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女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免怨恨,只有这个人,第一个担心的还是自己。
禀告的人说了一遍,见自家主子毫无反应,只好又细细的说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遗漏的,便拱手站在那儿。
朱成皓沉吟半晌,才说道:“让人继续注意着,多派几个人保护贺大人的安全。”
下属连忙点头应下,这才退了出去。心中嘀咕着,看来主子对这位贺文麒大人不是一般的重视,看来保护那位的人,也得再用心一些才是。
等书房内只剩下自己一人,朱成皓才起身站在那副小像前,贺文麒的话他何尝不懂,只是皇帝将他放到京卫的位置上来,为的就是打击三皇子和二十皇子,从这一日开始,他们就是势不两立。朱成皓固然可以不作为,那样子的话,三皇子两人也不一定会跟他撕破脸皮,但那样一来的话,他回不回来又有什么区别。
半晌,门口传来内侍的声音:“殿下,王子妃差人来问,您今日的晚膳摆在哪里?”
朱成皓微微皱眉,又想到自己的妻子,说实在的,老皇帝给他的这个妻子倒算是不错,出生大家,徐家养出来的女儿,不管是容貌气质还是性情品行都非常不错,只是正因为太标准了,在他的面前,也像是带着面具似的不真实。
即使心中并不十分喜欢自己的这位王子妃,朱成皓却明白,徐青山那边能给予自己不少的助力,他并不能只靠着边疆的军权夺那个位置。所以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去皇子妃的院子里头。”
内侍听了松了口气,虽然皇子妃看起来和气娴淑,但几个月下来,他们却都知道,这个女人可不是那么好惹的,在王子妃进门之前,皇子院子里头也有几个通房在,如今却已经不知去了哪里,偏偏皇子对女色并不上心,对此甚至没有问起一句来。
贺文麒可不知道,自己简简单单的一句提醒,到了朱成皓这边就上升了高度,也许正因为朱成皓是这种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人,将来他们的行走的轨道才会一次又一次被迫交缠在一起。
老皇帝到底是当了多年的皇帝,即使一直以来无所作为,但在夺取皇位这一点上,看看他当年的手段就知道,这位也是一位狠辣的主。不知为什么这位老皇帝像是认定了要送太子上台,大刀阔斧的开始折腾自己的三儿子和二十儿子。
二十皇子还好一些,他背后还有一个诚亲王府,作为异姓王能够屹立不倒,可见诚亲王府的实力。即使是看在诚亲王的面子上,皇帝也不会对二十皇子下了狠手,毕竟诚亲王府在朝多年,所树立下的人脉,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剪清的。
但三皇子就惨了一些,这位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人脉,大部分都是靠着所谓的学识,身边一群的读书人,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要打击这群书生,也比打击诚亲王那一派的勋贵也容易许多。
这些围着三皇子高言阔论的家伙显然没有想过,他们所谓的体面,都是皇帝愿意给的,说到底他们都是天子门生,而不是三皇子的门生,如今他们不但不帮着皇帝干活,还帮着三皇子一直戳太子的眼睛,皇帝焉能容忍了他们。收拾他们,连接口都不需要,随便造一个,谁能说皇帝不对。
不仅朱成皓对这些人动手,朝中忽然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弹劾起这两派的人来,皇帝的实力第一次展现在贺文麒的面前,这位看起来已经苍老,甚至已经得了不治之症的皇帝,远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和蔼可亲,也是,真要是那么和蔼的人,怎么可能直接宰了自己的亲兄弟登上王座。
