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沉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我不知道为什么在评点好莱坞电影时,我总不自觉地用这种居高临下、不屑一顾的口气。事实上,我在看电影时也被感动了、被震撼了,然而当我看完电影之后,我总会克制自己的感情,然后说,这是多么俗套的一个故事啊。就好像每次吃完麦当劳,我都会说,这是多么粗鄙的垃圾食品啊。不过这并不防碍我一星期以后再次走进麦当劳,为垃圾食品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我粗浅的认识,麦当劳的成功在于它制作标准的统一和管理的规范。好莱坞的成功与此相仿,它有其统一而规范的商业语法,而这种语法不见得有多高的艺术价值,但它合观众的胃口,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其实,面对好莱坞高超的制作水平和叙事技巧,我们只有五体投地的份儿。我很少写好莱坞电影的影评,无话可说或许不是因为乏善可陈,而是因为无可挑剔。
理发师
一直对姜文印象不是很好,总听说他干扰导演的创作,在片场吆五喝六、自大之极。观影之前,对理发师的那场风波自然也偏向陈逸飞一方。看完电影才发现自己错了。姜文的做法或许不大妥当,但他对这部电影的认识似乎更接近这个故事的本质。他和陈逸飞的争执不是导演风格的差异,而是认知上的差异。尽管我也偏爱唯美的风格,也喜欢小桥流水的意境,但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有婉约的手法讲述,尤其是像理发师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
理发师确如姜文所说,带一点黑色幽默的色彩。表现的是小人物在大历史面前的无力,个人的命运在历史波澜的推动下发生了匪夷所思的改变。一个小小的理发师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国民党的将领,在不经意间,一会儿成了英雄,一会儿成了叛徒。这样的经历看来可笑,想来却有一份身不由己的悲哀。
导演的再创作必须建立在剧本的基础上,必须在尊重剧本气质的前提下自由发挥。如果端庄优美地讲述一个荒诞的故事,结果只能是一部既不唯美又不荒诞的四不象。
陈逸飞是视觉大师,这一点无可争议(虽然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在视觉上也没有什么可称道的)。然而他对表演的掌控真是不敢恭维。整部影片的表演不仅幼稚可笑,而且俗不可耐,基本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产电视剧的表演水平上。最糟糕的人物就是那个寡妇和她的情人,好端端的一个卑微人物也有高尚气节的故事就被他们演砸了。最糟糕的桥段就是那个结尾。老情人相见这种情节落入俗套也就罢了,更可怕的是表演上也处理得拖沓乏味,真是俗上加俗。曾黎的表演让人不知说什么才好。我只觉得,跟她相比,陈坤简直就是表演艺术家。
电影拍成这个样子也不好全怪罪陈逸飞,因为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也许远比电影本身来得精彩。该电影背景之复杂不是我一个普通观众所能说清楚的。况且陈逸飞也去世了,电影结尾也弄得像纪念陈逸飞的纪录片一样。对一个逝者指手画脚本就不厚道,此情此景,愈发让人觉得再说什么都不合适了。
梦想照进现实
听说这个剧本的大致构想后,我的唯一感受是,崩溃。怎么拍啊,总不能一个长镜头九十分钟吧。电影的预告片给了我小小惊喜,镜头运用不仅不乏味,反而灵活多变,屡屡给人惊喜。这就是所谓才女吧,人家不光是字写得比我好呀。差距啊。然后就痛下决心一定要到电影院看个究竟,反正已经支持了一坨又一坨国产电影,不在乎多这一部。
切中人心的还是台词,从开始会心的笑到精彩处哈哈大笑,再到两人暂时沉默、音乐响起,黑暗中的我有点激动了,因为当时觉得又发现了一部好片。那音乐确与电影的气质非常贴合,而且是剧中人播放的音乐,与故事浑然一体。老徐果然聪明。
虽是两个人的夜话,剧本的视野确不局限于那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苦恼和伎俩都是当代人生活状态的展示,正因为此,那两个人的对白才挠到了观众心里,让我们微笑或大笑。故事的架构有些戏中戏的意思,他们时而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时而是所拍的那部戏里两个角色的关系。两个人有时是真的推心置腹,有时又是各怀鬼胎、互相忽悠,拼的是演技和耐力。真真假假,一时观众都有些恍惚了。
