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隋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军大战,官军不利。
当时邺城士兵观战的有几万人。
宇文忻与高赹、李询谋划说:“事情紧急,当用权宜之计破敌。”于是攻击那些观战的人,他们叫嚷着逃走,转而互相践踏,叫声如雷。
宇文忻于是呼叫说:“贼人败走了啊!”众将士振作起来,齐力拼命攻击,尉迟迥大败。
等到平定邺城以后,因功劳大他被封为上柱国,赏给他奴婢二百口,牛马羊数以万计。
隋高祖回头对宇文忻说:“尉迟迥倾山东之众,运百万之师,您用计没有遗漏之策,作战没有全敌之阵,实在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啦!”他被晋封为英国公,增加食邑三千户。
从此以后,每每参加谋划,出入于高祖卧室之中,周隋禅代之际,宇文忻大有功劳。
后来他被拜授为右领大将军,恩宠更重。
宇文忻精通兵法,治军严整,当时六军中只要有一个好办法,即使不是宇文忻所提出来的,部下也会说:“这一定是英公的办法。”他就是这样被人推重佩服。
后来改封为杞国公。
皇上曾想让他率兵攻打突厥,高赹对皇上说:“宇文忻有异志,不可委以重兵。”于是作罢。
宇文忻既是佐命功臣,常任将领,有威名于当代。
皇上因此略略有些戒惧之心,因此找了个由头让他丢了官。
宇文忻与梁士彦亲昵,数相往来,梁士彦当时也有些怨恨,图谋不轨。
宇文忻对梁士彦说:“帝王难道有一定吗?有人扶持他,就是帝王了。
您在蒲州造反,我肯定征讨。
两阵相对,然后相连,天下可以谋取了。”计谋外泄被杀,当时六十四岁。
家人都被籍没为奴。
宇文忻兄宇文善,忠厚而有武艺。
仕北周,做官到上柱国、许国公。
隋高祖受北周禅让后,对他很好,封他的儿子宇文颖为上仪同。
等到宇文忻被杀,宇文善家父子都被废为庶民。
宇文善不久死去。
宇文颖到大业中(605~616),任司农少卿。
等到李密逼近东都洛阳时,他背叛隋朝,投奔李密。
宇文忻弟宇文恺,另有传。
王谊
王谊字宜君,河南洛阳人。
父亲王显,北周凤州刺史。
王谊年青时,慷慨有大志,善习弓马,博览群书。
周闵帝时,他任左中侍上士。
那时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闵帝拱手沉默而已,什么都不能管。
有朝士在闵帝身边,对皇上略有不恭,王谊勃然大怒,上前要杀他,这个人连忙请罪,王谊才罢。
从此以后,朝士没有谁敢对闵帝不恭谨的。
一年多以后,升任御正大夫。
遭父丧,哀毁过礼,在父亲坟墓边搭草房,自己背土成坟。
过了一年多,拜授雍州别驾,他坚辞不受,但闵帝不准他不当官。
周武帝即位后,授他仪同之职,逐步升迁为内史大夫,封为杨国公。
跟随武帝讨伐北齐,来到并州,武帝入城,反被齐人打败,近臣大多战死。
王谊率领麾下骁勇善战者赴难,武帝得以保全。
当时武帝因为六军受挫,将要班师回朝,王谊努力劝阻,武帝听从了他的计谋。
等到平定北齐后,授他为相州刺史。
不久,又征他为大内史。
汾州的稽胡造反,王谊率兵打击他。
武帝弟越王宇文盛、谯王宇文俭虽任总管,但都受王谊节制。
他就是这样被看重。
等到平定反贼回京,赏赐布匹五千段,封一个儿子作开国公。
武帝快崩驾时,对皇太子说:“王谊是国家大臣,应把他放在机密位置,不必让他到远处为官。”皇太子即位,这就是周宣帝。
他怕王谊刚正,让他当了襄州总管。
等到隋高祖任丞相,他转任郑州总管。
司马消难举兵造反,高祖任王谊为行军元帅,率领四个总管讨伐他。
官军到近郊,司马消难害怕而逃奔陈国。
于是,北至商、洛,南到江、淮,东西两千多里,巴蛮大多背叛,一起推渠帅兰雒州为主。
雒州自称为河南王,以归附司马消难,北面连接尉迟迥。
王谊率领行军总管李威、冯晖、李远等分路讨伐,上十个月全部讨平。
高祖因王谊是前代旧臣,对他非常尊敬,派人慰问他,路上车盖络绎不绝。
让自己的第五个女儿嫁给他的儿子王奉孝,不久拜他为大司徒。
王谊也因与高祖有旧交,也归心于高祖。
等到高祖受北周禅让,对他更加礼遇,高祖亲自来到他的府第,与他极尽欢乐。
太常卿苏威提议,认为户口增多,田地太少,想减少功臣的封地以给百姓。
王谊上奏道:“文武百官,都是历代的功勋贤人,这才被赏赐爵土。
一旦削了他们的爵土,未见其可行之处。
我担心的是,朝中大臣的功德不能得到表彰,何必担心人民田地不足?”皇上以为然,未采纳苏威的建议。
开皇初,皇上将巡幸岐州,王谊劝告说:“陛下刚刚君临万国,民情还未融洽,为什么要有此行?”皇上开玩笑说:“我过去与你地位、声望相同,你一朝屈节为臣,或许以此为羞耻。
这次巡幸,是想扬扬威武,想以此让你心里服气罢了。”王谊笑笑退下。
不久奉命出使突厥,皇上夸奖他称职,封他为郢国公。
不久,他儿子王奉孝去世。
过了一年,王谊上表说,公主年少,请除丧服。
御史大夫杨素弹劾王谊说:“我听说丧服有五,亲疏不同;丧制有四,降杀也很不同。
这是君王所常推行的办法,所以说是不能变易的公道。
因此,贤人不能超过,不肖的也不能不及。
