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重生之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宁云晋羞涩地摸了摸鼻子,将自己的小心思说了出来。他道,“儿子觉得福建这次的粮荒没可能这么容易解决,仓储问题若不是迫在眉梢皇上也不会想在动手清查。福建是十不存三,江西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一时间要调集二十万石粮食出来可不是小数。”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说这圣旨一来一回,还有调粮的时间,加起来耗费的日子只怕不少,难免会有什么变数,若是真闹出大事来之后,阁老们自然会更关注仓储的事情,儿子的折子那时候递上去应该更能引起注意吧!”
“糊涂!看你平时也是个机灵的,怎么这次就犯了傻。”宁陶煦在桌子上拍了一记,摇了摇头道,“若是你那折子已经写好了,明儿个就赶紧递上去,千万别耽搁。”
宁云晋被爷爷劈头一骂,顿时愣住,宁敬贤看平时鬼精灵一般的儿子那傻乎乎的样子忍不住笑弯了嘴角。
他戏谑地道,“你自己想想,料事如神与马后炮到底哪个比较好!”
宁云晋长大了嘴,轰然醒悟,自己果然是当局者迷了!
第87章
宁云晋回到自己的房里,连忙将收好的折子找了出来。叫来了夕颜给自己研磨,他开始琢磨该如何修改这份折子。
他只记得福建的缺粮之事最后会闹得比较大,最后在年末的时候发生了上千民众围困总督衙门的恶性事件,领头的人有不少被抓,甚至有人丧命。
福建出事的时候他已经在西北了,这件事情只是听人说起来过,根本不知道来龙去脉。
他隐约记得好像是有几艘运粮船经过福州准备去别的地方卖,当时身为福建省城的福州也缺粮缺得厉害,百姓就围了米船不让开走,要求官府放粮,结果争执中冲突逐渐升级,最后出动了绿营才平定了叛乱。
虽然宁云晋有心帮帮那些穷苦百姓,但是以他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收集得到那么多粮食,只会惹出天大的麻烦,最多能想想而已,真要是有那份心,还不如好好帮文禛整顿仓储制度。
他手头的折子是以文禛原有的仓储整顿制度为模板,又结合了后世的粮食安全机制写出来的一份长达万字的折子,里面涵盖了仓储设置、储存规模、仓库布局、粮食的轮换周期,社仓调整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粮食储备在后世也是个大问题,无论从制度,还是运作过程上都有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存在,并不是说一味的借鉴便是好的,最后还是要看是否适合大夏当前的国情。
自己的这些建议见效较慢,国家前期也需要较大的投资,在折子中更提议直接取消现在的社仓,将之与现有的常平仓合并,按照各省各地的行政级别设置县仓、乡仓、镇仓等,边防驻军单独设置营仓,再辅以漕运周转仓,重新形成一套仓储体系。
宁云晋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建议最后能被采纳多少,但是他知道如果按照文禛的高压酷典的做法,虽然短时间对于仓储弊端能起到一定作用,可是到了后期依旧会出现恶果。
所以他在折子的一开头就点出了治吏严苛将会使得官员们为了迎合上意,虚报、强摊等,反倒于民不利,就是为了能引起文禛关注。
之前他的折子是以因福建粮食问题出事后的总结性语气来写的,如今要提前上交到文禛手里自然要进行修改,望着厚厚的那叠折子宁云晋欲哭无泪,只得硬着头皮重新抄写。
宁云晋第二天就将折子递了上去,他如今好歹也是个从五品的官儿,进入了可以上奏折的行列。
大夏的折子分为两种,一类是正常奏折,另一类则是密折。两种折子通常都是先装进报匣,再由专人送到奏事处,奏事处的人再按照匣子的不同进行分配。
一般而言只有涉及到机密或者必须尽快让皇帝知道的国家庶政才会使用密折,有时候为了速度还可以通过驿站或其他渠道直接送入内宫。
宁云晋的这份折子只不过是针对仓储的建言而已,完全不需要使用密折,所以他并没有将折子直接呈到御前,而是走的正常程序。
