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穿越之太妃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夜已深,微风中夹杂着些许的寒意。
勤政殿里的灯火还在闪烁发光,一个明黄的身影在书案旁,正在奋笔疾书。
侍立在身旁的洪涛听到几声基不可闻的咳嗽,“陛下,夜色已深,不如披上披风吧。”抖开手里的绣龙披风,轻轻地披在自己的主子身上。
庆和帝的推开已经批阅好的折子,想起尚未拟好选妃的旨意,“洪涛,侍侯笔墨吧。”他决定要亲自拟旨。
洪涛躬身应诺。
赏樱宴过后没多久,昌平长公主已经进宫觐见过了,对皇帝兄长稍稍说了一下各位人选在赏樱宴中的表现。
忠勤伯家有一位适龄的嫡幼女,举止并没有太过失礼,只是有些喜形于色,想法太过流于表面。
……
魏国公府有一适龄的庶次女,除了庶出的身份不好初封高位,性情稳重且能藏得住心事,却是这么多姑娘里面的最佳人选。
昌平长公主说完该说的话,留下折子,就告退了。剩下的让庆和帝自己琢磨,就算是再亲近信任,皇帝的决定还是不要参与为上。
庆和帝留下了折子放在书案上,脑子里面不停地思索,哪家贵女进宫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忠勤伯府已经颓败,现任的忠勤伯就是一个混日子的货,世子就更是连庶务都管不来。有时候庆和帝一想到这家人,就忍不住怀疑,他还有这个必要养着他们么(他们有爵位,除了当初分封的永业田,皇帝每年还要给一大笔官职外加爵位的俸禄)。
只是,忠勤伯作为开国功臣之后。姻亲遍布勋贵圈子,比如说现在的魏国公老夫人就是姓蒋,是忠勤伯的嫡亲姑母。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有铁券丹书,非谋反大罪不可夺爵。
走向没落的忠勤伯府,已经开始丧失在勋贵当中的影响力了。庆和帝觉得,弄一个不怎么样还没有实际作用的姑娘进宫,最后还是让他自己掏钱养着闲人。
永宁侯府身在勋贵圈子,但是人已经混到文臣圈子里来了。只不过爵位是开国时封赏下来,轻易夺不走。没有和魏国公府结亲之前,在勋贵们眼中的永宁侯府,就是鸡笼里面关的一只丹顶鹤,是异类。不过是看在祖辈关系和爵位的份上,勉强承认彼此是一伙的。
魏国公府姜家是郑国开国时封赏下来的两大国公府之一,它和楚国公府一样,屹立这么多年都有各自的背景和倚仗。这几代皇帝就算是穷疯了,打算抄家致富,也不会轻易动他们的。
魏国公府姜家是开国皇帝穆泰高祖的母族,且又十分识时务,历代皇帝都和他们相处得不错。楚国公府关家则是开国皇帝的元后的母族,这么多年来,一直与皇室保持通婚,是婚姻嫁娶的通婚,就算是进宫也是当皇后,比如庆和帝就把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们家的嫡幼子。
魏国公府这任当家人的能力有些不济,但不是糊涂人。即使朝堂中权势旁落,也并没有太过影响它在勋贵们心目中的地位。就是说,只要魏国公和楚国公不是蠢得无药可救了,对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勋贵大多都是会给面子、会采纳的。
余下的人选,不是自身不怎么样,就是家族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自从大皇子那事发生以来,庆和帝心里就很是苦恼。
勋贵的势力遭到挫败,世家的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因为皇帝就只有两个儿子,除了大皇子母族是勋贵出身,二儿子的母族是琅琊王家。王家出了一个兵部尚书,还有一个宫中育有皇子的高位嫔妃。
好不同意打压下去的世家势力,又以王家为首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宫里也有寒门出身的嫔妃,可惜出生所限,册封再给力也只能是五品才人。无论在闺阁中有无聪慧的名声,那些女人也笨得很,这么多年也没有人爬上高位。
庆和帝不是不想给她们升职,只是她们连个像样的理由都给不出来。皇帝也不是那么随心所欲的,他一旦有出格行为,朝堂上那些言官就立马摆出要死谏的架势。
思来想去了好几天。
衡量各方后,庆和帝决定选魏国公的姑娘进宫,诰封为正二品的九嫔。九嫔有九位,每一位封赏的位置不同,其间隐形地位就不同。身为庶出,封赏其中不上不下的修媛就足够了。至于往年那些低阶宦官之女,今年就不打算再选进宫了,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人有建树,就光是浪费他的钱了。
庆和帝手里行云流水地写着,嘴里小声地念叨,“姜氏庶次女……”手里的笔一顿,转头看向洪涛,“你可有印象?”
