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 www.bdxs.cc,幸福的小农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93-194。腊七腊八 冻掉下巴
孙刚过完生日,第二天一大早,就把赵涵送回家里,她正好能赶上上班。
进入腊月,那些曾经将村庄笼罩在一片葱茏中的树木繁华落尽。一个个村落显露在原野上,像庄子里那些沉默寡言的汉子,刚从农事里走出,穿着那件还未来得及抖落尘土的衣衫,坐在门前的场地上。
这时节的乡村,远远地看去,有些斑驳,显出一些沧桑。有点像历经坎坷的父老,满脸岁月的风尘,却透出一份浓浓的亲情来。
一只只鸟窝也显露在没有遮蔽的树梢上,让走在田垄上的人抬头了望之间,心中涌起一丝家的温馨。
麦子已经是出苗儿,遥看,田间有一层绒绒的绿色。油菜已分垄,叶畔可见零星的未及融化的冰雪。广袤的大地难得一见农夫的身影,一群麻雀起起落落,在天地间喧嚣着岁月的苍茫。
一年中最闲散的侯节,农具歇息在屋角,农事搁浅在节气里。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朝阳的山墙下,在慵懒的阳光里眯着眼,烟雾缭绕中数说一个个陈旧的日子,和新鲜的时光。
农村里的腊月是轻松惬意的,田野里的庄稼都被关进农民的宽房大屋里美美地睡起了大觉,冬麦也喝足了水养精蓄锐等着明年春天的到来。
农村日子虽不如城里的生活那样滋润,却比城里的生活来得精彩丰富,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在东家甩扑克,四个一桌五个也行在西家排麻将,赢了的固然是皆大欢喜,输个净光的也无所谓,玩的开心就好。
村口或者房舍的门框下,多了一些眺望。曲曲折折的,沿着村前的那条路,一直把目光望酸。几条或大或小或花或纯的狗在村巷里撒欢,忽然停下追逐,竖耳聆听。那陌生的却又分明是熟悉的足音,让它们一时拿不准是吠叫还是摇尾。
多少双眼睛在远远地辨认游子归来的身影?谁的一声惊喜,搅动了一个庄子的乡情。杀鸡宰鸭割肉打酒,一次次的碰杯声里,村庄进入微醺。
在乡村,只要一进入腊月,年味就凸现出来了。
小镇上的人气一天比一天旺。现在乡村道路好,从乡下到镇上,比到自家的农田里还要好走。
几个人家一合计,开上一辆手扶拖拉机,十几分钟就到镇上。这家店铺走走,那家店铺看看,货比三家不吃亏。
一圈走下来,心里有了底,直奔心仪的那家。最后是一番讨价还价,店主说赔了多少本,买方说店家赚了多少多少钱,生意终于做成。
回家时,拖拉机上是满满的一车东西。
到了腊月初八,是庄户人家迎来的头一个年节“腊八节”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孙刚看了很多的版本,但有两种说法比较一致,一说在我国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释迦牟尼曾以杂粮掺野果,用清泉水煮粥食用,并以此得道成佛。
二说太祖朱元璋小时候惨遭财主迫害,被关禁闭,三天没给饭吃,情急之下,他从老鼠洞里挖出些豆、谷等粮食,煮粥食用,并因此保住了性命,那天正好是十二月初八。
腊八粥因与两位名人渊源颇深,便由此向民间逐渐推广开来,最终成为富有纪念意义的节日食俗“腊八粥”
腊八粥的做法南北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只是制作工艺和原料上的多寡有关,但其中必定有大枣和栗子,枣取其谐音“早”栗取谐音“力”意指“早下力气”争取明年五谷丰登的意思。
