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提要:通过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称关系,说明对称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本质不同,在于对称辩证法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的基本对称。要把发展与增长区别开来;相应地,要把对称与均衡区别开来。对称与均衡的最本质区别,是主体在经济规律中的地位不同——在对称经济学中,对称规律是核心规律,主体在规律中占主导。
关键词:对称与均衡 规律性与主体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 对称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 主体与客体
齐心协力 经济趋势、经济周期与经济规律
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找到周期变化的源头,悟出周期变化背后的规律,提出因势利导的方案。
经济发展是有规律的,经济学发展是有规律的。思辨之所以是实证的,是因为思辨所遵循的科学规律正是客观规律的反映。科学规律与客观规律是对称的,经济科学规律与经济客观规律是对称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是把经济学的对象定位于“规律”而非“趋势”的出发点;经济学的对象定位于“规律”而非“趋势”,是经济学科学的立论依据。
西方的经验主义传统使西方经济学家没有规律这个概念,只有“趋势”、“序列”这些概念。西方经济学中的“时间序列”,实际上就是经济规律的经验主义表述。在他们看来,经济的发展没有因果规律性,只有事件的先后顺序,经济学就是对此顺序进行描述,并据此进行予测。在这样的思维方式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模型,没有指导意义是必然的。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时间一致性理论”,还是其更高抽象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都未能概括“经济周期”的真谛。
关于经济周期变化的主导因素,必须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而不是仅仅统计学的方法。总体上,在商品经济时期,是供给主导需求;在市场经济时期,是需求主导供给。特别是知识市场经济时期,新技术革命浪潮将从根本上改革经济周期的图式。随着人在经济活动中主体地位的提高,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将更加自觉,经济周期将越来越短,越来越接近于无。一旦经济周期紧缩到无,经济增长方式将被经济发展模式所代替;届时经济周期理论与模型将寿终正寝。所以,经济学不能仅仅研究经济周期,而应研究经济规律;从长远来看,“真实经济周期”并不真实,只有后者才是经济学真正的研究对象。
所谓“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就是对称模型,就是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模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对称是相对的,对称是绝对的;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此过程中,主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对称—不对称—对称是基本规律。
从宏观来看,人类一次创业、二次创业表现出来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经济周期的立体框架;从微观来看,需求与供给不对称与对称的交替变化是其基本内容,货币、工资、就业、价格的周期变化是其展开和表现。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找到周期变化的源头,悟出周期变化背后的规律,提出因势利导的方案。西方经济学停留在价格、工资、通胀、紧缩的相互交替的现象层面理解周期,用线性思维方式(统计方法是其最拿手的方法)来概括周期,用“动态均衡模型”来把握周期,只能舍本求末、挂一漏万;只能在真实的经济规律的大门外徘徊。这样的周期理论,对人的经济行为,没有规律性的指导意义。
【图_中_不_figure_0014_0001_em】
如果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是通过相机抉择来控制需求、熨平产出的经常波动,类似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被调控的经济活动就会像水面的皮球:这边按下去,那边冒起来,时间不一致是必然的。如果把政府宏观调控看成是政府这一经济主体的积极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经济活动不对称向对称转化,那么时间就是一致的,经济周期性的经济活动就可避免,经济就可持续发展。所谓时间不一致,只不过是“不可控”的经济周期的表现形式,根源在于经济发展的均衡观而非对称观。
如果说,微观经济波动是家庭和厂商对环境变化做出理性调整的结果,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主体自觉活动的产物。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须的;这和谋取“熨平”经济波动的“相机选择”政策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前者是对策学,后者是博弈论;前者追求的是对称,后者追求的是均衡;前者是宏观着眼,宏观微观着手,后者是微观着眼,微观着手。
如果说,均衡观要求政府采取消极的“熨平”政策,那么对称观要求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消极的财政政策和银行手段(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利率手段)将起次要作用,且作用越来越小。市场经济越发达,政府经济功能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只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所谓“时间不一致问题”可迎刃而解。而银行手段(所谓的“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市场经济时期已不合时宜;手段和目标的不对称,只能落入政府“理性”和个人“理性”相互“博弈”的局面;在此情况下,“时间不一致”在所难免。“时间不一致”说明,不是要不要政府实现调控的问题,而是怎样宏观调控的问题。
