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仓央嘉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佛徒同时居住在很有限的空间内,或许刚开始一段时间他们会互相的告解。事实上,一般的不同信仰的教徒是很难共处的。总会在那么一个时间,他们发生激烈而极端的争执。于是,文化开战了。这不是单纯的他们两个信徒的战斗。将是所有和他们有共同信仰的教徒的战斗,甚至于,将是所有教派的战斗。他们一定会坚守着信仰,战斗到所有的信徒去供奉一个神灵。不难想象那时侯已经有不少的人为了自己认为的信仰所牺牲。即使他们不为所悔,可毕竟是太可惜了。因此,最后出现的只能是一种情况,各个派别以暴力或变相暴力的形式来获得最后的胜利,最终,世界上只有一种信仰。这也是一场灾难,大灾难。这场战争所弥漫的不是硝烟却是更加浓厚的血腥味。不论是一直的战斗或者是战斗之后孤立的结局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它对我们也不会有一丁点的好处。这不比帝王君临天下,统一六合,那是地域的化零为整,而不是思想上的。因而,在这里我冒昧的希望,文化可以出现一种大和大合的境况。
狭义上说,这与我前面说的话是矛盾的,可是如果我们换一个思维方式就不一样了。
我所说的大和大合,不是粗鲁的放在一起,而是有机的融和,真诚的合作。要达到这样完美的境界非常难却不是做不到。重要的还在包容、平等和自由。让它娴静,让它张狂,让它谦逊,让它高傲。不妨再以宗教信仰的问题来说明一切。几个不同信仰的信徒在一起会产生不眠不休的情况。但换一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把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以及道家的老子安排在一个四合院里,天天相对,你说,会怎样呢?简单的说法他们一定会起争执,而且,轰轰烈烈。值得赞叹的是,他们可以坐到一起平心静气的谈话,聊天,互相学习。如果你为这个而疑惑,那大可不必。因为,整个世界之上只有他们这种宗教的祖师才能够明白自己创立宗教的意义。教化!使世界更加的和谐,美丽,充满生机。既然大家都是抱着一个目的,又怎么会互相的攻击呢!只有无知的人才会那样做。可大师们当然就会抛开一切了,他们早以绝尘
世外,达到了一个境界,那是心境。我大胆的预测,最后,世界上必定会再出现一个宗教,而这个宗教,有四个领导人。当然,四个领导人的说法是很抽象的象征,因为世界上不止就这四个宗教,也不止就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老子几位大师。文明与文化,都需要一种大同的境界。简单的重复,是柔顺的融合,慢慢的调集。
讲到了境界问题,我们还是需要回归现实的。文化的大和大合,不能过于的单一,但也不能过于的散漫。这就牵扯到一个盟约的问题,我第一次听到文化盟约这个词是来自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的一位学人。具体名字我很抱歉已经忘记,不过这并不是对他的一种侮辱,我反而觉得是一种尊重,因为,他提出的盟约这个词深深的吸引了我。我想我有必要提上这么一笔。
有人很客观的指出,有盟约了,联盟了,就应该有一个盟主吧!我认为,文化的盟约是一种特殊的联盟,他没有必要指定一个什么严肃的章程,有一个什么盟主。真正的文化,是一种交流。在建立盟约的时候,这种交流就更显迫切。斗胆建议。这个联盟需要是有世界各种文化最具代表的人物组成的,这象征着一种权威;而又可以让一些新派别参与,这象征着生命力。我们期待着百花争鸣出现在一个联盟中,然后波及到全世界,产生一种文明的呼喊,文化的运动。而盟主是大可不必的,这个联盟没有真正的管理人,而要有绝对负责的参与者。
在所有的文化里面,总是应该有一个或者多个可以共同讨论的话题,我们姑且就先从这个基点开始文化的盟约。慢慢的,就融合了。退步的说,如果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某些少数的文化呈现出它落后的一面,我们首先应该做的还是包容,而并非排斥或者驱逐。所有文明,文化,它的存在也是因为它具备着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建立盟约有许多的前提,而最重要最前位的还是,包容。这种包容不是纵容。在讨论一个共知话题的时候不免出现争执,这只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跟其它毫无关系。我想,在建立这样一个文化盟约,需要有一个很明确的方针,促进世界的发展,改善文明的现状。前面所说的,一个顶点就代表着一个灭亡,那是因为文化的互相排斥,甚至,互相攻击,而一旦文化可以理想的融合,就完全不会出现灭亡的情况。融合当然需要时间,只要文化能在一个形式上面达到可以坐下来讨论问题的局面,顶点达到了,而灭亡同时也不会发生。文化的大和大合起码有这么一个好处是极具诱惑力的。
有人愿意研究历史的话,可以发现,在时局不稳情况下总是出现奔走呼告的人。而时世造英雄也就是这样来的。如今的文化界恰恰遇到了如此情况。而这又不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是一个发展的,未来的问题。有远见有认识的朋友大概也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是严峻的。
其实,今天的东方,今天的中国,许多的学者,学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同样一个问题。也许正是因为方式的不同,没有统一,效果才不够显著。按照我过去的一点印象,旅行家,流浪者采阅四方,如果有点文笔的亦会抖抖袖子,留下一点记录。而他们所写的东西里面往往遗留的不止是文字那么简单,还遗留着一种呼唤,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乃至深层的一种忧郁。而这种忧郁,是很有价值的思索度量,它正是对文明下的文化的忧郁。