而仪同王奉孝,既与兰陵公主婚配,奉孝在去年五月去世,刚刚一年,但王谊便请求除丧。
我私下以为,公主虽是王姬,但终因成了下嫁之礼,‘公’道则‘主’之,就好比是天经地义。
何况三年的服丧期,从上到下,到时就除丧服,在礼仪虽未详细记载,但夫妻是人伦之始,丧失配偶是人道中最大的事,如不重视,就会取笑于君子。
所以钻燧改火,责备他居丧太短;早上遭丧,晚上就唱歌,嘲笑他忘哀太早。
虽然王谊不是要自己无礼,而且他爵位又很高,他想做无礼之事,怎么行呢?他鄙薄风俗有伤教化,为父则不慈;轻视礼教和丧礼,把媳妇搞到无义的地步。
如若放纵他而不加纠正,恐怕有伤风俗,请将他交有关部门治罪。”有诏书说不治他的罪,但皇上对他的恩宠和礼遇稍稍差一点了。
王谊颇有些怨恨。
有人告王谊谋反,皇上下令查验其事。
主持调查的上奏说,他只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实在没有造反的证据。
皇上赏他酒喝,然后放了他。
这时上柱国元谐也很失意,王谊多次与他来往,言论不恭。
胡僧告了他。
公卿大臣们上奏说王谊大逆不道,其罪该死。
皇上看见王谊,悲怆地说:“我与你过去是同学,很同情你,但拿国法怎么办呢?”于是下诏说:“王谊,在北周时代,很早就参予政治,我和他一起读书,两人关系很好。
但他性格刻薄,巫道盈门,尽说怪话,装神弄鬼。
我刚当皇帝时,曾告诫过他,他口里虽说改悔,心里实际上不肯改。
于是他说根据四天王神道,他王谊应受命当天子,还说书上有王谊当天子的灵谶,天上有他王谊的星象,他要在桃、鹿二川,在岐州之下,在辰巳年,兴帝王之业。
他还密令卜问,窥伺朝廷火灾。
还说他就是明君。
他信任旁门左道,说他一定会当帝王。
这样的人,如果赦免他,或许以后会造反。
禁止暴乱,除掉险恶,他应服刑!”皇上又令大理正赵绰对王谊说:“你的命如此,怎么办呢?”于是赐他死在家中,死时四十六岁。
元谐
元谐,河南洛阳人,世世代代富贵显赫。
元谐生性豪爽,有气节,有风度。
年少时与隋高祖一起在国子监读书,非常友爱。
后因军功,升任大将军。
等到高祖任北周丞相,召他为近臣。
元谐对高祖说:“你没朋友相帮,就像洪水里的一堵墙,太危险了!请您注意努力啊!”尉迟迥作乱造反,派兵进犯小乡,高祖派元谐打败了他们。
等到高祖受北周禅让,皇上对元谐笑着说:“水里的墙到底怎么样?”于是赏赐酒宴,极尽欢乐。
元谐升任上大将军,封乐安郡公,食邑千户。
奉诏参加修改律令。
当时吐谷浑进犯凉州,皇上下诏任元谐为行军元帅,率行军总管贺娄子干、郭竣、元浩等步兵、骑兵几万反击敌人。
皇上告谕元谐说:“您受朝廷委派,总领雄兵向西挺进,本欲自保边境,保全百姓,并非贪图他人疆土,祸害远方人民。
王者的军队,旨在推行仁义。
吐谷浑贼人若到边界,您应晓以德义,给以教导,谁敢不顺服?”当时贼将定城王钟利房率骑兵三千渡过黄河,连结党项。
元谐率兵出鄯州,赶到青海,切断了他的归路。
吐谷浑率兵抵抗元谐,相遇于丰利山。
贼人骑兵二万,与元谐大战,元谐打败了他们。
贼人驻兵青海,派太子可博汗率骑兵五万掩袭官军,元谐迎头痛击,打败他们,并追击三十多里,斩杀、生擒数以万计,贼人十分惊恐。
元谐于是派人送上书信,晓以利害,吐谷浑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各率所部来降。
皇上十分高兴,下诏书说:“褒奖才士贬抑庸人,有闻于前代。
元谐有见识,很机敏,文韬武略,誉满朝野。
申张国威,开拓疆土,其深谋远虑和高尚气节,真是很符合我的心意。
应该予以礼遇,并赏及后人,现封元谐为柱国,另封一子为县公。”元谐拜受宁州刺史,很有恩威。
但他刚愎自用,好排斥人,不能得到高祖近侍的欢心。
他曾对皇上说:“我一心一意侍奉皇上,不讨他人欢心。”皇上说:“应该始终坚持这么做。”后因公事免职。
当时上柱国王谊有功于国,与元谐一样,都被免职,二人每每互相往来。
胡僧告元谐、王谊谋反,皇上调查此事,并无谋反证据,皇上安慰并放了他。
不久,王谊被杀,元谐渐渐被疏远猜忌。
但因元谐是高祖登基前的朋友,所以每每请他上朝,皇上对他的恩典和礼遇并无亏损。
一次皇上大宴百官,元谐进言说:“陛下恩威远播,我请求让突厥可汗作侯正,让陈叔宝当令史。”皇上说:“我平定陈国,以讨伐罪人,安慰人民,并不是想耀武扬威于天下。
你的奏请,很不符合我的本意。
突厥人不知山川地理,怎能封侯!陈叔宝昏然如醉,怎么能驱使他为国效力?”元谐默默而退。
几年后,有人告元谐和他的从父弟上开府元滂、临泽侯田鸾、上仪同祁绪等人谋反。
皇上下令调查此事。
有关部门上奏说:“元谐谋划让祁绪率党项兵,准备切断巴、蜀道路。
当时广平王杨雄、左仆射高赹二人掌权,元谐想用谗言赶走他们。
他说:‘左执法星动已经四年了,一上奏章,高赹必死无疑。’又说:‘太白犯月,光芒相照,这征候主杀大臣,杨雄必当应征被杀。’元谐曾与元滂一起拜见皇上,元谐私下对元滂说:‘我是主人,殿上的那个人是贼。’让元滂望气,元滂说:‘他的云气好像是蹲狗走鹿,不如我们的云气有福有德。’”皇上大怒,元谐、元滂、元鸾、元绪一并被杀,并没收家财,令其家人为奴。
王世积
王世积,阐熙新渼人。