皇帝真的是沉寂太久了,当年废太子直接宰了十几个兄弟,给皇帝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那之后的一段时间,皇帝对朝政的心思也远远不足,外加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便让三皇子和二十皇子钻了空子,如今他狠了心要给太子扫空前路,自然就会下狠手。
京城的老百姓似乎回到了那一年太子叛乱的时候,刑场没有一日是空置的,不同于上一次的是,这一次被斩杀的大部分都是读书人,而且也少有牵连家人的。当然,这并不是皇帝多么的宽容,而是这些贫寒出生的学子,家人并无影响朝廷的能力,与其得一个杀名,还不如放过了他们,能被人称赞几声宽容。
这段时间,李氏也是心惊胆战,要知道她儿子也是读书人,还是个进了翰林院,之前颇得皇帝喜欢的读书人,越是靠近皇帝越是危险,虽然李氏觉得自家儿子是个聪明人,不会做傻事,但挡不住皇帝胡乱杀人啊。
贺文麒只能软语安慰,每日除了去衙门就待在家中,势必让李氏安安心,甚至陆清辉几次邀约都推却了,这个时间段,他也是很怕出一点幺蛾子。要知道最近被杀的大臣里头,也不全是那两派的,中立人士和太子那一派的人,也没能逃过这个圈子,三派人马厮杀起来,互相攀咬,谁知道自己会不会被牵涉进去。
只是他再三小心,也不能躲过这次的事情,好几次都被人攀咬出来,幸好贺文麒行得正立的直,一直以来都没有真真切切的把柄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最多不过是被人说道几句,外加皇帝有意偏颇,倒是一直没有被责罚。
老皇帝杀了一批读书人,似乎觉得够了,给下面不听话的人足够的震慑,让他们知道朝廷里头能做正事儿的人是谁,太子下去办事的时候,也不会遇到阴奉阳违的人了,于是稍微消停了一些,一时之间太子辅政,朝廷里头分外的和谐。
只是这种和谐,是建立在无数的献血上的,如果太子也有老皇帝的手段,能够弹压住这些朝臣,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太子母妃出身低微,自己尚且年幼,即使老皇帝的心腹,对这位太子都报以怀疑的态度,更别说其他人了。
比起太子来,在这场风波之中,朱成皓也是得到了莫大的好处,即使背负着侩子手的罪名,但能够潜移默化的将京都慢慢控制在手中,却是怎么都换不来的便利。有老皇帝愿意替他背负大部分罪名,朱成皓怎么能不趁机渗透自己的势力。
疯狂的血腥过后,老皇帝终于也意识到,继续杀下去的话,不但会惹了众怒,朝廷也会没有人用了。老皇帝杀人也不能谁都杀,有些人根基太稳,动起来难免牵涉太多,除了几个倒霉催的,剩余被扫除的,最多不过是四品。
朝廷十分宁静,各司各职,效率达到了空前的高,这时候贺文麒忍不住吐槽,文人就是需要鞭笞才会好好干活,不然的话平日里都忙着弹劾谁,博得一个千古名声去了。不过这种大洗牌,中国历史上也只有几个凶悍的皇帝做过。
只是这样的宁静,分明给人一种风雨欲来的压抑感觉。三皇子与二十皇子经营多年,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势力一点点被吞噬,就算这个人是皇帝,也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挨打。两个一直斗鸡眼似的的皇子,第一次因为一致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一直不被他们看在眼中的太子,因为皇帝的支持,终于成了他们首先想要打击的绊脚石。
而这个时候,挡在太子面前的,除了皇帝,还有一个朱成皓。不用贺文麒的提醒,朱成皓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上一次杀俘事件好不容易过去,下一次再遇到的话,老皇帝能不能保住他,会不会保住他也是问题。