洪涛一时就被皇帝问住了,他绞尽脑汁,拼命搜索这个姑娘的信息。想起不知道什么时候听过的传言,姜家二姑娘有殊色。灵机一动,“陛下,是赏樱宴那天马车上的姑娘。”
庆和帝有些吃惊,脑海里浮现出那半张精致的脸庞,还有那一双仿佛在梦中出现过的眼... -->>
夜已深,微风中夹杂着些许的寒意。
勤政殿里的灯火还在闪烁发光,一个明黄的身影在书案旁,正在奋笔疾书。
侍立在身旁的洪涛听到几声基不可闻的咳嗽,“陛下,夜色已深,不如披上披风吧。”抖开手里的绣龙披风,轻轻地披在自己的主子身上。
庆和帝的推开已经批阅好的折子,想起尚未拟好选妃的旨意,“洪涛,侍侯笔墨吧。”他决定要亲自拟旨。
洪涛躬身应诺。
赏樱宴过后没多久,昌平长公主已经进宫觐见过了,对皇帝兄长稍稍说了一下各位人选在赏樱宴中的表现。
忠勤伯家有一位适龄的嫡幼女,举止并没有太过失礼,只是有些喜形于色,想法太过流于表面。
……
魏国公府有一适龄的庶次女,除了庶出的身份不好初封高位,性情稳重且能藏得住心事,却是这么多姑娘里面的最佳人选。
昌平长公主说完该说的话,留下折子,就告退了。剩下的让庆和帝自己琢磨,就算是再亲近信任,皇帝的决定还是不要参与为上。
庆和帝留下了折子放在书案上,脑子里面不停地思索,哪家贵女进宫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忠勤伯府已经颓败,现任的忠勤伯就是一个混日子的货,世子就更是连庶务都管不来。有时候庆和帝一想到这家人,就忍不住怀疑,他还有这个必要养着他们么(他们有爵位,除了当初分封的永业田,皇帝每年还要给一大笔官职外加爵位的俸禄)。
只是,忠勤伯作为开国功臣之后。姻亲遍布勋贵圈子,比如说现在的魏国公老夫人就是姓蒋,是忠勤伯的嫡亲姑母。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有铁券丹书,非谋反大罪不可夺爵。
走向没落的忠勤伯府,已经开始丧失在勋贵当中的影响力了。庆和帝觉得,弄一个不怎么样还没有实际作用的姑娘进宫,最后还是让他自己掏钱养着闲人。
永宁侯府身在勋贵圈子,但是人已经混到文臣圈子里来了。只不过爵位是开国时封赏下来,轻易夺不走。没有和魏国公府结亲之前,在勋贵们眼中的永宁侯府,就是鸡笼里面关的一只丹顶鹤,是异类。不过是看在祖辈关系和爵位的份上,勉强承认彼此是一伙的。
魏国公府姜家是郑国开国时封赏下来的两大国公府之一,它和楚国公府一样,屹立这么多年都有各自的背景和倚仗。这几代皇帝就算是穷疯了,打算抄家致富,也不会轻易动他们的。
魏国公府姜家是开国皇帝穆泰高祖的母族,且又十分识时务,历代皇帝都和他们相处得不错。楚国公府关家则是开国皇帝的元后的母族,这么多年来,一直与皇室保持通婚,是婚姻嫁娶的通婚,就算是进宫也是当皇后,比如庆和帝就把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们家的嫡幼子。
魏国公府这任当家人的能力有些不济,但不是糊涂人。即使朝堂中权势旁落,也并没有太过影响它在勋贵们心目中的地位。就是说,只要魏国公和楚国公不是蠢得无药可救了,对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勋贵大多都是会给面子、会采纳的。
余下的人选,不是自身不怎么样,就是家族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自从大皇子那事发生以来,庆和帝心里就很是苦恼。
勋贵的势力遭到挫败,世家的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因为皇帝就只有两个儿子,除了大皇子母族是勋贵出身,二儿子的母族是琅琊王家。王家出了一个兵部尚书,还有一个宫中育有皇子的高位嫔妃。
好不同意打压下去的世家势力,又以王家为首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宫里也有寒门出身的嫔妃,可惜出生所限,册封再给力也只能是五品才人。无论在闺阁中有无聪慧的名声,那些女人也笨得很,这么多年也没有人爬上高位。
庆和帝不是不想给她们升职,只是她们连个像样的理由都给不出来。皇帝也不是那么随心所欲的,他一旦有出格行为,朝堂上那些言官就立马摆出要死谏的架势。
思来想去了好几天。
衡量各方后,庆和帝决定选魏国公的姑娘进宫,诰封为正二品的九嫔。九嫔有九位,每一位封赏的位置不同,其间隐形地位就不同。身为庶出,封赏其中不上不下的修媛就足够了。至于往年那些低阶宦官之女,今年就不打算再选进宫了,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人有建树,就光是浪费他的钱了。
庆和帝手里行云流水地写着,嘴里小声地念叨,“姜氏庶次女……”手里的笔一顿,转头看向洪涛,“你可有印象?”
洪涛一时就被皇帝问住了,他绞尽脑汁,拼命搜索这个姑娘的信息。想起不知道什么时候听过的传言,姜家二姑娘有殊色。灵机一动,“陛下,是赏樱宴那天马车上的姑娘。”
庆和帝有些吃惊,脑海里浮现出那半张精致的脸庞,还有那一双仿佛在梦中出现过的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