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重生之主宰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高丽史》的说法:崔忠献初名鸾,牛峰人,家庭具有军事背景,父亲崔元浩就担任上将军一职。而早年时候的崔忠献,便凭籍父荫,补任“良酝令”一职。近代韩国史家李丙焘的说法:崔忠献是庆州人,原属贱人阶级,父为盐筛商,母是婢女出身。初隶行伍,逐步提升至将军之位。平乱擢升
崔忠献年青时,高丽正出现武人频起夺权的动荡现象。在高丽明宗四年(1174年),担任西京留守的赵位宠起兵,反抗当时操纵朝政的郑仲夫、李义方等武人。崔忠献参与了平定赵位宠的战事,获得元帅奇卓诚的赏识,后来迁任“摄将军”。
夺取权力
高丽明宗二十六年(1196年),崔忠献把握机会,诛灭操控大权的武臣李义旼,并籍此一声威铲除一批廷臣,废立君主,确立了崔氏的统治地位。
诛杀权臣李义旼
高丽明宗二十六年(1196年),崔忠粹所养的鹁鸽被李义旼儿子李至荣所强夺,深感不满,并几乎被李至荣所捕。崔忠粹便向崔忠献说李义旼父子数人“实为****”,必需铲除。经过弟弟的坚决劝说后,崔忠献便决定行事。
崔忠献于是纠合亲人朴晋材、卢硕等,在李义旼出入的别墅埋伏,并成功将之击杀,继而在开城市集中枭首示众。高丽朝野人士,看到此一突如其来的事变,都不知所措,因而“观者惊噪,声振都下”。铲除廷臣、废立君主
夺权初期的杀戮及废君:崔忠献诛杀李义旼不久,便进一步扩大打击对像,先是重诛李义旼三族,继而大杀朝臣。次年(高丽明宗二十七年,1197年),崔忠献废高丽明宗,擅自改立明宗弟晫(初名旼)为新王。经过这样的君主改易,崔忠献权势就更为稳固,并获得“靖国功臣三韩大匡大中大夫上将军柱国”的衔头,成为高丽朝廷中的大权臣。
掌权时期的诛锄异己及废立:1204年,神宗死后,由熙宗王韺继位,但仍受忠献牵制,因而引起拥护王室的官员王涛明等,联络僧兵企图伏击崔忠献,但计谋败露,被忠献所收拾。之后,忠献废熙宗,立明宗儿子康宗王祦(1211年)。不久,康宗去世,便由高宗继任(1213年)。综观这一段时期,王室是任凭崔忠献摆布的。
“三韩以来人臣之家所未有”的威势:透过一系列的夺权及废立行动后,崔忠献得到极高的权势。如高丽熙宗二年(1205年),崔忠献获封为晋康侯后,曾在一次在招呼诸侯的夜宴中,“诸王因奏留使,副其帐具,花果、丝竹、声伎之盛,自三韩以来,人臣之家所未有也。”因而“自后忠献出入宫禁,便服张盖,侍从门客,殆三千人。”到高丽高宗六年,更赐崔忠献姓王氏。
统治措施编辑独裁制度
私人部队“都房”制度:除了透过接连不断的政变来稳定权势外,崔忠献又引入了新制度来巩固自身权益,这就是设置私人部队──“都房”。“都房”以“班”位单位组成,轮流守卫崔忠献的私宅及护卫他的出入,具有相当庞大的规模。而要供养这支私人部队,据学者朱立熙所说,主要是靠着崔氏拥有广大的土地,从土地得到的租税与贡品,便成为财富泉源,庞大到足以应付其族人、党羽及宫吏的薪俸所需。朱立熙认为,崔忠献之所以成功地把权力留传四代之久,靠的就是“都房”,因为当时武人间的倾轧异常激烈,所以崔忠献有必要成立这支私人部队来自保。另设官府:1205年,高丽熙宗即位后的次年,崔忠献就获晋封为晋康侯,并且另设官府,称为“兴宁府”,自行配置僚属。于是,高丽朝朝政便完全归于崔忠献所掌握,国王只能仅保虚位,成为傀儡君主。
