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五代群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近年来古装电视剧十分热播,反映宫庭生活的小说、故事也充斥网络、书市。这个是千古一帝,那个是万世明君!你佩服秦始皇,他崇拜朱元章。唐太宗天下第一,宋太祖盖世无双!王莽乃千古奸臣,李煜则是个昏君!
中国历史上有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成王败寇!如果你成功那就是真命天子万民之主,残忍狠毒没有人敢说;如果你失败就成为乱世奸贼窃国大盗,仁慈善良也死有余辜!人们关心的只是结果,从来不考虑对方的动机!
其实当皇帝有什么好呢?成功了香车美女锦衣玉食,失败了千刀万剐身死族灭。就算你侥幸成功,人生不过几十年,吃不完用不完玩不完,到头来还不是遗于他人?如果是为了子孙后代,皇帝只有一个,子孙却是无数。为了当皇帝,兄弟争夺子孙残杀,外戚大臣虎视眈眈,这其实不是造福子孙,反而埋下祸根遗害后代呢!还有个人修为上,你自己杀兄戳弟谋反篡位,又如何要求子孙、臣下兄弟友爱忠贞不二呢?所以个人认为,想当皇帝的都不是好人,别人拥戴的除外,略举几例:
唐太宗李世民,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是伟大的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爱民如子,从善如流。不过我总觉得未必!不可否认,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李世民确实立下赫赫战功!不过因为是次子,虽然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后来又晋封秦王,但终究无缘太子之位。为了当皇帝,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杀死,同时将十个侄子斩草除根!当时父亲李渊仍在世上,而且是皇帝,看到儿孙被杀不知如何悲痛!他不敢治罪李世民,只能封他为太子,全权处理军国大事!不久退位。李渊还算聪明,如果不退位,李世民未必不敢杀父!我常常想:能将兄弟侄子全部诛杀的人,怎么可能真正爱护百姓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自然要做做样子沽名钓誉,如果威胁到皇权,不要说如子,亲生儿子也照杀不误!
李元吉死后,留下妃子杨氏,据说体态风流,性情柔媚。丈夫与儿子死后,杨氏了无生趣。一日亲赴宫中,竟自请死!李世民见她生得美艳,非但不加治罪,反而迎入府中,倍加抚慰!将弟、侄杀死弟媳妇据为己有,也只有千古一帝做得出来。
另外,李世民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阅读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并要求他们直书其事。初时褚遂良不许,后来房玄龄与许敬宗将《起居注》删定为《高祖实录》、《今上实录》,于贞观十七年七月癸己日献予太宗。唐太宗要求史官直书其事,相当于现在的领导在会上要求下属给自己提意见,也表明实事求是,畅所欲言!于是下属们纷纷批评他工作太累,不注意休息,不爱惜身体之类,谁敢批评他以权谋私,受贿索贿?唐太宗也是一样,他要求阅读《起居注》,并要求史官秉笔直书,等于是公然指使臣下在相关记载中美化自己,以后谁敢讲他不对?从此溢美之词流于后世,缺点、错误不敢记载。后世皇帝都是他的子孙,谁敢说父亲、爷爷不对?李世民自然天下第一了!
还有明太祖朱元章,史书上也说他雄才大略,人中之龙, 被称为“平民皇帝”,
一些旧式史学家甚至捧他为“民族英雄”。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也未必!