跳出影片的圈套看演员演技,徐静蕾是本色出演,异常自然;韩童生拿得是话剧台柱子的功底,看不看得惯全凭您个人口味了。我只是觉得,很多内地演员,在杂七杂八的电视剧里像个老流氓,可等“大幕拉开真真的”等戏剧和电影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不会让我们失望。尽管还是像个老流氓。
场景不曾有大的变换,可表演、镜头、剧情张力都自有其节奏,高潮迭起,直到剧中的韩童生拿出那盏灯,音乐从红色的画面中流出。此后的台词又陷入无休止地密集地重复,开始的话密尚可忍耐,一个小时过去,还是话密,而且是无意义的话密,就不可忍耐了。结尾处的人生感悟纵然深刻,可观众的头已经大了,再精辟的道理也听不进了。可见老徐导演技巧的稚嫩不仅在往电影里塞广告上,还在叙事节奏的把握上。好电影往往是沉稳的,到最后才让观众醍醐灌顶,甚至到最后还觉得不过尔尔,过了一段时间回想起来才品得它的香醇;而不是中间让观众兴奋了,然后再沉沉睡去。
这样的缺憾一部分可归咎于老徐还没有老练到能拯救剧本的地步,更多地应归咎于王朔自说自话的剧本。没有任何意义的电影可怕,没有意义最后硬要强加意义的电影也可怕,但再可怕也不如满篇儿都是意义的电影可怕。王朔,一个资深作家,就这么把一部电影写成了一篇议论文。那么多人生哲理透着作者的老练,可那么直白地不留间隙地讲这些道理,却像是一个初级文学青年做的事了。就好像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怎么看怎么像李敖有话说。
这部电影太特别了,似乎不好用庸常的标准去衡量它。我只能说,它肯定不是一部烂片。因为我作为一名初级文学青年不能说一个资深作家初级。什么样的电影就有什么样的影评,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本就不多,我看过的那些评论,除了三联记者苌苌那篇非常好之外,其余的也都像这部影片一样东拉西扯、言不及义。我这篇也是一样。我最见不得别人的文字和我一个水平了,看到了他们的毛病也就看到了自己的毛病。看着网上乌秧乌秧的初级文学青年,我的头便愈发地大了。
nbsp; 我不知道为什么在评点好莱坞电影时,我总不自觉地用这种居高临下、不屑一顾的口气。事实上,我在看电影时也被感动了、被震撼了,然而当我看完电影之后,我总会克制自己的感情,然后说,这是多么俗套的一个故事啊。就好像每次吃完麦当劳,我都会说,这是多么粗鄙的垃圾食品啊。不过这并不防碍我一星期以后再次走进麦当劳,为垃圾食品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我粗浅的认识,麦当劳的成功在于它制作标准的统一和管理的规范。好莱坞的成功与此相仿,它有其统一而规范的商业语法,而这种语法不见得有多高的艺术价值,但它合观众的胃口,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其实,面对好莱坞高超的制作水平和叙事技巧,我们只有五体投地的份儿。我很少写好莱坞电影的影评,无话可说或许不是因为乏善可陈,而是因为无可挑剔。
理发师
一直对姜文印象不是很好,总听说他干扰导演的创作,在片场吆五喝六、自大之极。观影之前,对理发师的那场风波自然也偏向陈逸飞一方。看完电影才发现自己错了。姜文的做法或许不大妥当,但他对这部电影的认识似乎更接近这个故事的本质。他和陈逸飞的争执不是导演风格的差异,而是认知上的差异。尽管我也偏爱唯美的风格,也喜欢小桥流水的意境,但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有婉约的手法讲述,尤其是像理发师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
理发师确如姜文所说,带一点黑色幽默的色彩。表现的是小人物在大历史面前的无力,个人的命运在历史波澜的推动下发生了匪夷所思的改变。一个小小的理发师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国民党的将领,在不经意间,一会儿成了英雄,一会儿成了叛徒。这样的经历看来可笑,想来却有一份身不由己的悲哀。
导演的再创作必须建立在剧本的基础上,必须在尊重剧本气质的前提下自由发挥。如果端庄优美地讲述一个荒诞的故事,结果只能是一部既不唯美又不荒诞的四不象。