经济规律是合力的结果。在合力结构中,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是微观经济的主导,政府调控是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人的理性预期作为可控的因素,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下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不等于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经济主体包括政府主体的自觉能动性,能够对控制经济波动起决定作用。
人的主体性,通过知识运营体现出来;政府宏观调控属于知识运营的一个环节。知识创新、科学发展、技术开发等知识运营的其他环节,都要靠政府推动、搭建平台,才有可能取得政策、制度与金融保证。通过建立国民创新体系、国民创业体系,使知识运营的各个环节、要素综合发挥作用,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
如影随形 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性
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应把其归咎于神秘的、超然于人的活动之外的所谓历史的“必然规律”。这是对称——主客体对称历史观的最基本原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格兰杰的“协整分析”和恩格尔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的意义在于:经济发展中的对称关系不是对应关系;有的经济周期之间从不对称到对称需要一个时间周期,或通过长期观察才能发现。缺陷在于:把经济模型看成纯宏观过程,在经济要素的“协整”、“变易”关系中,没有人的主体性活动的影子。随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基德兰德和普斯科特的经济设计的“时间一致性”问题和经济周期的波动源及传导问题的宏观经济理论,似乎是这方面的补充和发展,从而显示了经济学发展的主体性与规律性、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就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发展的规律。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发展的规律实质上是创造的规律,是自然和人、客体和主体、相对客体和相对主体相互创造、每个人自我创造的规律,是人的创造性从低级到高级、从自发到自觉、自觉性低到自觉性高的规律;其他各种规律,只是它的展开和表现。因此,历史的发展是必然和偶然、自发和自觉、客观规律性和自觉能动性的统一;每个人都既是历史的奴隶,又是历史的主人。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应把其归咎于神秘的、超然于人的活动之外的所谓历史的“必然规律”。这是对称——主客体对称历史观的最基本的原理。
如果把人类社会看成是宇宙发展完整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宇宙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人类及个体从结果来看是神秘的,从起源和过程来看是自然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是自然规律的延伸,是宇宙普遍规律的局部表现,同自然规律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社会时空与自然界的时空同源、同构、同质、同功。
对称关系是经济领域的本质。人类经济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过程都存在着对称关系。其中,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关系是基本的对称关系,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经营和经济活动中的其它一切对称关系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
对称是人与物的“均衡”,均衡是物与物的“对称”。对称,“均衡”是绝对的,“不均衡”是相对的;均衡,“对称”是相对的,“不对称”是绝对的。
对称发展观:一方面,主体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人在社会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的行为和意识的要素构成社会规律的一个层面。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这些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从而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速度。因此,加强主体修养,提高主体素质和主体性,特别提高对这些规律认识的自觉性和行动的自觉性,对于社会的发展可以直接起推动作用。人在社会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而是举足轻重、大有可为的。对称发展观,就是化不对称为对称、化消极对称为积极对称、化低层次对称为高层次对称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就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优化再生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用对策代替博弈取得效益的经营方式,就是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客体与客体的对称代替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称发展观,是以主体性为中心同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原理与科学方法,以及根据这个科学原理与科学方法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或思想体系。对称发展观通过建构科学规律来建构客观规律,使知识运营和人的主体性原则统一起来,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营模式、发展模式的转变统一起来,通过对策实现对称、实现以主体为中心同客体的“均衡”。
对称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基本方法是从上到下、从本质到现象、从主观到客观、从主体到客体。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对称发展观确定的过程和程序来合理定位,并发挥它们的对策—对称的功能。
