人啊。”皇帝说:“果真如此,我将重用他。”当时准备进攻南唐,已经对诸将作了部署,却没有发兵进攻的借口。于是先召李煜入朝,任命李穆为使者。李穆到南唐说明旨意,李煜以疾病为借口推辞了,并且说:“事奉大国以求生存,现在如果这样做,只有死路一条了。”李穆说:“入朝与否,国主自己作主吧。但是宋朝军队精锐,物力雄厚,恐怕不易抵挡它的兵锋,应当再三考虑成熟,不要自贻后患。”出使回朝后,详细述说出使情况,皇帝认为他的宣谕要切。南唐也认为他的话诚实。
太平兴国初年(976),转任左补阙。太平兴国三年冬天,加任史馆修撰、判馆事,当面赐给他金紫朝服。太平兴国四年,跟从太宗征伐太原回来,授任中书舍人。参预修撰太祖实录,赏赐他衣带、银器、缯彩。太平兴国七年,因为与卢多逊亲近而不庄重,又替秦王廷美草拟朝辞笏记,被言官弹劾,被贬授司封员外郎。
太平兴国八年春天,与宋白等人同知贡举,他在崇政殿陪侍皇上亲自考试进士,皇帝怜悯他形容憔悴,当天就授任他为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五月,任命为翰林学士。六月,任知开封府,判案精敏,奸滑之人无所逃脱,从此豪族收敛恶迹,权贵不敢以私干预政事,皇上越发知道他的才干。十一月,提升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一月后,遭母丧,不久,守丧未满三年,朝廷重新起用他任本官。李穆三次上表请求守丧满制,诏令强行起复,李穆越是哀伤尽礼节。太平兴国九年正月,早晨起床准备上朝,因风眩突然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李穆从贬任员外郎,复任中书舍人,进入翰林院,任参知政事,以至到死,不满一年。太宗听说他的死讯,哭着对亲近的大臣说:“李穆是国家的良臣,我正要倚用他,却突然去世,这不是他个人的不幸,乃是我的不幸啊。”追赠工部尚书。
李穆为人至孝,他的母亲曾经有病卧床,每次动止转侧,都亲自扶掖,于是称合母亲的心意。当初,李穆因秦王事被交给官吏审问,他的儿子惟简骗祖母说是李穆奉诏在台省审讯案件。被贬任省郎后,回家,也不告诉母亲。每隔一天,假装入宫承直,去访亲拜友,或者游历僧寺。免职归家,直到复官,他的母亲始终不知道。居母丧期间,因思念母亲竟至灭性。
李穆擅长篆隶书,又工于绘画,常隐瞒这些。为人厚道朴质忠于职守,行动言语都很谨慎,所作所为出于真心,没有矫饰。深信佛教经典,善于谈论名理,喜欢接引后进,常常向朝廷推荐。尤其宽厚,家人从未看见过他的喜怒。所写文章,随即毁掉,大多不留稿。
他的儿子惟简,因为父亲的官爵任将作监丞,多才多艺,性情冲和淡泊,不追求仕进。离职居家二十多年,人们都称赞他。真宗一向听说他有节操,景德三年,诏令授任惟简的儿子郯为将作监主簿。大中祥符七年(1014)冬天,召惟简入宫谈话,特地授任为太子中允退休,后来加官太常丞。天禧四年(1020),去世,赐给他家钱十万,仍给郯每月俸禄让他守丧终制,郯后来任太子中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