改革时弊
崔忠献刚刚铲除权臣李义旼,夺得权力后,便与弟弟崔忠粹一同向高丽明宗上奏了十个事项,要求改革当时的一些时弊,其中可归纳成这样:
公允分配土地:崔忠献认为,朝廷应该对臣民“量宜除授先王制土田”,按照实际情况颁发土地;此外,由于有势力人士的贪婪而“夺公私田兼有之”,占有大片土地,造成“邦赋削而军士缺”,朝廷无法根据田丁数字来收税征兵,因而要求能把这些被占的田地交还原有者。
澄清吏治:崔忠献发现,一些官员“惟利之从”,甚至向人民“争征田租”。而地方官员又“应察不察”,并从中作出舞弊营私。有鉴于此,崔忠献意欲改变地方官制的现状,加强对官员的审核,“能者擢之,否者惩之”。
倡导节俭:崔忠献认为当时廷臣们的生活“并不节俭”,住所、衣裳都过多修饰,令风俗败坏。因此要求国王“具训于百僚,禁华侈,尚俭啬”。
整顿佛教徒:当时的“浮图”,都获国王准许随便出入王宫,“以事干秽圣德”,又擅自“营立佛宇”,在崔忠献眼中,这些行径都不太妥当,于是意图令他们“不迹于宫”,多余的佛宇“削去勿留”。
善选谏诤官员:崔忠献认为当时负责进谏的官员,都“以苟合为心”,未能指出国君施政的毛病。所以就要求国王选择合适人选,“使直言在庭。”
大义灭亲
诛杀弟弟崔忠粹:高丽神宗即位后不久,崔忠粹欲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渊,并妄图先将当时的太子妃逐出,但忠献认为此举对王室及对太子妃都不太合适,劝谕忠粹:“以女配东宫(太子),得无讥乎?况夫妇之闲,恩义有素,太子配偶有年,一朝离之,于人情何?”力陈崔忠粹的做法不合情理。但忠粹并不接受,甚而因不堪母亲的规劝而“以手推之仆地”。崔忠献对忠粹忍无可忍,在得到亲族们的支持后,预备迎战忠粹。忠粹的部下亦转投忠献阵营,而他本人在逃走时被忠献追兵杀害。最后,崔忠献将弟弟“收葬之”。
流放姨甥朴晋材:朴晋材手下有一批勇悍之士,但获授官职的郤不多,晋材对此含恨在心,甚至图谋除去忠献,忠献亦感到晋材即将作乱,便在捉拿晋材后“断其脚筋”,然后流放。朴晋材不久病死,而他手下的“勇悍者”亦被流放远岛。事件发生在高丽熙宗三年(1207年)。
平定动乱
在崔忠献执政时,还有有两股势力随时起事,造成动乱,影响崔忠献的统治。
佛教寺院的势力:崔忠献执政期间,便有数次多达数千名的武装僧侣涌入开城,以图推翻崔忠献。崔忠献便迫令佛教住持──特别是那此已入佛门而没有合法身份的王子离开京城,并使用武力粉碎武装僧侣。农民起义:对于农民起义,崔忠献先采用武力平定,然后加以安抚政策。对于一些领袖人物,他授以官衔,释放部份贱民,把他们原本所属的“部曲”、“乡”或强制劳动区,合并入常规的县制。崔忠献的各种做法,把农民的起义平息下去。
失误政策
崔忠献的施政,亦曾有一些严重的失误:
对边防疏忽松懈:《高丽史》记载,崔忠献曾形容自己治下的高丽是“国富兵强”,所以当边境有急报,崔忠献就怒骂:“何以小事烦驿骑,惊朝廷?”对于崔忠献的轻率态度,边将只能采取“必待敌兵陷两三城,然后乃可飞报”的消极态度。高丽高宗三年(1216年),高丽边境就曾一度被契丹遗族入寇,弄致“京城无备,人情汹惧”,高丽好不容易才将契丹兵击退。
