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魏野仙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汴梁是一座不夜之城,在灯火中氤氲成软红十丈。不论是在理论上至高无上的宫城,还是新近落成,一派人间蓬壶气象的艮岳,也因为汴梁,带上了几分烟火气味。
但就算是汴梁这样无处不歌吹,无处不耍笑,连升斗小民都享受着极高福利的大都会,也有些地方,总带着些与都门格格不入的气息。
比如别名“乌台”的御史台。
虽然汴梁的御史台没有像汉朝那样,真的有大群乌鸦聚集,可是里面大群性情如乌鸦、咬人如王八般的御史,也让这地方显得格外阴沉,无论官民都唯恐避之不及。
又比如开封府衙。
开封府衙的阴沉气质由来有自,倒不是因为曾经有包拯这样的名臣曾经执掌过开封府,更不是因为那句“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民谣。而是因为开封府的主人,从来就不是一个个领了“权知开封府”差遣的文官,而是在开封府里代代把持着吏职的胥吏家族。
哪怕以包拯这样的名臣出掌开封府的时候,也照样被这些胥吏耍弄得团团转。
而胥吏与文官不同,这个直接面对着升斗小民的中间阶层,虽然没有官身,却有着比文官更为便利的灰色权限。以至于汴梁城里的达官贵人,想要做些于律法不合的事情,从来都不理会开封知府,而是找这些胥吏办事。
谁不知道,开封府的这些胥吏,一个个都是汴梁城里的大户。虽然这些胥吏人家都处世低调,可汴梁城里的行会、行商,还有那些名为丐头、实为黑帮首脑的人物,每年上缴给他们的好处,也是那些小京官一辈子都挣不出的家当!
就连他们的顶头上司,也拿这些胥吏毫无办法。汴梁城里谁不知道,开封府的胥吏对待他们的上官,从来就不怎么客气,甚至有了“忤逆开封府,孝顺御史台”的说法。
这一点,如今权知开封府的王鼎算是体会得最深。
在出掌开封府前,王鼎在东南诸路做过好几任的制置发运副使,论出身资历,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员,论才干手腕,一个“能吏”的评价是跑不了的。但是自从得了这个“权知开封府”的差遣以后,也只是萧规曹随,丝毫没有什么刷新积弊的念头,只盼着早点把任期熬满,早点摆脱开汴梁城里的汹涌暗流,早点和这个烫手山芋般的差遣说再见。
抱着这种态度,王鼎对自己的差遣也就没了什么干劲儿。此刻正是凉月初升时候,他就在开封府内堂,摆开一席小宴,在几个女校书的琴韵声中,与几个幕僚联句为乐。
今天王鼎运道不好,拈了一个险韵,他又不是那种在诗词歌赋上有捷才的人物,吟哦片刻,还不能成句。
一位做到了开封府知府位置的高官,居然联句露怯,这在诗酒风流的汴梁也算是一件稀罕事。几个女校书面上依旧很有职业道德地露出柔媚神色,心底里那一个“村”字,却是早就泛了出来。
王鼎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勾栏女子,所谓“一爱俏,二爱才,三爱钞”,对自家不过是装个样子。此刻若是吟不出佳句,还不知道日后那勾栏之地要传出什么样的怪话来,哪里肯丢这个面子?偏偏就在这个当口,他眸光一瞥,正望见开封府里的老吏斜着身子在门外探头探脑。
王大府心情不好,见着那老吏缩头缩脑模样,心头就一阵燥火腾起,喝道:“王老劳,你在那里做什么勾当!”
听得王鼎话里这一股子怒意,王老劳顿时就明白自己撞到了王知府的火头上,一面弓着身子走进来,一面用最简洁的语言,向王鼎禀报道:“东水门监门官遣人来报,有道人乘莲叶自汴水入都门,沿途百姓皆道是仙人下降,已成聚集之势。”
别的王鼎听听就算,然而百姓聚集这事情,却是让他顿时头大起来。
汴梁城入夜之后,素来是金吾不禁。虽然说都门的夜生活无比丰富,夜半三更照样满街是人,但是这么一个大都会,一旦闹出众人群聚的事件来,难免不会出什么差错。
具体到开封府的日常工作上,便是每个月都要来那么几回的大相国寺“万姓交易”的大市集,开封府总要出动上上下下所有的衙役,维持秩序。
至于上元放灯、三月金明池演武、四月浴佛会、五月端阳庆、六月各宫观的迎神赛会、七月中元普渡、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菊花会,还有后面最为重要的天宁节官家寿诞、冬至郊坛祭天大典……
这真是一年到头哪个月都不得消停,开封府在其中维持秩序也是最重最累的差事。
而除了年末的郊祭祀天之外,不管是四季节庆还是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当中的刑案从来就没有少过。扒手偷窃之类的小案子不提,拐子们诱拐良家才是重头戏。不知道多少高官家的小衙内、宗室家的郡主县主,被诱拐出去,能找回来的十不存一,多半都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更不要说这种突然发生的聚集事件,开封府根本就没有事前布置人手,连向那些丐帮团头们打招呼的余地都没有。这么一来,还不知道明天开封府二堂上,要积压多少无头凶案!
虽然得到“权知开封府”这差遣的时候,王鼎已经有觉悟了,开国至今二甲子有余,开封府平均七个月换一任知府,少有做满一任的。但是王鼎就算要转迁它职,也得是调任出外,而不是灰头土脸地被御史台那帮子疯狗给咬下来!
下定了决心,这位以光禄大夫权知开封府的王大府猛地站了起来:“还愣着作甚?立刻调遣人手,将东水门一带仔细管照起来,尤其是州桥到御街一段,绝不能出一点乱子!”
