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怀念我的公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老子是公公最小的弟弟,他比大保小21岁,比公公小12岁,比小保还小两岁,他从小就被所有哥哥姐姐呵护,被过度呵护的幺儿一般都习惯被人关心,而不会主动关心别人。
当年公公因为家穷,在大保支援下才完成初中学业参加工作。大保的恩情被他念了一辈子没念够,他报恩一辈子没有报够。
小老子考上初中时也因为家穷,交不上学费和住校费及生活费,面临失学。而且小老子当年面临的处境比公公面临的困境还惨。因为他已经没有父母可以依靠,类似孤儿了。小老子读小学后期和初中三年,正好赶上1958年公社食堂化时期,和后来“三年困难时期“,即中国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全国都在经历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当时全国人民都在饿肚子,公公的父母因为身体瘦弱扛不住饥饿,引发并发症,于1958年底就双双去世,去世时才60多岁。让我公公叹息了一辈子说他父母早早饿死可怜,没有享到福。
现在小老子读书需要花钱,他的几个农村哥哥显然指望不上。他的三哥就是我公公,还没等小老子开口,赶快站出来帮忙。他当时已参加工作几年,结婚几年还没娃娃,每个月不多的工资也精打细算小心存着。公公主动说他要供养小老子三年初中住宿费和学费。就像大保当年供他读三年初中一样,他也要效仿大保,把这个弟兄姊妹互助的传统继续下去。
供小老子三年读书学费和住宿费、生活费相对当时人们收入来说,并不是个小数字。而且当时还处在三年困难时期,经济条件尤为紧张。公公一口就主动承担这个责任,不要其他姊妹分摊一丝一毫,也不跟婆婆提前商量。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而婆婆也很善良,没有提出反对说要求其他姊妹分摊的话。这时大保也没有说她要分摊费用。可能她觉得就像击鼓传花,她已经供养了一个兄弟读书,她供出的那个兄弟站出来供下一个兄弟读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姊妹兄弟互助的传统就这样继续下去,但感恩的心理却没有传下去。小老子心安理得接受公公的大力援助,他还没有开口就把难题解决了,可见这并不是一个难题。他初中毕业回来,因为文化水平比普通农民高,先担任队上记工分的记账员,后来又长期担任生产队长。他也曾有几次机会调走,都被公社书记卡下来,理由是他走了,他们队上就没有文化人了。他就在农村生活,结婚,生了三个儿子,八十年代初又修了新房,新房刚好挨着公公先于1983年修好的新房。按公公的理论推断,公公是他的恩人,他正好和恩人挨着,报恩应该比较方便,结果成了报仇比较方便。
首先这个小老子就像被惯坏的独生子女,认为所有哥哥姐姐的帮助都是应该的,不认为他有一丝一毫回报的义务和必要。其次他也在农村生活,收入低,目光短浅眼界窄,也没能力报恩。但报仇可以换取眼前利益,值得尝试。
由于他们夫妇对哥哥姐姐不记情,造成哥哥姐姐后来和他们关系都冷淡。当然最冷淡的还是公公和他,两家平时完全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相处模式。
我记得90年代第一次去公公乡下老家,就看到隔壁一个和他形象接近的小老头走到公公这边屋前一口井挑水回家,来去保持缄默,就像哑巴。公公家人看到他也不招呼,也不给我介绍这是谁。平时就是遇到普通地邻,他们也要打招呼寒暄几句的,可是为啥和邻居不交谈呢?我过后疑惑问我先生,居然这个邻居是公公亲兄弟。我还在想我公公他们太奇怪了,怎么会和亲兄弟成仇人。
后来才知道,和哥哥姐姐搞不好关系,小老子要负主要责任。当然公公和他相处也有感情用事的时候。
小老子自从父母去世后,从小到大读书结婚几乎是哥哥姐姐帮衬长大,但他心里不怀感恩之心。他娶的老婆也是自私自利,刚刚结婚过来三天就和还没出嫁的小保吵架。小保虽然比小老子大两岁,但比小老子迟结婚,她作为姐姐还在帮小老子筹办婚事上出了大力,花了自己体己钱。小老子的老婆结婚过来,觉得自己才是家里女主人,立刻觉得小保在家里碍着她的眼睛。三天两头吵架说小保在铺排新媳妇干活了,对自己不好了。各种作妖吵架,就是要逼小保早点嫁出去滚蛋,把小保气得不行。大保对他们家也多有援助,他们对大保也不热情,大保回老家从来不去他们家住,只是把礼物带到。至于公公供养过小老子读书三年,恐怕早就忘记完了。小老子后来在生活中对公公没有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一丝感恩的行为。公公对比自己对大保的感恩心理,内心有些不平衡。