腊八这天,早晨起来,孙刚全副武装,围的厚厚的。老话说的好: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意思是说进入数九寒冬最冷的季节,在农历腊月初七和初八这两天更是冷的厉害。
因此在腊八这天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用腊八粥来把嘴巴粘住,免得冻坏。
这虽然是民间的习俗了,但是也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美好得祈求和祝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农历的节气还是很准的,初七一场小雪让气温降到了最低。
回到家里,爸爸在院子里清理昨天晚上的积雪,妈妈在厨房里忙活着煮腊八粥。
昨天晚上孙妈就开始为今天的腊八粥做准备了,栗子、红豆、黑豆、玉米仁、大米、小米、花生、红枣、芝麻等等。并不是一定要八样,只要家里能凑出的材料,有几样是几样。淘淘洗洗后全部用水泡了起来,那颜色叫一个五彩缤纷。
腊八粥,就是尽家中所有,凡是好吃、能吃的东西,都可适量地放一点在锅里。杂七杂八煮成一锅粥。常说吃得全,长得全。
村子里辛劳的妇女们不管为什么要吃粥,更不管腊八的来历,只为能赶在别家的粥没熟前,早早让香味漫散开。也为家人能吃到香甜的腊八粥,争着,早早起来,为了一年中这个唯一的节日,做好枣红色的腊八粥。
人们认定的,起得愈早,做出的粥愈红,日子会越红火。
孙刚坐在灶台前的小板凳上,可以闻到木材散发的清新的味道。
锅里放足了水,孙妈先把火烧得旺旺的,然后就把烧火的任务交给了孙刚我。孙刚很喜欢烧火这活计,尤其是在这样阴冷的冬天熬八宝粥,看着灶里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不断冒出白白的热气,还有咕噜咕噜的声音,可真是一种享受。
煮的时候要先煮豆类,等到豆类差不多开花了,妈妈再把大米,小米,花生,栗子和大枣倒在锅里继续熬煮,这时要不住地用长柄勺子搅动,防止粥粘在锅底上。而粥的香气也开始弥漫开来,妈妈就嘱咐我把火调小一些,这样熬出的粥才更香糯。
不大一忽儿,浓浓的香味弥漫在整个院子里。在用小火熬煮一会儿就好了。
来到院子里,闻着这股香味,在脚踩积雪那咯吱咯吱的响声中,不仅勾起了童年的美好往事。
在过去的年月,腊八这天,村里的人们,一般要去河里(河里的水是流动的,很干净。)找一块厚厚的冰,完整地砍下来,找有经验的老人通过茬口看:从上面影影绰绰、朦朦胧胧的花纹走势与轨迹中,可以约略预测来年庄稼的长势丰欠。
一般来说,纹饰逼真繁茂的,一年必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正花纹模糊不清似有似无的年份,必定来年雨水不多,庄稼长势不好。
有人能够从冰上模糊的图案中,看到小麦金黄的麦穗,惹眼、逼真、惹人心动的醉人样子,看到绿豆、黄豆密密麻麻、挤挤挨挨簇拥在一起,相互倾心交谈,亲密无间的热闹情景,看到扁豆子抱成团,滚动。翻卷。跳跃。一副笑吟吟的模样,不由得使人不心生渴慕之意。
一般来说,看见哪种图案最清晰、最好看,来年种植什么,保准收成不错,长势喜人。这样的习俗孙刚不知道有无科学道理,也不清楚究竟是否合理,但据老辈人说屡试不爽,常常灵验的很。
背回家里的这块雪白晶莹、纯洁敞亮的冰,有些人家还当做神灵一般,供奉、祷告一番,祝愿来年雨水旺盛。
然后,放入家里大铁锅里,烧几把柴火,化成清凌凌的水,加入各种材料,做成色香味惧全的腊八粥,全家人吃了,预示着一年四季健康和顺,美满吉祥。
记得小时常常于繁星闪烁,一片漆黑之时,双手端着一碗这样的冰化成的腊八粥,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四处飘着饭香的村子里。