“占夺公私民田”:崔忠献曾占夺公私的田地,到崔怡(即崔瑀)掌权时才归还原主。“授人爵,视赂多少”:崔忠献对于授爵,即使有功,都是看对方向他行贿多少。例如高丽高宗六年(1219年),赵冲及孙永等击退契丹兵有功,但崔忠献主持论功行赏时,郤“有功者无赏,人多怨之”。孙永与一干人等因在酒后埋怨说:“顷与契丹战有功,以无赂不得官”,给崔忠献闻悉而被斩,跟他遭遇同一命运的,竟达百余人。到崔怡时代,才对这种失误进行整顿。
4权力过渡编辑去世
高丽高宗六年(1219年),崔忠献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即将去世时,崔忠献还召集乐工数十,全日奏乐,“至夜,三鼓乐未阕,果死”。死后,谥景成,其丧礼亦甚为盛大,“百官缟素,会葬,秘器、羽葆、鼓吹、旗常拟于王者。”
儿子接权
据《高丽史》的记载,崔忠献身患重疾,即将离世时,便预料身后可能有人作反生事,便叮嘱儿子崔怡(即崔瑀)切勿前来看望。果然,崔忠献所宠任的将军崔俊文与池允深、柳松节、金德明密谋铲除崔怡,并不断促请崔怡到病重的崔忠献家中看望。崔怡遵照父亲叮嘱,没有上当。后来金德明把阴谋告诉崔怡,让崔怡作好准备,而崔俊文、池允深仍不知就里,亲自上门找崔怡,欺骗他“公(崔忠献)疾革,宜速往候”,崔怡见势即捉拿二人,进行惩处,平息了这次危机。到崔忠献死后,崔怡便积极收买人心,革除崔忠献在世时的弊病,稳定了统治权。[12]其后,崔怡在自己的私宅里设立“政房”,令权力更加稳固,崔忠献所开创的“崔氏政权”便得以延绵下去。
《高丽史》的说法:崔忠献初名鸾,牛峰人,家庭具有军事背景,父亲崔元浩就担任上将军一职。而早年时候的崔忠献,便凭籍父荫,补任“良酝令”一职。近代韩国史家李丙焘的说法:崔忠献是庆州人,原属贱人阶级,父为盐筛商,母是婢女出身。初隶行伍,逐步提升至将军之位。平乱擢升
崔忠献年青时,高丽正出现武人频起夺权的动荡现象。在高丽明宗四年(1174年),担任西京留守的赵位宠起兵,反抗当时操纵朝政的郑仲夫、李义方等武人。崔忠献参与了平定赵位宠的战事,获得元帅奇卓诚的赏识,后来迁任“摄将军”。
夺取权力
高丽明宗二十六年(1196年),崔忠献把握机会,诛灭操控大权的武臣李义旼,并籍此一声威铲除一批廷臣,废立君主,确立了崔氏的统治地位。
诛杀权臣李义旼
高丽明宗二十六年(1196年),崔忠粹所养的鹁鸽被李义旼儿子李至荣所强夺,深感不满,并几乎被李至荣所捕。崔忠粹便向崔忠献说李义旼父子数人“实为****”,必需铲除。经过弟弟的坚决劝说后,崔忠献便决定行事。
崔忠献于是纠合亲人朴晋材、卢硕等,在李义旼出入的别墅埋伏,并成功将之击杀,继而在开城市集中枭首示众。高丽朝野人士,看到此一突如其来的事变,都不知所措,因而“观者惊噪,声振都下”。铲除廷臣、废立君主
夺权初期的杀戮及废君:崔忠献诛杀李义旼不久,便进一步扩大打击对像,先是重诛李义旼三族,继而大杀朝臣。次年(高丽明宗二十七年,1197年),崔忠献废高丽明宗,擅自改立明宗弟晫(初名旼)为新王。经过这样的君主改易,崔忠献权势就更为稳固,并获得“靖国功臣三韩大匡大中大夫上将军柱国”的衔头,成为高丽朝廷中的大权臣。