这一日早朝,照旧看起来一派和谐,太子几次就政事发言,得到了皇帝好几声夸赞,甚至大笑说道:“吾子甚肖吾,将来必有作为。”
跟前几次不同的是,不管是三皇子还是二十皇子,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似乎对皇帝的夸赞一点儿意见都没有,但就是这样,才让人觉得不对劲。
以贺文麒的官职只能站在十分后头,但也能察觉今日朝廷十分不对劲,心中暗暗为朱成皓担心,三皇子他们要动手的话,第一个对付的恐怕就是他,谁让他大大咧咧的挡在太子身前,成了名符其实的靶子呢。
第六感这东西十分微妙,在贺文麒觉得大事不妙的时候,朝廷里头果然出了一件大事,这件事看似跟朱成皓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但最后却导致了不可回避的后果。
历朝边疆辽阔,北方的胡虏是心腹之患,每年都要来袭,朝廷的兵力大部分都被限制在那一块,跟明朝一般,实行了重北轻南的方针。
但轻视南方,并不是说放弃了南方,这里所说的南方,自然不是鱼米之乡的江南,这种税收大地,朝廷怎么可能放开。但再往南去,前辈子的云南,这辈子的南中那一块,却成了十分棘手的地带。
这一片土地各种名族混居,用中原人的话讲就是顽固不化,而且风俗习惯,甚至是气候都与其他地方大大不同,一直以来,那边的土司都比朝廷派过去的人更有话语权。朝廷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只要不是叛乱大事,也没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没看见北疆那边还乱着吗。
而这一次,却是以前的南中知府死了,是的,这位在南中憋憋屈屈待了不少年的知府,无声无息的就死了,等消息传到京城,已经是几个月之后,估计这位知府的尸首都已经腐烂,无法得知真正的死因。
无论朝廷对这位知府的死亡有多少的疑惑,但那边传来的消息,众口一词都说这位知府去了南边一直水土不服,长年以来病痛产生,撑了许多年终于撑不住去了。皇帝就算是有所怀疑,挡不住没有证据,也实在没办法拿那边的土司怎么办,人家还是土皇帝呢。
若这时候朝中有余力,皇帝就不会轻飘飘的放过这件事,但偏偏北疆刚刚安稳,却正好遇到诸位之争正好激烈,自然也分不出多少手来。
皇帝长叹一声,到底是没有继续深究,只是这下一任的南中知府又成了问题。
都说清翰林富知府,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知府是个十分有油水的地方,下放下去当一个知府的话,那也是十分枪手的职位,一般人想要当上还不容易。只是南中却不同,这地方自古以来,那是被流放的地方,多少人直接死在了水土不服上。
邕州两岸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春曰青草瘴,夏曰黄梅瘴,六七月曰新禾瘴,*月曰黄茅瘴,土人以黄茅瘴尤毒。
这说的就是南中当地的瘴气,就算是到了现代,瘴气这东西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应对方式,更别说在各种科技落后的古代了。
虽然南中知府,所处的位置并不十分偏远,还算是安全,但算上这刚刚死的这一位,已经有三位南中知府直接一命呼呜,要说其中没有什么蹊跷,连三岁孩子都不会相信。
第一位知府在去的路上直接水土不服死了,第二位倒是好了一些,但到了那边也病倒了,一直到死也甚至没能入职。
在派出第三位的时候,皇帝也是精挑细选了一番,一定要身体强壮健康的,这倒也安安稳稳了这么多年,谁知道临了还是一命呜呼,一时之间,南中成了一个棘手的地方,更棘手的是,朝廷还在内乱之中,腾不出手来收拾那边的土司。
而这一日,南中的问题再一次被摆在面上来,皇帝冷眼看着下头的人,淡淡问道:“哪位卿家愿意为朕解忧?”
