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定体问(剖析北宋灭亡的根源,不喜勿喷) (2/2)
百度小说 www.bdxs.cc,人在南宋,开局救了柔福帝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哪还有钱修城防?
支援中央就更别想了,少纳点供就烧高香了。
见茶杯中茶水快见底,朱云拿起桌案上的紫砂壶,为自己斟了一杯茶,沁人心脾的茶香弥漫出来,朱云回忆着文天祥对于宋朝灭亡所做的终结,又娓娓道来,“宋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亦以浸弱。故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敌至一州则破一州,至一县则破一县,中原陆沈,痛悔何及。”
“敌至一州则破一州,至一县则破一县?”
刁翚在口中默念着,联想起州衙那坑爹的财政喝每年的巨额上供,以及朝廷对老百姓的苛捐杂税,只感觉朱云的话真尼玛贴切!
靖康之变,还真是“定体问”!!!
无兵无财,天下瓦解。
这八个大字在北宋开国才两代人的时候,就已经在它的墓碑上刻好了。
感觉脸上有些挂不住的刁翚轻咳一声,话锋一转,问道,“将军以为王相公之才如何?”
朱云不知道刁翚在政治立场上,是偏向元丰新党还是元祐旧党,想了想又随口道,“志大才疏,祸国殃民”
刁翚这下愣住了,虽然他的政治立场比较中立,但也觉得朱云给王安石的这八个字的评价,着实有些不留情面。
刁翚正欲开口之时,朱云却摆手示意他莫言,轻笑道,“某侨居海外,对于朝堂上的党争毫无兴趣,只是对于王相公的某些治国之策,着实感到匪夷所思。”
“将军所言可是‘新法’?”
“王相公思复三代民兵故创教保甲而潜消禁旅”朱云嘴角带着一丝讥讽,轻笑道,“州郡禁军有阙额处,都不补,钱粮尽欲解发归朝廷。刁通判,某所言属实否?”
刁翚面色凝重,沉思半晌,颔首苦笑一声,“将军所言甚是。”
“在某看来,王相公弄出的这套‘封桩禁军阙额钱粮’,分明就是诓骗官家去吃空饷。”朱云把玩着手中的茶杯,眼中尽是嘲讽之色,神态自若道。
朱云还记得读高中时,历史教科书对于王安石变法评价较高,无外乎是“危害了守旧派的利益”“出发点是好的”“变法的精神值得学习”云云。
然而上了军校,接触了不少一手史料后,朱云对于王安石的治国理念是彻底无语了。
要是没有这货瞎折腾,北宋还能多活起码几十年!
最典型的就是搞保甲,玩什么封桩禁军阙额钱粮。
前面提到,在我大宋“强干弱枝”的政策下,地方州县往往攒不了不少钱。出于地方行政开支考虑,为了维持地方政府机构的正常运作,搞钱最佳办法就是和当地禁军军官勾结,虚报兵额,然后截留军饷。
等到了神宗朝,禁军和厢军存在大量的缺额已经是朝野皆知的事实了,熙宁四年,皇帝派人统计汴梁禁军人数时,发现即使是首都禁军都有1/3的空额。
当时为相的王安石王相公,给神宗皇帝出了一个“天才”的主意——封桩禁军阙额钱粮+搞保甲民兵。
具体操作就是削减募兵就可以了,能省下许多钱粮,只要拿其中一部分养保甲就可以了,还能剩下大多数的钱呢!
这些剩下的钱该怎么办呢?
陛下您可以把他们封桩起来啊!
这样陛下您的直属仓库又多堆了一笔钱粮。
王安石给神宗皇帝好好的算了一笔账:
每用十万保甲替代六千禁军募兵,每年就可以多封桩十万贯∩ω∩
那么又怎么削减募兵兵额呢?
阙额不补即可!
先彻查禁军实际人数,然后把人数固定下来,今后凡是军队上报需要补充,就不补充!但是兵额还保持在账面上。
看上去很省银子呀,但是仔细一想,这尼玛跟让皇帝去吃空饷有什么两样!!!
王安石也以为不补充兵额,禁军军官和地方上文官就不会吃空饷了。
真是太天真了,朝廷不给咱们补充兵员和钱粮,把咱们原本吃的空饷拿走了,那咱们大不了继续吃另一半的空饷呗。
吃空饷可是我大宋的传统艺能,不是人人都像岳飞那样清廉的。
比如绍兴年间,韩世忠的韩家军账面上是六万人的军额,后来朝廷给了岳飞个机会去查老韩的账,岳飞亲自一点人数才发现六万军额其实只有三万人!
“王相公端的是好算计,鼓动官家吃空饷,削减六千禁军换十万民兵,每年封桩库就能有十万贯”仔细品味着王安石的神操作,朱云也是一脸的生无可恋,“可那保甲真能如唐朝府兵那般骁勇善战?”
