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昭平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底层民众。”
薛柏一闻言,沉思了良久,顿时明白过来,“是以常言,在其位谋其政。”
“正是如此。”沈昭点头
薛柏一复又皱眉,“然我亦听闻,为官者,当为民生言事,方不负所望,不负圣贤之道。”
“此言在理。”沈昭又颔首,复问,“松青从何何处得知?”
天色渐暗,薛柏一的神色在昏暗的天光里晦涩不明。“……幼时启蒙,私塾先生所言。”
“这位先生所言方是圣贤之道。”
薛柏一却摇头失笑,“将军有所不知,他在我们村实则是有名的迂腐书生。只是如今却也见不到了,永明八年惠州府倭寇之乱,先生为救村民,上前理论,却命丧倭贼之手。”
沈昭未料到是这般结果,有片刻的失神。过了半晌,才缓缓说道:“私塾先生谨遵圣贤之道,死而无憾。”
薛柏一便不再言语。
沈昭则又说道:“所谓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荣登天子堂。自此便是位极人臣,温香软玉在怀,然少时之志或遗弃或压制,只沉于权势之争而罔顾民生,终是背离圣贤之道。”
她轻轻叹了口气。
“偏关城乃边防重地,多为军户,因此如他们这般困顿者较少。若在别处,则是几倍之多。如京畿之地,又如应天府。但如今军制败坏,军户之生存亦不如从前。”
薛柏一闻言,不免又想起那一年,惠州府流民泛滥。纵使朝廷下放赈灾银两,又可安多少民生?恐多是艰难困苦。
“如此境况,莫非要放任自流?”
他拧着眉,神情冷硬。
“自不会放任自流。”沈昭顿了一下,“朝野内外为民言事者不在少数,否则岂有私塾先生那一番言词?”
“然则境况仍旧如此……”
薛柏一有心想质问所谓位高权重者,然听沈昭之意却是诸多无奈。
沈昭的声音沉了些许,“正所谓君为臣纲,便是权柄甚重也难免为人所掣肘,一朝身败者比比皆是。”
黯淡无光的天色里,沈昭的神色尽数隐于黑暗中,更添了几分冷沉。
薛柏一听闻,深觉难以置信,不由得讷讷道:“然窦党权倾朝野……一言便可定生死。”
沈昭哂笑一声,似是想起过往之事——前朝大将军府沈氏贵为帝戚,又兵权在握,一朝败落则碾入尘土。又如今朝之余氏……她便又问:“松青可知邯郸余氏?”
薛柏一自是听过其传言,也只此乃沈昭外祖一族。
沈昭便冷声说道:“先帝朝时,三请邯郸余氏出山,擢以首辅之位,赠以权臣之尊,尽享隆恩之浩荡,最终却落得流放西北之境地。何也?只因其侍君,却不愚忠于君。”
“何为愚忠?”
“愚忠便是——”沈昭顿了一下,“君命则己命,君要臣死,臣便以命还之。”
薛柏一思索了片刻,便又道:“既如此,若欲为民生言事,岂非得天子亲言?是以如将军这般人才会代天子守于一方,以己之所闻,而告知于天子。”
“也并非如此。”沈昭微微摇头。
薛柏一不明所以。
沈昭便问:“松青可曾听过民为水君为舟之言?”
“此言我曾听私塾先生提及。”薛柏一眼神一亮,“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以君主以民生为重。然将军方才所言……”
薛柏一又是一怔。
他思来想去,忽又觉得前言不搭后语,却又不知如何解释。
沈昭的神色愈加深沉,她不紧不慢地问,“既如此,松青以为,此处的民又是何人?”
薛柏一下意识地回道:“自是黎民百姓。”
沈昭轻声笑了一下,不再言语。
夜幕降临,街道上人影稀疏,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哒哒作响,愈静愈显,便又增添了一分寂寥悠远。
底层民众。”
薛柏一闻言,沉思了良久,顿时明白过来,“是以常言,在其位谋其政。”
“正是如此。”沈昭点头
薛柏一复又皱眉,“然我亦听闻,为官者,当为民生言事,方不负所望,不负圣贤之道。”
“此言在理。”沈昭又颔首,复问,“松青从何何处得知?”
天色渐暗,薛柏一的神色在昏暗的天光里晦涩不明。“……幼时启蒙,私塾先生所言。”
“这位先生所言方是圣贤之道。”
薛柏一却摇头失笑,“将军有所不知,他在我们村实则是有名的迂腐书生。只是如今却也见不到了,永明八年惠州府倭寇之乱,先生为救村民,上前理论,却命丧倭贼之手。”
沈昭未料到是这般结果,有片刻的失神。过了半晌,才缓缓说道:“私塾先生谨遵圣贤之道,死而无憾。”
薛柏一便不再言语。
沈昭则又说道:“所谓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荣登天子堂。自此便是位极人臣,温香软玉在怀,然少时之志或遗弃或压制,只沉于权势之争而罔顾民生,终是背离圣贤之道。”
她轻轻叹了口气。
“偏关城乃边防重地,多为军户,因此如他们这般困顿者较少。若在别处,则是几倍之多。如京畿之地,又如应天府。但如今军制败坏,军户之生存亦不如从前。”
薛柏一闻言,不免又想起那一年,惠州府流民泛滥。纵使朝廷下放赈灾银两,又可安多少民生?恐多是艰难困苦。
“如此境况,莫非要放任自流?”
他拧着眉,神情冷硬。
“自不会放任自流。”沈昭顿了一下,“朝野内外为民言事者不在少数,否则岂有私塾先生那一番言词?”
“然则境况仍旧如此……”
薛柏一有心想质问所谓位高权重者,然听沈昭之意却是诸多无奈。
沈昭的声音沉了些许,“正所谓君为臣纲,便是权柄甚重也难免为人所掣肘,一朝身败者比比皆是。”
黯淡无光的天色里,沈昭的神色尽数隐于黑暗中,更添了几分冷沉。
薛柏一听闻,深觉难以置信,不由得讷讷道:“然窦党权倾朝野……一言便可定生死。”
沈昭哂笑一声,似是想起过往之事——前朝大将军府沈氏贵为帝戚,又兵权在握,一朝败落则碾入尘土。又如今朝之余氏……她便又问:“松青可知邯郸余氏?”
薛柏一自是听过其传言,也只此乃沈昭外祖一族。
沈昭便冷声说道:“先帝朝时,三请邯郸余氏出山,擢以首辅之位,赠以权臣之尊,尽享隆恩之浩荡,最终却落得流放西北之境地。何也?只因其侍君,却不愚忠于君。”
“何为愚忠?”
“愚忠便是——”沈昭顿了一下,“君命则己命,君要臣死,臣便以命还之。”
薛柏一思索了片刻,便又道:“既如此,若欲为民生言事,岂非得天子亲言?是以如将军这般人才会代天子守于一方,以己之所闻,而告知于天子。”
“也并非如此。”沈昭微微摇头。
薛柏一不明所以。
沈昭便问:“松青可曾听过民为水君为舟之言?”
“此言我曾听私塾先生提及。”薛柏一眼神一亮,“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以君主以民生为重。然将军方才所言……”
薛柏一又是一怔。
他思来想去,忽又觉得前言不搭后语,却又不知如何解释。
沈昭的神色愈加深沉,她不紧不慢地问,“既如此,松青以为,此处的民又是何人?”
薛柏一下意识地回道:“自是黎民百姓。”
沈昭轻声笑了一下,不再言语。
夜幕降临,街道上人影稀疏,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哒哒作响,愈静愈显,便又增添了一分寂寥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