性命攸关,众大臣纷纷低头,似乎压根没听见这句问话。
贺文麒自然也是如此,虽然在现代,云南那是旅游的好地方,但如今可是没开发的蛮荒之地,瘴气这东西,他自然也是害怕的,若不然的话,远远的离开朝廷,避开这个多事之秋也是一件好事。
正在这时候,却见一人出列,大声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掌管南中最好的人选,非镇国将军莫属。南中多有刁民,不服管束,镇国将军铁血手段,才能让这群刁民服从朝廷调令。”
话音刚落,却见一群人跪倒下来,口中纷纷言道:“微臣附议。”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发~哇咔咔,其实是若初跟随了文麒的脚步哈
免怨恨,只有这个人,第一个担心的还是自己。
禀告的人说了一遍,见自家主子毫无反应,只好又细细的说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遗漏的,便拱手站在那儿。
朱成皓沉吟半晌,才说道:“让人继续注意着,多派几个人保护贺大人的安全。”
下属连忙点头应下,这才退了出去。心中嘀咕着,看来主子对这位贺文麒大人不是一般的重视,看来保护那位的人,也得再用心一些才是。
等书房内只剩下自己一人,朱成皓才起身站在那副小像前,贺文麒的话他何尝不懂,只是皇帝将他放到京卫的位置上来,为的就是打击三皇子和二十皇子,从这一日开始,他们就是势不两立。朱成皓固然可以不作为,那样子的话,三皇子两人也不一定会跟他撕破脸皮,但那样一来的话,他回不回来又有什么区别。
半晌,门口传来内侍的声音:“殿下,王子妃差人来问,您今日的晚膳摆在哪里?”
朱成皓微微皱眉,又想到自己的妻子,说实在的,老皇帝给他的这个妻子倒算是不错,出生大家,徐家养出来的女儿,不管是容貌气质还是性情品行都非常不错,只是正因为太标准了,在他的面前,也像是带着面具似的不真实。
即使心中并不十分喜欢自己的这位王子妃,朱成皓却明白,徐青山那边能给予自己不少的助力,他并不能只靠着边疆的军权夺那个位置。所以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去皇子妃的院子里头。”
内侍听了松了口气,虽然皇子妃看起来和气娴淑,但几个月下来,他们却都知道,这个女人可不是那么好惹的,在王子妃进门之前,皇子院子里头也有几个通房在,如今却已经不知去了哪里,偏偏皇子对女色并不上心,对此甚至没有问起一句来。
贺文麒可不知道,自己简简单单的一句提醒,到了朱成皓这边就上升了高度,也许正因为朱成皓是这种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人,将来他们的行走的轨道才会一次又一次被迫交缠在一起。
老皇帝到底是当了多年的皇帝,即使一直以来无所作为,但在夺取皇位这一点上,看看他当年的手段就知道,这位也是一位狠辣的主。不知为什么这位老皇帝像是认定了要送太子上台,大刀阔斧的开始折腾自己的三儿子和二十儿子。
二十皇子还好一些,他背后还有一个诚亲王府,作为异姓王能够屹立不倒,可见诚亲王府的实力。即使是看在诚亲王的面子上,皇帝也不会对二十皇子下了狠手,毕竟诚亲王府在朝多年,所树立下的人脉,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剪清的。
但三皇子就惨了一些,这位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人脉,大部分都是靠着所谓的学识,身边一群的读书人,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要打击这群书生,也比打击诚亲王那一派的勋贵也容易许多。
这些围着三皇子高言阔论的家伙显然没有想过,他们所谓的体面,都是皇帝愿意给的,说到底他们都是天子门生,而不是三皇子的门生,如今他们不但不帮着皇帝干活,还帮着三皇子一直戳太子的眼睛,皇帝焉能容忍了他们。收拾他们,连接口都不需要,随便造一个,谁能说皇帝不对。
不仅朱成皓对这些人动手,朝中忽然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弹劾起这两派的人来,皇帝的实力第一次展现在贺文麒的面前,这位看起来已经苍老,甚至已经得了不治之症的皇帝,远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和蔼可亲,也是,真要是那么和蔼的人,怎么可能直接宰了自己的亲兄弟登上王座。