……
………<... -->>
汴梁是一座不夜之城,在灯火中氤氲成软红十丈。不论是在理论上至高无上的宫城,还是新近落成,一派人间蓬壶气象的艮岳,也因为汴梁,带上了几分烟火气味。
但就算是汴梁这样无处不歌吹,无处不耍笑,连升斗小民都享受着极高福利的大都会,也有些地方,总带着些与都门格格不入的气息。
比如别名“乌台”的御史台。
虽然汴梁的御史台没有像汉朝那样,真的有大群乌鸦聚集,可是里面大群性情如乌鸦、咬人如王八般的御史,也让这地方显得格外阴沉,无论官民都唯恐避之不及。
又比如开封府衙。
开封府衙的阴沉气质由来有自,倒不是因为曾经有包拯这样的名臣曾经执掌过开封府,更不是因为那句“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民谣。而是因为开封府的主人,从来就不是一个个领了“权知开封府”差遣的文官,而是在开封府里代代把持着吏职的胥吏家族。
哪怕以包拯这样的名臣出掌开封府的时候,也照样被这些胥吏耍弄得团团转。
而胥吏与文官不同,这个直接面对着升斗小民的中间阶层,虽然没有官身,却有着比文官更为便利的灰色权限。以至于汴梁城里的达官贵人,想要做些于律法不合的事情,从来都不理会开封知府,而是找这些胥吏办事。
谁不知道,开封府的这些胥吏,一个个都是汴梁城里的大户。虽然这些胥吏人家都处世低调,可汴梁城里的行会、行商,还有那些名为丐头、实为黑帮首脑的人物,每年上缴给他们的好处,也是那些小京官一辈子都挣不出的家当!
就连他们的顶头上司,也拿这些胥吏毫无办法。汴梁城里谁不知道,开封府的胥吏对待他们的上官,从来就不怎么客气,甚至有了“忤逆开封府,孝顺御史台”的说法。
这一点,如今权知开封府的王鼎算是体会得最深。
在出掌开封府前,王鼎在东南诸路做过好几任的制置发运副使,论出身资历,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员,论才干手腕,一个“能吏”的评价是跑不了的。但是自从得了这个“权知开封府”的差遣以后,也只是萧规曹随,丝毫没有什么刷新积弊的念头,只盼着早点把任期熬满,早点摆脱开汴梁城里的汹涌暗流,早点和这个烫手山芋般的差遣说再见。
抱着这种态度,王鼎对自己的差遣也就没了什么干劲儿。此刻正是凉月初升时候,他就在开封府内堂,摆开一席小宴,在几个女校书的琴韵声中,与几个幕僚联句为乐。
今天王鼎运道不好,拈了一个险韵,他又不是那种在诗词歌赋上有捷才的人物,吟哦片刻,还不能成句。
一位做到了开封府知府位置的高官,居然联句露怯,这在诗酒风流的汴梁也算是一件稀罕事。几个女校书面上依旧很有职业道德地露出柔媚神色,心底里那一个“村”字,却是早就泛了出来。
王鼎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勾栏女子,所谓“一爱俏,二爱才,三爱钞”,对自家不过是装个样子。此刻若是吟不出佳句,还不知道日后那勾栏之地要传出什么样的怪话来,哪里肯丢这个面子?偏偏就在这个当口,他眸光一瞥,正望见开封府里的老吏斜着身子在门外探头探脑。
王大府心情不好,见着那老吏缩头缩脑模样,心头就一阵燥火腾起,喝道:“王老劳,你在那里做什么勾当!”
听得王鼎话里这一股子怒意,王老劳顿时就明白自己撞到了王知府的火头上,一面弓着身子走进来,一面用最简洁的语言,向王鼎禀报道:“东水门监门官遣人来报,有道人乘莲叶自汴水入都门,沿途百姓皆道是仙人下降,已成聚集之势。”
别的王鼎听听就算,然而百姓聚集这事情,却是让他顿时头大起来。
汴梁城入夜之后,素来是金吾不禁。虽然说都门的夜生活无比丰富,夜半三更照样满街是人,但是这么一个大都会,一旦闹出众人群聚的事件来,难免不会出什么差错。
具体到开封府的日常工作上,便是每个月都要来那么几回的大相国寺“万姓交易”的大市集,开封府总要出动上上下下所有的衙役,维持秩序。
至于上元放灯、三月金明池演武、四月浴佛会、五月端阳庆、六月各宫观的迎神赛会、七月中元普渡、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菊花会,还有后面最为重要的天宁节官家寿诞、冬至郊坛祭天大典……
这真是一年到头哪个月都不得消停,开封府在其中维持秩序也是最重最累的差事。
而除了年末的郊祭祀天之外,不管是四季节庆还是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当中的刑案从来就没有少过。扒手偷窃之类的小案子不提,拐子们诱拐良家才是重头戏。不知道多少高官家的小衙内、宗室家的郡主县主,被诱拐出去,能找回来的十不存一,多半都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更不要说这种突然发生的聚集事件,开封府根本就没有事前布置人手,连向那些丐帮团头们打招呼的余地都没有。这么一来,还不知道明天开封府二堂上,要积压多少无头凶案!
虽然得到“权知开封府”这差遣的时候,王鼎已经有觉悟了,开国至今二甲子有余,开封府平均七个月换一任知府,少有做满一任的。但是王鼎就算要转迁它职,也得是调任出外,而不是灰头土脸地被御史台那帮子疯狗给咬下来!
下定了决心,这位以光禄大夫权知开封府的王大府猛地站了起来:“还愣着作甚?立刻调遣人手,将东水门一带仔细管照起来,尤其是州桥到御街一段,绝不能出一点乱子!”
……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