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我在北大学考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跟季羡林一样,金克木也是北大东语系的创始人之一。
只不过,相比季羡林的鼎鼎大名,同在北京大学东语系、同样研究印度文化的金克木,并不那么广为人知。
或者大多数人听过金克木的名字,就是从未名四老开始。
未名四老,燕园曾经住着4位老先生,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人称“未名四老”。4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还曾经被卞毓方在文章中称为朗润园四老。
其实,也可以称为燕园四老。
那时候,这四位老爷子都很喜欢在未名湖畔散步,后来搬家就很少回燕园了。
前世,苏亦去北大的时候,这几位先生都已经全部离世。
甚至在苏亦接触的这些老先生之中,宿白先生是最为长寿的,就算如此,18年的时候也走了。
除了张中行先生,苏亦对未名四老的三位都不陌生。
不过唯一打过交道的就是邓广铭先生。季羡林先生也只有在开学典礼远远见过一面。
啥时候,能私底下见到对方未可知。
苏亦这一次过来东语系蹭课,主要是奔着金克木先生过来的。
说起金克木,这位老爷子的一生颇为传奇,尤其是他的求学经历。之前苏亦感慨于贾兰平高中毕业获得院士头衔,其实这位老爷子更狠,初中没毕业就能够称为北大的教授,这样的人才从北大创立以后其实也没有多少个。
唯一跟金克木经历相似的就只有沈从文先生了。
不过沈从文先生现在已经离开北大被调任历博。
巧合的是,他俩都当过北大的旁听生。
民国时期的北大旁听生,日后成为大师的不在少数。那个年代能去北大当旁听生本来就不是普通人,嗯,这个制度好像在08年还是什么时候被取消了。现在去北大蹭课,没有熟人带过去,就困难的要命了。
苏亦曾经听到一个好玩的故事,那个时候,北大除了旁听生之外,还有偷听生。
因为旁听生是需要向学校方面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偷听生却不办理手续,直接就混入教室听课。
甚至有传闻国学大师陈汉章讲过一个轶事:有一年,他开了一门新科,平时总有十几位学生听课。到了考试时,台下只剩下1人参加考试。原来,那些听课的学生,都是“偷听生”。
这就好玩了。
民国时期,蔡元培执掌北大,很多制度都颇为开明。放在前世的北大几乎不可想象。放在78年的北大,好像也挺正常的。
因为这个时候的北大管理并没有那么严格,对于旁听,几乎是没有一个老师禁止的。可以说全校各个院系的课程都是开放的,只要你不扰乱课堂秩序,你想去哪里蹭课就去哪里蹭课。
这种制度放在国外也是稍有。
因为国外的大学,学生能不能蹭课,是教授说了算,有的教授嫌弃蹭课的学生扰乱秩序,严禁学生蹭课。
实际上,前世,在国内这样的老师也不在少数。
好在苏亦当年在北大蹭课并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他被北大有熟人,当年一起跟奋战北大的研友,不少人都考上北大了,甚至好多研友摇身一变就成北大学姐了。这种情况下,作为小老弟跟在学姐后面蹭课,一点问题是没有的。
不管前世还是后世,苏亦对于蹭课都不鲁莽行事,他去东语系蹭课之前,肯定是先弄到本科生的课表,然后提前去教室等候,而不是临到上课时间或者已经上课了才踩着时间过去。
反正,作为研究生他的时间比本科生自由多了。
跟历史系不一样,东语系的教学楼放在外文楼。而,外文楼的历史甚至比五十年代新建的文史楼还要久远。
外文楼靠近北大西门,位于华表之北,原名“m楼”,后改名“穆楼”,由银行家穆拜亚捐款10万美元所建。建成于1925年,建筑属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依清代宫殿式建筑为蓝本设计。在燕大的时候,就作为教室使用。
建筑坐北朝南,唯一原燕大东西中轴线北侧,与办公楼、化学北楼形成一个“品”字形的院落。建筑形制采用了中国古建筑式样,庑殿顶,素色墙体,深红色柱子与格栅窗以及条石基座。
甚至,到了后来,外文楼和办公楼北侧的民主楼,以及1991年增建的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也构成了一个品字形建筑群。
相比较贝公楼、化学北楼,这个品字型,绝对是大大的品字。
前世的时候,外文楼被用作北大外国语学院的教学办公场所。
实际上,外文楼之所以改名,还跟钱穆有关系。
司徒雷登问诸人到校印象。钱穆先生就直接说,“初闻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之最中国化者,心窃慕之。及来,乃感大不然。入校门即见‘m楼,‘s楼,此何义,所谓中国化者又何在此宜与以中国名称始是。”
众人默然,后来燕大还特意遂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一律赋以中国名称。
这故事并非捏造,在钱穆先生的师友杂忆就有记载。
当然,改成外文楼是后面北大搬入以后的事情了。
其实,北大西语、东语、俄语三系,苏亦感觉最豪横的还是俄语系,因为北大五十年代新建大楼的时候竟然特意建立了一栋俄文楼。但为啥有俄文楼,谁都清楚,没啥好说的。
从学术宿舍到外文楼,还要穿过朗润园,这里环境幽深,这里小径交错,这里花草盛开,这里还有很多会外语的小姐姐。
不过跟在文史楼大本营不一样,苏亦到外文楼的时候,一个小姐姐都不认识。
不对,认识一个。
苏亦习惯性地拐到后排苟着的时候,竟然愚见了多日不见的张绣予,这个中文系的大姐,竟然跑来东语系蹭课。
这是啥情况?
她也爱上了梵语文学?