父亲王雅,北周国的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
王世积容貌魁伟,腰带十围,神情清爽,风标过人,有英雄豪杰的仪表。
在北周,有军功,授为上仪同,封爵为长子县公。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造反,世积随韦孝宽讨伐尉迟迥,每次作战均有战功,授为上大将军。
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晋封世积为宜阳郡公。
高赹赞赏他的才干,对他很好。
世积曾秘密对高赹说:“我们都是周朝的臣子,国家沦陷,我们怎么办?”高赹深深地拒听这类话。
不久,世积授为蕲州总管。
在平定陈国的战争中,他率水军从蕲水奔赴九江,与陈国将领纪王真大战于蕲口,大破陈军。
继而晋王杨广已平定丹阳,王世积于是送信到各地,告谕陈将投降,并派千金公权始璋攻占新蔡。
陈国的江州司马黄亻思弃城逃走,权始璋入据其城。
王世积跟着来了。
陈国的豫州太守徐王登、庐陵太守萧廉、浔阳太守陆仲容、巴山太守王诵、太原太守马廷页、齐昌太守黄正始、安成太守任馞等,以及鄱阳、临川的守将,都到王世积处投降。
世积因功升任柱国、荆州总管,赐绢帛五千段,外加宝带,食邑三千户。
几年后,桂州人李光仕造反,王世积以行军总管身份,讨平了他们。
皇上派都官员外郎辛凯卿去慰劳他。
回京后,世积升任上柱国,赐物二千段。
皇上很看重他。
王世积见皇上生性刻薄、猜忌,功臣大多无故被治罪,因此纵酒,不与宰相说什么时事。
皇上以为他有酒疾,让他住在宫中,让御医为他看病。
王世积假装说病已治好了,才得以出宫回府。
发起辽东战争时,王世积与汉王杨谅都是行军元帅,到了柳城,因病而还。
授为凉州总管,让七百骑士送他到任。
不久,他的亲信、安定人皇甫孝谐有罪,官吏追捕他,他逃到王世积那里,世积不留他,因此他们心中有些不舒服。
皇甫孝谐后来被流放到桂州,侍奉总管令狐熙。
令狐熙对他又不好,因此十分穷困。
皇甫孝谐于是邀功于皇上,而对皇上说:“王世积曾让道人为他看相,看看以后会不会大贵。
道人说:‘您应当皇帝。’对他妻子说:‘夫人要当皇后。’另外,他要到凉州去时,他的亲信对他说:‘河西是天下出精兵的地方,可以干大事。’世积说:‘凉州地大人少,不是用武之地。’”世积因此被调入朝,调查此事。
有关部门上奏:“左卫大将军元。。、右卫大将军元胄,左仆射高赹,都与世积来往,受到他赠送的名马。”世积竟然被杀,元。。、元胄被免职。
授皇甫孝谐为上大将军。
虞庆则
虞庆则是京兆栎阳人,本姓鱼,他的祖上曾辅佐赫连氏,于是在灵武安家,世代都是北方的豪杰。
父亲虞祥,曾任北周灵武太守。
庆则小时候就雄健刚毅,性情倜傥,身高八尺,有胆略有气概,擅长讲鲜卑话。
他常常身披沉重的铠甲,腰带两革建,骑马疾驰,左右开弓,非常英武,本州豪侠都敬畏他。
起初他以射猎为业,中途便转变志向而去读书,敬慕傅介子、班仲升的为人。
在北周开始做官时,任中外府行参军,不久提升为外兵参军事,承袭爵位沁源县公。
宣政元年(578),授位仪同大将军,升为并州总管长史。
二年,授为开府。
当时稽胡多次叛乱,越王宇文盛、内史下大夫高赹领兵征讨,平息了叛乱。
班师回京前,高赹和越王宇文盛谋划,要文武双全的主将镇守。
于是上表皇上,推荐虞庆则镇守原稽胡处。
皇上于是即刻拜庆则为石州总管。
虞庆则很有威信,又能施恩于民,所管辖的境内太平无事,秩序井然,稽胡人因敬慕他的仁义而来归顺的,有八千多户。
开皇元年(581),庆则进位为大将军,升为内史监、吏部尚书、京兆尹,封为彭城郡公,任营建新都总监。
二年冬,突厥侵入境内骚扰,庆则以元帅的身份征讨。
部队被分割,离开了营地,很多士兵受寒冷侵袭,手指被冻掉的有一千多人。
偏将达奚长儒率领二千多骑兵,从另外一条道路拦截敌兵,被敌兵围困,情况很危急。
庆则却按兵不动,不予救援,因此达奚长儒孤军奋战,战死的人有十分之八九。
皇上没有追究庆则的责任,不久又升他为尚书右仆射。
后来突厥国主摄图想归附隋朝,请求隋派遣一个重臣充当使者,于是皇上派遣庆则出使突厥。
摄图自恃势力强大,开始想与隋朝分庭抗礼,庆则拿突厥过去的事来责备他们,摄图仍不服。
翻译长孙晟又向摄图陈说利害,摄图和他的弟弟叶护终于跪拜着接受了隋朝的诏书,称臣朝贡,请求永远作为附属国。
当初,庆则出使突厥,高祖告谕他说:“我想保全突厥,如果他们送马给你,只取三、五匹就够了。”摄图见到庆则,赠给他一千匹马,又将女儿嫁给庆则作妻子。
皇上因为庆则功高,就没有追究他什么。
授他上柱国,封为鲁国公,赐邑任城县千户,并且下诏书将彭城公这一爵位回授给他的第二个儿子虞义。
高祖平定陈朝之后,巡幸晋王府,摆酒宴请群臣。
高赹等人手捧酒杯为高祖祝寿。
高祖于是说:“高赹平定长江以南,虞庆则使突厥来降,可以说都立下了大功劳啊!”大将杨素说:“都是因为您威德之光的照耀啊!”庆则说:“杨素以前出兵武牢、硖石,如果没有您的威德,也没有攻克的道理。”于是就与杨素互相揭短。
