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回到唐朝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后很高兴,当场就给皇子取名为治,听说还要在治皇子满月之日在太极殿大宴群臣,表示要与民同乐,想为皇子祈福。”
“恩。”李恪听完完沉默不语,他在想李治终于出生了,传说中的唐高宗终于降临到了大唐。突然,他看到了身边还在静等他回话的许敬宗,急忙收回自己的思绪,“延族,你立刻替本王向父皇上奏折,本王必须要趁这个机会回趟长安。”
“诺——”许敬宗道,“如果殿下没有别的吩咐微臣现在就去写。”
“恩,你现在就去写吧,送到长安的时间不要太早,免得父皇起疑心。”李恪告诫道。
“微臣明白!”许敬宗躬身离开。
许敬宗离开,李恪坐在榻上,兰儿及时的给他沏了一壶茶放在了案几上。可是李恪半响都没有动那杯茶,他的心里现在只想一个人一件事,那就是李治。
历史记载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宠爱达到了别人难以想象的程度,这种宠爱在长孙皇后病逝后便被转移到了她的幼子李治身上。据历史记载,李世民因为对皇后思念不已,便做了一件旷古绝今之事——亲自抚养了长孙皇后的幼女晋阳公主和幼子李治。然而,对于李世民为什么要留他们在身边亲自抚养,在《唐会要》中是这样记载的,“晋王以文德皇后最少子,于后崩后累年,太宗怜之,不令出阁。”这同时可以在《新唐书·晋阳公主传》中得到复证。
这就是说李世民亲自抚养幼子幼女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因为爱宠其母,所以亲养其子,并以子思母,借此来慰籍自己苦闷和空虚的心灵。同时,因为李世民的这种心情,即使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后宫依旧多年无子嗣。
想到这里,李恪又想到许敬宗刚才汇报给自己的消息,说李世民要在李治满月之后在太极殿大宴群臣,表示要与民同乐,想为皇子祈福。
“哎!看来李治还真是子以母贵啊!”李恪叹息一声,不过沉默了片刻他又释然,对于现在只是一个婴儿的李治他倒是没什么好怕的。自从武德九年玄武门政变后的追杀到一个月前他在突厥被突厥骑兵围困截杀,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实力决定胜利,只要你去努力,只要你去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他经历的越多,了解的越多,就越发现自己争夺储位胜出的几率越大。刚开始的时候,他认为自己不能登上皇位是有三个原因:
一是李恪不是嫡出,他不是皇后所生,古代封建王朝有个制度那就是传位首选就是嫡出。
二是李恪是杨妃所生,杨妃何人,她乃隋炀帝之女,他也就是隋炀帝的外甥,人们担心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所以就算他如何有文武才,又如何善骑射,在当时也不可能让他当上皇帝。就算李世民想立他为储,那群跟李世民出生入死打下大唐江山的大臣也会玩命的反对,立太子这种大事,不可能由皇帝一个人决定。所以,他是没有得到士族的支持。
三是国舅长孙无忌的阻扰,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他当然希望皇位传给他的外甥。唐太宗统治后期,长孙无忌在朝臣中权重无比,为了在太宗之后仍维持这种局面,长孙无忌希望未来的皇帝,即今日的太子,应该由一个仁孝听话的外甥充当,这样,自己会得到尊重,权势会得到保障。而晋王李治生性懦弱,自然成为他极力支持的对象。
可是,现在看来这三个原因未必就是自己不能登上帝位的真正原因。不是嫡出这个事实他改变不了,他也不想去改变,他只能说是他争储最大的劣势。而第二个原因说他是隋炀帝的外甥,人们担心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而李恪觉得这个说法不成立,太站不住脚了。自己的身上是有隋炀帝的血脉,同样也有李世民的血脉,自己是李氏子孙,岂能因为前朝的关系就很草率的说自己登上皇位的话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呢?谁会信这样的言论?李世民不信,大唐的朝臣肯定也不会信。
所以,李恪认为自己不能当皇帝的原因不止这么简单,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就像玄武门政变并非历史上所记载的那般一样。至于有多复杂,以他自己现在所了解的信息和掌握的情报还是完全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
但是,对于皇子李治,李恪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李治现在还只是个婴孩,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对自己根本没有威胁,真正的威胁是来自于他成年之后的举动。因此,想要将这个威胁扼杀在摇篮里就必须要在李治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对他进行养成教育,以自己的手段不难将他教育成一个不贪恋皇位尊敬兄长的好弟弟。至于怎么教育,李恪想到这里不由的“嘿嘿”一笑。
李恪现在不担心新生的皇子李治,而是担心李世民是否能够批准自己回京。他急着回京是因为候若依的事情,从漠北回到太原之后他就得到了鹰卫传来消息说候若依病好已经回到了长安。而现在的太子李承乾已经大婚,候若依没有成为太子妃,但已经是降至许配给李承乾的人了,所以她回到长安之后的处境很尴尬。她既然已经许配了李承乾,虽然没有当上太子妃,在礼制上仍然是太子嫔妃,李承乾有权利随时将他纳入东宫。而最近听说太子李承乾经常去侯府看望候若依,有想将她纳入东宫之意。因此,李恪才会这么急着想回长安,目的就是阻止候若依进入东宫。
自己的女人绝对不会让别人抢走,绝对不!这里李恪对自己在经历了漠北一战之后给自己的誓言,只要自己争取就有希望,不争取什么都没有!