张绣予解释,“我有一个长辈认识金克木先生,前两天他过来北京办事,去... -->>
跟季羡林一样,金克木也是北大东语系的创始人之一。
只不过,相比季羡林的鼎鼎大名,同在北京大学东语系、同样研究印度文化的金克木,并不那么广为人知。
或者大多数人听过金克木的名字,就是从未名四老开始。
未名四老,燕园曾经住着4位老先生,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人称“未名四老”。4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还曾经被卞毓方在文章中称为朗润园四老。
其实,也可以称为燕园四老。
那时候,这四位老爷子都很喜欢在未名湖畔散步,后来搬家就很少回燕园了。
前世,苏亦去北大的时候,这几位先生都已经全部离世。
甚至在苏亦接触的这些老先生之中,宿白先生是最为长寿的,就算如此,18年的时候也走了。
除了张中行先生,苏亦对未名四老的三位都不陌生。
不过唯一打过交道的就是邓广铭先生。季羡林先生也只有在开学典礼远远见过一面。
啥时候,能私底下见到对方未可知。
苏亦这一次过来东语系蹭课,主要是奔着金克木先生过来的。
说起金克木,这位老爷子的一生颇为传奇,尤其是他的求学经历。之前苏亦感慨于贾兰平高中毕业获得院士头衔,其实这位老爷子更狠,初中没毕业就能够称为北大的教授,这样的人才从北大创立以后其实也没有多少个。
唯一跟金克木经历相似的就只有沈从文先生了。
不过沈从文先生现在已经离开北大被调任历博。
巧合的是,他俩都当过北大的旁听生。
民国时期的北大旁听生,日后成为大师的不在少数。那个年代能去北大当旁听生本来就不是普通人,嗯,这个制度好像在08年还是什么时候被取消了。现在去北大蹭课,没有熟人带过去,就困难的要命了。
苏亦曾经听到一个好玩的故事,那个时候,北大除了旁听生之外,还有偷听生。
因为旁听生是需要向学校方面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偷听生却不办理手续,直接就混入教室听课。
甚至有传闻国学大师陈汉章讲过一个轶事:有一年,他开了一门新科,平时总有十几位学生听课。到了考试时,台下只剩下1人参加考试。原来,那些听课的学生,都是“偷听生”。
这就好玩了。
民国时期,蔡元培执掌北大,很多制度都颇为开明。放在前世的北大几乎不可想象。放在78年的北大,好像也挺正常的。
因为这个时候的北大管理并没有那么严格,对于旁听,几乎是没有一个老师禁止的。可以说全校各个院系的课程都是开放的,只要你不扰乱课堂秩序,你想去哪里蹭课就去哪里蹭课。
这种制度放在国外也是稍有。
因为国外的大学,学生能不能蹭课,是教授说了算,有的教授嫌弃蹭课的学生扰乱秩序,严禁学生蹭课。
实际上,前世,在国内这样的老师也不在少数。
好在苏亦当年在北大蹭课并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他被北大有熟人,当年一起跟奋战北大的研友,不少人都考上北大了,甚至好多研友摇身一变就成北大学姐了。这种情况下,作为小老弟跟在学姐后面蹭课,一点问题是没有的。
不管前世还是后世,苏亦对于蹭课都不鲁莽行事,他去东语系蹭课之前,肯定是先弄到本科生的课表,然后提前去教室等候,而不是临到上课时间或者已经上课了才踩着时间过去。
反正,作为研究生他的时间比本科生自由多了。
跟历史系不一样,东语系的教学楼放在外文楼。而,外文楼的历史甚至比五十年代新建的文史楼还要久远。
外文楼靠近北大西门,位于华表之北,原名“m楼”,后改名“穆楼”,由银行家穆拜亚捐款10万美元所建。建成于1925年,建筑属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依清代宫殿式建筑为蓝本设计。在燕大的时候,就作为教室使用。
建筑坐北朝南,唯一原燕大东西中轴线北侧,与办公楼、化学北楼形成一个“品”字形的院落。建筑形制采用了中国古建筑式样,庑殿顶,素色墙体,深红色柱子与格栅窗以及条石基座。
甚至,到了后来,外文楼和办公楼北侧的民主楼,以及1991年增建的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也构成了一个品字形建筑群。
相比较贝公楼、化学北楼,这个品字型,绝对是大大的品字。
前世的时候,外文楼被用作北大外国语学院的教学办公场所。
实际上,外文楼之所以改名,还跟钱穆有关系。
司徒雷登问诸人到校印象。钱穆先生就直接说,“初闻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之最中国化者,心窃慕之。及来,乃感大不然。入校门即见‘m楼,‘s楼,此何义,所谓中国化者又何在此宜与以中国名称始是。”
众人默然,后来燕大还特意遂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一律赋以中国名称。
这故事并非捏造,在钱穆先生的师友杂忆就有记载。
当然,改成外文楼是后面北大搬入以后的事情了。
其实,北大西语、东语、俄语三系,苏亦感觉最豪横的还是俄语系,因为北大五十年代新建大楼的时候竟然特意建立了一栋俄文楼。但为啥有俄文楼,谁都清楚,没啥好说的。
从学术宿舍到外文楼,还要穿过朗润园,这里环境幽深,这里小径交错,这里花草盛开,这里还有很多会外语的小姐姐。
不过跟在文史楼大本营不一样,苏亦到外文楼的时候,一个小姐姐都不认识。
不对,认识一个。
苏亦习惯性地拐到后排苟着的时候,竟然愚见了多日不见的张绣予,这个中文系的大姐,竟然跑来东语系蹭课。
这是啥情况?
她也爱上了梵语文学?
张绣予解释,“我有一个长辈认识金克木先生,前两天他过来北京办事,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