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万历外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话虽这般说,可大家都知道,事情到了这一步,仍是要让城中的铁铺都参与进来。不然知州老爷那边可交待不过去。原说最多做一百个,结果做了三百个出来,这便是有意欺瞒,父母官岂能容你?
杨铮道:“古大叔、古大哥,我有一个想法,请二位看看能否加快打制速度。”
古家父子道:“请讲!”
若是旁人这样说,古常勇即便不会表露出不悦,心中也会不以为然。老匠人对自家手艺大都很自信,有时这种自信近似于固执。对于外行人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
可对于杨铮的意见,他却非常重视。旁的不说,单就“杨古井”打制一事,人家只是听他讲了一遍打制过程,不长时间就想出了个主意,使产能近乎翻了一倍。有这等本事的人,不论其年纪大小,是不是外行,所说的话都值得认真听听。
而从弄出鼓风轮一物开始,古成冶就对杨铮的奇思妙想很是佩服。一听杨铮又有了新的想法,不由很是期待。
杨铮道:“可否将整个打制过程拆分为若干部分,视每部分的难易程度和耗时长短,配以一名至数名匠人,专做这一部分。就以外筒的打制来说,做铁皮带子的就专管打铁皮带子,打制好后交给专做卷筒一之人,这样一步一步传递下去,直至最后完成。”
方才他听古常勇说过,每一个“杨古井”的打制,都是由一个手艺娴熟之人领头,辅以数名普通匠人。全部工序都在领头者的指挥监督下完成,这固然能使成品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却必然会涉及到工匠间的多次协调和窝工。
早先在商议推行“杨古井”时,杨铮便提过分工合作的理念。这一回所说的方法,算是做了个拓展,将分工的范围扩展得更大了一些,已不限于某个部件,进而涵盖了整个工艺。
然而古常勇却道:“每人只做一样事,易于熟练顺手,几十上百个做下来,应当能够快上不少。可将各部分交于不同的人来做,尺寸上难免会有差池。最后拼装为成品时,在校正修补上怕是会费很多工夫。”
古成冶道:“是啊,只有一边打制一边比对,才能保证所制部件最终合用。”
两人虽未明说,却显然觉得杨铮的想法有些异想天开。
杨铮对古家父子的话却也有些不解,便又进行请教。之前古常勇只说了打制方法,此时了解到他们的制作工序后,杨铮才明白了问题之所在。
原来他们每制一个“杨古井”,都是先将外筒做好,然后再为这个外筒配做内筒等其余部分。在不同的人带领下制出的外筒,尺寸上会有些偏差。同一个人前后打制的两个外筒,其大小也不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之前那些打制好的“杨古井”,虽然看上去差不多一样大,实际上尺寸是有一些差异的。而每个内筒都是比对着一个外筒打制,若是换到别的外筒上,便有可能缝隙过大,或者装不进去。
单就“杨古井”的作用而言,他们这般打制自然没什么问题。稍大一点或稍小一点,完全不影响使用。可要想规模化量产,这样的方法显然效率比较低。若再考虑到日后有可能的维修、配件替换等问题,其劣势就更明显了。
古记铁铺打制“杨古井”所采用的工序,应是此际工坊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而且并不止限于铁匠。匠人们之所以没有想到或是采用更好的办法,大概主要是因为没有必要。
一者各类手工作坊所制的绝大多数物品,对精度要求并不高。他们固然能将一件物品做得极为精细,却并不追求将同样的物品做得大小完全一致。因为只要能用、好用,人们并不会计较是否大了或小了几分几毫。
二者工坊很少会有连续不断地大量制造同一物品的时候。多数时候,工坊的销售区域仅限于本地方圆百十里范围,市场需求量十分有限。
可眼下“杨古井”的打制,却是个例外。若做得好了,行销之地绝不止限于秦州。而要想占有更远处的市场,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是最为关键之处。
要想让古家父子改换观念,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契机。不过从眼下来看,似乎并不太容易。幸好通过之前的一些事情,让这二人愿意听听的意见。而只要愿意听、能探讨,这事就有门儿。
杨铮暗自思忖一番,而后说道:“古大叔、古大哥,若只将‘杨古井’视为一门生意而不考虑其它,要想做得长久、卖得更多,你们觉得最为关键之处是什么?”
古成冶道:“最为关键之处自然是制法。若只我们一家会做,想买的人便只能找我们。”
杨铮道:“可这制法早晚会被人学了去,到那时我们又该依仗什么呢?”