对称,首先是主体内部的对称。没有主体身心平衡、内部素质结构的对称,就没有主客体的平衡、相对主体和相对客体的对称,就没有和谐社会。通过对策来实现的对称,是一个从主观到客观、主体到客体的自上而下层层递进的过程,是通过主观整合客观、主体整合客体的立体动态五维系统,体现了五度空间的相互转化原理。
币的两面 主体与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的基本对称
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两个基本层次,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对称关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任何系统,包括社会系统,都有基本对称、主要对称、主要对称方面。基本对称决定非基本对称,主要对称决定非主要对称,对称主要方面决定非主要方面,然后再在此基础上的相互作用。问题在于,我们以往的历史观把社会的基本对称、主要对称、主要对称方面搞错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对称作为社会基本对称的缺陷:这对对称具有静态性质,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而社会基本对称必须具有社会发展基本动力的功能。这对对称不能揭示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人翁地位。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对称,不能反映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残缺不全的,与“基本对称”的概念不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称作为社会的基本对称的缺陷:两对对称作为社会的基本对称,缺乏概括性,与“基本对称”的概念不符;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称作为社会的基本对称的缺陷: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对称是一致的,如上所述,不能作为社会的基本对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称作为社会基本对称的缺陷:生产关系是关系范畴,生产力是功能范畴。后者是前者的功能,是生产关系的要素和结构产生的。把这对对称看成社会的基本对称是倒果为因。
劳动者同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对称作为社会基本对称的缺陷:劳动者属于主体范畴,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属于客体范畴,劳动者和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对称本质上属于主体和客体的对称。主体和客体的对称,比劳动者和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对称更有概括性。
主客体的对称之所以是历史观的基本对称,是因为主体和客体、相对主体和相对客体是相互创造、相互生成的过程。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两个基本层次,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对称关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有机体的各要素之间,虽然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地位,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它们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生产力是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改革实质上是社会经济系统的自组织、有序化过程。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是否对称,将决定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是否和谐;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是否和谐,将决定社会经济系统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建立对称的社会经济系统,从而发挥出最佳的生产力功能。
主客体的对称之所以是历史观的基本对称,还因为主客体的关系规律是社会系统其他规律发生作用的基础。主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系统的基本对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经济主体又是对称的主要方面。提高和降低主体性的对称是个体主体的基本对称,对称的主要方面是提高主体性。
把主体和客体的对称看成是社会的基本对称,可以科学地揭示主体——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就是主体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社会,就是人类社会。因此,把这对对称关系看成社会的基本对称关系,不但可以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特征,而且可以揭示社会系统的动态、整体的特征;不但可以概括它的完整结构,而且可以概括它的全部功能。
主体和客体是社会系统的两个基本层次,主客体的对称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本对称关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主体又是对称的主要方面。因此,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动能,归根结底是主体的功能,是主体的创造力的发挥。衡量社会系统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制度好坏的根本标准,就在于是否有利于主体性的提高和主体素质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主体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提高主体性。
听天由己 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市场没有外部性,经济学原理没有“例外”。“经济科学”不可以“证伪”,“确定性”就在不确定之中。