后很高兴,当场就给皇子取名为治,听说还要在治皇子满月之日在太极殿大宴群臣,表示要与民同乐,想为皇子祈福。”
“恩。”李恪听完完沉默不语,他在想李治终于出生了,传说中的唐高宗终于降临到了大唐。突然,他看到了身边还在静等他回话的许敬宗,急忙收回自己的思绪,“延族,你立刻替本王向父皇上奏折,本王必须要趁这个机会回趟长安。”
“诺——”许敬宗道,“如果殿下没有别的吩咐微臣现在就去写。”
“恩,你现在就去写吧,送到长安的时间不要太早,免得父皇起疑心。”李恪告诫道。
“微臣明白!”许敬宗躬身离开。
许敬宗离开,李恪坐在榻上,兰儿及时的给他沏了一壶茶放在了案几上。可是李恪半响都没有动那杯茶,他的心里现在只想一个人一件事,那就是李治。
历史记载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宠爱达到了别人难以想象的程度,这种宠爱在长孙皇后病逝后便被转移到了她的幼子李治身上。据历史记载,李世民因为对皇后思念不已,便做了一件旷古绝今之事——亲自抚养了长孙皇后的幼女晋阳公主和幼子李治。然而,对于李世民为什么要留他们在身边亲自抚养,在《唐会要》中是这样记载的,“晋王以文德皇后最少子,于后崩后累年,太宗怜之,不令出阁。”这同时可以在《新唐书·晋阳公主传》中得到复证。
这就是说李世民亲自抚养幼子幼女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因为爱宠其母,所以亲养其子,并以子思母,借此来慰籍自己苦闷和空虚的心灵。同时,因为李世民的这种心情,即使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后宫依旧多年无子嗣。
想到这里,李恪又想到许敬宗刚才汇报给自己的消息,说李世民要在李治满月之后在太极殿大宴群臣,表示要与民同乐,想为皇子祈福。
“哎!看来李治还真是子以母贵啊!”李恪叹息一声,不过沉默了片刻他又释然,对于现在只是一个婴儿的李治他倒是没什么好怕的。自从武德九年玄武门政变后的追杀到一个月前他在突厥被突厥骑兵围困截杀,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实力决定胜利,只要你去努力,只要你去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他经历的越多,了解的越多,就越发现自己争夺储位胜出的几率越大。刚开始的时候,他认为自己不能登上皇位是有三个原因:
一是李恪不是嫡出,他不是皇后所生,古代封建王朝有个制度那就是传位首选就是嫡出。
二是李恪是杨妃所生,杨妃何人,她乃隋炀帝之女,他也就是隋炀帝的外甥,人们担心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所以就算他如何有文武才,又如何善骑射,在当时也不可能让他当上皇帝。就算李世民想立他为储,那群跟李世民出生入死打下大唐江山的大臣也会玩命的反对,立太子这种大事,不可能由皇帝一个人决定。所以,他是没有得到士族的支持。
三是国舅长孙无忌的阻扰,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他当然希望皇位传给他的外甥。唐太宗统治后期,长孙无忌在朝臣中权重无比,为了在太宗之后仍维持这种局面,长孙无忌希望未来的皇帝,即今日的太子,应该由一个仁孝听话的外甥充当,这样,自己会得到尊重,权势会得到保障。而晋王李治生性懦弱,自然成为他极力支持的对象。
可是,现在看来这三个原因未必就是自己不能登上帝位的真正原因。不是嫡出这个事实他改变不了,他也不想去改变,他只能说是他争储最大的劣势。而第二个原因说他是隋炀帝的外甥,人们担心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而李恪觉得这个说法不成立,太站不住脚了。自己的身上是有隋炀帝的血脉,同样也有李世民的血脉,自己是李氏子孙,岂能因为前朝的关系就很草率的说自己登上皇位的话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呢?谁会信这样的言论?李世民不信,大唐的朝臣肯定也不会信。
所以,李恪认为自己不能当皇帝的原因不止这么简单,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就像玄武门政变并非历史上所记载的那般一样。至于有多复杂,以他自己现在所了解的信息和掌握的情报还是完全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
但是,对于皇子李治,李恪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李治现在还只是个婴孩,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对自己根本没有威胁,真正的威胁是来自于他成年之后的举动。因此,想要将这个威胁扼杀在摇篮里就必须要在李治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对他进行养成教育,以自己的手段不难将他教育成一个不贪恋皇位尊敬兄长的好弟弟。至于怎么教育,李恪想到这里不由的“嘿嘿”一笑。
李恪现在不担心新生的皇子李治,而是担心李世民是否能够批准自己回京。他急着回京是因为候若依的事情,从漠北回到太原之后他就得到了鹰卫传来消息说候若依病好已经回到了长安。而现在的太子李承乾已经大婚,候若依没有成为太子妃,但已经是降至许配给李承乾的人了,所以她回到长安之后的处境很尴尬。她既然已经许配了李承乾,虽然没有当上太子妃,在礼制上仍然是太子嫔妃,李承乾有权利随时将他纳入东宫。而最近听说太子李承乾经常去侯府看望候若依,有想将她纳入东宫之意。因此,李恪才会这么急着想回长安,目的就是阻止候若依进入东宫。
自己的女人绝对不会让别人抢走,绝对不!这里李恪对自己在经历了漠北一战之后给自己的誓言,只要自己争取就有希望,不争取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