御史想弹劾他们,高祖说:“今天是论功之日,应该高兴,不应该弹劾。”高祖观看群臣行令饮酒,庆则进言说:“承蒙皇上赐给酒食,今天我应该尽情欢乐,但御史在旁,我怕喝醉了而被弹劾。”高祖赐酒给御史,就此令他出去。
庆则捧着酒杯为高祖祝寿,大家都很高兴。
高祖对群臣说:“喝了这杯酒,愿我与你们及你们的子孙能够常如今日,世世代代与富贵相守。”开皇九年(589),虞庆则转任右卫大将军,不久又改为右武侯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597),岭南人李贤占据本州造反,高祖想征讨他。
诸将中有几个人请求前行,皇上都没有答应,却对庆则说:“你位居宰相,爵位为上公,今国家有叛贼作乱,竟没有出征的意思,为什么呢?”庆则下拜谢罪,诚惶诚恐,皇上于是派遣他去征讨,封为桂州道行军总管,任命他的妻弟赵什柱为随府长史。
什柱先前曾与庆则的爱妾私通,害怕此事败露,就扬言说:“庆则不愿意去岭南征讨。”这话被皇上听到了。
在此之前,朝中大臣出征,皇上都设宴饯行,尽礼赐物后再送他出征。
等到庆则讨伐岭南辞别皇上时,皇上满脸不高兴,庆则因此郁郁不得志。
平定了李贤后,庆则到潭州的临桂镇,眺望这里的山川地势,感慨地说:“这里的地势的确险要牢固,再加上有足够的粮食,如果用可靠的将领把守这个地方,就不会被攻破。”于是派什柱骑着快马到京城向皇上奏事,观察皇上的脸色。
什柱到了京城,却禀告庆则谋反。
皇上派人调查验证,庆则因此被杀。
皇上授什柱为柱国。
元胄
元胄是河南洛阳人,西魏昭成帝的第六代子孙。
祖父元顺,西魏的濮阳王。
父亲元雄,武陵王。
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
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当作壮士,招到自己的身边。
元胄多次跟随齐王出征打仗,官至大将军。
高祖刚被征召进朝廷,将被周宣帝托付后事,高祖先叫元胄,其次才叫陶澄,将他们一起当作心腹之人,常常住在高祖的卧室内。
高祖当了丞相后,元胄主管宫廷中的禁卫军,又引弟弟元威入宫当侍卫。
周赵王宇文招得知高祖将要取北周而代之,于是就邀请高祖到自己的府中,赵王将高祖引进卧室内,左右侍从不得跟随,只有杨弘和元胄兄弟坐在门边。
赵王对他的两个儿子宇文员和宇文贯说:“你们进室内去献瓜,我趁机将他刺杀。”饮酒正酣时,赵王想突起事变,拿所佩带的刀切瓜,不断地让高祖吃瓜,将要刺杀高祖。
元胄进屋说:“丞相,府中有急事,您不能在这里多呆了。”赵王大声喝斥说:“我和丞相谈心,你是干什么的?”赵王想把元胄喝斥走,元胄瞪圆双眼,怒气冲冲,握刀闯入内室。
赵王问他叫什么名字,元胄照实回答了,赵王恍然说:“你不是以前跟随齐王的吗?的确是壮士啊!”于是赐酒给他喝,并且温和地说:“我哪里有什么不好的意图呢?你何必如此猜测我警惕我?”不一会儿,赵王假装呕吐,准备进入后门,元胄怕他又有诡计,急忙走过去扶住赵王,使他坐入席中的上位,象这样做了几次。
后来,赵王声称自己口渴,命令元胄到厨房中去取茶,元胄不动。
不久,恰逢滕王宇文荄到来,高祖亲自走下台阶迎接他,元胄趁机对高祖耳语:“情况很不妙,您一定要快点离开这儿。”高祖还是没有明白,对他说:“他又没有兵马,能把我怎么样?”元胄说:“兵马都是他们的,一先下手,大事就完了。
我虽然不怕死,但死又有什么益处呢?”高祖又进室中坐下,元胄听见屋后有披铁甲的声音,于是立即请高祖说:“相府事急,你怎能如此久坐?”于是扶高祖下床,急促地离去。
赵王将要追赶高祖,元胄用身体挡住屋门,使赵王不能出来追赶。
高祖到达相府,元胄也回来了。
赵王将手指敲得出了血,悔恨自己没有抓住时机发动事变。
后来高祖杀了赵王,给予元胄的赏赐数也数不清。
高祖受禅登上帝位,元胄升为上柱国,封为武陵郡公,食邑三千户,授左卫将军,不久又升右卫大将军。
高祖闲谈时说:“保护我的安全,成就这番基业,这是元胄的功劳啊!”几年以后,元胄出任豫州刺史,历任亳州、淅州刺史。
当时突厥多次骚扰边疆,朝廷因为元胄一向有威名,授给他灵州总管的职务,北方部族很害怕他。
后来征召回朝任右卫大将军,高祖对他更加亲密。
曾经有一个正月十五,高祖和贴身近臣登高赏月,当时元胄在值班,皇上下命令用快马把他招来,见到元胄,皇上对他说:“你与别人登高赏月,比不上和我一起登高好!”设宴招待,极其高兴。
晋王杨广常常向他致礼。
房陵王被废,元胄参与了谋划。
当时皇上正在追究处理东宫的事情,左卫大将军元竁苦苦劝谏皇上不要废黜太子,杨素于是进谗言诬陷元竁。
皇上很愤怒,拘留了元竁。
元胄此时值班时间已到,应该下班,但他没去,对皇上上奏说:“我不离开您,是为了防备元竁罢了。”又以这话激怒皇上,于是皇上杀了元竁,奖给元胄一千匹丝绸。
后来蜀王杨秀获罪,元胄因为和他有来往,被除去了官名。
炀帝即位,元胄得不到调迁。
当时慈州刺史上官政因事获罪被流放到岭南,将军丘和也因罪被废去官职。
元胄与丘和有老交情,于是经常和他往来,元胄曾经与丘和一起喝酒,喝到兴头上,说:“上官政是壮士啊!现在被发配到岭外,不会生事吧?”于是自己捂着心说:“我假如是你,不会白白地这样罢了。”丘和第二天将元胄的话启奏皇上,元胄竟因为这件事被杀了头。