经济发展是必然与偶尔的统一,必然性就在偶然性之中,确定性就在不确定性之中,规律性只能通过长期的经济行为才得到展现与发现。所谓“均衡”也只有长期的波动与反复才能达到。但这种从偶然上升到必然的认识,绝非仅仅通过经济统计就可以达到的,而是必须通过分析与综合其中的因果关系才能达到。想通过统计来认识规律、建立模型,必然会挂一漏万,形成偏差,从而只好修补模型。经济各要素之间直接间接的对称关系并非“协整关系”可以概括;因为前者把主客体的“协整关系”摆在第一位,而后者则把经济关系的对称关系看成仅仅是偶然的。只要明确并抓住主客体之间的对称关系,那么经济纷繁复杂的现象就是有规律、可认识、可遵循的;时间序列是可把握的,实际经济周期是可预测的,时间一致性是可达到的。
总体上,偶然性都是必然性的组成、基础和表现,而没有作为必然性的补充的偶然性,偶然性无一不在必然性之中。概率论不是对必然性的否定,恰恰是对必然性的证明。作为必然性的补充,偶然性只是必然性的远距离或间接表现;真正的必然性,不可能有例外。对于某个层次的必然性而言是例外,对于更深层次的必然性而言,则是它的表现而已。所以本质上,偶然性只能是必然性的表现,特定层次的必然性对自己层次内的偶然性具有绝对的相容性,二者也可以理解为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关系。如果有例外,那只能说明这个必然性的层次太低,或者根本就不是必然性,以至不能包容这个例外,那就必定作更深层次的探讨,以求得能容纳这个偶然性的必然性。只有所容纳特定层次内的所有偶然性的必然性,才是特定层次中真正的必然性。
认为有作为必然的补充的偶然性,实际上是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看成外在的关系;它的根源,在于直线因果观,结果是必然导致神秘因果观。有了作为表现的偶然性和作为补充的偶然性这种区别,实际后果是使人难于把握必然性,使人在作为补充的偶然性之前束手无策,而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好听从命运的安排。实际上是把偶然性和必然性对立起来,是只讲偶然不讲必然和只讲必然不讲偶然两种观点的折衷,既难于把握必然,又难于把握偶然。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必然性不在偶然性之外,而在偶然性之中,偶然性不在必然性之外,而无不表现着必然性。必然性就是各种偶然性综合作用的总结,把偶然性看成是必然性的补充,实际上是认为有不对必然性本身起作用的偶然性;如有起作用,也只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作用。这是割裂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内在连接的机械观。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基础、表现、展开和组成部分,必然性是偶然性综合作用的总的过程、趋向和结果。必然性无不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无不体现了必然性。我们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在必然的指导下把握偶然,在把握偶然的基础上把握必然。只讲必然不讲偶然,只讲偶然不讲必然,把偶然和必然的关系对立起来,把偶然和必然关系看成是外在的关系,把偶然和必然的关系看成部分内在、部分外在的关系,都是错误的。
实际上,西方经济学真实... -->>
提要:通过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称关系,说明对称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本质不同,在于对称辩证法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的基本对称。要把发展与增长区别开来;相应地,要把对称与均衡区别开来。对称与均衡的最本质区别,是主体在经济规律中的地位不同——在对称经济学中,对称规律是核心规律,主体在规律中占主导。
关键词:对称与均衡 规律性与主体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 对称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 主体与客体
齐心协力 经济趋势、经济周期与经济规律
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找到周期变化的源头,悟出周期变化背后的规律,提出因势利导的方案。
经济发展是有规律的,经济学发展是有规律的。思辨之所以是实证的,是因为思辨所遵循的科学规律正是客观规律的反映。科学规律与客观规律是对称的,经济科学规律与经济客观规律是对称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是把经济学的对象定位于“规律”而非“趋势”的出发点;经济学的对象定位于“规律”而非“趋势”,是经济学科学的立论依据。
西方的经验主义传统使西方经济学家没有规律这个概念,只有“趋势”、“序列”这些概念。西方经济学中的“时间序列”,实际上就是经济规律的经验主义表述。在他们看来,经济的发展没有因果规律性,只有事件的先后顺序,经济学就是对此顺序进行描述,并据此进行予测。在这样的思维方式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模型,没有指导意义是必然的。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时间一致性理论”,还是其更高抽象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都未能概括“经济周期”的真谛。
关于经济周期变化的主导因素,必须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而不是仅仅统计学的方法。总体上,在商品经济时期,是供给主导需求;在市场经济时期,是需求主导供给。特别是知识市场经济时期,新技术革命浪潮将从根本上改革经济周期的图式。随着人在经济活动中主体地位的提高,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将更加自觉,经济周期将越来越短,越来越接近于无。一旦经济周期紧缩到无,经济增长方式将被经济发展模式所代替;届时经济周期理论与模型将寿终正寝。所以,经济学不能仅仅研究经济周期,而应研究经济规律;从长远来看,“真实经济周期”并不真实,只有后者才是经济学真正的研究对象。
所谓“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就是对称模型,就是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模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对称是相对的,对称是绝对的;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此过程中,主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对称—不对称—对称是基本规律。
