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2/2)
百度小说 www.bdxs.cc,重生北魏末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年四月,在尚书令高隆之的劝说下,写下禅让诏书,由高隆之带上诏书与符节玺绶往齐王府,宣诏册立齐王为帝,愿以江山社稷相让。
太史令也以天象为由,加以佐证魏德以衰,群臣纷纷劝进,均表示齐王有大功大德,理当顺应天意民愿与百官之请,登基为帝。
只是这一切都被大魏最后一个忠臣齐王殿下给严词拒绝。
高澄厉声训斥高隆之,宣称他与先王两代人掌权,一心只为匡扶社稷,救万民于水火,渤海高氏以忠孝传家,他不能置祖训于不顾。
当然,小高王自己也不知道自祖父高树以上,祖宗们都留有什么遗训。
然而高澄的谆谆教诲却不能使高隆之这个目无君上的奸贼悔悟,五月上旬,他再度领着群臣向元善见上表,请求天子禅位于齐王。
元善见于是第二次下诏,表示天命无常,自古帝王不一姓,社稷当归有德之人。
谁是有德之人,那自然是大魏寡妇之友,齐王高澄。
元善见效仿尧舜禅让,尧以二女妻舜的典故、曹丕代汉,献帝以二女为曹丕之嫔的旧例,嫁二女于高澄。
群臣依旧上表劝进,表达对齐王代魏的支持。
不过就连继承王位都得六辞六让的小高王,又怎么会在第二次禅让时点头。
于是整个太昌十六年(547年)的夏秋两季,任由元善见一再表示魏室不德、天命在齐,而齐王高澄却连番上表辞章,推辞好意,往来一共九次,元善见人都快被拉扯麻了。
入冬以来,各地秋税多数运抵国库,其中也包括陇右、鲜卑迁户的税款,这是高澄施恩,下令为他们减免五年税赋后,第一次向朝廷缴纳秋税。
府库充盈,高澄也终于点头,准许高隆之等人发起第十次劝进。
太昌十六年(547年)十月十三,北方三十八州刺史及下属郡守尽皆上表请求齐王进位,元魏宗室见状,也知道在九次辞让之后,高澄掀起如此声势,必然是要动真格了,纷纷跟进,唯恐动作迟了,惹怒齐王,日后被清算。
十月十七,元善见亦在尚书令高隆之,左仆射孙腾、右仆射杨愔、中书监司马子如等大臣的劝说下,第十次向齐王颁下禅位诏书。
同时效仿尧舜禅让,尧以二女妻舜的典故、曹丕代汉,献帝以二女为曹丕之嫔的旧例,嫁二女于高澄。
两位小公主虽非高皇后所生,但按照庶出子女以嫡妻为母的规矩,应该要称高澄一声舅父,而以元善见与元仲华的兄妹关系,似乎也要唤一句姑父。
这样的做法有违伦理,但确确实实就是这么个流程。
这一次高澄并未一口回绝,却也不作表态,只是闭门在家不出。
年四月,在尚书令高隆之的劝说下,写下禅让诏书,由高隆之带上诏书与符节玺绶往齐王府,宣诏册立齐王为帝,愿以江山社稷相让。
太史令也以天象为由,加以佐证魏德以衰,群臣纷纷劝进,均表示齐王有大功大德,理当顺应天意民愿与百官之请,登基为帝。
只是这一切都被大魏最后一个忠臣齐王殿下给严词拒绝。
高澄厉声训斥高隆之,宣称他与先王两代人掌权,一心只为匡扶社稷,救万民于水火,渤海高氏以忠孝传家,他不能置祖训于不顾。
当然,小高王自己也不知道自祖父高树以上,祖宗们都留有什么遗训。
然而高澄的谆谆教诲却不能使高隆之这个目无君上的奸贼悔悟,五月上旬,他再度领着群臣向元善见上表,请求天子禅位于齐王。
元善见于是第二次下诏,表示天命无常,自古帝王不一姓,社稷当归有德之人。
谁是有德之人,那自然是大魏寡妇之友,齐王高澄。
元善见效仿尧舜禅让,尧以二女妻舜的典故、曹丕代汉,献帝以二女为曹丕之嫔的旧例,嫁二女于高澄。
群臣依旧上表劝进,表达对齐王代魏的支持。
不过就连继承王位都得六辞六让的小高王,又怎么会在第二次禅让时点头。
于是整个太昌十六年(547年)的夏秋两季,任由元善见一再表示魏室不德、天命在齐,而齐王高澄却连番上表辞章,推辞好意,往来一共九次,元善见人都快被拉扯麻了。
入冬以来,各地秋税多数运抵国库,其中也包括陇右、鲜卑迁户的税款,这是高澄施恩,下令为他们减免五年税赋后,第一次向朝廷缴纳秋税。
府库充盈,高澄也终于点头,准许高隆之等人发起第十次劝进。
太昌十六年(547年)十月十三,北方三十八州刺史及下属郡守尽皆上表请求齐王进位,元魏宗室见状,也知道在九次辞让之后,高澄掀起如此声势,必然是要动真格了,纷纷跟进,唯恐动作迟了,惹怒齐王,日后被清算。
十月十七,元善见亦在尚书令高隆之,左仆射孙腾、右仆射杨愔、中书监司马子如等大臣的劝说下,第十次向齐王颁下禅位诏书。
同时效仿尧舜禅让,尧以二女妻舜的典故、曹丕代汉,献帝以二女为曹丕之嫔的旧例,嫁二女于高澄。
两位小公主虽非高皇后所生,但按照庶出子女以嫡妻为母的规矩,应该要称高澄一声舅父,而以元善见与元仲华的兄妹关系,似乎也要唤一句姑父。
这样的做法有违伦理,但确确实实就是这么个流程。
这一次高澄并未一口回绝,却也不作表态,只是闭门在家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