民风淳朴、厚道实诚的乡村,家家礼遇有加,互相尊敬,互相帮衬。
端饭只不过是种形式,人人内... -->>
193-194。腊七腊八 冻掉下巴
孙刚过完生日,第二天一大早,就把赵涵送回家里,她正好能赶上上班。
进入腊月,那些曾经将村庄笼罩在一片葱茏中的树木繁华落尽。一个个村落显露在原野上,像庄子里那些沉默寡言的汉子,刚从农事里走出,穿着那件还未来得及抖落尘土的衣衫,坐在门前的场地上。
这时节的乡村,远远地看去,有些斑驳,显出一些沧桑。有点像历经坎坷的父老,满脸岁月的风尘,却透出一份浓浓的亲情来。
一只只鸟窝也显露在没有遮蔽的树梢上,让走在田垄上的人抬头了望之间,心中涌起一丝家的温馨。
麦子已经是出苗儿,遥看,田间有一层绒绒的绿色。油菜已分垄,叶畔可见零星的未及融化的冰雪。广袤的大地难得一见农夫的身影,一群麻雀起起落落,在天地间喧嚣着岁月的苍茫。
一年中最闲散的侯节,农具歇息在屋角,农事搁浅在节气里。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朝阳的山墙下,在慵懒的阳光里眯着眼,烟雾缭绕中数说一个个陈旧的日子,和新鲜的时光。
农村里的腊月是轻松惬意的,田野里的庄稼都被关进农民的宽房大屋里美美地睡起了大觉,冬麦也喝足了水养精蓄锐等着明年春天的到来。
农村日子虽不如城里的生活那样滋润,却比城里的生活来得精彩丰富,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在东家甩扑克,四个一桌五个也行在西家排麻将,赢了的固然是皆大欢喜,输个净光的也无所谓,玩的开心就好。
村口或者房舍的门框下,多了一些眺望。曲曲折折的,沿着村前的那条路,一直把目光望酸。几条或大或小或花或纯的狗在村巷里撒欢,忽然停下追逐,竖耳聆听。那陌生的却又分明是熟悉的足音,让它们一时拿不准是吠叫还是摇尾。
多少双眼睛在远远地辨认游子归来的身影?谁的一声惊喜,搅动了一个庄子的乡情。杀鸡宰鸭割肉打酒,一次次的碰杯声里,村庄进入微醺。
在乡村,只要一进入腊月,年味就凸现出来了。
小镇上的人气一天比一天旺。现在乡村道路好,从乡下到镇上,比到自家的农田里还要好走。
几个人家一合计,开上一辆手扶拖拉机,十几分钟就到镇上。这家店铺走走,那家店铺看看,货比三家不吃亏。
一圈走下来,心里有了底,直奔心仪的那家。最后是一番讨价还价,店主说赔了多少本,买方说店家赚了多少多少钱,生意终于做成。
回家时,拖拉机上是满满的一车东西。
到了腊月初八,是庄户人家迎来的头一个年节“腊八节”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孙刚看了很多的版本,但有两种说法比较一致,一说在我国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释迦牟尼曾以杂粮掺野果,用清泉水煮粥食用,并以此得道成佛。
二说太祖朱元璋小时候惨遭财主迫害,被关禁闭,三天没给饭吃,情急之下,他从老鼠洞里挖出些豆、谷等粮食,煮粥食用,并因此保住了性命,那天正好是十二月初八。
腊八粥因与两位名人渊源颇深,便由此向民间逐渐推广开来,最终成为富有纪念意义的节日食俗“腊八粥”
腊八粥的做法南北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只是制作工艺和原料上的多寡有关,但其中必定有大枣和栗子,枣取其谐音“早”栗取谐音“力”意指“早下力气”争取明年五谷丰登的意思。
腊八这天,早晨起来,孙刚全副武装,围的厚厚的。老话说的好: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意思是说进入数九寒冬最冷的季节,在农历腊月初七和初八这两天更是冷的厉害。