从宏观来看,人类一次创业、二次创业表现出来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经济周期的立体框架;从微观来看,需求与供给不对称与对称的交替变化是其基本内容,货币、工资、就业、价格的周期变化是其展开和表现。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找到周期变化的源头,悟出周期变化背后的规律,提出因势利导的方案。西方经济学停留在价格、工资、通胀、紧缩的相互交替的现象层面理解周期,用线性思维方式(统计方法是其最拿手的方法)来概括周期,用“动态均衡模型”来把握周期,只能舍本求末、挂一漏万;只能在真实的经济规律的大门外徘徊。这样的周期理论,对人的经济行为,没有规律性的指导意义。
【图_中_不_figure_0014_0001_em】
如果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是通过相机抉择来控制需求、熨平产出的经常波动,类似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被调控的经济活动就会像水面的皮球:这边按下去,那边冒起来,时间不一致是必然的。如果把政府宏观调控看成是政府这一经济主体的积极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经济活动不对称向对称转化,那么时间就是一致的,经济周期性的经济活动就可避免,经济就可持续发展。所谓时间不一致,只不过是“不可控”的经济周期的表现形式,根源在于经济发展的均衡观而非对称观。
如果说,微观经济波动是家庭和厂商对环境变化做出理性调整的结果,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主体自觉活动的产物。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须的;这和谋取“熨平”经济波动的“相机选择”政策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前者是对策学,后者是博弈论;前者追求的是对称,后者追求的是均衡;前者是宏观着眼,宏观微观着手,后者是微观着眼,微观着手。
如果说,均衡观要求政府采取消极的“熨平”政策,那么对称观要求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消极的财政政策和银行手段(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利率手段)将起次要作用,且作用越来越小。市场经济越发达,政府经济功能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只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所谓“时间不一致问题”可迎刃而解。而银行手段(所谓的“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市场经济时期已不合时宜;手段和目标的不对称,只能落入政府“理性”和个人“理性”相互“博弈”的局面;在此情况下,“时间不一致”在所难免。“时间不一致”说明,不是要不要政府实现调控的问题,而是怎样宏观调控的问题。
经济规律是合力的结果。在合力结构中,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是微观经济的主导,政府调控是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人的理性预期作为可控的因素,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下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不等于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经济主体包括政府主体的自觉能动性,能够对控制经济波动起决定作用。
人的主体性,通过知识运营体现出来;政府宏观调控属于知识运营的一个环节。知识创新、科学发展、技术开发等知识运营的其他环节,都要靠政府推动、搭建平台,才有可能取得政策、制度与金融保证。通过建立国民创新体系、国民创业体系,使知识运营的各个环节、要素综合发挥作用,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
如影随形 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性
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应把其归咎于神秘的、超然于人的活动之外的所谓历史的“必然规律”。这是对称——主客体对称历史观的最基本原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格兰杰的“协整分析”和恩格尔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的意义在于:经济发展中的对称关系不是对应关系;有的经济周期之间从不对称到对称需要一个时间周期,或通过长期观察才能发现。缺陷在于:把经济模型看成纯宏观过程,在经济要素的“协整”、“变易”关系中,没有人的主体性活动的影子。随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基德兰德和普斯科特的经济设计的“时间一致性”问题和经济周期的波动源及传导问题的宏观经济理论,似乎是这方面的补充和发展,从而显示了经济学发展的主体性与规律性、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就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发展的规律。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发展的规律实质上是创造的规律,是自然和人、客体和主体、相对客体和相对主体相互创造、每个人自我创造的规律,是人的创造性从低级到高级、从自发到自觉、自觉性低到自觉性高的规律;其他各种规律,只是它的展开和表现。因此,历史的发展是必然和偶然、自发和自觉、客观规律性和自觉能动性的统一;每个人都既是历史的奴隶,又是历史的主人。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应把其归咎于神秘的、超然于人的活动之外的所谓历史的“必然规律”。这是对称——主客体对称历史观的最基本的原理。
如果把人类社会看成是宇宙发展完整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宇宙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人类及个体从结果来看是神秘的,从起源和过程来看是自然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是自然规律的延伸,是宇宙普遍规律的局部表现,同自然规律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社会时空与自然界的时空同源、同构、同质、同功。
