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大明帝国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尤百总挥手叫过几个手下把李大钢抬回去了,对黄胜说了几句不咸不淡感谢之类的话告辞而去。不一会儿,前去回禀军情的百总马世虎兴冲冲来了。
他见到黄胜就笑呵呵道:“公子,难得您今天交了好运,孙督师让您前去参见呢。”
孙承宗可是明末牛人,黄胜如雷贯耳。这位老先生官居一品,老而弥坚有血性,曾经以七十多岁高龄率领家中子侄、家丁死守高阳与建奴血战到底,最后城破慷慨就义,他家被建奴斩杀一百多口。
他现在是辽东和山海关一带的最高长官,而且是文官,是帝师、是阁老。大明朝以文制武,文官为大,武官哪怕是一品总兵官都得听从一个五品兵备的调遣,兵备道就是朝廷用来管理兵马钱粮的文官。
一品大员孙承宗在辽东是多么牛掰的存在,就可想而知了。自己运气不错刚刚来到大明,就能够见到这位封疆大吏,黄胜不敢怠慢连忙随着马世虎来到了官厅。
黄胜乃是士子,见了如此高官应该叩拜才对,可是他不理这一茬,而是恭恭敬敬抱拳以学生之礼拜见。
官场,其实官做得越大越不在乎这些虚礼,显得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反而是那些小芝麻官怕别人轻视,故意端着。孙承宗大人见到一身儒服打扮的少年郎,心里有些喜欢,对黄胜口称学生以师礼参见毫不在意。
他老人家对黄胜这么一个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秀才相公,能够带着四个家丁斩杀三个建奴有些难以置信。他有些好奇开口问道:“汝是广宁府士子可有凭据?又如何流落到此?”老大人干练开口就直奔主题。
黄胜道:“回禀大人,学生有大明广宁府告身为凭。学生家二十余口,苦盼王师不至,与今年正月举家西逃,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建奴一路追杀不肯剃发做奴才的汉民,学生家里二十人都死在逃亡的路上,学生的父亲也是有功名在身的士子,他也没有能够幸免。”
说罢黄胜满含热泪,哆哆嗦嗦的从怀里掏出父亲和自己的告身双手举过头顶呈给孙承宗大人,这里黄胜虽然有些表演的成分,但是前主的记忆已经被黄胜全盘接受了,那些记忆已然成了他的梦魇,每次想起都是悲愤莫名浑身颤抖,此刻倒不是完全装出来的。
旁边赞画(军队里的文官相当于参谋)将军茅元仪接过仔细看了看,对孙大人点头示意。
孙承宗大人看着情绪激动的黄胜唏嘘不已,安慰道:“汝乃大明忠良,建奴罪恶滔天,本督师一定会收复失地,为汝家报仇雪恨。却不知汝如何能够斩杀建奴马甲数人?”
黄胜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道:“回禀大人,学生带着四个家丁逃到这里,因家破人亡已经了无生趣,想跟建奴拼命。只是建奴弓马娴熟非我等能够击杀,故而学生设计了机关引诱建奴,果然成功。”
官厅里的文官、武将都看到黄胜只是一个文弱的读书人,都不相信就凭着他那个单薄的身板就能够斩杀建奴马甲,现在听了黄胜的解释都来了兴趣。
孙承宗更加觉得不可思议,忙追问道:“哦!汝是如何安排机关又是如何引诱建奴?细细讲来!”黄胜一点也不夸张,一五一十把击杀建奴的经过绘声绘色说了一遍。
黄胜的口才是绝对的超一流,他又明白如何讲故事,何时停顿,何时煽情,何时慷慨激扬把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本来就是亲身经历步步惊心的场景,更加被他描绘得跌宕起伏。
等黄胜讲完了故事,孙承宗老大人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赞叹道:“原来如此,汝虽然巧设机关,可也是侥幸成功。有胆识,本督师定上报朝廷厚加封赏。”
黄胜见孙老大人有了提携自己的意思,打蛇随棍上,想着抓住这个难得见到辽东一把手的机会讨要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好处。
黄胜对孙承宗老大人再次恭恭敬敬施礼道:“大人明鉴,学生想继续带着家丁在附近伏击建奴,报国仇家恨。只是学生白身一个,家丁携带兵器铠甲都不方便,请大人明察。”
大明士子可以仗剑游历天下,无需路引(明朝一种相当于身份证官方开具的文书),也就是代表着,士子在大明是自由人,可是他们也不好堂而皇之带着顶盔掼甲的家丁,更加不可以拥有强弓硬弩。
这些规矩孙承宗大人当然心知肚明。他微笑道:“汝既有为国杀敌之决心,本督师当然会助汝一臂之力。汝乃大明士子,当然不肯从军,本督师给你一个宁远随军主簿之职,给汝之家丁发放兵牌、铠甲、武器如何?”