于是皇上封上官政为骁卫将军,授给丘和代州刺史的职务。
军大战,官军不利。
当时邺城士兵观战的有几万人。
宇文忻与高赹、李询谋划说:“事情紧急,当用权宜之计破敌。”于是攻击那些观战的人,他们叫嚷着逃走,转而互相践踏,叫声如雷。
宇文忻于是呼叫说:“贼人败走了啊!”众将士振作起来,齐力拼命攻击,尉迟迥大败。
等到平定邺城以后,因功劳大他被封为上柱国,赏给他奴婢二百口,牛马羊数以万计。
隋高祖回头对宇文忻说:“尉迟迥倾山东之众,运百万之师,您用计没有遗漏之策,作战没有全敌之阵,实在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啦!”他被晋封为英国公,增加食邑三千户。
从此以后,每每参加谋划,出入于高祖卧室之中,周隋禅代之际,宇文忻大有功劳。
后来他被拜授为右领大将军,恩宠更重。
宇文忻精通兵法,治军严整,当时六军中只要有一个好办法,即使不是宇文忻所提出来的,部下也会说:“这一定是英公的办法。”他就是这样被人推重佩服。
后来改封为杞国公。
皇上曾想让他率兵攻打突厥,高赹对皇上说:“宇文忻有异志,不可委以重兵。”于是作罢。
宇文忻既是佐命功臣,常任将领,有威名于当代。
皇上因此略略有些戒惧之心,因此找了个由头让他丢了官。
宇文忻与梁士彦亲昵,数相往来,梁士彦当时也有些怨恨,图谋不轨。
宇文忻对梁士彦说:“帝王难道有一定吗?有人扶持他,就是帝王了。
您在蒲州造反,我肯定征讨。
两阵相对,然后相连,天下可以谋取了。”计谋外泄被杀,当时六十四岁。
家人都被籍没为奴。
宇文忻兄宇文善,忠厚而有武艺。
仕北周,做官到上柱国、许国公。
隋高祖受北周禅让后,对他很好,封他的儿子宇文颖为上仪同。
等到宇文忻被杀,宇文善家父子都被废为庶民。
宇文善不久死去。
宇文颖到大业中(605~616),任司农少卿。
等到李密逼近东都洛阳时,他背叛隋朝,投奔李密。
宇文忻弟宇文恺,另有传。
王谊
王谊字宜君,河南洛阳人。
父亲王显,北周凤州刺史。
王谊年青时,慷慨有大志,善习弓马,博览群书。
周闵帝时,他任左中侍上士。
那时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闵帝拱手沉默而已,什么都不能管。
有朝士在闵帝身边,对皇上略有不恭,王谊勃然大怒,上前要杀他,这个人连忙请罪,王谊才罢。
从此以后,朝士没有谁敢对闵帝不恭谨的。
一年多以后,升任御正大夫。
遭父丧,哀毁过礼,在父亲坟墓边搭草房,自己背土成坟。
过了一年多,拜授雍州别驾,他坚辞不受,但闵帝不准他不当官。
周武帝即位后,授他仪同之职,逐步升迁为内史大夫,封为杨国公。
跟随武帝讨伐北齐,来到并州,武帝入城,反被齐人打败,近臣大多战死。
王谊率领麾下骁勇善战者赴难,武帝得以保全。
当时武帝因为六军受挫,将要班师回朝,王谊努力劝阻,武帝听从了他的计谋。
等到平定北齐后,授他为相州刺史。
不久,又征他为大内史。
汾州的稽胡造反,王谊率兵打击他。
武帝弟越王宇文盛、谯王宇文俭虽任总管,但都受王谊节制。
他就是这样被看重。
等到平定反贼回京,赏赐布匹五千段,封一个儿子作开国公。
武帝快崩驾时,对皇太子说:“王谊是国家大臣,应把他放在机密位置,不必让他到远处为官。”皇太子即位,这就是周宣帝。
他怕王谊刚正,让他当了襄州总管。
等到隋高祖任丞相,他转任郑州总管。
司马消难举兵造反,高祖任王谊为行军元帅,率领四个总管讨伐他。
官军到近郊,司马消难害怕而逃奔陈国。
于是,北至商、洛,南到江、淮,东西两千多里,巴蛮大多背叛,一起推渠帅兰雒州为主。
雒州自称为河南王,以归附司马消难,北面连接尉迟迥。
王谊率领行军总管李威、冯晖、李远等分路讨伐,上十个月全部讨平。
高祖因王谊是前代旧臣,对他非常尊敬,派人慰问他,路上车盖络绎不绝。
让自己的第五个女儿嫁给他的儿子王奉孝,不久拜他为大司徒。
王谊也因与高祖有旧交,也归心于高祖。
等到高祖受北周禅让,对他更加礼遇,高祖亲自来到他的府第,与他极尽欢乐。
太常卿苏威提议,认为户口增多,田地太少,想减少功臣的封地以给百姓。
王谊上奏道:“文武百官,都是历代的功勋贤人,这才被赏赐爵土。
一旦削了他们的爵土,未见其可行之处。
我担心的是,朝中大臣的功德不能得到表彰,何必担心人民田地不足?”皇上以为然,未采纳苏威的建议。
开皇初,皇上将巡幸岐州,王谊劝告说:“陛下刚刚君临万国,民情还未融洽,为什么要有此行?”皇上开玩笑说:“我过去与你地位、声望相同,你一朝屈节为臣,或许以此为羞耻。
这次巡幸,是想扬扬威武,想以此让你心里服气罢了。”王谊笑笑退下。
不久奉命出使突厥,皇上夸奖他称职,封他为郢国公。
不久,他儿子王奉孝去世。
过了一年,王谊上表说,公主年少,请除丧服。
御史大夫杨素弹劾王谊说:“我听说丧服有五,亲疏不同;丧制有四,降杀也很不同。
这是君王所常推行的办法,所以说是不能变易的公道。
因此,贤人不能超过,不肖的也不能不及。
而仪同王奉孝,既与兰陵公主婚配,奉孝在去年五月去世,刚刚一年,但王谊便请求除丧。
我私下以为,公主虽是王姬,但终因成了下嫁之礼,‘公’道则‘主’之,就好比是天经地义。