这种走正常途径的折子不会直接送到皇帝手上,而是先由内阁阅览票拟后再由皇帝朱批裁决,因此宁云晋这份奏折递上去之后,最先看到的自然是当天值班的内阁大学士。
好巧不巧看到他奏折的人恰恰是杨让功,这人一直对宁云晋抱有成见,仅仅只是看了开头几段,见宁云晋将现有的仓储制度批判得可谓一无是处,都可以被称之为祸国殃民的存在,顿时大怒。
“竖子猖狂!”他怒道,“一个只知道纸上谈兵的小子哪里知道庶务的艰难。他难道以为只要想当然就能治理好这偌大的国家,真是空想误国。”
“哪有这么严重,年轻人有抱负也是正常的。我来看看他有何高见。”少正行的态度向来不偏不倚,他又是次辅,在场三位大学士中地位最高。
他点名要看这折子,杨让功只好将折子递到了他手中。
宁云晋折子前面的内容让少正行看得同样有些不舒服,这样刺骨的批判岂不是在讽刺他们这些大学士无能,所以才对这些弊端视而不见。
但他是个极其稳重的人,对庶务也深谙其道,越看却又越觉得这上面提到的问题虽然尖锐却也不失公道,很多问题都是这次仓储清查中正在一一曝露的,是有的放矢。
他忍着不满一列一列的将折子看下去,看到后面那些建言之后居然看得入迷起来。
合上折子,他的脑海里不停地闪现宁云晋在文章后面提出的建议,忍不住赞道,“古有甘罗八岁拜相,我看这宁清扬也丝毫不逊色,皇上得此子简直是如虎添翼呀!”
他的这一通赞扬,让许霆也好奇起来,“真有这么好?可否借来一阅?”
少正行点了点头,将折子递给他。许霆接过折子埋头看了起来,时而皱眉,时而沉思,居然也沉浸其中。
三位阁老针对宁云晋的这份折子争议比较大,三个人就有三种意见。
少正行是中庸派,他觉得宁云晋的不少建议虽然不错,但是国家仓储制度还没到那样严重的程度,完全不需要推倒重建。
许霆虽然是保守派,却也是真正的大儒,对于天下苍生的事情看得很重,对于宁云晋折子里面提到的使仓储存粮真正改善农人生活这点,他十分赞同,因此倾向于在个别省先试行其中一些建议。
杨让功则是抱着一颗挑刺的心,将宁云晋的折子批得一无是处。为此三个年龄加起来一大把的老狐狸居然直接争辩起来。
宫里的事情只要李德明有心知道,还真的很难瞒过他。他早就交代过有关宁家二公子的事情要优先上报,因此还没过午,宁云晋的折子就落到了文禛的手上。
看着那还散发着墨香的厚厚一本折子,文禛既惊讶又满意。惊的是没想到自己不过是随□代一句,那小子就这么认真的完成了如此有含量的文章,满意的则是宁云晋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
虽然知道多半是因为自己皇帝的身份,但他心里还是有种诡异的满足感。
不过即使文禛再欣赏宁云晋,也不会拿这样的大事去取悦美人,他只是将折子留中不发,暗地里却交代五位内阁大学士针对折子上的意见仔细想一想,择机再议。
按照规定臣子的折子到了皇帝手中,一般是需要当天给出处理意见的,只有实在是觉得棘手的,才会为了想办法回避将之留在宫中。
这类奏折一般不朱批、不录副本、也不发抄,即使是内阁学士们也没有权利再阅看。
宁云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有些后悔了,如今福建的事情还没闹大,仅仅只是仓储亏空是不可能让朝廷有彻底推翻原有制度的想法,这样一来他的折子就显得太过激进了一些,有浮躁之嫌,早知道就应该只是递个密折而已。
不过宁云晋这时候即使懊恼也晚了,让他更想不到的是折子的内容有一部分泄露了出去,而且那些泄露的内容含糊不清、言语歪曲,重点都着墨在他想取缔社仓、更改捐纳制度上面。
在这年头仓储来源除了采买之外,另外一个大头就是捐纳,也就是... -->>
宁云晋羞涩地摸了摸鼻子,将自己的小心思说了出来。他道,“儿子觉得福建这次的粮荒没可能这么容易解决,仓储问题若不是迫在眉梢皇上也不会想在动手清查。福建是十不存三,江西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一时间要调集二十万石粮食出来可不是小数。”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说这圣旨一来一回,还有调粮的时间,加起来耗费的日子只怕不少,难免会有什么变数,若是真闹出大事来之后,阁老们自然会更关注仓储的事情,儿子的折子那时候递上去应该更能引起注意吧!”