在古代乱世中,难免会出现几个野心勃勃、运气又极佳的枭雄,趁着国家大乱的时候,召集党羽,打着所谓替天行道的旗帜,不是篡位称帝,就是拥土封王,和那些外强中干的、“正统”的帝王争夺统治权,用百姓的鲜血和泪水换取他们的财富和地位,在一堆堆白骨上构建他们所谓的千秋大业,把自己的前世今生美化成荒唐的神话和传说。
蒙元末年,英雄四起,各据一方。元廷虽然派兵镇压,但是起义军此伏彼起,元廷穷于应付。四年之后,起义军首领刘福通部打出“反元复宋”的旗帜,拥宋徽宗的后裔韩林儿为帝,在亳州建立政权,国号大宋,年号龙凤。这时朱元章穷苦不堪,他当叫化子讨不到饭,当小和尚化不到缘,经常饿得头昏眼花,冷汗淋漓。于是他投身到一个小首领郭子兴的队伍。他的投军,最初不过是混碗饭吃,哪有什么雄心、野心?由于作战勇敢,逐渐取得郭子兴的信任,娶了郭的义女马氏为妻。郭子兴死后,他取而代之,自己就有了本钱。
如果朱元章真的是“民族英雄”,那他进军的矛头应该直指北方──元廷的所在地。但是从他率领郭子兴的部众开始,到他于1368年登上帝位之前,他的进军方向始终是向东──打张士诚,向西──打陈友谅,向南──打方国珍,从来没有向北进军去打过元兵。
这些行动是不是出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或者是由于某些偶然因素所造成?不,这种“不打元兵,专打友军”的做法是朱元章的“既定方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许多抗元起义军纷纷北上之时,他按兵不动,坐视友军与元兵血战,付出重大牺牲。在友军互相火并之时,他又拉一方打一方,从中获利。他从起兵到登上皇帝宝座,一共15年。前10年中,他在夹缝中生存,坐大;到后5年,他才重拳出击。1363到1364年,他消灭了陈友谅这一股势力,尽得江西与两湖之地;1367年,他又集中力量,一举消灭了张士诚和方国珍两股势力,取得江苏、浙江、福建这一大片地方。
10多年中,他一直“缓称王”,只打“大宋”的旗帜,用“龙凤”的年号,让刘福通、韩林儿做自己的挡箭牌。待韩林儿兵败前来投奔,他觉得这个傀儡已无利用价值,就害死了韩林儿,自己先称吴王,再登位做了大明皇帝。朱元章一直把抗元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却在后方蚕食友军,耐心等待元廷主力和各路友军实力的耗尽。时机成熟,他才下手,不仅摘了许多“大桃子”,而且坐得“民族英雄”的美名。
打江山靠投机也罢, 朱元章当上皇帝以后,多次在文告中说“予本布衣”。在封建社会里,“布衣”指的是无官无爵的老百姓、劳动人民。既然是穷人出身,对百姓总应该好点,其实不然。不要说对老百姓,看看他对共同打江山的弟兄,对自己的三亲六戚,对为他办事的文武百官又是如何对待的?史书上明文记载:百官每日早朝,必与家人诀别,朝罢无事归来,相庆又活一日。
朱元章嗜杀成性,杀人是他每天的必修功课。至于杀人多少,则视他的心情变化而定。要想他不杀人是不可能的。被杀的对象是哪些人?首先是共同打江山的功臣。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代有之。但是杀功臣之彻底,朱元章堪称古今第一。除了少数几个人侥幸病死外,可谓一网打尽,寸草不留。而且株连甚广,胡惟庸、蓝玉两桉,前后株连四万余人,明初的功臣宿将,包括亲朋故旧,一时俱尽。至于那些儒生,本来就看不顺眼,说错了一句话,杀!写错了一个字,杀!至于罪名,那就不必多说了,既然皇帝要杀你,当然是你犯了该杀之罪,何必再问!
在史书上,御用文人对于任何“太祖高皇帝”都是一片歌颂之声,但民间对于朱元章并无好感!他老家流行凤阳花鼓。鼓词曰: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冬冬锵,冬冬锵,冬锵冬锵冬冬锵!”
当然,除了唐太宗明太祖,世人最崇拜的伟人,应该是轩辕黄帝。可是,黄帝也不能保全德行,挑起涿鹿大战,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这些人其实都是权迷,被利欲扭歪了性情,不过他们成功了,便成了大家崇拜的伟人!如果失败呢?