掌权时期的诛锄异己及废立:1204年,神宗死后,由熙宗王韺继位,但仍受忠献牵制,因而引起拥护王室的官员王涛明等,联络僧兵企图伏击崔忠献,但计谋败露,被忠献所收拾。之后,忠献废熙宗,立明宗儿子康宗王祦(1211年)。不久,康宗去世,便由高宗继任(1213年)。综观这一段时期,王室是任凭崔忠献摆布的。
“三韩以来人臣之家所未有”的威势:透过一系列的夺权及废立行动后,崔忠献得到极高的权势。如高丽熙宗二年(1205年),崔忠献获封为晋康侯后,曾在一次在招呼诸侯的夜宴中,“诸王因奏留使,副其帐具,花果、丝竹、声伎之盛,自三韩以来,人臣之家所未有也。”因而“自后忠献出入宫禁,便服张盖,侍从门客,殆三千人。”到高丽高宗六年,更赐崔忠献姓王氏。
统治措施编辑独裁制度
私人部队“都房”制度:除了透过接连不断的政变来稳定权势外,崔忠献又引入了新制度来巩固自身权益,这就是设置私人部队──“都房”。“都房”以“班”位单位组成,轮流守卫崔忠献的私宅及护卫他的出入,具有相当庞大的规模。而要供养这支私人部队,据学者朱立熙所说,主要是靠着崔氏拥有广大的土地,从土地得到的租税与贡品,便成为财富泉源,庞大到足以应付其族人、党羽及宫吏的薪俸所需。朱立熙认为,崔忠献之所以成功地把权力留传四代之久,靠的就是“都房”,因为当时武人间的倾轧异常激烈,所以崔忠献有必要成立这支私人部队来自保。另设官府:1205年,高丽熙宗即位后的次年,崔忠献就获晋封为晋康侯,并且另设官府,称为“兴宁府”,自行配置僚属。于是,高丽朝朝政便完全归于崔忠献所掌握,国王只能仅保虚位,成为傀儡君主。
改革时弊
崔忠献刚刚铲除权臣李义旼,夺得权力后,便与弟弟崔忠粹一同向高丽明宗上奏了十个事项,要求改革当时的一些时弊,其中可归纳成这样:
公允分配土地:崔忠献认为,朝廷应该对臣民“量宜除授先王制土田”,按照实际情况颁发土地;此外,由于有势力人士的贪婪而“夺公私田兼有之”,占有大片土地,造成“邦赋削而军士缺”,朝廷无法根据田丁数字来收税征兵,因而要求能把这些被占的田地交还原有者。
澄清吏治:崔忠献发现,一些官员“惟利之从”,甚至向人民“争征田租”。而地方官员又“应察不察”,并从中作出舞弊营私。有鉴于此,崔忠献意欲改变地方官制的现状,加强对官员的审核,“能者擢之,否者惩之”。
倡导节俭:崔忠献认为当时廷臣们的生活“并不节俭”,住所、衣裳都过多修饰,令风俗败坏。因此要求国王“具训于百僚,禁华侈,尚俭啬”。
整顿佛教徒:当时的“浮图”,都获国王准许随便出入王宫,“以事干秽圣德”,又擅自“营立佛宇”,在崔忠献眼中,这些行径都不太妥当,于是意图令他们“不迹于宫”,多余的佛宇“削去勿留”。
善选谏诤官员:崔忠献认为当时负责进谏的官员,都“以苟合为心”,未能指出国君施政的毛病。所以就要求国王选择合适人选,“使直言在庭。”
大义灭亲
诛杀弟弟崔忠粹:高丽神宗即位后不久,崔忠粹欲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渊,并妄图先将当时的太子妃逐出,但忠献认为此举对王室及对太子妃都不太合适,劝谕忠粹:“以女配东宫(太子),得无讥乎?况夫妇之闲,恩义有素,太子配偶有年,一朝离之,于人情何?”力陈崔忠粹的做法不合情理。但忠粹并不接受,甚而因不堪母亲的规劝而“以手推之仆地”。崔忠献对忠粹忍无可忍,在得到亲族们的支持后,预备迎战忠粹。忠粹的部下亦转投忠献阵营,而他本人在逃走时被忠献追兵杀害。最后,崔忠献将弟弟“收葬之”。