/>
话虽这般说,可大家都知道,事情到了这一步,仍是要让城中的铁铺都参与进来。不然知州老爷那边可交待不过去。原说最多做一百个,结果做了三百个出来,这便是有意欺瞒,父母官岂能容你?
杨铮道:“古大叔、古大哥,我有一个想法,请二位看看能否加快打制速度。”
古家父子道:“请讲!”
若是旁人这样说,古常勇即便不会表露出不悦,心中也会不以为然。老匠人对自家手艺大都很自信,有时这种自信近似于固执。对于外行人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
可对于杨铮的意见,他却非常重视。旁的不说,单就“杨古井”打制一事,人家只是听他讲了一遍打制过程,不长时间就想出了个主意,使产能近乎翻了一倍。有这等本事的人,不论其年纪大小,是不是外行,所说的话都值得认真听听。
而从弄出鼓风轮一物开始,古成冶就对杨铮的奇思妙想很是佩服。一听杨铮又有了新的想法,不由很是期待。
杨铮道:“可否将整个打制过程拆分为若干部分,视每部分的难易程度和耗时长短,配以一名至数名匠人,专做这一部分。就以外筒的打制来说,做铁皮带子的就专管打铁皮带子,打制好后交给专做卷筒一之人,这样一步一步传递下去,直至最后完成。”
方才他听古常勇说过,每一个“杨古井”的打制,都是由一个手艺娴熟之人领头,辅以数名普通匠人。全部工序都在领头者的指挥监督下完成,这固然能使成品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却必然会涉及到工匠间的多次协调和窝工。
早先在商议推行“杨古井”时,杨铮便提过分工合作的理念。这一回所说的方法,算是做了个拓展,将分工的范围扩展得更大了一些,已不限于某个部件,进而涵盖了整个工艺。
然而古常勇却道:“每人只做一样事,易于熟练顺手,几十上百个做下来,应当能够快上不少。可将各部分交于不同的人来做,尺寸上难免会有差池。最后拼装为成品时,在校正修补上怕是会费很多工夫。”
古成冶道:“是啊,只有一边打制一边比对,才能保证所制部件最终合用。”
两人虽未明说,却显然觉得杨铮的想法有些异想天开。
杨铮对古家父子的话却也有些不解,便又进行请教。之前古常勇只说了打制方法,此时了解到他们的制作工序后,杨铮才明白了问题之所在。
原来他们每制一个“杨古井”,都是先将外筒做好,然后再为这个外筒配做内筒等其余部分。在不同的人带领下制出的外筒,尺寸上会有些偏差。同一个人前后打制的两个外筒,其大小也不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之前那些打制好的“杨古井”,虽然看上去差不多一样大,实际上尺寸是有一些差异的。而每个内筒都是比对着一个外筒打制,若是换到别的外筒上,便有可能缝隙过大,或者装不进去。
单就“杨古井”的作用而言,他们这般打制自然没什么问题。稍大一点或稍小一点,完全不影响使用。可要想规模化量产,这样的方法显然效率比较低。若再考虑到日后有可能的维修、配件替换等问题,其劣势就更明显了。
古记铁铺打制“杨古井”所采用的工序,应是此际工坊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而且并不止限于铁匠。匠人们之所以没有想到或是采用更好的办法,大概主要是因为没有必要。
一者各类手工作坊所制的绝大多数物品,对精度要求并不高。他们固然能将一件物品做得极为精细,却并不追求将同样的物品做得大小完全一致。因为只要能用、好用,人们并不会计较是否大了或小了几分几毫。
二者工坊很少会有连续不断地大量制造同一物品的时候。多数时候,工坊的销售区域仅限于本地方圆百十里范围,市场需求量十分有限。
可眼下“杨古井”的打制,却是个例外。若做得好了,行销之地绝不止限于秦州。而要想占有更远处的市场,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是最为关键之处。
要想让古家父子改换观念,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契机。不过从眼下来看,似乎并不太容易。幸好通过之前的一些事情,让这二人愿意听听的意见。而只要愿意听、能探讨,这事就有门儿。
杨铮暗自思忖一番,而后说道:“古大叔、古大哥,若只将‘杨古井’视为一门生意而不考虑其它,要想做得长久、卖得更多,你们觉得最为关键之处是什么?”
古成冶道:“最为关键之处自然是制法。若只我们一家会做,想买的人便只能找我们。”
杨铮道:“可这制法早晚会被人学了去,到那时我们又该依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