“糊涂!看你平时也是个机灵的,怎么这次就犯了傻。”宁陶煦在桌子上拍了一记,摇了摇头道,“若是你那折子已经写好了,明儿个就赶紧递上去,千万别耽搁。”
宁云晋被爷爷劈头一骂,顿时愣住,宁敬贤看平时鬼精灵一般的儿子那傻乎乎的样子忍不住笑弯了嘴角。
他戏谑地道,“你自己想想,料事如神与马后炮到底哪个比较好!”
宁云晋长大了嘴,轰然醒悟,自己果然是当局者迷了!
第87章
宁云晋回到自己的房里,连忙将收好的折子找了出来。叫来了夕颜给自己研磨,他开始琢磨该如何修改这份折子。
他只记得福建的缺粮之事最后会闹得比较大,最后在年末的时候发生了上千民众围困总督衙门的恶性事件,领头的人有不少被抓,甚至有人丧命。
福建出事的时候他已经在西北了,这件事情只是听人说起来过,根本不知道来龙去脉。
他隐约记得好像是有几艘运粮船经过福州准备去别的地方卖,当时身为福建省城的福州也缺粮缺得厉害,百姓就围了米船不让开走,要求官府放粮,结果争执中冲突逐渐升级,最后出动了绿营才平定了叛乱。
虽然宁云晋有心帮帮那些穷苦百姓,但是以他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收集得到那么多粮食,只会惹出天大的麻烦,最多能想想而已,真要是有那份心,还不如好好帮文禛整顿仓储制度。
他手头的折子是以文禛原有的仓储整顿制度为模板,又结合了后世的粮食安全机制写出来的一份长达万字的折子,里面涵盖了仓储设置、储存规模、仓库布局、粮食的轮换周期,社仓调整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粮食储备在后世也是个大问题,无论从制度,还是运作过程上都有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存在,并不是说一味的借鉴便是好的,最后还是要看是否适合大夏当前的国情。
自己的这些建议见效较慢,国家前期也需要较大的投资,在折子中更提议直接取消现在的社仓,将之与现有的常平仓合并,按照各省各地的行政级别设置县仓、乡仓、镇仓等,边防驻军单独设置营仓,再辅以漕运周转仓,重新形成一套仓储体系。
宁云晋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建议最后能被采纳多少,但是他知道如果按照文禛的高压酷典的做法,虽然短时间对于仓储弊端能起到一定作用,可是到了后期依旧会出现恶果。
所以他在折子的一开头就点出了治吏严苛将会使得官员们为了迎合上意,虚报、强摊等,反倒于民不利,就是为了能引起文禛关注。
之前他的折子是以因福建粮食问题出事后的总结性语气来写的,如今要提前上交到文禛手里自然要进行修改,望着厚厚的那叠折子宁云晋欲哭无泪,只得硬着头皮重新抄写。
宁云晋第二天就将折子递了上去,他如今好歹也是个从五品的官儿,进入了可以上奏折的行列。
大夏的折子分为两种,一类是正常奏折,另一类则是密折。两种折子通常都是先装进报匣,再由专人送到奏事处,奏事处的人再按照匣子的不同进行分配。
一般而言只有涉及到机密或者必须尽快让皇帝知道的国家庶政才会使用密折,有时候为了速度还可以通过驿站或其他渠道直接送入内宫。
宁云晋的这份折子只不过是针对仓储的建言而已,完全不需要使用密折,所以他并没有将折子直接呈到御前,而是走的正常程序。
这种走正常途径的折子不会直接送到皇帝手上,而是先由内阁阅览票拟后再由皇帝朱批裁决,因此宁云晋这份奏折递上去之后,最先看到的自然是当天值班的内阁大学士。
