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迷途在1643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一年多来,王德发把精力全放在了这些户籍改革上,发放户籍证明,各地县府重新登记,黎城带给江南最大的好处就是取消了徭役,从今往后没有徭役了,给百姓的震动是相当大的,而农税是按田地征收的,如果某人名下有田地,那么就要交农税,交多少?就按田地多寡算,哪怕这人不种地了,在城里经商了也要交,除非放弃田地,没有商量余地,就这一点,许多大户恨的牙痒痒的。虽然一亩地只交百分之八这样的低税,可架不住许多大户上千亩,几万亩田地,在崇祯年间,江南的田亩税可是在百分之10–20之间,现在黎城只是百分之八,那么为什么还说不公呢,因为黎城没有士人免税一说,明朝有根据进士2000亩,举人400亩,秀才80亩的免税额度,还有许多隐报的田亩数,所以目前,不是田地越多越好了。
几千年来土地对于国人来说就是命根子,要想把土地收回到新政府手中,是很难的,要么靠杀戮,要么靠强抢,这样就会失去民众的支持,除了杀和抢,就是改朝换代,目前这么难得的机会,黎城不去做,就太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了。
松江府唐家是世族大户,可惜唐公子刚得了秀才功名年轻轻得一场急病死后,这唐寡妇没有改嫁,带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孩童,支撑着一家老少,唐秀才生前跟大名鼎鼎陆树声的儿子陆彦章交好,陆家对唐家多有照顾,所以唐家有80亩免税田地,一半水田种稻米,一半是旱地种桑树,加上同村上有二家小户投献了十几亩水田,原本唐家靠着这80亩田地勉强过活,虽不愁吃穿,日子过的还是紧巴巴的,可是新政府出台了取消这些免税额度后,将意味着80亩田地要交农税了,虽然交的不多,一算下来春粮加秋粮一起也要交七、八千斤的公粮了。
老太爷有一个正妻,二位小妾,正妻没有生育,二个小妾分别为唐家育有一儿一女,加上一位厨娘,一个丫鬟,一家佃户,全部人员加在一起就有十五口人,这也是明朝年间中产阶级人家的标准,生活还是能过的去,哪怕一年里难得能吃点肉食,比起一般的百姓来就不能比了,首先是地位、书香传家,耕读田间,属于小门小户罢了,还有陆家照顾,在乡邻间也是有话语权的。
王德发登记户籍,统计人口就是为了粮食生产,不要看在江南粮食不是问题,可是目前粮价居高不下,连年战乱引起人口下降,土地抛荒严重到了百姓生存艰难,山东、河南、河北粮食吃紧,对江南的粮食需求很大,而湖广地区正在打仗,清军,永历正在死磕,粮食的需求很大,靠南方肯定是扛不住了,只有在江南产粮区多产粮来弥补,山西黎城在河北、河南占领区也在大力产粮,首选就是红薯,玉米,可是明人还不知道,这两种粮食带来的好处。目前只在广东、福建、台湾有种植,把它引种到山西、河北、河南就能缓解粮食压力。
红薯的高产,目前明人还不太了解,对穿越者来说,这是必须要大力推广种植的, 红薯可以做成红薯干, 红薯粉条,除了当杂粮外还能喂家畜,最宝贵的能酿酒,可以说浑身是宝,在农业部解和林、马明霞两人大量雇佣逃民、饥民以工代赈方式,在黎城辖区内的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成立了多个种植番薯农场,特别是在黄河边上,这里的土地疏松含沙,好在番薯对土地不挑及耐旱,也对含碱的土地也能存活,明人百姓看到农场产出的红薯又能当粮食,产量又高,又能加工成粉条保存起来,还能酿酒,不用去推广,一年后几乎家家户户全种上了。
王德发接下去就要把红薯、玉米在江南推广,首先就是在各地开办农场,开农场主要是为了推广示范,所以就要丈量田地,统计人口,把大批无主土地掌握在政府手里,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这样就牵连到了税收,取消有功名的士人优待问题,江南跟别的地方不同,在山西本身人口少,土地多,而且荒地更多,在江南人口多,土地少,河网密布,世家大族多,读书人也多,趁着目前明朝灭亡的乱世,不去取消它,就没机会了,这样的机会不去利用就说不过去了,黎城穿越者怎么能放过呢?所以就出台了土地政策,抗拒最大的就数士人免税特权,王德发说了:“新政府不承认士农工商这样的说法,当然也就没有了田地免税的优待,如果那一位当官的不服气,非要跟政府作对,那就去做老百姓好了,做新政府的官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让你去享福摆官威的。”
在《江南周报》上连续二期刊登了政府土地改革细则后,一场丈量田地的运动开始了,政府重新颁发田地使用证书,田契等,对没有田地的农民重新分给了土地,对于这些分出去的土地,规定不能转送,不能买卖,田主死了所有权归政府所有。这一招特别狠... -->>
