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三国之最强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章学习改变命运
吃完了早饭,刘照起身来到了堂屋之内——汉代的居宅形式,大多为一室二内,中间一间堂屋和两边各一间内室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这样的一组房子加上院子,就被称做“一进”,而富贵人家,自然是起码有好几进的院落连环相套,重重叠叠了。
堂屋内,一名十岁出头的年幼内侍正在整理书案,见到刘照进来,连忙上前拜见。这名内侍便是侯振的义子侯谨,目前充当刘照的伴读。
刘照挥挥手,让侯谨起身,自己来到书案后,正襟危坐,而侯谨,便赶忙出去宣召老师进来——要开始上课了。
前面曾言道,刘照穿越到东汉末年,作为一名甲骨文都能认出百余个的历史系书呆,汉隶的字体自然不会让他挠头,最让他烦心的,反倒是这些各个都认识的字的古代发音。凭着暗中揣摩推测,刘照学会了基本日常对话的发音,但是想要“熟读”典籍,还是有所欠缺的。因此,刘照一直想找一位专门的老师来教自己。
只是刘照自小被养在史道人家中,身边随侍的宫女内侍虽然不少,若论伺候他的日常起居,这些人可以说是兢兢业业,无微不至,但是要说到教导他读书,还真是无能为力——他们当中最了不起的,也不过粗识文字而已。
那就只能向宫中,向自己的爹娘求助了。
然而悲剧的是,刘照的爹娘——我大汉的皇帝、皇后,也似乎没有让自己的儿子早早读书明理的想法。每次宫中遣人来探问,都是吃穿享用之物,几车十几车的拉来,关爱之情,恩宠之深,显而易见。唯独对于自己的儿子日后该如何成长,似乎,也只是准备日后再说……
刘照私下对乳母何氏提起过开蒙读书的想法,让何氏委婉的转达给自己的母亲何皇后。但是不知道是何氏转达的“太委婉”,还是自己今世的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热情比前世的父母低了十万八千倍,总而言之,杳无音讯。
爹妈不急自己急。刘照之所以急,可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现在不能“熟读”典籍,而是牵扯到了自己的生存问题。
按照刘照给自己的规划,最好是在登基之前,就能培育起一股支持自己的中坚力量来。这股力量,初步设想,军方将领是没戏的,汉灵帝刘宏虽然昏庸,但是在把持军权上,却一直头脑清醒,中平年间,何进因黄巾起义爆发被拜为大将军,其弟何苗也因杀敌有功被拜为车骑将军,两人声威日盛,又同掌兵权,怎么制衡?于是汉灵帝刘宏适时的组建了“西园军”,不仅任命亲信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统领全军,更是以蹇硕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连自己的舅舅大将军何进都是其名义上的部下。这种情况下,自己要是还从中参合一把,那真让自己的老爹没疑心也要起疑心,不猜忌也要猜忌横生了。
武的不行,只能来文的。刘照这样设想,不仅是因为自己前世专业学文,虽然主攻历史,但是各种儒家经典的讲义也接触了不少,学习起来轻车熟路,更因为在这个时代,社会的中坚力量是谁?答案只有一个:士人阶层。
这些士人们通诗书,治经史,是这个时代的社会精英、舆论操控者。能在他们中间获得好名声,获得好感,最终获得支持,那么一不怕自己的父皇再三心二意,在继承人问题上横生枝节,做出比原本的历史还要不利于刘照(刘辨)的决定;二来也能通过这些士大夫,向当政后颇有亲近士人阶层倾向的何进多多施加影响。
所以,最好是能向朝野间的士人们,显出自己少年聪明、好读经史、亲近士人的样子来。自汉章帝以下,历代汉帝不是年幼夭折,就是荒淫无道,如果突然有一位勤学好礼、尊重士人的皇子出现,那么想来天下士人,不论是从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出发,还是从自身的政治利益方面考量,都会积极的支持自己吧?
