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我家后门能到明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令,根本不知道孙杰的兵马从何处而来,又准备往何处而去。
他们这些人,急匆匆的把这个情况往京城送去。
孙杰可不会在乎这些惊惶无措的官员,大大方方的走在官道上。
山西的守军,精锐的那部分被调到了京城,剩下的都是卫所废物,除了睁眼看之外,哪里还敢出城?
要是寻常流贼,说不定还敢派一些兵马出去骚扰。
可这支军队令行禁止,军纪严整,人人有甲,这怎么敢出去?
这一路而去,压根没遇到什么事,反倒是远在京城的崇祯寝食难安。
北边的建奴正磨刀霍霍,兵力正往京城附近调动,还没等兵马全部到达,怎么突然有一支兵马出现在山西腹地?
而且,看那样子还是准备去大同。
这就离大谱了,去大同还能去哪里?不可能直接破关出去草原吧?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只有一个目标了。
过大同,经宣化,往京城。
除了这条线路之外,崇祯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目的。
山西的兵马该调的都调走了,这支兵马是哪里来的?
之前压根没听到消息。
皇帝本就是权利敏感生物,这种不受掌控的事情让崇祯坐立不安,如芒刺背。
御书房中,新任内阁首辅刘宇亮、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及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陈新甲。
这个陈新甲,倒是有几分本事。
他的官位是杨嗣昌推举来的,两人之间关系密切。
按照原本的历史,再过两年,他将会成为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没什么稀奇,关键是他的举人身份。
纵观整个大明王朝,能以举人身份做到尚书一职的人,也就他陈新甲和弘治年间的工部尚书贾俊两人了。
整个大明王朝将近三百年,以举人身份做到一部要员的人,就他们两个。
说起来,这人也是一个悲情人物。不是说他有多么慷慨大义,实在是因为死的窝囊。
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失败之后,崇祯愈发觉得局势败坏,便密使他与建奴和议。
后来因为家童无意间泄露消息,舆论大哗,被恼羞成怒的崇祯以莫须有的罪名所杀。
崇祯就是一个典型的甩锅侠,对,都是他的,错,都是臣子的。
而陈新甲,便是那个可怜兮兮的背锅侠。
《明史》评价:“其人在边疆多年,有才干,有魄力,习边事,可为文人统帅之典范。然不能持廉,才亦不可大用,终屡误国事,贻后世以骂名。”
御书房虽大,可哪里有他陈新甲说话的余地?
若是崇祯不询问,他哪里能说话?
崇祯脸色难看,不停的叹息。
突然有一支兵马出现在山西腹地往大同而去,不管是谁,都没法忍受。
若是北边无事,倒也不用太过担心。
可事到如今,建奴磨刀霍霍准备南下,哪里还能应付?
“诸位可有看法?哪里来的兵马?突然就出现了!”
崇祯一脸焦虑,看着堂下几人。
刘宇亮志大才疏,没什么本事,皱着眉头半天说不出什么。
杨嗣昌皱眉沉思,心里却有了一丝猜想:
“莫不是他?这家伙胆大包天,无令领兵乃谋逆大罪,也只有他了!
不过,他在陕西,怎么跑到山西来了?潼关那边的守将,怎么没个动静?”
“也没往山西那边发布调令,哪里来的兵马?现在手中没有多余人手,该如何?”
表情又急躁了几分,崇祯心烦意乱。
稍作思考,杨嗣昌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话说!”
杨嗣昌的声音洪亮,崇祯脸色一振,喜出望外,忙道:“速速说来!”
“陛下,臣以为,这支兵马应该是从陕西来的!”杨嗣昌说道。
那些慌张倒是没了,只是崇祯更加疑惑。
从陕西来的?
陕西如今还有兵马吗?
三边兵马被洪承畴带走了,关中秦军也被孙传庭带走了。
现在陕西哪里还有兵马?
却是忘了孙杰这支兵马。
由此可见,崇祯压根没把孙杰的这支兵马放在心上。
杨嗣昌解释道:“陛下,除了孙、洪大人之外,陕西还有一支兵马,那便是逆王的叛军,不过,他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归降,可是这次并没有调动他们,倒是有些古怪!”
这话不仅没有解决掉崇祯心中的疑惑,反而更懵了。
原本的叛军,被朝廷招降之后不好好的想着待在陕西,怎么还乱跑?
难不成想要学流贼一样?