对称关系是经济领域的本质。人类经济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过程都存在着对称关系。其中,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关系是基本的对称关系,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经营和经济活动中的其它一切对称关系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
对称是人与物的“均衡”,均衡是物与物的“对称”。对称,“均衡”是绝对的,“不均衡”是相对的;均衡,“对称”是相对的,“不对称”是绝对的。
对称发展观:一方面,主体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人在社会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的行为和意识的要素构成社会规律的一个层面。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这些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从而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速度。因此,加强主体修养,提高主体素质和主体性,特别提高对这些规律认识的自觉性和行动的自觉性,对于社会的发展可以直接起推动作用。人在社会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而是举足轻重、大有可为的。对称发展观,就是化不对称为对称、化消极对称为积极对称、化低层次对称为高层次对称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就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优化再生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用对策代替博弈取得效益的经营方式,就是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客体与客体的对称代替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称发展观,是以主体性为中心同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原理与科学方法,以及根据这个科学原理与科学方法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或思想体系。对称发展观通过建构科学规律来建构客观规律,使知识运营和人的主体性原则统一起来,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营模式、发展模式的转变统一起来,通过对策实现对称、实现以主体为中心同客体的“均衡”。
对称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基本方法是从上到下、从本质到现象、从主观到客观、从主体到客体。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对称发展观确定的过程和程序来合理定位,并发挥它们的对策—对称的功能。
对称,首先是主体内部的对称。没有主体身心平衡、内部素质结构的对称,就没有主客体的平衡、相对主体和相对客体的对称,就没有和谐社会。通过对策来实现的对称,是一个从主观到客观、主体到客体的自上而下层层递进的过程,是通过主观整合客观、主体整合客体的立体动态五维系统,体现了五度空间的相互转化原理。
币的两面 主体与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的基本对称
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两个基本层次,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对称关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任何系统,包括社会系统,都有基本对称、主要对称、主要对称方面。基本对称决定非基本对称,主要对称决定非主要对称,对称主要方面决定非主要方面,然后再在此基础上的相互作用。问题在于,我们以往的历史观把社会的基本对称、主要对称、主要对称方面搞错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对称作为社会基本对称的缺陷:这对对称具有静态性质,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而社会基本对称必须具有社会发展基本动力的功能。这对对称不能揭示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人翁地位。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对称,不能反映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残缺不全的,与“基本对称”的概念不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称作为社会的基本对称的缺陷:两对对称作为社会的基本对称,缺乏概括性,与“基本对称”的概念不符;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称作为社会的基本对称的缺陷: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对称是一致的,如上所述,不能作为社会的基本对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称作为社会基本对称的缺陷:生产关系是关系范畴,生产力是功能范畴。后者是前者的功能,是生产关系的要素和结构产生的。把这对对称看成社会的基本对称是倒果为因。
劳动者同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对称作为社会基本对称的缺陷:劳动者属于主体范畴,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属于客体范畴,劳动者和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对称本质上属于主体和客体的对称。主体和客体的对称,比劳动者和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对称更有概括性。