了,哪还有钱修城防?
支援中央就更别想了,少纳点供就烧高香了。
见茶杯中茶水快见底,朱云拿起桌案上的紫砂壶,为自己斟了一杯茶,沁人心脾的茶香弥漫出来,朱云回忆着文天祥对于宋朝灭亡所做的终结,又娓娓道来,“宋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亦以浸弱。故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敌至一州则破一州,至一县则破一县,中原陆沈,痛悔何及。”
“敌至一州则破一州,至一县则破一县?”
刁翚在口中默念着,联想起州衙那坑爹的财政喝每年的巨额上供,以及朝廷对老百姓的苛捐杂税,只感觉朱云的话真尼玛贴切!
靖康之变,还真是“定体问”!!!
无兵无财,天下瓦解。
这八个大字在北宋开国才两代人的时候,就已经在它的墓碑上刻好了。
感觉脸上有些挂不住的刁翚轻咳一声,话锋一转,问道,“将军以为王相公之才如何?”
朱云不知道刁翚在政治立场上,是偏向元丰新党还是元祐旧党,想了想又随口道,“志大才疏,祸国殃民”
刁翚这下愣住了,虽然他的政治立场比较中立,但也觉得朱云给王安石的这八个字的评价,着实有些不留情面。
刁翚正欲开口之时,朱云却摆手示意他莫言,轻笑道,“某侨居海外,对于朝堂上的党争毫无兴趣,只是对于王相公的某些治国之策,着实感到匪夷所思。”
“将军所言可是‘新法’?”
“王相公思复三代民兵故创教保甲而潜消禁旅”朱云嘴角带着一丝讥讽,轻笑道,“州郡禁军有阙额处,都不补,钱粮尽欲解发归朝廷。刁通判,某所言属实否?”
刁翚面色凝重,沉思半晌,颔首苦笑一声,“将军所言甚是。”
“在某看来,王相公弄出的这套‘封桩禁军阙额钱粮’,分明就是诓骗官家去吃空饷。”朱云把玩着手中的茶杯,眼中尽是嘲讽之色,神态自若道。
朱云还记得读高中时,历史教科书对于王安石变法评价较高,无外乎是“危害了守旧派的利益”“出发点是好的”“变法的精神值得学习”云云。
然而上了军校,接触了不少一手史料后,朱云对于王安石的治国理念是彻底无语了。
要是没有这货瞎折腾,北宋还能多活起码几十年!
最典型的就是搞保甲,玩什么封桩禁军阙额钱粮。
前面提到,在我大宋“强干弱枝”的政策下,地方州县往往攒不了不少钱。出于地方行政开支考虑,为了维持地方政府机构的正常运作,搞钱最佳办法就是和当地禁军军官勾结,虚报兵额,然后截留军饷。
等到了神宗朝,禁军和厢军存在大量的缺额已经是朝野皆知的事实了,熙宁四年,皇帝派人统计汴梁禁军人数时,发现即使是首都禁军都有1/3的空额。
当时为相的王安石王相公,给神宗皇帝出了一个“天才”的主意——封桩禁军阙额钱粮+搞保甲民兵。
具体操作就是削减募兵就可以了,能省下许多钱粮,只要拿其中一部分养保甲就可以了,还能剩下大多数的钱呢!
这些剩下的钱该怎么办呢?
陛下您可以把他们封桩起来啊!
这样陛下您的直属仓库又多堆了一笔钱粮。
王安石给神宗皇帝好好的算了一笔账:
每用十万保甲替代六千禁军募兵,每年就可以多封桩十万贯∩ω∩
那么又怎么削减募兵兵额呢?
阙额不补即可!
先彻查禁军实际人数,然后把人数固定下来,今后凡是军队上报需要补充,就不补充!但是兵额还保持在账面上。
看上去很省银子呀,但是仔细一想,这尼玛跟让皇帝去吃空饷有什么两样!!!
王安石也以为不补充兵额,禁军军官和地方上文官就不会吃空饷了。
真是太天真了,朝廷不给咱们补充兵员和钱粮,把咱们原本吃的空饷拿走了,那咱们大不了继续吃另一半的空饷呗。
吃空饷可是我大宋的传统艺能,不是人人都像岳飞那样清廉的。
比如绍兴年间,韩世忠的韩家军账面上是六万人的军额,后来朝廷给了岳飞个机会去查老韩的账,岳飞亲自一点人数才发现六万军额其实只有三万人!
“王相公端的是好算计,鼓动官家吃空饷,削减六千禁军换十万民兵,每年封桩库就能有十万贯”仔细品味着王安石的神操作,朱云也是一脸的生无可恋,“可那保甲真能如唐朝府兵那般骁勇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