陈逸飞是视觉大师,这一点无可争议(虽然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在视觉上也没有什么可称道的)。然而他对表演的掌控真是不敢恭维。整部影片的表演不仅幼稚可笑,而且俗不可耐,基本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产电视剧的表演水平上。最糟糕的人物就是那个寡妇和她的情人,好端端的一个卑微人物也有高尚气节的故事就被他们演砸了。最糟糕的桥段就是那个结尾。老情人相见这种情节落入俗套也就罢了,更可怕的是表演上也处理得拖沓乏味,真是俗上加俗。曾黎的表演让人不知说什么才好。我只觉得,跟她相比,陈坤简直就是表演艺术家。
电影拍成这个样子也不好全怪罪陈逸飞,因为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也许远比电影本身来得精彩。该电影背景之复杂不是我一个普通观众所能说清楚的。况且陈逸飞也去世了,电影结尾也弄得像纪念陈逸飞的纪录片一样。对一个逝者指手画脚本就不厚道,此情此景,愈发让人觉得再说什么都不合适了。
梦想照进现实
听说这个剧本的大致构想后,我的唯一感受是,崩溃。怎么拍啊,总不能一个长镜头九十分钟吧。电影的预告片给了我小小惊喜,镜头运用不仅不乏味,反而灵活多变,屡屡给人惊喜。这就是所谓才女吧,人家不光是字写得比我好呀。差距啊。然后就痛下决心一定要到电影院看个究竟,反正已经支持了一坨又一坨国产电影,不在乎多这一部。
切中人心的还是台词,从开始会心的笑到精彩处哈哈大笑,再到两人暂时沉默、音乐响起,黑暗中的我有点激动了,因为当时觉得又发现了一部好片。那音乐确与电影的气质非常贴合,而且是剧中人播放的音乐,与故事浑然一体。老徐果然聪明。
虽是两个人的夜话,剧本的视野确不局限于那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苦恼和伎俩都是当代人生活状态的展示,正因为此,那两个人的对白才挠到了观众心里,让我们微笑或大笑。故事的架构有些戏中戏的意思,他们时而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时而是所拍的那部戏里两个角色的关系。两个人有时是真的推心置腹,有时又是各怀鬼胎、互相忽悠,拼的是演技和耐力。真真假假,一时观众都有些恍惚了。
跳出影片的圈套看演员演技,徐静蕾是本色出演,异常自然;韩童生拿得是话剧台柱子的功底,看不看得惯全凭您个人口味了。我只是觉得,很多内地演员,在杂七杂八的电视剧里像个老流氓,可等“大幕拉开真真的”等戏剧和电影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不会让我们失望。尽管还是像个老流氓。
场景不曾有大的变换,可表演、镜头、剧情张力都自有其节奏,高潮迭起,直到剧中的韩童生拿出那盏灯,音乐从红色的画面中流出。此后的台词又陷入无休止地密集地重复,开始的话密尚可忍耐,一个小时过去,还是话密,而且是无意义的话密,就不可忍耐了。结尾处的人生感悟纵然深刻,可观众的头已经大了,再精辟的道理也听不进了。可见老徐导演技巧的稚嫩不仅在往电影里塞广告上,还在叙事节奏的把握上。好电影往往是沉稳的,到最后才让观众醍醐灌顶,甚至到最后还觉得不过尔尔,过了一段时间回想起来才品得它的香醇;而不是中间让观众兴奋了,然后再沉沉睡去。
这样的缺憾一部分可归咎于老徐还没有老练到能拯救剧本的地步,更多地应归咎于王朔自说自话的剧本。没有任何意义的电影可怕,没有意义最后硬要强加意义的电影也可怕,但再可怕也不如满篇儿都是意义的电影可怕。王朔,一个资深作家,就这么把一部电影写成了一篇议论文。那么多人生哲理透着作者的老练,可那么直白地不留间隙地讲这些道理,却像是一个初级文学青年做的事了。就好像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怎么看怎么像李敖有话说。
这部电影太特别了,似乎不好用庸常的标准去衡量它。我只能说,它肯定不是一部烂片。因为我作为一名初级文学青年不能说一个资深作家初级。什么样的电影就有什么样的影评,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本就不多,我看过的那些评论,除了三联记者苌苌那篇非常好之外,其余的也都像这部影片一样东拉西扯、言不及义。我这篇也是一样。我最见不得别人的文字和我一个水平了,看到了他们的毛病也就看到了自己的毛病。看着网上乌秧乌秧的初级文学青年,我的头便愈发地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