皇帝不是英雄,那大臣呢?也未必是。世俗最尊敬的贤士,应该是伯夷、叔齐。可兄弟俩互相谦让王位,竟然都选择了逃... -->>
近年来古装电视剧十分热播,反映宫庭生活的小说、故事也充斥网络、书市。这个是千古一帝,那个是万世明君!你佩服秦始皇,他崇拜朱元章。唐太宗天下第一,宋太祖盖世无双!王莽乃千古奸臣,李煜则是个昏君!
中国历史上有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成王败寇!如果你成功那就是真命天子万民之主,残忍狠毒没有人敢说;如果你失败就成为乱世奸贼窃国大盗,仁慈善良也死有余辜!人们关心的只是结果,从来不考虑对方的动机!
其实当皇帝有什么好呢?成功了香车美女锦衣玉食,失败了千刀万剐身死族灭。就算你侥幸成功,人生不过几十年,吃不完用不完玩不完,到头来还不是遗于他人?如果是为了子孙后代,皇帝只有一个,子孙却是无数。为了当皇帝,兄弟争夺子孙残杀,外戚大臣虎视眈眈,这其实不是造福子孙,反而埋下祸根遗害后代呢!还有个人修为上,你自己杀兄戳弟谋反篡位,又如何要求子孙、臣下兄弟友爱忠贞不二呢?所以个人认为,想当皇帝的都不是好人,别人拥戴的除外,略举几例:
唐太宗李世民,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是伟大的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爱民如子,从善如流。不过我总觉得未必!不可否认,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李世民确实立下赫赫战功!不过因为是次子,虽然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后来又晋封秦王,但终究无缘太子之位。为了当皇帝,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杀死,同时将十个侄子斩草除根!当时父亲李渊仍在世上,而且是皇帝,看到儿孙被杀不知如何悲痛!他不敢治罪李世民,只能封他为太子,全权处理军国大事!不久退位。李渊还算聪明,如果不退位,李世民未必不敢杀父!我常常想:能将兄弟侄子全部诛杀的人,怎么可能真正爱护百姓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自然要做做样子沽名钓誉,如果威胁到皇权,不要说如子,亲生儿子也照杀不误!
李元吉死后,留下妃子杨氏,据说体态风流,性情柔媚。丈夫与儿子死后,杨氏了无生趣。一日亲赴宫中,竟自请死!李世民见她生得美艳,非但不加治罪,反而迎入府中,倍加抚慰!将弟、侄杀死弟媳妇据为己有,也只有千古一帝做得出来。
另外,李世民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阅读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并要求他们直书其事。初时褚遂良不许,后来房玄龄与许敬宗将《起居注》删定为《高祖实录》、《今上实录》,于贞观十七年七月癸己日献予太宗。唐太宗要求史官直书其事,相当于现在的领导在会上要求下属给自己提意见,也表明实事求是,畅所欲言!于是下属们纷纷批评他工作太累,不注意休息,不爱惜身体之类,谁敢批评他以权谋私,受贿索贿?唐太宗也是一样,他要求阅读《起居注》,并要求史官秉笔直书,等于是公然指使臣下在相关记载中美化自己,以后谁敢讲他不对?从此溢美之词流于后世,缺点、错误不敢记载。后世皇帝都是他的子孙,谁敢说父亲、爷爷不对?李世民自然天下第一了!
还有明太祖朱元章,史书上也说他雄才大略,人中之龙, 被称为“平民皇帝”,
一些旧式史学家甚至捧他为“民族英雄”。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也未必!