好巧不巧看到他奏折的人恰恰是杨让功,这人一直对宁云晋抱有成见,仅仅只是看了开头几段,见宁云晋将现有的仓储制度批判得可谓一无是处,都可以被称之为祸国殃民的存在,顿时大怒。
“竖子猖狂!”他怒道,“一个只知道纸上谈兵的小子哪里知道庶务的艰难。他难道以为只要想当然就能治理好这偌大的国家,真是空想误国。”
“哪有这么严重,年轻人有抱负也是正常的。我来看看他有何高见。”少正行的态度向来不偏不倚,他又是次辅,在场三位大学士中地位最高。
他点名要看这折子,杨让功只好将折子递到了他手中。
宁云晋折子前面的内容让少正行看得同样有些不舒服,这样刺骨的批判岂不是在讽刺他们这些大学士无能,所以才对这些弊端视而不见。
但他是个极其稳重的人,对庶务也深谙其道,越看却又越觉得这上面提到的问题虽然尖锐却也不失公道,很多问题都是这次仓储清查中正在一一曝露的,是有的放矢。
他忍着不满一列一列的将折子看下去,看到后面那些建言之后居然看得入迷起来。
合上折子,他的脑海里不停地闪现宁云晋在文章后面提出的建议,忍不住赞道,“古有甘罗八岁拜相,我看这宁清扬也丝毫不逊色,皇上得此子简直是如虎添翼呀!”
他的这一通赞扬,让许霆也好奇起来,“真有这么好?可否借来一阅?”
少正行点了点头,将折子递给他。许霆接过折子埋头看了起来,时而皱眉,时而沉思,居然也沉浸其中。
三位阁老针对宁云晋的这份折子争议比较大,三个人就有三种意见。
少正行是中庸派,他觉得宁云晋的不少建议虽然不错,但是国家仓储制度还没到那样严重的程度,完全不需要推倒重建。
许霆虽然是保守派,却也是真正的大儒,对于天下苍生的事情看得很重,对于宁云晋折子里面提到的使仓储存粮真正改善农人生活这点,他十分赞同,因此倾向于在个别省先试行其中一些建议。
杨让功则是抱着一颗挑刺的心,将宁云晋的折子批得一无是处。为此三个年龄加起来一大把的老狐狸居然直接争辩起来。
宫里的事情只要李德明有心知道,还真的很难瞒过他。他早就交代过有关宁家二公子的事情要优先上报,因此还没过午,宁云晋的折子就落到了文禛的手上。
看着那还散发着墨香的厚厚一本折子,文禛既惊讶又满意。惊的是没想到自己不过是随□代一句,那小子就这么认真的完成了如此有含量的文章,满意的则是宁云晋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
虽然知道多半是因为自己皇帝的身份,但他心里还是有种诡异的满足感。
不过即使文禛再欣赏宁云晋,也不会拿这样的大事去取悦美人,他只是将折子留中不发,暗地里却交代五位内阁大学士针对折子上的意见仔细想一想,择机再议。
按照规定臣子的折子到了皇帝手中,一般是需要当天给出处理意见的,只有实在是觉得棘手的,才会为了想办法回避将之留在宫中。
这类奏折一般不朱批、不录副本、也不发抄,即使是内阁学士们也没有权利再阅看。
宁云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有些后悔了,如今福建的事情还没闹大,仅仅只是仓储亏空是不可能让朝廷有彻底推翻原有制度的想法,这样一来他的折子就显得太过激进了一些,有浮躁之嫌,早知道就应该只是递个密折而已。
不过宁云晋这时候即使懊恼也晚了,让他更想不到的是折子的内容有一部分泄露了出去,而且那些泄露的内容含糊不清、言语歪曲,重点都着墨在他想取缔社仓、更改捐纳制度上面。
在这年头仓储来源除了采买之外,另外一个大头就是捐纳,也就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