何况三年的服丧期,从上到下,到时就除丧服,在礼仪虽未详细记载,但夫妻是人伦之始,丧失配偶是人道中最大的事,如不重视,就会取笑于君子。
所以钻燧改火,责备他居丧太短;早上遭丧,晚上就唱歌,嘲笑他忘哀太早。
虽然王谊不是要自己无礼,而且他爵位又很高,他想做无礼之事,怎么行呢?他鄙薄风俗有伤教化,为父则不慈;轻视礼教和丧礼,把媳妇搞到无义的地步。
如若放纵他而不加纠正,恐怕有伤风俗,请将他交有关部门治罪。”有诏书说不治他的罪,但皇上对他的恩宠和礼遇稍稍差一点了。
王谊颇有些怨恨。
有人告王谊谋反,皇上下令查验其事。
主持调查的上奏说,他只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实在没有造反的证据。
皇上赏他酒喝,然后放了他。
这时上柱国元谐也很失意,王谊多次与他来往,言论不恭。
胡僧告了他。
公卿大臣们上奏说王谊大逆不道,其罪该死。
皇上看见王谊,悲怆地说:“我与你过去是同学,很同情你,但拿国法怎么办呢?”于是下诏说:“王谊,在北周时代,很早就参予政治,我和他一起读书,两人关系很好。
但他性格刻薄,巫道盈门,尽说怪话,装神弄鬼。
我刚当皇帝时,曾告诫过他,他口里虽说改悔,心里实际上不肯改。
于是他说根据四天王神道,他王谊应受命当天子,还说书上有王谊当天子的灵谶,天上有他王谊的星象,他要在桃、鹿二川,在岐州之下,在辰巳年,兴帝王之业。
他还密令卜问,窥伺朝廷火灾。
还说他就是明君。
他信任旁门左道,说他一定会当帝王。
这样的人,如果赦免他,或许以后会造反。
禁止暴乱,除掉险恶,他应服刑!”皇上又令大理正赵绰对王谊说:“你的命如此,怎么办呢?”于是赐他死在家中,死时四十六岁。
元谐
元谐,河南洛阳人,世世代代富贵显赫。
元谐生性豪爽,有气节,有风度。
年少时与隋高祖一起在国子监读书,非常友爱。
后因军功,升任大将军。
等到高祖任北周丞相,召他为近臣。
元谐对高祖说:“你没朋友相帮,就像洪水里的一堵墙,太危险了!请您注意努力啊!”尉迟迥作乱造反,派兵进犯小乡,高祖派元谐打败了他们。
等到高祖受北周禅让,皇上对元谐笑着说:“水里的墙到底怎么样?”于是赏赐酒宴,极尽欢乐。
元谐升任上大将军,封乐安郡公,食邑千户。
奉诏参加修改律令。
当时吐谷浑进犯凉州,皇上下诏任元谐为行军元帅,率行军总管贺娄子干、郭竣、元浩等步兵、骑兵几万反击敌人。
皇上告谕元谐说:“您受朝廷委派,总领雄兵向西挺进,本欲自保边境,保全百姓,并非贪图他人疆土,祸害远方人民。
王者的军队,旨在推行仁义。
吐谷浑贼人若到边界,您应晓以德义,给以教导,谁敢不顺服?”当时贼将定城王钟利房率骑兵三千渡过黄河,连结党项。
元谐率兵出鄯州,赶到青海,切断了他的归路。
吐谷浑率兵抵抗元谐,相遇于丰利山。
贼人骑兵二万,与元谐大战,元谐打败了他们。
贼人驻兵青海,派太子可博汗率骑兵五万掩袭官军,元谐迎头痛击,打败他们,并追击三十多里,斩杀、生擒数以万计,贼人十分惊恐。
元谐于是派人送上书信,晓以利害,吐谷浑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各率所部来降。
皇上十分高兴,下诏书说:“褒奖才士贬抑庸人,有闻于前代。
元谐有见识,很机敏,文韬武略,誉满朝野。
申张国威,开拓疆土,其深谋远虑和高尚气节,真是很符合我的心意。
应该予以礼遇,并赏及后人,现封元谐为柱国,另封一子为县公。”元谐拜受宁州刺史,很有恩威。
但他刚愎自用,好排斥人,不能得到高祖近侍的欢心。
他曾对皇上说:“我一心一意侍奉皇上,不讨他人欢心。”皇上说:“应该始终坚持这么做。”后因公事免职。
当时上柱国王谊有功于国,与元谐一样,都被免职,二人每每互相往来。
胡僧告元谐、王谊谋反,皇上调查此事,并无谋反证据,皇上安慰并放了他。
不久,王谊被杀,元谐渐渐被疏远猜忌。
但因元谐是高祖登基前的朋友,所以每每请他上朝,皇上对他的恩典和礼遇并无亏损。
一次皇上大宴百官,元谐进言说:“陛下恩威远播,我请求让突厥可汗作侯正,让陈叔宝当令史。”皇上说:“我平定陈国,以讨伐罪人,安慰人民,并不是想耀武扬威于天下。
你的奏请,很不符合我的本意。
突厥人不知山川地理,怎能封侯!陈叔宝昏然如醉,怎么能驱使他为国效力?”元谐默默而退。
几年后,有人告元谐和他的从父弟上开府元滂、临泽侯田鸾、上仪同祁绪等人谋反。
皇上下令调查此事。
有关部门上奏说:“元谐谋划让祁绪率党项兵,准备切断巴、蜀道路。
当时广平王杨雄、左仆射高赹二人掌权,元谐想用谗言赶走他们。
他说:‘左执法星动已经四年了,一上奏章,高赹必死无疑。’又说:‘太白犯月,光芒相照,这征候主杀大臣,杨雄必当应征被杀。’元谐曾与元滂一起拜见皇上,元谐私下对元滂说:‘我是主人,殿上的那个人是贼。’让元滂望气,元滂说:‘他的云气好像是蹲狗走鹿,不如我们的云气有福有德。’”皇上大怒,元谐、元滂、元鸾、元绪一并被杀,并没收家财,令其家人为奴。
王世积
王世积,阐熙新渼人。
父亲王雅,北周国的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
王世积容貌魁伟,腰带十围,神情清爽,风标过人,有英雄豪杰的仪表。