在古代乱世中,难免会出现几个野心勃勃、运气又极佳的枭雄,趁着国家大乱的时候,召集党羽,打着所谓替天行道的旗帜,不是篡位称帝,就是拥土封王,和那些外强中干的、“正统”的帝王争夺统治权,用百姓的鲜血和泪水换取他们的财富和地位,在一堆堆白骨上构建他们所谓的千秋大业,把自己的前世今生美化成荒唐的神话和传说。
蒙元末年,英雄四起,各据一方。元廷虽然派兵镇压,但是起义军此伏彼起,元廷穷于应付。四年之后,起义军首领刘福通部打出“反元复宋”的旗帜,拥宋徽宗的后裔韩林儿为帝,在亳州建立政权,国号大宋,年号龙凤。这时朱元章穷苦不堪,他当叫化子讨不到饭,当小和尚化不到缘,经常饿得头昏眼花,冷汗淋漓。于是他投身到一个小首领郭子兴的队伍。他的投军,最初不过是混碗饭吃,哪有什么雄心、野心?由于作战勇敢,逐渐取得郭子兴的信任,娶了郭的义女马氏为妻。郭子兴死后,他取而代之,自己就有了本钱。
如果朱元章真的是“民族英雄”,那他进军的矛头应该直指北方──元廷的所在地。但是从他率领郭子兴的部众开始,到他于1368年登上帝位之前,他的进军方向始终是向东──打张士诚,向西──打陈友谅,向南──打方国珍,从来没有向北进军去打过元兵。
这些行动是不是出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或者是由于某些偶然因素所造成?不,这种“不打元兵,专打友军”的做法是朱元章的“既定方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许多抗元起义军纷纷北上之时,他按兵不动,坐视友军与元兵血战,付出重大牺牲。在友军互相火并之时,他又拉一方打一方,从中获利。他从起兵到登上皇帝宝座,一共15年。前10年中,他在夹缝中生存,坐大;到后5年,他才重拳出击。1363到1364年,他消灭了陈友谅这一股势力,尽得江西与两湖之地;1367年,他又集中力量,一举消灭了张士诚和方国珍两股势力,取得江苏、浙江、福建这一大片地方。
10多年中,他一直“缓称王”,只打“大宋”的旗帜,用“龙凤”的年号,让刘福通、韩林儿做自己的挡箭牌。待韩林儿兵败前来投奔,他觉得这个傀儡已无利用价值,就害死了韩林儿,自己先称吴王,再登位做了大明皇帝。朱元章一直把抗元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却在后方蚕食友军,耐心等待元廷主力和各路友军实力的耗尽。时机成熟,他才下手,不仅摘了许多“大桃子”,而且坐得“民族英雄”的美名。
打江山靠投机也罢, 朱元章当上皇帝以后,多次在文告中说“予本布衣”。在封建社会里,“布衣”指的是无官无爵的老百姓、劳动人民。既然是穷人出身,对百姓总应该好点,其实不然。不要说对老百姓,看看他对共同打江山的弟兄,对自己的三亲六戚,对为他办事的文武百官又是如何对待的?史书上明文记载:百官每日早朝,必与家人诀别,朝罢无事归来,相庆又活一日。
朱元章嗜杀成性,杀人是他每天的必修功课。至于杀人多少,则视他的心情变化而定。要想他不杀人是不可能的。被杀的对象是哪些人?首先是共同打江山的功臣。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代有之。但是杀功臣之彻底,朱元章堪称古今第一。除了少数几个人侥幸病死外,可谓一网打尽,寸草不留。而且株连甚广,胡惟庸、蓝玉两桉,前后株连四万余人,明初的功臣宿将,包括亲朋故旧,一时俱尽。至于那些儒生,本来就看不顺眼,说错了一句话,杀!写错了一个字,杀!至于罪名,那就不必多说了,既然皇帝要杀你,当然是你犯了该杀之罪,何必再问!
在史书上,御用文人对于任何“太祖高皇帝”都是一片歌颂之声,但民间对于朱元章并无好感!他老家流行凤阳花鼓。鼓词曰: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冬冬锵,冬冬锵,冬锵冬锵冬冬锵!”
当然,除了唐太宗明太祖,世人最崇拜的伟人,应该是轩辕黄帝。可是,黄帝也不能保全德行,挑起涿鹿大战,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这些人其实都是权迷,被利欲扭歪了性情,不过他们成功了,便成了大家崇拜的伟人!如果失败呢?
皇帝不是英雄,那大臣呢?也未必是。世俗最尊敬的贤士,应该是伯夷、叔齐。可兄弟俩互相谦让王位,竟然都选择了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