流放姨甥朴晋材:朴晋材手下有一批勇悍之士,但获授官职的郤不多,晋材对此含恨在心,甚至图谋除去忠献,忠献亦感到晋材即将作乱,便在捉拿晋材后“断其脚筋”,然后流放。朴晋材不久病死,而他手下的“勇悍者”亦被流放远岛。事件发生在高丽熙宗三年(1207年)。
平定动乱
在崔忠献执政时,还有有两股势力随时起事,造成动乱,影响崔忠献的统治。
佛教寺院的势力:崔忠献执政期间,便有数次多达数千名的武装僧侣涌入开城,以图推翻崔忠献。崔忠献便迫令佛教住持──特别是那此已入佛门而没有合法身份的王子离开京城,并使用武力粉碎武装僧侣。农民起义:对于农民起义,崔忠献先采用武力平定,然后加以安抚政策。对于一些领袖人物,他授以官衔,释放部份贱民,把他们原本所属的“部曲”、“乡”或强制劳动区,合并入常规的县制。崔忠献的各种做法,把农民的起义平息下去。
失误政策
崔忠献的施政,亦曾有一些严重的失误:
对边防疏忽松懈:《高丽史》记载,崔忠献曾形容自己治下的高丽是“国富兵强”,所以当边境有急报,崔忠献就怒骂:“何以小事烦驿骑,惊朝廷?”对于崔忠献的轻率态度,边将只能采取“必待敌兵陷两三城,然后乃可飞报”的消极态度。高丽高宗三年(1216年),高丽边境就曾一度被契丹遗族入寇,弄致“京城无备,人情汹惧”,高丽好不容易才将契丹兵击退。
“占夺公私民田”:崔忠献曾占夺公私的田地,到崔怡(即崔瑀)掌权时才归还原主。“授人爵,视赂多少”:崔忠献对于授爵,即使有功,都是看对方向他行贿多少。例如高丽高宗六年(1219年),赵冲及孙永等击退契丹兵有功,但崔忠献主持论功行赏时,郤“有功者无赏,人多怨之”。孙永与一干人等因在酒后埋怨说:“顷与契丹战有功,以无赂不得官”,给崔忠献闻悉而被斩,跟他遭遇同一命运的,竟达百余人。到崔怡时代,才对这种失误进行整顿。
4权力过渡编辑去世
高丽高宗六年(1219年),崔忠献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即将去世时,崔忠献还召集乐工数十,全日奏乐,“至夜,三鼓乐未阕,果死”。死后,谥景成,其丧礼亦甚为盛大,“百官缟素,会葬,秘器、羽葆、鼓吹、旗常拟于王者。”
儿子接权
据《高丽史》的记载,崔忠献身患重疾,即将离世时,便预料身后可能有人作反生事,便叮嘱儿子崔怡(即崔瑀)切勿前来看望。果然,崔忠献所宠任的将军崔俊文与池允深、柳松节、金德明密谋铲除崔怡,并不断促请崔怡到病重的崔忠献家中看望。崔怡遵照父亲叮嘱,没有上当。后来金德明把阴谋告诉崔怡,让崔怡作好准备,而崔俊文、池允深仍不知就里,亲自上门找崔怡,欺骗他“公(崔忠献)疾革,宜速往候”,崔怡见势即捉拿二人,进行惩处,平息了这次危机。到崔忠献死后,崔怡便积极收买人心,革除崔忠献在世时的弊病,稳定了统治权。[12]其后,崔怡在自己的私宅里设立“政房”,令权力更加稳固,崔忠献所开创的“崔氏政权”便得以延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