这一年多来,王德发把精力全放在了这些户籍改革上,发放户籍证明,各地县府重新登记,黎城带给江南最大的好处就是取消了徭役,从今往后没有徭役了,给百姓的震动是相当大的,而农税是按田地征收的,如果某人名下有田地,那么就要交农税,交多少?就按田地多寡算,哪怕这人不种地了,在城里经商了也要交,除非放弃田地,没有商量余地,就这一点,许多大户恨的牙痒痒的。虽然一亩地只交百分之八这样的低税,可架不住许多大户上千亩,几万亩田地,在崇祯年间,江南的田亩税可是在百分之10–20之间,现在黎城只是百分之八,那么为什么还说不公呢,因为黎城没有士人免税一说,明朝有根据进士2000亩,举人400亩,秀才80亩的免税额度,还有许多隐报的田亩数,所以目前,不是田地越多越好了。
几千年来土地对于国人来说就是命根子,要想把土地收回到新政府手中,是很难的,要么靠杀戮,要么靠强抢,这样就会失去民众的支持,除了杀和抢,就是改朝换代,目前这么难得的机会,黎城不去做,就太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了。
松江府唐家是世族大户,可惜唐公子刚得了秀才功名年轻轻得一场急病死后,这唐寡妇没有改嫁,带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孩童,支撑着一家老少,唐秀才生前跟大名鼎鼎陆树声的儿子陆彦章交好,陆家对唐家多有照顾,所以唐家有80亩免税田地,一半水田种稻米,一半是旱地种桑树,加上同村上有二家小户投献了十几亩水田,原本唐家靠着这80亩田地勉强过活,虽不愁吃穿,日子过的还是紧巴巴的,可是新政府出台了取消这些免税额度后,将意味着80亩田地要交农税了,虽然交的不多,一算下来春粮加秋粮一起也要交七、八千斤的公粮了。
老太爷有一个正妻,二位小妾,正妻没有生育,二个小妾分别为唐家育有一儿一女,加上一位厨娘,一个丫鬟,一家佃户,全部人员加在一起就有十五口人,这也是明朝年间中产阶级人家的标准,生活还是能过的去,哪怕一年里难得能吃点肉食,比起一般的百姓来就不能比了,首先是地位、书香传家,耕读田间,属于小门小户罢了,还有陆家照顾,在乡邻间也是有话语权的。
王德发登记户籍,统计人口就是为了粮食生产,不要看在江南粮食不是问题,可是目前粮价居高不下,连年战乱引起人口下降,土地抛荒严重到了百姓生存艰难,山东、河南、河北粮食吃紧,对江南的粮食需求很大,而湖广地区正在打仗,清军,永历正在死磕,粮食的需求很大,靠南方肯定是扛不住了,只有在江南产粮区多产粮来弥补,山西黎城在河北、河南占领区也在大力产粮,首选就是红薯,玉米,可是明人还不知道,这两种粮食带来的好处。目前只在广东、福建、台湾有种植,把它引种到山西、河北、河南就能缓解粮食压力。
红薯的高产,目前明人还不太了解,对穿越者来说,这是必须要大力推广种植的, 红薯可以做成红薯干, 红薯粉条,除了当杂粮外还能喂家畜,最宝贵的能酿酒,可以说浑身是宝,在农业部解和林、马明霞两人大量雇佣逃民、饥民以工代赈方式,在黎城辖区内的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成立了多个种植番薯农场,特别是在黄河边上,这里的土地疏松含沙,好在番薯对土地不挑及耐旱,也对含碱的土地也能存活,明人百姓看到农场产出的红薯又能当粮食,产量又高,又能加工成粉条保存起来,还能酿酒,不用去推广,一年后几乎家家户户全种上了。
王德发接下去就要把红薯、玉米在江南推广,首先就是在各地开办农场,开农场主要是为了推广示范,所以就要丈量田地,统计人口,把大批无主土地掌握在政府手里,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这样就牵连到了税收,取消有功名的士人优待问题,江南跟别的地方不同,在山西本身人口少,土地多,而且荒地更多,在江南人口多,土地少,河网密布,世家大族多,读书人也多,趁着目前明朝灭亡的乱世,不去取消它,就没机会了,这样的机会不去利用就说不过去了,黎城穿越者怎么能放过呢?所以就出台了土地政策,抗拒最大的就数士人免税特权,王德发说了:“新政府不承认士农工商这样的说法,当然也就没有了田地免税的优待,如果那一位当官的不服气,非要跟政府作对,那就去做老百姓好了,做新政府的官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让你去享福摆官威的。”
在《江南周报》上连续二期刊登了政府土地改革细则后,一场丈量田地的运动开始了,政府重新颁发田地使用证书,田契等,对没有田地的农民重新分给了土地,对于这些分出去的土地,规定不能转送,不能买卖,田主死了所有权归政府所有。这一招特别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