佛徒同时居住在很有限的空间内,或许刚开始一段时间他们会互相的告解。事实上,一般的不同信仰的教徒是很难共处的。总会在那么一个时间,他们发生激烈而极端的争执。于是,文化开战了。这不是单纯的他们两个信徒的战斗。将是所有和他们有共同信仰的教徒的战斗,甚至于,将是所有教派的战斗。他们一定会坚守着信仰,战斗到所有的信徒去供奉一个神灵。不难想象那时侯已经有不少的人为了自己认为的信仰所牺牲。即使他们不为所悔,可毕竟是太可惜了。因此,最后出现的只能是一种情况,各个派别以暴力或变相暴力的形式来获得最后的胜利,最终,世界上只有一种信仰。这也是一场灾难,大灾难。这场战争所弥漫的不是硝烟却是更加浓厚的血腥味。不论是一直的战斗或者是战斗之后孤立的结局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它对我们也不会有一丁点的好处。这不比帝王君临天下,统一六合,那是地域的化零为整,而不是思想上的。因而,在这里我冒昧的希望,文化可以出现一种大和大合的境况。
狭义上说,这与我前面说的话是矛盾的,可是如果我们换一个思维方式就不一样了。
我所说的大和大合,不是粗鲁的放在一起,而是有机的融和,真诚的合作。要达到这样完美的境界非常难却不是做不到。重要的还在包容、平等和自由。让它娴静,让它张狂,让它谦逊,让它高傲。不妨再以宗教信仰的问题来说明一切。几个不同信仰的信徒在一起会产生不眠不休的情况。但换一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把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以及道家的老子安排在一个四合院里,天天相对,你说,会怎样呢?简单的说法他们一定会起争执,而且,轰轰烈烈。值得赞叹的是,他们可以坐到一起平心静气的谈话,聊天,互相学习。如果你为这个而疑惑,那大可不必。因为,整个世界之上只有他们这种宗教的祖师才能够明白自己创立宗教的意义。教化!使世界更加的和谐,美丽,充满生机。既然大家都是抱着一个目的,又怎么会互相的攻击呢!只有无知的人才会那样做。可大师们当然就会抛开一切了,他们早以绝尘
世外,达到了一个境界,那是心境。我大胆的预测,最后,世界上必定会再出现一个宗教,而这个宗教,有四个领导人。当然,四个领导人的说法是很抽象的象征,因为世界上不止就这四个宗教,也不止就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老子几位大师。文明与文化,都需要一种大同的境界。简单的重复,是柔顺的融合,慢慢的调集。
讲到了境界问题,我们还是需要回归现实的。文化的大和大合,不能过于的单一,但也不能过于的散漫。这就牵扯到一个盟约的问题,我第一次听到文化盟约这个词是来自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的一位学人。具体名字我很抱歉已经忘记,不过这并不是对他的一种侮辱,我反而觉得是一种尊重,因为,他提出的盟约这个词深深的吸引了我。我想我有必要提上这么一笔。
有人很客观的指出,有盟约了,联盟了,就应该有一个盟主吧!我认为,文化的盟约是一种特殊的联盟,他没有必要指定一个什么严肃的章程,有一个什么盟主。真正的文化,是一种交流。在建立盟约的时候,这种交流就更显迫切。斗胆建议。这个联盟需要是有世界各种文化最具代表的人物组成的,这象征着一种权威;而又可以让一些新派别参与,这象征着生命力。我们期待着百花争鸣出现在一个联盟中,然后波及到全世界,产生一种文明的呼喊,文化的运动。而盟主是大可不必的,这个联盟没有真正的管理人,而要有绝对负责的参与者。
在所有的文化里面,总是应该有一个或者多个可以共同讨论的话题,我们姑且就先从这个基点开始文化的盟约。慢慢的,就融合了。退步的说,如果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某些少数的文化呈现出它落后的一面,我们首先应该做的还是包容,而并非排斥或者驱逐。所有文明,文化,它的存在也是因为它具备着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建立盟约有许多的前提,而最重要最前位的还是,包容。这种包容不是纵容。在讨论一个共知话题的时候不免出现争执,这只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跟其它毫无关系。我想,在建立这样一个文化盟约,需要有一个很明确的方针,促进世界的发展,改善文明的现状。前面所说的,一个顶点就代表着一个灭亡,那是因为文化的互相排斥,甚至,互相攻击,而一旦文化可以理想的融合,就完全不会出现灭亡的情况。融合当然需要时间,只要文化能在一个形式上面达到可以坐下来讨论问题的局面,顶点达到了,而灭亡同时也不会发生。文化的大和大合起码有这么一个好处是极具诱惑力的。
有人愿意研究历史的话,可以发现,在时局不稳情况下总是出现奔走呼告的人。而时世造英雄也就是这样来的。如今的文化界恰恰遇到了如此情况。而这又不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是一个发展的,未来的问题。有远见有认识的朋友大概也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是严峻的。
其实,今天的东方,今天的中国,许多的学者,学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同样一个问题。也许正是因为方式的不同,没有统一,效果才不够显著。按照我过去的一点印象,旅行家,流浪者采阅四方,如果有点文笔的亦会抖抖袖子,留下一点记录。而他们所写的东西里面往往遗留的不止是文字那么简单,还遗留着一种呼唤,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乃至深层的一种忧郁。而这种忧郁,是很有价值的思索度量,它正是对文明下的文化的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