小老子以前长期担任生产队长,权利很大。当时婆婆一个人在家干活,还要带四个孩子。公公常年在外面上班,一个月才... -->>
小老子是公公最小的弟弟,他比大保小21岁,比公公小12岁,比小保还小两岁,他从小就被所有哥哥姐姐呵护,被过度呵护的幺儿一般都习惯被人关心,而不会主动关心别人。
当年公公因为家穷,在大保支援下才完成初中学业参加工作。大保的恩情被他念了一辈子没念够,他报恩一辈子没有报够。
小老子考上初中时也因为家穷,交不上学费和住校费及生活费,面临失学。而且小老子当年面临的处境比公公面临的困境还惨。因为他已经没有父母可以依靠,类似孤儿了。小老子读小学后期和初中三年,正好赶上1958年公社食堂化时期,和后来“三年困难时期“,即中国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全国都在经历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当时全国人民都在饿肚子,公公的父母因为身体瘦弱扛不住饥饿,引发并发症,于1958年底就双双去世,去世时才60多岁。让我公公叹息了一辈子说他父母早早饿死可怜,没有享到福。
现在小老子读书需要花钱,他的几个农村哥哥显然指望不上。他的三哥就是我公公,还没等小老子开口,赶快站出来帮忙。他当时已参加工作几年,结婚几年还没娃娃,每个月不多的工资也精打细算小心存着。公公主动说他要供养小老子三年初中住宿费和学费。就像大保当年供他读三年初中一样,他也要效仿大保,把这个弟兄姊妹互助的传统继续下去。
供小老子三年读书学费和住宿费、生活费相对当时人们收入来说,并不是个小数字。而且当时还处在三年困难时期,经济条件尤为紧张。公公一口就主动承担这个责任,不要其他姊妹分摊一丝一毫,也不跟婆婆提前商量。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而婆婆也很善良,没有提出反对说要求其他姊妹分摊的话。这时大保也没有说她要分摊费用。可能她觉得就像击鼓传花,她已经供养了一个兄弟读书,她供出的那个兄弟站出来供下一个兄弟读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姊妹兄弟互助的传统就这样继续下去,但感恩的心理却没有传下去。小老子心安理得接受公公的大力援助,他还没有开口就把难题解决了,可见这并不是一个难题。他初中毕业回来,因为文化水平比普通农民高,先担任队上记工分的记账员,后来又长期担任生产队长。他也曾有几次机会调走,都被公社书记卡下来,理由是他走了,他们队上就没有文化人了。他就在农村生活,结婚,生了三个儿子,八十年代初又修了新房,新房刚好挨着公公先于1983年修好的新房。按公公的理论推断,公公是他的恩人,他正好和恩人挨着,报恩应该比较方便,结果成了报仇比较方便。
首先这个小老子就像被惯坏的独生子女,认为所有哥哥姐姐的帮助都是应该的,不认为他有一丝一毫回报的义务和必要。其次他也在农村生活,收入低,目光短浅眼界窄,也没能力报恩。但报仇可以换取眼前利益,值得尝试。
由于他们夫妇对哥哥姐姐不记情,造成哥哥姐姐后来和他们关系都冷淡。当然最冷淡的还是公公和他,两家平时完全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相处模式。
我记得90年代第一次去公公乡下老家,就看到隔壁一个和他形象接近的小老头走到公公这边屋前一口井挑水回家,来去保持缄默,就像哑巴。公公家人看到他也不招呼,也不给我介绍这是谁。平时就是遇到普通地邻,他们也要打招呼寒暄几句的,可是为啥和邻居不交谈呢?我过后疑惑问我先生,居然这个邻居是公公亲兄弟。我还在想我公公他们太奇怪了,怎么会和亲兄弟成仇人。
后来才知道,和哥哥姐姐搞不好关系,小老子要负主要责任。当然公公和他相处也有感情用事的时候。
小老子自从父母去世后,从小到大读书结婚几乎是哥哥姐姐帮衬长大,但他心里不怀感恩之心。他娶的老婆也是自私自利,刚刚结婚过来三天就和还没出嫁的小保吵架。小保虽然比小老子大两岁,但比小老子迟结婚,她作为姐姐还在帮小老子筹办婚事上出了大力,花了自己体己钱。小老子的老婆结婚过来,觉得自己才是家里女主人,立刻觉得小保在家里碍着她的眼睛。三天两头吵架说小保在铺排新媳妇干活了,对自己不好了。各种作妖吵架,就是要逼小保早点嫁出去滚蛋,把小保气得不行。大保对他们家也多有援助,他们对大保也不热情,大保回老家从来不去他们家住,只是把礼物带到。至于公公供养过小老子读书三年,恐怕早就忘记完了。小老子后来在生活中对公公没有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一丝感恩的行为。公公对比自己对大保的感恩心理,内心有些不平衡。
小老子以前长期担任生产队长,权利很大。当时婆婆一个人在家干活,还要带四个孩子。公公常年在外面上班,一个月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