因此在腊八这天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用腊八粥来把嘴巴粘住,免得冻坏。
这虽然是民间的习俗了,但是也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美好得祈求和祝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农历的节气还是很准的,初七一场小雪让气温降到了最低。
回到家里,爸爸在院子里清理昨天晚上的积雪,妈妈在厨房里忙活着煮腊八粥。
昨天晚上孙妈就开始为今天的腊八粥做准备了,栗子、红豆、黑豆、玉米仁、大米、小米、花生、红枣、芝麻等等。并不是一定要八样,只要家里能凑出的材料,有几样是几样。淘淘洗洗后全部用水泡了起来,那颜色叫一个五彩缤纷。
腊八粥,就是尽家中所有,凡是好吃、能吃的东西,都可适量地放一点在锅里。杂七杂八煮成一锅粥。常说吃得全,长得全。
村子里辛劳的妇女们不管为什么要吃粥,更不管腊八的来历,只为能赶在别家的粥没熟前,早早让香味漫散开。也为家人能吃到香甜的腊八粥,争着,早早起来,为了一年中这个唯一的节日,做好枣红色的腊八粥。
人们认定的,起得愈早,做出的粥愈红,日子会越红火。
孙刚坐在灶台前的小板凳上,可以闻到木材散发的清新的味道。
锅里放足了水,孙妈先把火烧得旺旺的,然后就把烧火的任务交给了孙刚我。孙刚很喜欢烧火这活计,尤其是在这样阴冷的冬天熬八宝粥,看着灶里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不断冒出白白的热气,还有咕噜咕噜的声音,可真是一种享受。
煮的时候要先煮豆类,等到豆类差不多开花了,妈妈再把大米,小米,花生,栗子和大枣倒在锅里继续熬煮,这时要不住地用长柄勺子搅动,防止粥粘在锅底上。而粥的香气也开始弥漫开来,妈妈就嘱咐我把火调小一些,这样熬出的粥才更香糯。
不大一忽儿,浓浓的香味弥漫在整个院子里。在用小火熬煮一会儿就好了。
来到院子里,闻着这股香味,在脚踩积雪那咯吱咯吱的响声中,不仅勾起了童年的美好往事。
在过去的年月,腊八这天,村里的人们,一般要去河里(河里的水是流动的,很干净。)找一块厚厚的冰,完整地砍下来,找有经验的老人通过茬口看:从上面影影绰绰、朦朦胧胧的花纹走势与轨迹中,可以约略预测来年庄稼的长势丰欠。
一般来说,纹饰逼真繁茂的,一年必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正花纹模糊不清似有似无的年份,必定来年雨水不多,庄稼长势不好。
有人能够从冰上模糊的图案中,看到小麦金黄的麦穗,惹眼、逼真、惹人心动的醉人样子,看到绿豆、黄豆密密麻麻、挤挤挨挨簇拥在一起,相互倾心交谈,亲密无间的热闹情景,看到扁豆子抱成团,滚动。翻卷。跳跃。一副笑吟吟的模样,不由得使人不心生渴慕之意。
一般来说,看见哪种图案最清晰、最好看,来年种植什么,保准收成不错,长势喜人。这样的习俗孙刚不知道有无科学道理,也不清楚究竟是否合理,但据老辈人说屡试不爽,常常灵验的很。
背回家里的这块雪白晶莹、纯洁敞亮的冰,有些人家还当做神灵一般,供奉、祷告一番,祝愿来年雨水旺盛。
然后,放入家里大铁锅里,烧几把柴火,化成清凌凌的水,加入各种材料,做成色香味惧全的腊八粥,全家人吃了,预示着一年四季健康和顺,美满吉祥。
记得小时常常于繁星闪烁,一片漆黑之时,双手端着一碗这样的冰化成的腊八粥,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四处飘着饭香的村子里。
民风淳朴、厚道实诚的乡村,家家礼遇有加,互相尊敬,互相帮衬。
端饭只不过是种形式,人人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