皇帝真的是沉寂太久了,当年废太子直接宰了十几个兄弟,给皇帝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那之后的一段时间,皇帝对朝政的心思也远远不足,外加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便让三皇子和二十皇子钻了空子,如今他狠了心要给太子扫空前路,自然就会下狠手。
京城的老百姓似乎回到了那一年太子叛乱的时候,刑场没有一日是空置的,不同于上一次的是,这一次被斩杀的大部分都是读书人,而且也少有牵连家人的。当然,这并不是皇帝多么的宽容,而是这些贫寒出生的学子,家人并无影响朝廷的能力,与其得一个杀名,还不如放过了他们,能被人称赞几声宽容。
这段时间,李氏也是心惊胆战,要知道她儿子也是读书人,还是个进了翰林院,之前颇得皇帝喜欢的读书人,越是靠近皇帝越是危险,虽然李氏觉得自家儿子是个聪明人,不会做傻事,但挡不住皇帝胡乱杀人啊。
贺文麒只能软语安慰,每日除了去衙门就待在家中,势必让李氏安安心,甚至陆清辉几次邀约都推却了,这个时间段,他也是很怕出一点幺蛾子。要知道最近被杀的大臣里头,也不全是那两派的,中立人士和太子那一派的人,也没能逃过这个圈子,三派人马厮杀起来,互相攀咬,谁知道自己会不会被牵涉进去。
只是他再三小心,也不能躲过这次的事情,好几次都被人攀咬出来,幸好贺文麒行得正立的直,一直以来都没有真真切切的把柄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最多不过是被人说道几句,外加皇帝有意偏颇,倒是一直没有被责罚。
老皇帝杀了一批读书人,似乎觉得够了,给下面不听话的人足够的震慑,让他们知道朝廷里头能做正事儿的人是谁,太子下去办事的时候,也不会遇到阴奉阳违的人了,于是稍微消停了一些,一时之间太子辅政,朝廷里头分外的和谐。
只是这种和谐,是建立在无数的献血上的,如果太子也有老皇帝的手段,能够弹压住这些朝臣,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太子母妃出身低微,自己尚且年幼,即使老皇帝的心腹,对这位太子都报以怀疑的态度,更别说其他人了。
比起太子来,在这场风波之中,朱成皓也是得到了莫大的好处,即使背负着侩子手的罪名,但能够潜移默化的将京都慢慢控制在手中,却是怎么都换不来的便利。有老皇帝愿意替他背负大部分罪名,朱成皓怎么能不趁机渗透自己的势力。
疯狂的血腥过后,老皇帝终于也意识到,继续杀下去的话,不但会惹了众怒,朝廷也会没有人用了。老皇帝杀人也不能谁都杀,有些人根基太稳,动起来难免牵涉太多,除了几个倒霉催的,剩余被扫除的,最多不过是四品。
朝廷十分宁静,各司各职,效率达到了空前的高,这时候贺文麒忍不住吐槽,文人就是需要鞭笞才会好好干活,不然的话平日里都忙着弹劾谁,博得一个千古名声去了。不过这种大洗牌,中国历史上也只有几个凶悍的皇帝做过。
只是这样的宁静,分明给人一种风雨欲来的压抑感觉。三皇子与二十皇子经营多年,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势力一点点被吞噬,就算这个人是皇帝,也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挨打。两个一直斗鸡眼似的的皇子,第一次因为一致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一直不被他们看在眼中的太子,因为皇帝的支持,终于成了他们首先想要打击的绊脚石。
而这个时候,挡在太子面前的,除了皇帝,还有一个朱成皓。不用贺文麒的提醒,朱成皓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上一次杀俘事件好不容易过去,下一次再遇到的话,老皇帝能不能保住他,会不会保住他也是问题。
这一日早朝,照旧看起来一派和谐,太子几次就政事发言,得到了皇帝好几声夸赞,甚至大笑说道:“吾子甚肖吾,将来必有作为。”
跟前几次不同的是,不管是三皇子还是二十皇子,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似乎对皇帝的夸赞一点儿意见都没有,但就是这样,才让人觉得不对劲。