主客体的对称之所以是历史观的基本对称,是因为主体和客体、相对主体和相对客体是相互创造、相互生成的过程。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两个基本层次,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对称关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有机体的各要素之间,虽然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地位,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它们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生产力是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改革实质上是社会经济系统的自组织、有序化过程。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是否对称,将决定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是否和谐;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是否和谐,将决定社会经济系统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建立对称的社会经济系统,从而发挥出最佳的生产力功能。
主客体的对称之所以是历史观的基本对称,还因为主客体的关系规律是社会系统其他规律发生作用的基础。主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系统的基本对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经济主体又是对称的主要方面。提高和降低主体性的对称是个体主体的基本对称,对称的主要方面是提高主体性。
把主体和客体的对称看成是社会的基本对称,可以科学地揭示主体——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就是主体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社会,就是人类社会。因此,把这对对称关系看成社会的基本对称关系,不但可以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特征,而且可以揭示社会系统的动态、整体的特征;不但可以概括它的完整结构,而且可以概括它的全部功能。
主体和客体是社会系统的两个基本层次,主客体的对称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本对称关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主体又是对称的主要方面。因此,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动能,归根结底是主体的功能,是主体的创造力的发挥。衡量社会系统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制度好坏的根本标准,就在于是否有利于主体性的提高和主体素质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主体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提高主体性。
听天由己 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市场没有外部性,经济学原理没有“例外”。“经济科学”不可以“证伪”,“确定性”就在不确定之中。
经济发展是必然与偶尔的统一,必然性就在偶然性之中,确定性就在不确定性之中,规律性只能通过长期的经济行为才得到展现与发现。所谓“均衡”也只有长期的波动与反复才能达到。但这种从偶然上升到必然的认识,绝非仅仅通过经济统计就可以达到的,而是必须通过分析与综合其中的因果关系才能达到。想通过统计来认识规律、建立模型,必然会挂一漏万,形成偏差,从而只好修补模型。经济各要素之间直接间接的对称关系并非“协整关系”可以概括;因为前者把主客体的“协整关系”摆在第一位,而后者则把经济关系的对称关系看成仅仅是偶然的。只要明确并抓住主客体之间的对称关系,那么经济纷繁复杂的现象就是有规律、可认识、可遵循的;时间序列是可把握的,实际经济周期是可预测的,时间一致性是可达到的。
总体上,偶然性都是必然性的组成、基础和表现,而没有作为必然性的补充的偶然性,偶然性无一不在必然性之中。概率论不是对必然性的否定,恰恰是对必然性的证明。作为必然性的补充,偶然性只是必然性的远距离或间接表现;真正的必然性,不可能有例外。对于某个层次的必然性而言是例外,对于更深层次的必然性而言,则是它的表现而已。所以本质上,偶然性只能是必然性的表现,特定层次的必然性对自己层次内的偶然性具有绝对的相容性,二者也可以理解为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关系。如果有例外,那只能说明这个必然性的层次太低,或者根本就不是必然性,以至不能包容这个例外,那就必定作更深层次的探讨,以求得能容纳这个偶然性的必然性。只有所容纳特定层次内的所有偶然性的必然性,才是特定层次中真正的必然性。
认为有作为必然的补充的偶然性,实际上是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看成外在的关系;它的根源,在于直线因果观,结果是必然导致神秘因果观。有了作为表现的偶然性和作为补充的偶然性这种区别,实际后果是使人难于把握必然性,使人在作为补充的偶然性之前束手无策,而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好听从命运的安排。实际上是把偶然性和必然性对立起来,是只讲偶然不讲必然和只讲必然不讲偶然两种观点的折衷,既难于把握必然,又难于把握偶然。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必然性不在偶然性之外,而在偶然性之中,偶然性不在必然性之外,而无不表现着必然性。必然性就是各种偶然性综合作用的总结,把偶然性看成是必然性的补充,实际上是认为有不对必然性本身起作用的偶然性;如有起作用,也只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作用。这是割裂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内在连接的机械观。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基础、表现、展开和组成部分,必然性是偶然性综合作用的总的过程、趋向和结果。必然性无不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无不体现了必然性。我们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在必然的指导下把握偶然,在把握偶然的基础上把握必然。只讲必然不讲偶然,只讲偶然不讲必然,把偶然和必然的关系对立起来,把偶然和必然关系看成是外在的关系,把偶然和必然的关系看成部分内在、部分外在的关系,都是错误的。
实际上,西方经济学真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