可根据发过来的消息来看,自从这支军队进入山西境内之后,便秋毫不犯,不仅没有攻打任何城池,甚至都没有做出任何过分的举动,只是朝着大同方向进发。
这如何解释?
和流贼行为南辕北辙,无法解释啊。
难不成,他们是来北上勤王的?
崇祯第一个不相信。
天下已经糜烂的不成样了,那些将官往往指挥不动。
很早之前就给左良玉发了一道命令,可是这厮磨磨唧唧,一会儿要军饷,一会儿要行军粮,现在距离京城还远。
像左良玉这样的将官数不胜数,如今突然出现这样的事,崇祯如何会相信?
“他来京城干什么?朕并没有征调他们,他们想要干什么?
总不可能前来勤王吧?莫非想要攻打京城?”
崇祯有些忐忑。
倒是有些风声鹤唳了。
说起来他也可怜,自从坐上这个皇位之后,隔三差五便是建奴叩关,隔三差五便是流贼作祟。
这冷不丁又来这么一档子事,自然忐忑。
目光从杨嗣昌的身上流过,来到了陈新甲的身上。
“陈爱卿可有话说?”崇祯问道。
陈新甲站了出来,朝着崇祯拱手行礼,道:“陛下,臣以为,不如遣一大臣前往,问问便知!”
“这行吗?”
崇祯问道。
脸上的忧虑又加深几分。
“陛下,山西传来的消息已经很明确了,他们一路上秋毫不犯,不似强盗贼兵,行事有章法,说明此军将领乃是深明大义之人。
此番领兵去大同,估计另有他事,造反的可能性不大。派遣一大臣前往,很有可能问出目的。”
陈新甲说道。
这话说的和没说一样。
不过,这也算是回答了。崇祯也听出了弦外之音。
若是造反,遣一大臣过去,估计手起刀落,大臣脑袋直接咔嚓搬家。
但也搞清楚了这些兵马的目的,也能提前做出安排。
至于派遣兵马过去,不现实。
建奴的刀高悬在头顶上,兵马如何能过去?
再说了,要是人家没造反,这过去之后,一个不慎,逼反了他们,那该如何?
崇祯看向众人,点了点头,道:“此言有理,不知哪位爱卿愿往?!”chaptere
令,根本不知道孙杰的兵马从何处而来,又准备往何处而去。
他们这些人,急匆匆的把这个情况往京城送去。
孙杰可不会在乎这些惊惶无措的官员,大大方方的走在官道上。
山西的守军,精锐的那部分被调到了京城,剩下的都是卫所废物,除了睁眼看之外,哪里还敢出城?
要是寻常流贼,说不定还敢派一些兵马出去骚扰。
可这支军队令行禁止,军纪严整,人人有甲,这怎么敢出去?
这一路而去,压根没遇到什么事,反倒是远在京城的崇祯寝食难安。
北边的建奴正磨刀霍霍,兵力正往京城附近调动,还没等兵马全部到达,怎么突然有一支兵马出现在山西腹地?
而且,看那样子还是准备去大同。
这就离大谱了,去大同还能去哪里?不可能直接破关出去草原吧?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只有一个目标了。
过大同,经宣化,往京城。
除了这条线路之外,崇祯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目的。
山西的兵马该调的都调走了,这支兵马是哪里来的?
之前压根没听到消息。
皇帝本就是权利敏感生物,这种不受掌控的事情让崇祯坐立不安,如芒刺背。
御书房中,新任内阁首辅刘宇亮、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及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陈新甲。
这个陈新甲,倒是有几分本事。
他的官位是杨嗣昌推举来的,两人之间关系密切。
按照原本的历史,再过两年,他将会成为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没什么稀奇,关键是他的举人身份。
纵观整个大明王朝,能以举人身份做到尚书一职的人,也就他陈新甲和弘治年间的工部尚书贾俊两人了。
整个大明王朝将近三百年,以举人身份做到一部要员的人,就他们两个。
说起来,这人也是一个悲情人物。不是说他有多么慷慨大义,实在是因为死的窝囊。
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失败之后,崇祯愈发觉得局势败坏,便密使他与建奴和议。
后来因为家童无意间泄露消息,舆论大哗,被恼羞成怒的崇祯以莫须有的罪名所杀。
崇祯就是一个典型的甩锅侠,对,都是他的,错,都是臣子的。
而陈新甲,便是那个可怜兮兮的背锅侠。
《明史》评价:“其人在边疆多年,有才干,有魄力,习边事,可为文人统帅之典范。然不能持廉,才亦不可大用,终屡误国事,贻后世以骂名。”
御书房虽大,可哪里有他陈新甲说话的余地?