以贺文麒的官职只能站在十分后头,但也能察觉今日朝廷十分不对劲,心中暗暗为朱成皓担心,三皇子他们要动手的话,第一个对付的恐怕就是他,谁让他大大咧咧的挡在太子身前,成了名符其实的靶子呢。
第六感这东西十分微妙,在贺文麒觉得大事不妙的时候,朝廷里头果然出了一件大事,这件事看似跟朱成皓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但最后却导致了不可回避的后果。
历朝边疆辽阔,北方的胡虏是心腹之患,每年都要来袭,朝廷的兵力大部分都被限制在那一块,跟明朝一般,实行了重北轻南的方针。
但轻视南方,并不是说放弃了南方,这里所说的南方,自然不是鱼米之乡的江南,这种税收大地,朝廷怎么可能放开。但再往南去,前辈子的云南,这辈子的南中那一块,却成了十分棘手的地带。
这一片土地各种名族混居,用中原人的话讲就是顽固不化,而且风俗习惯,甚至是气候都与其他地方大大不同,一直以来,那边的土司都比朝廷派过去的人更有话语权。朝廷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只要不是叛乱大事,也没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没看见北疆那边还乱着吗。
而这一次,却是以前的南中知府死了,是的,这位在南中憋憋屈屈待了不少年的知府,无声无息的就死了,等消息传到京城,已经是几个月之后,估计这位知府的尸首都已经腐烂,无法得知真正的死因。
无论朝廷对这位知府的死亡有多少的疑惑,但那边传来的消息,众口一词都说这位知府去了南边一直水土不服,长年以来病痛产生,撑了许多年终于撑不住去了。皇帝就算是有所怀疑,挡不住没有证据,也实在没办法拿那边的土司怎么办,人家还是土皇帝呢。
若这时候朝中有余力,皇帝就不会轻飘飘的放过这件事,但偏偏北疆刚刚安稳,却正好遇到诸位之争正好激烈,自然也分不出多少手来。
皇帝长叹一声,到底是没有继续深究,只是这下一任的南中知府又成了问题。
都说清翰林富知府,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知府是个十分有油水的地方,下放下去当一个知府的话,那也是十分枪手的职位,一般人想要当上还不容易。只是南中却不同,这地方自古以来,那是被流放的地方,多少人直接死在了水土不服上。
邕州两岸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春曰青草瘴,夏曰黄梅瘴,六七月曰新禾瘴,*月曰黄茅瘴,土人以黄茅瘴尤毒。
这说的就是南中当地的瘴气,就算是到了现代,瘴气这东西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应对方式,更别说在各种科技落后的古代了。
虽然南中知府,所处的位置并不十分偏远,还算是安全,但算上这刚刚死的这一位,已经有三位南中知府直接一命呼呜,要说其中没有什么蹊跷,连三岁孩子都不会相信。
第一位知府在去的路上直接水土不服死了,第二位倒是好了一些,但到了那边也病倒了,一直到死也甚至没能入职。
在派出第三位的时候,皇帝也是精挑细选了一番,一定要身体强壮健康的,这倒也安安稳稳了这么多年,谁知道临了还是一命呜呼,一时之间,南中成了一个棘手的地方,更棘手的是,朝廷还在内乱之中,腾不出手来收拾那边的土司。
而这一日,南中的问题再一次被摆在面上来,皇帝冷眼看着下头的人,淡淡问道:“哪位卿家愿意为朕解忧?”
性命攸关,众大臣纷纷低头,似乎压根没听见这句问话。
贺文麒自然也是如此,虽然在现代,云南那是旅游的好地方,但如今可是没开发的蛮荒之地,瘴气这东西,他自然也是害怕的,若不然的话,远远的离开朝廷,避开这个多事之秋也是一件好事。
正在这时候,却见一人出列,大声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掌管南中最好的人选,非镇国将军莫属。南中多有刁民,不服管束,镇国将军铁血手段,才能让这群刁民服从朝廷调令。”
话音刚落,却见一群人跪倒下来,口中纷纷言道:“微臣附议。”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发~哇咔咔,其实是若初跟随了文麒的脚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