所以,为了生存,除了跑步,更要读书。
刘照绞尽脑汁,思来想去,心中预设了无数种拜师学艺的桥段,最终,他想到了一个当前最有可能也最容易达成的老师的人选。
这就是史道人,历史上的刘辨被人称为“史侯”的“史”的来由。
然而,一想起这个史道人,刘照不由得哀叹,怪不得历史上的刘辨被汉灵帝刘宏认为是“轻佻无威仪”,原来不仅仅是因为何皇后鸩杀王美人而“恨屋及乌”,所以“... -->>
第三章学习改变命运
吃完了早饭,刘照起身来到了堂屋之内——汉代的居宅形式,大多为一室二内,中间一间堂屋和两边各一间内室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这样的一组房子加上院子,就被称做“一进”,而富贵人家,自然是起码有好几进的院落连环相套,重重叠叠了。
堂屋内,一名十岁出头的年幼内侍正在整理书案,见到刘照进来,连忙上前拜见。这名内侍便是侯振的义子侯谨,目前充当刘照的伴读。
刘照挥挥手,让侯谨起身,自己来到书案后,正襟危坐,而侯谨,便赶忙出去宣召老师进来——要开始上课了。
前面曾言道,刘照穿越到东汉末年,作为一名甲骨文都能认出百余个的历史系书呆,汉隶的字体自然不会让他挠头,最让他烦心的,反倒是这些各个都认识的字的古代发音。凭着暗中揣摩推测,刘照学会了基本日常对话的发音,但是想要“熟读”典籍,还是有所欠缺的。因此,刘照一直想找一位专门的老师来教自己。
只是刘照自小被养在史道人家中,身边随侍的宫女内侍虽然不少,若论伺候他的日常起居,这些人可以说是兢兢业业,无微不至,但是要说到教导他读书,还真是无能为力——他们当中最了不起的,也不过粗识文字而已。
那就只能向宫中,向自己的爹娘求助了。
然而悲剧的是,刘照的爹娘——我大汉的皇帝、皇后,也似乎没有让自己的儿子早早读书明理的想法。每次宫中遣人来探问,都是吃穿享用之物,几车十几车的拉来,关爱之情,恩宠之深,显而易见。唯独对于自己的儿子日后该如何成长,似乎,也只是准备日后再说……
刘照私下对乳母何氏提起过开蒙读书的想法,让何氏委婉的转达给自己的母亲何皇后。但是不知道是何氏转达的“太委婉”,还是自己今世的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热情比前世的父母低了十万八千倍,总而言之,杳无音讯。
爹妈不急自己急。刘照之所以急,可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现在不能“熟读”典籍,而是牵扯到了自己的生存问题。
按照刘照给自己的规划,最好是在登基之前,就能培育起一股支持自己的中坚力量来。这股力量,初步设想,军方将领是没戏的,汉灵帝刘宏虽然昏庸,但是在把持军权上,却一直头脑清醒,中平年间,何进因黄巾起义爆发被拜为大将军,其弟何苗也因杀敌有功被拜为车骑将军,两人声威日盛,又同掌兵权,怎么制衡?于是汉灵帝刘宏适时的组建了“西园军”,不仅任命亲信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统领全军,更是以蹇硕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连自己的舅舅大将军何进都是其名义上的部下。这种情况下,自己要是还从中参合一把,那真让自己的老爹没疑心也要起疑心,不猜忌也要猜忌横生了。
武的不行,只能来文的。刘照这样设想,不仅是因为自己前世专业学文,虽然主攻历史,但是各种儒家经典的讲义也接触了不少,学习起来轻车熟路,更因为在这个时代,社会的中坚力量是谁?答案只有一个:士人阶层。
这些士人们通诗书,治经史,是这个时代的社会精英、舆论操控者。能在他们中间获得好名声,获得好感,最终获得支持,那么一不怕自己的父皇再三心二意,在继承人问题上横生枝节,做出比原本的历史还要不利于刘照(刘辨)的决定;二来也能通过这些士大夫,向当政后颇有亲近士人阶层倾向的何进多多施加影响。
所以,最好是能向朝野间的士人们,显出自己少年聪明、好读经史、亲近士人的样子来。自汉章帝以下,历代汉帝不是年幼夭折,就是荒淫无道,如果突然有一位勤学好礼、尊重士人的皇子出现,那么想来天下士人,不论是从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出发,还是从自身的政治利益方面考量,都会积极的支持自己吧?
所以,为了生存,除了跑步,更要读书。
刘照绞尽脑汁,思来想去,心中预设了无数种拜师学艺的桥段,最终,他想到了一个当前最有可能也最容易达成的老师的人选。
这就是史道人,历史上的刘辨被人称为“史侯”的“史”的来由。
然而,一想起这个史道人,刘照不由得哀叹,怪不得历史上的刘辨被汉灵帝刘宏认为是“轻佻无威仪”,原来不仅仅是因为何皇后鸩杀王美人而“恨屋及乌”,所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