如今大明朝廷风气是文人士大夫都鄙视粗鄙武夫,不可能有哪个文人有功名在身还肯去军营当兵,哪怕是当低级军官也不可能。孙承宗大人毕竟混迹官场三四十年,灵机一动就想出来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黄胜听到是随军主簿,脑子里马上条件反射般想起了三国演义里的杨修,貌似这个文职的主簿称谓很好听呢。
 ... -->>
尤百总挥手叫过几个手下把李大钢抬回去了,对黄胜说了几句不咸不淡感谢之类的话告辞而去。不一会儿,前去回禀军情的百总马世虎兴冲冲来了。
他见到黄胜就笑呵呵道:“公子,难得您今天交了好运,孙督师让您前去参见呢。”
孙承宗可是明末牛人,黄胜如雷贯耳。这位老先生官居一品,老而弥坚有血性,曾经以七十多岁高龄率领家中子侄、家丁死守高阳与建奴血战到底,最后城破慷慨就义,他家被建奴斩杀一百多口。
他现在是辽东和山海关一带的最高长官,而且是文官,是帝师、是阁老。大明朝以文制武,文官为大,武官哪怕是一品总兵官都得听从一个五品兵备的调遣,兵备道就是朝廷用来管理兵马钱粮的文官。
一品大员孙承宗在辽东是多么牛掰的存在,就可想而知了。自己运气不错刚刚来到大明,就能够见到这位封疆大吏,黄胜不敢怠慢连忙随着马世虎来到了官厅。
黄胜乃是士子,见了如此高官应该叩拜才对,可是他不理这一茬,而是恭恭敬敬抱拳以学生之礼拜见。
官场,其实官做得越大越不在乎这些虚礼,显得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反而是那些小芝麻官怕别人轻视,故意端着。孙承宗大人见到一身儒服打扮的少年郎,心里有些喜欢,对黄胜口称学生以师礼参见毫不在意。
他老人家对黄胜这么一个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秀才相公,能够带着四个家丁斩杀三个建奴有些难以置信。他有些好奇开口问道:“汝是广宁府士子可有凭据?又如何流落到此?”老大人干练开口就直奔主题。
黄胜道:“回禀大人,学生有大明广宁府告身为凭。学生家二十余口,苦盼王师不至,与今年正月举家西逃,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建奴一路追杀不肯剃发做奴才的汉民,学生家里二十人都死在逃亡的路上,学生的父亲也是有功名在身的士子,他也没有能够幸免。”
说罢黄胜满含热泪,哆哆嗦嗦的从怀里掏出父亲和自己的告身双手举过头顶呈给孙承宗大人,这里黄胜虽然有些表演的成分,但是前主的记忆已经被黄胜全盘接受了,那些记忆已然成了他的梦魇,每次想起都是悲愤莫名浑身颤抖,此刻倒不是完全装出来的。
旁边赞画(军队里的文官相当于参谋)将军茅元仪接过仔细看了看,对孙大人点头示意。
孙承宗大人看着情绪激动的黄胜唏嘘不已,安慰道:“汝乃大明忠良,建奴罪恶滔天,本督师一定会收复失地,为汝家报仇雪恨。却不知汝如何能够斩杀建奴马甲数人?”
黄胜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道:“回禀大人,学生带着四个家丁逃到这里,因家破人亡已经了无生趣,想跟建奴拼命。只是建奴弓马娴熟非我等能够击杀,故而学生设计了机关引诱建奴,果然成功。”
官厅里的文官、武将都看到黄胜只是一个文弱的读书人,都不相信就凭着他那个单薄的身板就能够斩杀建奴马甲,现在听了黄胜的解释都来了兴趣。
孙承宗更加觉得不可思议,忙追问道:“哦!汝是如何安排机关又是如何引诱建奴?细细讲来!”黄胜一点也不夸张,一五一十把击杀建奴的经过绘声绘色说了一遍。
黄胜的口才是绝对的超一流,他又明白如何讲故事,何时停顿,何时煽情,何时慷慨激扬把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本来就是亲身经历步步惊心的场景,更加被他描绘得跌宕起伏。
等黄胜讲完了故事,孙承宗老大人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赞叹道:“原来如此,汝虽然巧设机关,可也是侥幸成功。有胆识,本督师定上报朝廷厚加封赏。”
黄胜见孙老大人有了提携自己的意思,打蛇随棍上,想着抓住这个难得见到辽东一把手的机会讨要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好处。
黄胜对孙承宗老大人再次恭恭敬敬施礼道:“大人明鉴,学生想继续带着家丁在附近伏击建奴,报国仇家恨。只是学生白身一个,家丁携带兵器铠甲都不方便,请大人明察。”
大明士子可以仗剑游历天下,无需路引(明朝一种相当于身份证官方开具的文书),也就是代表着,士子在大明是自由人,可是他们也不好堂而皇之带着顶盔掼甲的家丁,更加不可以拥有强弓硬弩。
这些规矩孙承宗大人当然心知肚明。他微笑道:“汝既有为国杀敌之决心,本督师当然会助汝一臂之力。汝乃大明士子,当然不肯从军,本督师给你一个宁远随军主簿之职,给汝之家丁发放兵牌、铠甲、武器如何?”
如今大明朝廷风气是文人士大夫都鄙视粗鄙武夫,不可能有哪个文人有功名在身还肯去军营当兵,哪怕是当低级军官也不可能。孙承宗大人毕竟混迹官场三四十年,灵机一动就想出来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黄胜听到是随军主簿,脑子里马上条件反射般想起了三国演义里的杨修,貌似这个文职的主簿称谓很好听呢。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