若是崇祯不询问,他哪里能说话?
崇祯脸色难看,不停的叹息。
突然有一支兵马出现在山西腹地往大同而去,不管是谁,都没法忍受。
若是北边无事,倒也不用太过担心。
可事到如今,建奴磨刀霍霍准备南下,哪里还能应付?
“诸位可有看法?哪里来的兵马?突然就出现了!”
崇祯一脸焦虑,看着堂下几人。
刘宇亮志大才疏,没什么本事,皱着眉头半天说不出什么。
杨嗣昌皱眉沉思,心里却有了一丝猜想:
“莫不是他?这家伙胆大包天,无令领兵乃谋逆大罪,也只有他了!
不过,他在陕西,怎么跑到山西来了?潼关那边的守将,怎么没个动静?”
“也没往山西那边发布调令,哪里来的兵马?现在手中没有多余人手,该如何?”
表情又急躁了几分,崇祯心烦意乱。
稍作思考,杨嗣昌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话说!”
杨嗣昌的声音洪亮,崇祯脸色一振,喜出望外,忙道:“速速说来!”
“陛下,臣以为,这支兵马应该是从陕西来的!”杨嗣昌说道。
那些慌张倒是没了,只是崇祯更加疑惑。
从陕西来的?
陕西如今还有兵马吗?
三边兵马被洪承畴带走了,关中秦军也被孙传庭带走了。
现在陕西哪里还有兵马?
却是忘了孙杰这支兵马。
由此可见,崇祯压根没把孙杰的这支兵马放在心上。
杨嗣昌解释道:“陛下,除了孙、洪大人之外,陕西还有一支兵马,那便是逆王的叛军,不过,他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归降,可是这次并没有调动他们,倒是有些古怪!”
这话不仅没有解决掉崇祯心中的疑惑,反而更懵了。
原本的叛军,被朝廷招降之后不好好的想着待在陕西,怎么还乱跑?
难不成想要学流贼一样?
可根据发过来的消息来看,自从这支军队进入山西境内之后,便秋毫不犯,不仅没有攻打任何城池,甚至都没有做出任何过分的举动,只是朝着大同方向进发。
这如何解释?
和流贼行为南辕北辙,无法解释啊。
难不成,他们是来北上勤王的?
崇祯第一个不相信。
天下已经糜烂的不成样了,那些将官往往指挥不动。
很早之前就给左良玉发了一道命令,可是这厮磨磨唧唧,一会儿要军饷,一会儿要行军粮,现在距离京城还远。
像左良玉这样的将官数不胜数,如今突然出现这样的事,崇祯如何会相信?
“他来京城干什么?朕并没有征调他们,他们想要干什么?
总不可能前来勤王吧?莫非想要攻打京城?”
崇祯有些忐忑。
倒是有些风声鹤唳了。
说起来他也可怜,自从坐上这个皇位之后,隔三差五便是建奴叩关,隔三差五便是流贼作祟。
这冷不丁又来这么一档子事,自然忐忑。
目光从杨嗣昌的身上流过,来到了陈新甲的身上。
“陈爱卿可有话说?”崇祯问道。
陈新甲站了出来,朝着崇祯拱手行礼,道:“陛下,臣以为,不如遣一大臣前往,问问便知!”
“这行吗?”
崇祯问道。
脸上的忧虑又加深几分。
“陛下,山西传来的消息已经很明确了,他们一路上秋毫不犯,不似强盗贼兵,行事有章法,说明此军将领乃是深明大义之人。
此番领兵去大同,估计另有他事,造反的可能性不大。派遣一大臣前往,很有可能问出目的。”
陈新甲说道。
这话说的和没说一样。
不过,这也算是回答了。崇祯也听出了弦外之音。
若是造反,遣一大臣过去,估计手起刀落,大臣脑袋直接咔嚓搬家。
但也搞清楚了这些兵马的目的,也能提前做出安排。
至于派遣兵马过去,不现实。
建奴的刀高悬在头顶上,兵马如何能过去?
再说了,要是人家没造反,这过去之后,一个不慎,逼反了他们,那该如何?
崇祯看向众人,点了点头,道:“此言有理,不知哪位爱卿愿往?!”chapt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