在北周,有军功,授为上仪同,封爵为长子县公。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造反,世积随韦孝宽讨伐尉迟迥,每次作战均有战功,授为上大将军。
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晋封世积为宜阳郡公。
高赹赞赏他的才干,对他很好。
世积曾秘密对高赹说:“我们都是周朝的臣子,国家沦陷,我们怎么办?”高赹深深地拒听这类话。
不久,世积授为蕲州总管。
在平定陈国的战争中,他率水军从蕲水奔赴九江,与陈国将领纪王真大战于蕲口,大破陈军。
继而晋王杨广已平定丹阳,王世积于是送信到各地,告谕陈将投降,并派千金公权始璋攻占新蔡。
陈国的江州司马黄亻思弃城逃走,权始璋入据其城。
王世积跟着来了。
陈国的豫州太守徐王登、庐陵太守萧廉、浔阳太守陆仲容、巴山太守王诵、太原太守马廷页、齐昌太守黄正始、安成太守任馞等,以及鄱阳、临川的守将,都到王世积处投降。
世积因功升任柱国、荆州总管,赐绢帛五千段,外加宝带,食邑三千户。
几年后,桂州人李光仕造反,王世积以行军总管身份,讨平了他们。
皇上派都官员外郎辛凯卿去慰劳他。
回京后,世积升任上柱国,赐物二千段。
皇上很看重他。
王世积见皇上生性刻薄、猜忌,功臣大多无故被治罪,因此纵酒,不与宰相说什么时事。
皇上以为他有酒疾,让他住在宫中,让御医为他看病。
王世积假装说病已治好了,才得以出宫回府。
发起辽东战争时,王世积与汉王杨谅都是行军元帅,到了柳城,因病而还。
授为凉州总管,让七百骑士送他到任。
不久,他的亲信、安定人皇甫孝谐有罪,官吏追捕他,他逃到王世积那里,世积不留他,因此他们心中有些不舒服。
皇甫孝谐后来被流放到桂州,侍奉总管令狐熙。
令狐熙对他又不好,因此十分穷困。
皇甫孝谐于是邀功于皇上,而对皇上说:“王世积曾让道人为他看相,看看以后会不会大贵。
道人说:‘您应当皇帝。’对他妻子说:‘夫人要当皇后。’另外,他要到凉州去时,他的亲信对他说:‘河西是天下出精兵的地方,可以干大事。’世积说:‘凉州地大人少,不是用武之地。’”世积因此被调入朝,调查此事。
有关部门上奏:“左卫大将军元。。、右卫大将军元胄,左仆射高赹,都与世积来往,受到他赠送的名马。”世积竟然被杀,元。。、元胄被免职。
授皇甫孝谐为上大将军。
虞庆则
虞庆则是京兆栎阳人,本姓鱼,他的祖上曾辅佐赫连氏,于是在灵武安家,世代都是北方的豪杰。
父亲虞祥,曾任北周灵武太守。
庆则小时候就雄健刚毅,性情倜傥,身高八尺,有胆略有气概,擅长讲鲜卑话。
他常常身披沉重的铠甲,腰带两革建,骑马疾驰,左右开弓,非常英武,本州豪侠都敬畏他。
起初他以射猎为业,中途便转变志向而去读书,敬慕傅介子、班仲升的为人。
在北周开始做官时,任中外府行参军,不久提升为外兵参军事,承袭爵位沁源县公。
宣政元年(578),授位仪同大将军,升为并州总管长史。
二年,授为开府。
当时稽胡多次叛乱,越王宇文盛、内史下大夫高赹领兵征讨,平息了叛乱。
班师回京前,高赹和越王宇文盛谋划,要文武双全的主将镇守。
于是上表皇上,推荐虞庆则镇守原稽胡处。
皇上于是即刻拜庆则为石州总管。
虞庆则很有威信,又能施恩于民,所管辖的境内太平无事,秩序井然,稽胡人因敬慕他的仁义而来归顺的,有八千多户。
开皇元年(581),庆则进位为大将军,升为内史监、吏部尚书、京兆尹,封为彭城郡公,任营建新都总监。
二年冬,突厥侵入境内骚扰,庆则以元帅的身份征讨。
部队被分割,离开了营地,很多士兵受寒冷侵袭,手指被冻掉的有一千多人。
偏将达奚长儒率领二千多骑兵,从另外一条道路拦截敌兵,被敌兵围困,情况很危急。
庆则却按兵不动,不予救援,因此达奚长儒孤军奋战,战死的人有十分之八九。
皇上没有追究庆则的责任,不久又升他为尚书右仆射。
后来突厥国主摄图想归附隋朝,请求隋派遣一个重臣充当使者,于是皇上派遣庆则出使突厥。
摄图自恃势力强大,开始想与隋朝分庭抗礼,庆则拿突厥过去的事来责备他们,摄图仍不服。
翻译长孙晟又向摄图陈说利害,摄图和他的弟弟叶护终于跪拜着接受了隋朝的诏书,称臣朝贡,请求永远作为附属国。
当初,庆则出使突厥,高祖告谕他说:“我想保全突厥,如果他们送马给你,只取三、五匹就够了。”摄图见到庆则,赠给他一千匹马,又将女儿嫁给庆则作妻子。
皇上因为庆则功高,就没有追究他什么。
授他上柱国,封为鲁国公,赐邑任城县千户,并且下诏书将彭城公这一爵位回授给他的第二个儿子虞义。
高祖平定陈朝之后,巡幸晋王府,摆酒宴请群臣。
高赹等人手捧酒杯为高祖祝寿。
高祖于是说:“高赹平定长江以南,虞庆则使突厥来降,可以说都立下了大功劳啊!”大将杨素说:“都是因为您威德之光的照耀啊!”庆则说:“杨素以前出兵武牢、硖石,如果没有您的威德,也没有攻克的道理。”于是就与杨素互相揭短。
御史想弹劾他们,高祖说:“今天是论功之日,应该高兴,不应该弹劾。”高祖观看群臣行令饮酒,庆则进言说:“承蒙皇上赐给酒食,今天我应该尽情欢乐,但御史在旁,我怕喝醉了而被弹劾。”高祖赐酒给御史,就此令他出去。
庆则捧着酒杯为高祖祝寿,大家都很高兴。
高祖对群臣说:“喝了这杯酒,愿我与你们及你们的子孙能够常如今日,世世代代与富贵相守。”开皇九年(589),虞庆则转任右卫大将军,不久又改为右武侯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597),岭南人李贤占据本州造反,高祖想征讨他。
诸将中有几个人请求前行,皇上都没有答应,却对庆则说:“你位居宰相,爵位为上公,今国家有叛贼作乱,竟没有出征的意思,为什么呢?”庆则下拜谢罪,诚惶诚恐,皇上于是派遣他去征讨,封为桂州道行军总管,任命他的妻弟赵什柱为随府长史。
什柱先前曾与庆则的爱妾私通,害怕此事败露,就扬言说:“庆则不愿意去岭南征讨。”这话被皇上听到了。
在此之前,朝中大臣出征,皇上都设宴饯行,尽礼赐物后再送他出征。
等到庆则讨伐岭南辞别皇上时,皇上满脸不高兴,庆则因此郁郁不得志。
平定了李贤后,庆则到潭州的临桂镇,眺望这里的山川地势,感慨地说:“这里的地势的确险要牢固,再加上有足够的粮食,如果用可靠的将领把守这个地方,就不会被攻破。”于是派什柱骑着快马到京城向皇上奏事,观察皇上的脸色。
什柱到了京城,却禀告庆则谋反。
皇上派人调查验证,庆则因此被杀。
皇上授什柱为柱国。
元胄
元胄是河南洛阳人,西魏昭成帝的第六代子孙。
祖父元顺,西魏的濮阳王。
父亲元雄,武陵王。
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
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当作壮士,招到自己的身边。
元胄多次跟随齐王出征打仗,官至大将军。
高祖刚被征召进朝廷,将被周宣帝托付后事,高祖先叫元胄,其次才叫陶澄,将他们一起当作心腹之人,常常住在高祖的卧室内。
高祖当了丞相后,元胄主管宫廷中的禁卫军,又引弟弟元威入宫当侍卫。
周赵王宇文招得知高祖将要取北周而代之,于是就邀请高祖到自己的府中,赵王将高祖引进卧室内,左右侍从不得跟随,只有杨弘和元胄兄弟坐在门边。
赵王对他的两个儿子宇文员和宇文贯说:“你们进室内去献瓜,我趁机将他刺杀。”饮酒正酣时,赵王想突起事变,拿所佩带的刀切瓜,不断地让高祖吃瓜,将要刺杀高祖。
元胄进屋说:“丞相,府中有急事,您不能在这里多呆了。”赵王大声喝斥说:“我和丞相谈心,你是干什么的?”赵王想把元胄喝斥走,元胄瞪圆双眼,怒气冲冲,握刀闯入内室。
赵王问他叫什么名字,元胄照实回答了,赵王恍然说:“你不是以前跟随齐王的吗?的确是壮士啊!”于是赐酒给他喝,并且温和地说:“我哪里有什么不好的意图呢?你何必如此猜测我警惕我?”不一会儿,赵王假装呕吐,准备进入后门,元胄怕他又有诡计,急忙走过去扶住赵王,使他坐入席中的上位,象这样做了几次。
后来,赵王声称自己口渴,命令元胄到厨房中去取茶,元胄不动。
不久,恰逢滕王宇文荄到来,高祖亲自走下台阶迎接他,元胄趁机对高祖耳语:“情况很不妙,您一定要快点离开这儿。”高祖还是没有明白,对他说:“他又没有兵马,能把我怎么样?”元胄说:“兵马都是他们的,一先下手,大事就完了。
我虽然不怕死,但死又有什么益处呢?”高祖又进室中坐下,元胄听见屋后有披铁甲的声音,于是立即请高祖说:“相府事急,你怎能如此久坐?”于是扶高祖下床,急促地离去。
赵王将要追赶高祖,元胄用身体挡住屋门,使赵王不能出来追赶。
高祖到达相府,元胄也回来了。
赵王将手指敲得出了血,悔恨自己没有抓住时机发动事变。
后来高祖杀了赵王,给予元胄的赏赐数也数不清。
高祖受禅登上帝位,元胄升为上柱国,封为武陵郡公,食邑三千户,授左卫将军,不久又升右卫大将军。
高祖闲谈时说:“保护我的安全,成就这番基业,这是元胄的功劳啊!”几年以后,元胄出任豫州刺史,历任亳州、淅州刺史。
当时突厥多次骚扰边疆,朝廷因为元胄一向有威名,授给他灵州总管的职务,北方部族很害怕他。
后来征召回朝任右卫大将军,高祖对他更加亲密。
曾经有一个正月十五,高祖和贴身近臣登高赏月,当时元胄在值班,皇上下命令用快马把他招来,见到元胄,皇上对他说:“你与别人登高赏月,比不上和我一起登高好!”设宴招待,极其高兴。
晋王杨广常常向他致礼。
房陵王被废,元胄参与了谋划。
当时皇上正在追究处理东宫的事情,左卫大将军元竁苦苦劝谏皇上不要废黜太子,杨素于是进谗言诬陷元竁。
皇上很愤怒,拘留了元竁。
元胄此时值班时间已到,应该下班,但他没去,对皇上上奏说:“我不离开您,是为了防备元竁罢了。”又以这话激怒皇上,于是皇上杀了元竁,奖给元胄一千匹丝绸。
后来蜀王杨秀获罪,元胄因为和他有来往,被除去了官名。
炀帝即位,元胄得不到调迁。
当时慈州刺史上官政因事获罪被流放到岭南,将军丘和也因罪被废去官职。
元胄与丘和有老交情,于是经常和他往来,元胄曾经与丘和一起喝酒,喝到兴头上,说:“上官政是壮士啊!现在被发配到岭外,不会生事吧?”于是自己捂着心说:“我假如是你,不会白白地这样罢了。”丘和第二天将元胄的话启奏皇上,元胄竟因为这件事被杀了头。
于是皇上封上官政为骁卫将军,授给丘和代州刺史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